作文
自从我懂事以来,我的家人时常告诉我一句话:“行善而安之”。意思是说:时时处处要做好人。这句话作为我家的家训传承至今,从爷爷奶奶至爸爸妈妈再到我,每一个人都努力做个好人。
爸爸妈妈从不把我娇惯成家中的“小皇帝”,时常要求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拿拖鞋、拎包、收衣服、叠被子……爷爷喜欢喝酒,每次吃饭我都会给爷爷倒酒,看到爷爷美滋滋地品着我倒的酒,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平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爸爸妈妈刷牙之前,帮他们倒好水挤好牙膏,爸爸妈妈总是夸我是个孝顺、勤快的好孩子。
学校里,我也时常记着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同学遇到困难我都愿意帮助他们。有一次,有个同学没有带笔很着急,在座位上坐立不安。我看出了他的心事,于是凑过去问:“你怎么啦?是不是没有带什么东西?”他低着头,小声地说了一句:“嗯。”“那我借你吧!”“那你自己用什么呢?”“没关系的,我还有一支笔。”看着他很开心地用我的笔写作业,我的心里也快乐极了。原来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意义。
当我走出家门、走出校门,也不忘做一个好公民。记得二年级的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我们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了北京,在宾馆放好行李就兴冲冲地赶往天安门。啊!没想到天安门广场竟是这么美丽,这么雄伟。我们逛了好久好久还没逛完一半呢!我觉得又累又饿就打开包找吃的。我拿了一包最爱吃的薯片大口吃起来。可能是饿极了吧,当我大口咬薯片时,一些碎屑不经意间落到了地上。妈妈见了对我说:“你不能随地丢垃圾。”“这么点碎屑也算垃圾?”我不以为然。“碎屑再小也是垃圾,乱丢垃圾就是不对的,你想环卫工人要扫掉你的碎屑是多么不容易。”我听了惭愧极了,连忙跑过去捡碎屑,爸爸妈妈也弯下腰帮我捡……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还是整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沿袭。我家的家训“行善而安之”就是这样不断地激励我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我将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它。
下一篇:看海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家每户的家规就是这个家的特有文化,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可以看出他的素质。这与家庭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家自然也有我家的家训。我家的家训是“孝”和“礼”。所谓“孝”就是孝敬父母,认真倾听父母的教诲,不向父母发脾气,不与父母顶嘴……要做到“孝”,就要先孝敬父母。有一次,我期末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想;“唉,回家又要挨男女混合双打了(挨揍的方式)。”果然不出我所料,回家后,妈妈把我叫到跟前,寻问我的成绩,我把试卷交给她后。她看了一眼就开始了;“你呀你,是多么粗心,这个,那个,还有这个,这些都不应该错,都是因为你的疏忽大意……”妈妈大概说了半个时辰,我站的腰都酸了。但我知道妈妈这番话的深意,理解妈妈的苦口婆心,直到听完妈妈的教诲才离去。“礼”就是对待长辈要有礼貌,不仅仅是长辈,对一个陌生人也要以礼相待。如果想要别人尊敬自己,就要先尊敬别人。对别人不能说脏话,不侮辱别人。例如:家里来客人了,要端上一杯热茶,然后坐下与客人交谈,交谈时不能指手画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餐也有用餐的礼仪。用餐时要先让长辈吃,长辈吃完第一口,晚辈才能吃。用餐时要尽量少说话,也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还不能发出声响,夹菜时不能在盘子里乱翻。一个优良的家规礼仪,可以培养出优秀有素质的子女。这就是我家的家规礼仪,我会把它永久的传承下去。...
家训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教养,客观上也反映了一个家庭对生活的态度。每个家庭都有家训,而且每个家庭的家训内容都各不相同,周恩来总理正气与廉洁的十条家训体现了了周总理的正直、清廉,令我十分钦佩。我家也有家训,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说说我家的家训。“勤劳节俭”,这是每个中国家庭都具有的传统美德,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家中的“大内总管”——妈妈,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她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洗衣做饭、收拾房间……有时我都怀疑老妈是不是被进行程序设计过的,这一天天的,一丝不苟、无怨无悔地操持着,从无怨言。当然,我打心底里感谢老妈,正是因为老妈的辛勤付出,才让我和爸爸安逸自在。老妈还有一个特点,美其名曰是节俭,可在我看来就是“抠门”,她的这一特点在亲戚中可是有名的。小时候,我的发型一直都是一个样子——头型是什么样的,发型就是什么样的,因为这都出自我妈的杰作。她从网上买来理发用具,并观看网络视频,硬是自学成才,出师之后就哄我做她的第一位顾客。反正那时候小,对美丑没有多大的概念,随她去,只要她开心就好。通过这些年的操练,老妈的理发水平也逐渐提高,我已是她忠实的VIP顾客了,外面理发店从此再与我无缘。在老妈的积极影响之下,我和老爸也很快加入“勤劳节俭”的队伍中来,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执着努力”,是我家的第二条家训。这条家训是老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总结给我的。老爸每天有慢走的运动习惯,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必须走到一万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记得有一次,他外出应酬喝了不少酒,当他醉醺醺回到家后,打开手机微信运动一看,才三千多步,不行,他二话没说,拿起衣服就要下楼慢走。此时已经将近夜里11点,我不放心就随他一起下楼,咱爷俩边走边聊,不觉已经过了晚上十二点,好几次我都想劝他回家,可话到嘴边又打住了他一直坚持着,直至达到一万多步,这才回家,我十分佩服他这种执着的精神。这些年,他一直这样做,并且每次都将步数捐献出去,到目前为止,他累计已经捐出1000多元钱了。“越是优秀的人越努力,越努力的人越幸运。”当看到这个句子时,我就觉得说得挺在理的。要想自己幸运,那就要变得优秀;要想自己优秀,那就得加倍努力。这句话觉得挺适合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我自夸,而是我就是这么做的。临近期末考试,我改掉以往懒散的习惯,天还没有亮,我就早已坐在书桌前;夜已很深,我还在不知疲倦地学习……每当回想那些努力学习的日子,我就觉得十分充实,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我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并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从此懒散与我无缘。我家的八字家训为这个家构筑了坚固的堡垒,它鞭策着我,激励着我,成为我一生努力学习和追求的品质。我要将这些品质,都落实到我的行动当中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幸运。...
一个家族的智慧,一个家族的兴衰,不是传奇的经历,不是荣耀的家世,那一点一滴的智慧与经验,其实就融汇于那普普通通、朴朴素素的家训之中。我家的家训是:从小就要学会独立,因为只有独立才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才可以成功。“这句家训对我的影响帮助非常大,让我从要就学会和懂得了真正的独立。还记得有一次,我想要去鞭炮店买一串五百响的鞭炮,便缠着妈妈让她去。但是妈妈却说:“我们家的家训是什么?是要学会独立,这次你要学会独立,一定要自己去!”是啊,“独立”是我们家的家训,更应该是我做人处事的准则。所以,我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更要将家训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内涵。想着,我鼓起勇气,成功的买到了鞭炮。正因为这一次的事件,使我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学会了独立。这就是我的家训,一个普通的家训,但是它却教会了我独立。是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虽然家训有时会约束我们一些不好的行为举止,但是它却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正途,让我们变得守规矩,懂礼貌,让我们日益变得成熟稳重。这,才是家训。...
自从我懂事以来,有一句话记得颇为清楚,因为我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这就是我爸妈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我家的家训,那便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我家的家训,自然是从爷爷奶奶那一辈继承来的,也算是继承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吧。我小的时候是和爷爷奶奶在乡村中长大的,在村子里很少见到汽车,偶尔有城里人开着小汽车回来探亲,村里的人就会羡慕,羡慕人家出人头地了,我自然也是羡慕加好奇,每次都和小伙伴们赶着看汽车,对开车的人非常羡慕。爷爷奶奶每次都对我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要从小好好努力,等长大了也要开着小汽车回来看爷爷奶奶,你要不努力,就会像村子里的小李,只能在村子里放羊了。”我每次都笑着答应,并且下决心一定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当然小时候的我有时也会玩的一天不回家,不爱学习,一天到晚就想着玩耍,时而被妈妈训斥,被老师批评,有一次爸爸给我讲起了家训,为了能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还给我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说,曾近有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认字、作诗、写文章,与同龄的小孩儿比起来就是个天才,并且越来越出名,于是小孩儿便不再努力学习,他的父亲到处炫耀他的诗篇和文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却变的越来越默默无闻,就是因为他年轻时不努力。另一个故事是讲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他小的时候,比别的孩子都晚很多才学会说话,而且思维也比别人差了很多,有时还被别人嘲笑,但是他靠后天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伟人,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听着爸爸的话,我感悟很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家训,虽然朴实,但是却有着深刻的含义,我会继承并传承下去,并且时刻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