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曾亲眼见过一场争论,就发生在我们家里。
那是一个晚上,爸爸和表伯在那推杯换盏,我和哥哥嫂嫂,还有姐姐妹妹一起边看电视边闲聊。忽然嫂嫂问我:“你还在练跆拳道吗?”“在啊,怎么了?”“我想让我家儿子也去学。”
这时我哥慢悠悠地说道:“你别替他做决定,他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别强迫他。”嫂子有些生气了:“我让他学点东西怎么了?能强身健体不好吗?你知道什么?”
我哥说:“他可以自己做决定的,他要不愿意去就不会尽力,到时候学不好,你又要怪他了!”
嫂子有点不满意,就想拉一个帮手,就问我:“你说说我俩谁的话对?”我一时语塞不知怎么说,就灵机一动说道:“我不知道,你们还是问他自己吧。”说着我想悄悄地到别的房间去。
他们俩一把拉住我,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的话是对的。”我哥的神情好像在说:“哈,看孙晨是不愿伤你面子才不说我对!”嫂子的神情则告诉我:“没事,说我对啊!不要怕,有我罩着你。”
我心里还是比较赞成我哥的,因为很多大人都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学习一些不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不知道孩子长大以后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想做的事。
实在没办法,有人提议大家投票。不一会长辈们都过来投票了。站在嫂子这边的七嘴八舌起来:“这是为孩子未来考虑,现在哪个孩子没有点特长,上学了其他同学都有特长,咱孩子不能掉队!”“就是就是,我们那代人没条件,现在条件好了,必须学……"嫂子一脸得意地望着表哥。
赞成哥哥的也不甘示弱,争得热火朝天:“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思维,不能一味跟风,小孩子压力不能太大,我们做自己就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总和他人比较……”
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过后,终于有了结论,哥嫂达成了一致,决定先让他去体验一下,再让他自己决定!一场争论终于落幕。希望以后再遇到这样有争议的事,最好先听听孩子自己的心声,让孩子做一回自己的主。
下一篇:写出人物的精神
我现在到底该干什么?我现在到底能干什么?今天,星期六,是一个令我无比高兴的日子。现在,我坐在电脑前,拿着手机,看着电视,这就是我一天最快乐的时光。这时,开门声响了,爸爸好像回来了。他一回来看到我这种状况,立马喊道“彭银波啊!你为什么还在玩电脑?你的作业做完了?你数学题目弄清楚了?”我不耐烦地大嚷:“好!好!我知道了!玩完这盘。”可刚说完,爸爸就关掉了电视,抢掉了手机和电脑,我发出了不满的鼻息,丢掉了任何手能触碰得到的东西。爸爸看见我这样,立马吵了起来:“孩子咧!手机看了有什么用?电脑看多了有什么用?你玩手机、玩游戏能养活你自己吗?你游戏玩得很好吗?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为什么对这东西无比钟爱呢?浪费这么多时间在这上面,要是你能花同样多的时间在毛笔字、吉他和学习上,你说不定就会变成书法家或者音乐家,最少你能考一个好大学啊!”我不屑地说:“你怎么知道我不能在游戏方面有所发展啊?而且,我为什么不能玩游戏?”爸爸又拿出了“这是为你好”来堵我,并拿武力威胁我,终于,在这种“威胁利诱”之下,我妥协了。没事的我,久违的出去玩了。突然,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不再眷恋手机散发在脸上的微弱光芒。运动完之后,我顿时感觉自己神清气爽,对手机、电脑及电视的渴望减轻。仔细想想,爸爸的话是有道理的,他只是不想再让我重新走他走过的路,龟缩于小城镇,而且,说实话,除了读书,我还能干什么呢?!...
“不行!”一句句“不行”“你不对!”“应该这样…”,像这样的争论,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像那一次在课堂上似的。那是一堂数学课,老师正在给我们布置题。这是道选择题,看上去很简单,却把我们和老师都绕晕了。开始我们分为两派:一派选A,另一派选B。“为什么选择A呢?”赤莲问道,“这个式子是怎么出来的?我不明白!”她疑惑地问道,快速的语言透露出焦急。“别着急,你看这个数轴……”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做题思路。有些能力强的同学第一遍就明白了,但显然,大部分人还是不明白。老师自然地问句“听懂了吗?”以为这题就过去了。“等一下,老师,如果按照这个式子也算不出来这个答案啊?”赤莲问道。我又再仔细看了一眼,觉得赤莲说得也没错,看着感觉越来越晕。大家也一言不发,可能明白的也被绕晕了吧。于是老师第二次给我们讲解。这次讲得更详细了一些,老师再次问我们明白了吗?这次没有人出声,就连提问的赤莲也没有说话。老师见这一片鸦雀无声,于是要我们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说出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也立刻反驳了回去。“你这方法不行吧?”“你也没想出来啊!”“等等,不对,不是m等于5啊?”场面再度陷入了疆局,可赤莲却二话不说,她握着笔,在纸上奋笔疾书;她的手心出满了汗,眼里透着坚定,目不转晴地盯着题目,仿佛要把题看破。“等等,我好像知道答案了!”一声自信的话语打断了赤莲的思考。她的眼神里露出些许惊讶,但又没有开口。老师听完另一位同学的思考后,说道:“答案是正确的,但过程有一点问题”,赤莲的眼好像又放出了光,问道:“老师,我讲讲我的想法吗?”“当然,来吧。”赤莲小心翼翼地走上去,流利地把她的观点说了出来,但她的眼神却一直在躲闪。讲完后,我可以明显感受到她在发抖,冒虚汗,她可能十分害怕有人说一句“不行”,那是她研究那么长时间才得出来的成果啊!不过,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老师听到她讲后笑了,“真棒!教科书般的回答,下次继续努力。”赤莲听到这样的话,仿佛天都明亮了。她曾经是多么地害怕“不行”“你不对”这样的话语,但换个角度,这样的争论也让她成长了许多啊!...
“你看看,这个方法肯定是对的!”“你先看这步!有问题!”循着激烈的争吵声,我看到几个同学正争论着什么。他们说的正是刚刚结束的数学考试中最后一道思考题的答案。“叮铃铃”下考铃响了,老师收卷后,几个同学“腾”地跳了起来,开始交换思考题的答案。没想到,竟生出了两派不同的意见。两方便争论起来。“这个答案怎么可能对啊!”一声分贝特别高的喊叫划破空气。这就是第一派的“领头人”——闹闹。他不服气地高声大叫,仿佛只要声音盖过别人就获得了胜利。旁边的四火蓄势待发,准备随时补充闹闹的遗漏之处。他们两个像早就商量好一样,默契十足。两人的心情也直截了当地写在了脸上:志在必得。他们自信的样子吸引了不少支持的人。“但是……你……唉呀我写给你看吧。”说这话的是另一派的带头人:四叶草。她的思维十分敏捷,但口才不佳,遇到这种情况常常急得说不出来话,只得随手撕过一张草稿纸唰唰写起了算式。这一派的另一个核心人物——澡澡。她十分善辩,手舞足蹈地给别人讲解。她之前对答案的紧张忐忑和不安被争论带来的激动一扫而空。也有很多人认为她们才是正确的。两方的交锋不了了之。转眼间,就到了老师讲评试卷的时候。本来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待老师说出答案后,教室里立即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四叶草的答案是标准的!闹闹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在椅子上,半天不出声。四叶草和澡澡在欢呼的同时,还不忘挑衅地看闹闹一眼,意思十分明确,下次再比啊!其实,争论并不会影响人际关系,反而会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拉近彼此的距离。生活中既然不能避免争论,那就让它把生活装点得更多彩吧。...
“不行!”“怎么不行?这道题就是这样解的!“这个解法是错的”这天中午,我们班格外“热闹”,一阵阵的争论声不断,为什么呢?原因是有两位同学在争论一道题的解法,一位同学说这样解,另一位同学说那样解,两个人互不相让,“战事持续升级,旁边看热闹的同学开始“调节气氛,“哎呀”,不要再说了,心平气和地,多好!两个人像没听到一样,这时有位同学说:“不如你们把各自的解题方式写在黑板上,让大家看看,到底谁是对的!”两个人听了,都奔向黑板,拿起粉笔,刷刷地开始在黑板上写各自的解题方式。大概过了五分钟,两个人都写的差不多了,班长赶紧让人他们两个分开,为的是怕他们又吵起来。两个人几乎把一面黑板都占满了,同学们开始看他们两个人几乎把一面黑板都占满了,同学们开始看他们两个人的解题思路。大约过了七分钟,同学们都看完了两个人解法,纷纷地开始讨论谁的解法是对的,班里很热闹,过了一会,同学们自动安静下来,班长问:“你们觉得谁的解法是对的?”同学们开始说自己觉得对的人的名字,班干部说:“这样吧,我们投票。”“觉得第一个同学对的,请举手。”同学们中有了四个举手的,“觉得另一个同学对的,请举手”,同学们中又有了四个举手的,“那不举手的呢?是什么意思”,班长问,同学们说:“我们觉得两个人的解法都有错误”。这时两个人都察觉出来了,上去黑板把错误的地方改了,班长说“以后不要在这样争论了,大家要心平气和的,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共同进步嘛!”大家都笑了。这时老师进来了,问:“你们干嘛呢?”大家笑着告诉老师:“我们在共同进步!”一个人拍了拍另一个人的肩膀,说:“对不起!错怪你了。”另一个人笑了笑,说:“哎呀!没事,反正我们俩都错了!以后还是兄弟嘛!”...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意见不一而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加入。记得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温度也感觉不断的升高,仿佛预示着一场争论要争得难分高下。那天我、表弟和表妹在超市买了几个泡泡糖,正美滋滋的吃着。这时有人说:"你们说这个泡泡糖那么难清理,那它是怎么被处理掉的呢?"话音刚落,大家都比较感兴趣地争论起来。表弟说:"用火烧了。"听了他的意见大家起先还没说什么,表弟心里或许在想哈哈被我说对了吧,都没话说了。不一会儿弟弟说:“这不可能他应该被埋进土壤里,到时候自然会没有的。”说完后他的神情略微紧张,像是生怕有人要驳回他的话一样,经过讨论我和表妹意见一致的认为:泡泡堂生日之后,时间长了,它会自动被处理掉的,说完后我们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我心想这个结果可能会不对吧,但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啊,先听听别人怎么说吧。我和表妹刚说完,表弟插一句说,你们随便一扔它就能消失吗,你扔了之后它怎么自动消失呀……反正他们说的意思大致就是说不可能的。他们这么一说表妹也着急了说道,你们怎么就认为这不对了,时间一长风吹日晒的怎么就不能自动被处理掉呀。不一会儿我们已经走到了家,我索性就到网上搜一下,事实证明泡泡糖可以被大自然净化掉,因为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合成树脂加上精制白橡胶、溶剂白蜡等添加剂制成的。它是合成物质与乳胶制品的混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先溶化过滤这种混合物,然后再添加一些香料。口香糖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一般要4-6年才能完全分解。大家纷纷感叹道:真是不争不明啊!其实争论有时候也会很有意义的,不仅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的丰富,同时还可以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科学真理!...
自古以来,争论便是一种四处可闻的声音。守备森严的皇宫里,大臣们为政事争论不休;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里,顾客为几毛钱价格与老板斤斤计较,决不放手。欢乐有趣儿的校园里,也常有争论的涟漪。而在温馨的家中,争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呢!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月亮挂上树梢,星星眨着眼睛。爸爸妈妈,姐姐和我激烈地争论着。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听我慢慢道来。学校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我参加了一个冰壶活动。晚上我兴冲冲的跑去告诉妈妈,可她一声不吭。我心想,妈妈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呀?等全家人到齐后,妈妈才开口。“小妹要去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事儿,你们有什么意见吗?”“我认为我应该去,多有意思呀!”我抢着说。妈妈把头转向爸爸,爸爸才说:“我认为……应该去,因为这活动没有坏处!”。妈妈又看向最后一位发言者—姐姐。姐姐平时最怕妈妈。姐姐说,“我认为小妹应该去……,话还没说完,她就改口说:“我觉得不应该去!”大约是看到目光炯炯,神态严肃的还紧盯着她的妈妈。我心想,姐姐怕了吧!过了一会儿,妈妈说:“对,因为这样会耽误功课!”。我听了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月亮好像也躲到云里了。过了半小时,大家还七嘴八舌地争论着。我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参加兴趣小组,又不让大家争论呢?“对了”我拍手说道:“大家可以投票决定。”“好主意,大家一拍即合。同意我参加的举手”我说。说完,我和爸爸先举起手,姐姐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我,最后犹豫举起了手。我高兴地宣布,“3:1”妈妈我赢了,妈妈对我说:“我同意你去,但你还不能耽误功课。”“好的”我答应着。此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又抬头看了看天空,月亮仿佛也露了笑容!...
生活中的争论处处可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活色生香的菜市场随时都上演着大戏。瞧那买菜大妈,一手叉腰,一手指着面前的蔬菜:“你瞧瞧,你家这韭菜一点不新鲜,还卖得比别人家贵几毛钱。”卖菜的小贩满脸堆笑地回答道:“大姐,话不能这样说啊!这都是今天早上才进的菜,绝对新鲜。你看还挂着泥呢!运过来的时候菜都堆在一起,看着不那么水灵,但是味道绝对好啊!”大妈两手麻利地择去了几片她认为不新鲜的菜叶,嘴里接着说:“现在这菜一天一个价格,再这样下去就吃不起喽!”小贩一边递过去一个袋子,一边说:“天气不好,我们去大棚收菜,价格就比上个月贵。我们也不容易啊!”他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其中掺杂着生活的琐碎和不易,看似争论,其实更像是聊家常,柴米油盐的计较中升起了温馨的人间烟火。我们再来看看教室里的争论。一下课,一句“这道题怎么做”就像一颗石子沉湖,让湖面泛起涟漪。只见一个同学凑过去,看了题目后开始讲解,脸上的神情像中了彩票。可是提问的人听得云里雾里,围观者中好像也没几个听明白的。解题人搓搓手,走上讲台,拿起粉笔,飞快地演算起来,像志在必得的将士。“你这个算法太麻烦。”讲台下传来一个声音。只见说话人登上讲台拿起粉笔,在空白处演算道:“你看,这里可以直接用这个公式……”“但是你这种算法很容易漏掉这个条件,你看……”讲台上的两位一边争论一边计算,白色的粉尘不断落下来,那是智慧的花蕊。写罢,台下的我们才发现,他们俩的答案一致,却提供给了大家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一个稳妥,一个新颖。这样的场景不过是我们班课下学习的一朵小浪花,这样的争论每次都激烈而有效,思维的交锋如火星撞地球般激烈,像发生化学反应一样,产生神奇的光芒。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到辩论场上。正方辩手摆事实,讲道理,发起犀利的进攻,滔滔不绝如洪水决堤,显然是有备而来,一开场便先声夺人,赢得无数掌声。反方接过话,毫不怯场,用自己的“矛”戳向对方的“盾”。就这样,双方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双方棋逢对手,共攀高峰,把思想推上一个新的巅峰,展现着语言的魅力。争论总会让人联想到激烈的争吵。但细细体会,许多定理公式的推导,不都是始于争论,同时也随着争论寻找出真理吗?就像我们熟悉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铁球实验……只要不是无意义的争论,语言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往往会带给我们惊喜。...
窗外,皎洁的月光,泼洒在寂静的街道上;天上的星星,正眨着它那清澈的眼睛。而我家,一场激烈的争论正进行着。饭桌上一桌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的菜肴,让人迫不及待的想吃上一口。但是因为自己的鲍牙,我吃饭时感到不适,影响到自己吃饭的心情,那牙齿好像故意在跟我作对一样,在我的嘴里左右摇摆。大家或许是发现了我的异常,原本各说各的,说话声一下子停住了。我又继续吃了几口,这时我听到他们正在讨论我的鲍牙。我不想说什么,只好默默地吃饭,突然爸爸说:"女儿,你的那颗鲍牙应该拔了,这样你吃饭就不会那么难受了"。妈妈也点了点头,可我心想:"我也有点想,但是拔牙太疼了,我很害怕。因为对拔牙恐惧,我只好硬着头皮说:"可是,我一点都不想拔,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并没有觉得很难受。"爷爷坐在一旁默不作声,我的心里不由得委屈,因为连平时最支持我的爷爷都不帮我说话了。绝望的情绪像狂潮一般涌上我的心头,使我感到浑身冰凉。饭桌上的菜,渐渐地凉了,而我也没有食欲了,很想逃离这个饭桌,这时爷爷在旁边默默的说:"孙女呀,我也觉得你这颗鲍牙应该拔了,既影响你吃饭,又影响你的心情,那你还不如早点去拔掉。"听到了这番话,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我突然站起来,含着泪大声的说:"我不想拔掉这颗鲍牙"说完,我边哭边跑了出去,刚跑到下楼,一股冷风向我吹来,树叶随风飘,我走在街道上,只有昏黄的灯光陪伴着我,我看到了一张椅子,坐了下去,我环视了一下周围无人的街头,显得冷清,感到整个世界都要将我放弃,我边抹着泪边想:"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理解我,连最支持我的爷爷都不帮我说话了。"耳边时不时萦绕着猫的叫声,我不由得感到害怕,终于,我听到了妈妈在叫我,可我一点都不想回应,过了一会儿,妈妈坐了下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女儿,你要是不想拔,我们就不拔。"我听到妈妈说的这番话,也对妈妈说:"妈妈,其实我也想拔,可是拔了很痛,又很丑。"妈妈说:"原来是这样啊,放心不痛的,也不用怕丑,没有人会嘲笑你的。"听完,我不由地放心了,妈妈牵着我到的手伴着昏黄的灯光,走回了家……因为这颗鲍牙,却引起我们家的争论,其实不用因为某个矛盾破坏了家庭的范围,只要一家人相互沟通,才会使我们的家庭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