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餐桌礼仪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妈妈从小就教我很多餐桌礼仪,也就是她从长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老规矩,比如客人必须坐在座位的最里面,不要用筷子敲打餐具,更不要把筷子插在食物里,尤其是米饭中。小时候的我不长记性,记不住这些繁文缛节,老是挨骂。
有一次,我们全家一起吃晚饭,菜肴很丰盛,我也非常喜欢吃。我不停地往碗里夹菜,堆得菜都快满出来。这时,我想上厕所,就随意的把筷子插在饭里固定,等我回来时,妈妈生气地批评我:“跟你说了多少次,筷子不要插在米饭里,可你就是不听。”我感到十分不耐烦,气呼呼地说:“筷子插在食物中不是既不会倒,又方便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这样做既不礼貌,又不卫生,不合乎老辈传下来的规矩。”妈妈严肃的目光扫向我,我的气焰立马低落了。此后我比以前更加重视餐桌礼仪,但仍然不明白很多所谓老规矩背后的道理。
这件事困扰了我很久,直到第二年清明节,我们全家去扫墓。在祭祀祖先的时候,我们在祖先的墓前摆放了米饭,并把筷子插在了米饭中。我突然觉得有些眼熟,忽然想起我吃饭的时候这样做是要被妈妈骂的,那么祭祀祖先的时候这样做是何道理呢?原来,把筷子插到米饭中是给故去的祖先吃饭用的,这是自古至今的习俗,让祖先的在天之灵可以享受到晚辈的供奉。我们这样吃就违反了我国传统的礼仪。后来,我知道了客人对着门坐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这样他们既不会被饭菜弄脏衣物,又可以最先看到饭菜。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乞丐用汤勺或筷子敲打饭碗,意识到这是乞讨的行为,是不文明的……
原来,我们中国人的礼仪是有历史传承的,每个行为都是有寓意的。在餐桌上的礼仪既是文化,更是每个人修养的一部分。其它国家的餐桌礼仪也是有文化传承的,比如日本吃面声音越响越好,而欧洲讲究喝汤不要发出声音。有些在我们眼中看似荒谬,但却是别人所尊重的。
我终于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行为,虽然餐桌礼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但做不做得到对个人修养影响很大。爸爸妈妈对我餐桌礼仪的训练是希望我成为一个有规矩、有修养、有文化内涵的人,而我,也会将这些老一辈的规矩教给下一代,一路传承下去。(公众号:我们555666)
下一篇:父亲的双手
炎炎夏日,伴随着宛如秋日凉风的轻抚,与天籁般的音乐宛如我亲爱的老妈,用那略显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心灵。穿好了衣服,我便如往常一样,打开了房门,一切都如往常一样:一尘不染的钢琴,擦得发亮的地面,整齐的书架。唯一不同的,就是感觉一阵宛如夏天下午2点屋外的电风扇的巨型热风向我袭来。这种炎夏的热风让我这个刚从“冰箱”出来的人有愤怒:“老妈!你怎么忘记开空调啦!你怎么老是忘记啊!”我正想用尽全身的九牛二虎之力把门狠狠的关上,再踢一下门,给老妈一个“下马威”,惚乱的声音让我不再这么做。”哦!哦!忘记了,老喽!呼——呼——,只见老妈远远看起来比以前又粗糙的手,左手拿着扫把与抹布,右手便把书架边的空调给打开了,并且调到了我爱的20度。我突然有些疑惑:“老妈,你做家务不开空调不热,不累吗?”“哎呀,早习惯了,我小时候就习惯啦,现在电费这么贵,就可以省省啦。”这句话是如此满不在意,但仿佛烙下了27道刻印。“哦!”我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应了一下,可下一刻,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叹息。于是我开始做起了我最爱的事——吃饭。可这饭在现在我的眼中,却如猪食,并且反而让我一直在回忆刚才的一切,我想忘记它,我却一直想着它,这就像我听过的一句话:你越想忘记什么东西,这件东西就越会在你的心中出现。仿佛是最后一道锁备我打破,又或许是最后的良心,又或许是因为饭吃完了,又或许是一时冲动,总之,我猛然站起对正在扫地的老妈说道:“老妈,我帮你扫吧。”老妈看向我愣住了,然后便是一如往常的微笑。“好啊”老妈走了过来,用那十分粗糙的手,把扫把递给了我。看到那粗糙的手,我顿然醒悟。最后的一道枷锁被我的良心与母亲的母爱打破了。(公众号:我们555666)...
阵阵微风袭来,树叶打着卷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几枝小嫩芽腼腆地探了探头,空气中溢满春天的勃勃生机,独自一人走在放学路上,心中溢满感动。就在十分钟前,我一如既往地走在路上,路过超市时,想进去买几袋牛奶,就在这时,我偶然间瞟了一眼对面的货架,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一个小男孩正将货架上的所有香肠都拿了下来,他看上去也就八九岁的样子,比我矮一些,俏皮的锅盖头毫无遮掩的流露出他的天真活泼,他似乎还没有注意到我,十分吃力地将那堆香肠放到柜台上,“这些我都要了”,他利落地说道,我放下了手中的牛奶,走出了超市,显然他比牛奶更有吸引力,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偷偷跟在他身后,可能是我的脚步声惊扰了他,走着走着,他还会时不时地转头东张西望。我就知道这中间肯定有鬼,这种种行为的背后肯定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决定一探究竟,正想着,周围时不时传出几声狗叫声,他正趁路上没人时悄悄绕进一条幽静的小径,四周都是茂密的草丛,狗叫声依旧断断续续,我隐约有些害怕,突然,他在一块空地停下了脚步,他谨慎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小声说:“出来吧”,紧接着,几只瘦的皮包骨的流浪狗踱步走了出来,看见他,就像看见亲生父母一样亲切、激动,看见小狗们着津津有味的啃着香肠,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惊呆了,原来在这个行为的背后,竟蕴含着这样巨大的爱,我的内心微微一颤,走在放学路上,心中一片温暖……...
“别跑,别跑……”一阵急促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听见这声音,我顿时兴奋了。“肯定是小偷,我可是二代名侦探,遇到我,你已经无路可逃了。”想到能抓住小偷,为民除害,受到大家的赞扬,我的心早就飞到了屋外。没有一刻犹豫,我飞身下楼,只见一个女人正在努力地向前狂奔,这更加激起了我捉贼的信心。只见那个女人跑进了一条巷子,我也跟了进去,“怎么没看见呢?难道他跑太快,我错过了?”“出来,我知道你在里面。”漂亮女人边跑边说。“没错,跟着她肯定没错的,因为她可是案发现场的第一见证人。”我跟着她在巷子里东瞧瞧,西望望,不肯放过一点蛛丝马迹。转了许久,最后又跑回到一条主公路,“看见了,一个黑影进了对面的宠物店。”我迅速跟上去,捉贼捉赃,这时候他肯定还来不及下手。可是,如果小偷手里有凶器怎么办?我一个小孩,他会把我放在眼里么?不怕,还有那女的呢。我可以大声喊叫,让其他人来抓。我蹑手蹑脚,四处窥视,除了一只宠物狗,并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我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每一个角落,只要有风吹草动,我定会第一时间将你揪出来,让你无处遁形。“别跑,别跑……”还是刚才那个女人,只见她从宠物店门口向前冲去。“难道是我弄错了,难道是我弄错了?盗贼根本没有进宠物店?”来不及细细思索和自责,我跟那女人向前冲去。跑啊跑啊,气喘吁吁的,好在我经常锻炼,才坚持下来。抓贼还真不容易,当英雄还真不是好玩的。我跟着来到一幢漂亮的房子门前,只见一条狗大摇大摆地对着女人摇尾巴,而且就是刚才在宠物店看见的那只。“黑子,你太调皮了,下次这样,我就不带你出去了。”我哭笑不得,这就是我追了差不多十几分钟的的盗贼——一只狗。原来那个人是这家的主人,也是这条狗的主人,她见自己的狗狗跑了,一路穷追不舍……原来是这样。我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既好气,又好笑。看来,凡事都不能主观臆断,盲干,否则,就会闹出我这样的笑话。幸好,没人知道。“你刚才飞达达的跑什么?”只见妈妈正上气不接下气地焦急地向我跑来……...
最近晚上睡觉的时候,总听到楼下传来阵阵猫叫声,十分刺耳,感觉像是在哭泣。正好,这几天我的同学正在和大家讲鬼故事,于是每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那几声尖锐的猫叫声传来,总是让人分外害怕起来。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是闭着眼睛,生怕睁眼看到一个猫头人身的妖怪!在惶恐不安了几天后,正好赶上星期五晚上,我忍不住了,书法课上完后,决定会一会这只让我们恐怖了好几天的猫。随着之前几天的经历,我由叫声大致能推断出猫所在的大概位置。我来到小区一个阴暗的角落一探究竟。走过一条羊肠小径,路边的草丛发出一阵沙沙声,纤细的枝杆也好似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恶魔。我硬着头皮继续走着。小心地从一棵枝叶低垂的柳树下面穿过后,我忽然瞧见了它!黑灰色的毛光滑柔软,白色的尾巴让它显得风韵十足,一双金灿灿的小眼睛正惊恐地盯着我。它“瞄”了一下,跳开了。它身后,两只小猫受到了惊吓,喵呜喵呜地叫了起来。一刹那,我都明白了。原来这是只刚生完仔的母猫,为了寻找食物,照顾小猫,已经非常劳累了,看上去十分可怜。它每天不停地叫着,是在叫唤它的那两个小宝贝吃它好不容易找来的东西吧?我想。星期六,我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便抱着我珍藏的“鱼趣”向小猫的“家”奔去。又看见了它,我有些惊喜,而它则一如既往,又惊叫起来。我笑了,抓了几把鱼丝放在它面前:“吃吧!”那只母猫吃惊而又迟疑地看了看我,看了看我给它的礼物,“瞄”地叫了一声。我又鼓励它说:“吃吧,吃饱了好给小猫喂奶!”然后,为了不打扰它,我轻轻地离开了。那几天,我每天都给它送吃的。之后的几天,我都一边“听取猫声一片”一边睡觉,在梦里愉悦地笑了。一个月后,我忽然找不到母猫了,连猫叫声也不听见了。妈妈安慰失落的我说:“小猫长大啦,也许母亲带着两只小猫一起走啦!”又去看它,仍然没有任何踪迹,在我灰心地往回走时,忽然在草丛里看见一撮东西,竟是些小鱼干!一定是母猫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吧!内心自以为是地将这看作是母猫送给我的!我立刻感动地说不出话来,原来……它也送了我礼物啊……猫是有灵性的动物。它不仅有母爱,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或许,这就是猫的可爱之处吧!猫妈妈,我守着你的小鱼干,等你带着孩子回来……...
这几天下了雨,就在刚刚太阳公公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我静静的享受着那久违的阳光,享受着那难得的悠闲。开始了我的探索,我在树下玩的时候呀。忽然间,我发现了一个好奇的现象,在浓荫的大树下,我看到了很多很多椭圆形的光斑。为什么呢?我好奇的想了想,这叶子与叶子之间的空隙也不是椭圆形的呀。于是我仔细地观察起来,原来是太阳光透过浓荫的缝隙照在地上的斑点,可为什么会是椭圆形的呢?我连忙跑回家,打开电脑便查阅了一番,查阅出来的结果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当光线通过小孔时,来自物体上部的光线就会在小孔里交叉起来,然后颠倒着继续向前传播,所以小孔后面所成的物像总是倒置的。并且,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大,无论小孔是什么形状,效果都是一样,这就是小孔成像的道理。我明白了些,大树下的光斑并不是太阳光通过树隙平行着投下的光点,而是太阳的很多倒置着的像。由于树很高大,树冠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地上的斑点总是比树隙大得多。太阳是圆形的,为什么在这里它的像却成了椭圆形的呢?那是因为太阳光常常是倾斜着射向地面,如果阳光垂直投向地面,那我们看到的光斑一定是正圆形的了。然而我对于这件事还有些痴迷,就出去走了走。下过雨之后,路边与很多水坑。我走着走着,突然间,我发现这个水坑里面的石头为什么这么的大,我就好奇的把石头从水里拿了出来,发现它比水中的要小了许多。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不解,然后又跑回家在电脑上查了一番,上面解释了很多,结果我明白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然后我还在电脑上看到了许多与光有关的资料。原来生活中处处有光的现象,像我们平时在阳光下会看到自己的影子,筷子放在清澈的水中会变弯折……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最主要的就是还是自身原因,通过这次,我下定了决心,要了解更多的百科知识。...
曾经,不懂母亲光彩的面孔因何憔悴;曾经,不懂母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曾经,不懂母亲笔挺的脊梁因何弯曲,直到那一次,我找到了答案。一个深秋的傍晚,月儿早早地挂在天空,跟着缕缕寒风吟唱。我打开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摆弄着那只快要扔掉的水笔,任寒风吹过我的脸颊,呼啦呼啦。当我还在题海中寻找答案时,母亲打断了我的思路。她轻轻地敲了门,蹑手蹑脚的进来,端着一杯热牛奶放在我的书桌上。“我不想喝牛奶,你端走吧。”“没事,我就给你放这儿,你想喝的时候再喝。”说完,她又转身想关上那扇被风敲打的窗。“诶,我正热呢。”我站起身又把窗子打开。“会着凉的,这天变化无常。”她拉上了窗,但没怎么拉上,无声,我看着她被风吹过的面腮,黯淡无光,仿佛蒙上了一层灰。为何又如此憔悴,是因为风,是因为天,还是因为窗?我疑惑的坐回椅子上,又重新拿起那支笔,继续去解题,她悄悄地把头探了过来,良久,才开口,道:“作业还有多少啊?”“多着呢。”我不耐烦地说。她却抬起她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哎呀,别碰我。”我拿走她的手,抬头看着她,在那一瞬间,我发现她不知何时又憔悴了许多,我感觉她的手又粗糙了很多。突然,我看见有几根银丝随着漏进来的风,在她的黑发里摇动着,跳跃着,是白发吗?是的,没有月亮清辉的点染,更无华丽词藻的修饰,就是那一根根一片片白发。我收回了我的眼神,听着她转身关上房门的那一刻,我思索,我回忆,我懂了,原来母亲光采的面孔因我而憔悴,母亲浓黑的秀发因我而斑白,母亲笔直的脊梁因我而弯曲,原来是这样,我强忍泪滴,怕天看见,更怕母亲转身进来,进来时带着憔悴的脸,弯弯的背,银白的头发。原来是这样,原来是我的不懂事使母亲憔悴;是我的骄傲自大使母亲黑发斑白;是我的焦躁不安使母亲背脊弯曲。原来都是我。...
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每时每刻都有人演绎着相同或者不同、精彩或者平凡的故事。有些故事我们司空见惯却又熟视无睹,有些故事美好又蕴含深刻道理。当你偶尔发现时,就会震撼你的心灵。记忆中,大学的门口散落着各种的小吃摊,专门吸引我们这些嘴馋的娃。那时的我们总会有一个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这些摊位上的吃食比学校食堂里的饭要好吃上好几倍,所以隔三差五的总会跑出去吃一顿。偶尔一次,被一阵焦香的孜然味吸引住,一群人围着一个摊位,好奇的挤进去,原来是炒凉粉。这炒凉粉有这么好吃?只见摊主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模样的男人,具体相貌记不得了,印象中很面善,不善于言谈,怎么看也不像大厨。他却熟练的给锅里加油,麻利的将切好的凉粉块放进平底锅里,一翻一炒,一炒一压。然后放入少许盐、孜然粉提味,继续翻炒。如果爱吃辣,再加入少许辣椒或者蒜汁提味,继续炒匀即可。在翻炒的过程中凉粉由正正方方的大块,被翻炒成一粒粒小块,看着既焦香又不糊锅。放在嘴里一勺,软糯焦脆,比红烧肉还好吃。从此我就成了他的粉丝。后来,买的次数多了,和他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他不是附近村子的人,原来他儿子在这里上大学,原来他来这里是为了陪儿子。他说的很平淡,我们听的却很惊讶!为这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爱,为这看似寻常而又不寻常的举动。为这深情而又期待的父爱。再去买粉,看到他时心里莫名多了一份崇敬与钦佩。有一天发现摊主不见了,开始以为,他或许有事没有出摊。又过些日子,依旧不见,突然意识到,也许是他的儿子毕业了,他完成了陪伴的任务。不,或许是他依然陪伴着儿子,只是换成了儿子工作的地方。原来是这样。有一种爱,可以像平底锅炒粉这样爱你,不需要言语来铺华,不需要金钱来衡量,不需要回报,只期待我们明天会更好!...
周五,照例是班主任值班。窗外星光闪烁,一片寂静,唯有和风撩动帘子,发出呼呼的声响。有些同学头歪倒在桌上,昏昏欲睡,班主任视若罔闻,只自顾自地在讲台上用手指滑动着屏幕,时而停顿几下,好似在思考着什么。我从抽屉中拿出干巴巴的面包,咽下几口水,将思绪拽回作业中。“拿字典。”声音如叮蚊般细小。班主任马上翻过手机,脸上重回释然,点头,示意可以。当那位同学取完字典之后,班主任又拿起了手机。他是在看小说吧,我在心里猜测着。良久,班主任手机屏幕一暗,转身向门外走去。整个4楼都空荡荡的,唯有班主任急促的脚步声在楼梯中回荡。片刻,班主任又提着一个绿袋子回来了,我定睛一看:朴朴。显然不只有我看到了,班上的许多同学都停下了手中的笔,唯有班长的头仍埋着在。“呼——”沉静破于风的呼啸,窗帘如双虎爪迎面打来,我靠窗,第一个倒的就是我的水杯。班主任马上来到窗边,伸长了手,一把拉上窗户。我不禁向他望去,一丝笑意挂在嘴旁,像是兴奋,更是释怀,疑虑随着渐渐迫切的下课而变得愈发神秘。笔头渐渐慢了下来,一旁的班长仍埋着头,捂着自己的腹部,但谁也不知道班主任要干什么。铃声终究响起,我腾起了身,其他同学也腾身而起。班主任解开了袋子,里面是三盒包装好的蛋糕。马上就人说:“买给女儿的吧!”班主任不语,只是摇头,脸上的笑容又浓郁了几分。“威哥,分享分享!”一位同学开玩笑道。只见班主任丝毫没有任何迟钝,拆出了盒子中的一小块蛋糕,递给了他。随后,又一个个地分了起来。“老师,多少钱,我马上记!”我们班的财政大臣连忙道,这并不是开玩笑。“不用,我自己买的!”班主任的话似口热锅,锅中的我们沸腾了起来。有人说朴朴特价,有人说是家委会,可无人察觉班主任的真实用意。盒子中的蛋糕越来越少,人也渐渐离去。班主任站起身,朝一个方向走去,他来到了班长身后,拍了拍她的肩,班长从睡梦中渐渐清醒,脸上露出痛苦状。“吃点东西,不吃东西对身体不好。”班主任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班长身体不舒服没吃晚饭,老师看在眼中,可又怕幼稚的我们说偏心,于是花自己的钱买了一个班的蛋糕。铃响,晚自习继续。风仍呼呼作响,却含着丝蛋糕香,也夹杂着深厚的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