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这个阳光俊朗的大男孩,是我一直藏在心底的骄傲。
我的哥哥,大我六岁,对于我,他好像总有种超越一切的责任感,在揉碎了的过往时光里,他,也是最懂我的。
记得那几天,情绪低落,父母不解,我有一瞬间感觉,似乎世上没有人真正了解我,只戴了顶帽子,拿上钥匙,我推着车,呆站在路边。
好像只能找哥哥了。
恰好是夏天最热的时候,绿得惹眼的树木,却不带一丝生气,厚重的叶片微微染上了一层悲伤的釉质。
打开手机,发了条消息给他,好像第一次尝试离家出走的我,也不过只是没出息地寻找另一个安全的港湾。手机屏亮了,是他回来的消息,“在哪儿?”,哥哥总能适时地给予我安全感,我强忍住心里的委屈,往他家的方向骑去。不远,十几分钟的路程,我却骑了半个多小时。
远远地,看见哥哥站在大门口,汗水浸湿了他的白T恤,那么高的个子,此刻却无力地靠在墙边。
“你怎么不回信息?我又不敢跑出去找你,多大的人了,怎么也不懂好好照顾自己…”一连串的,我有些愕然,他见我没话回应,只轻轻揭开我的帽子,揉了揉我被热气熏的通红的脸颊,那双从小带我到大的手,竟有些微颤。“委屈啦?”他清澈的眸子,细细打量过我的脸颊,我低下头,眼前出现一张洁白的纸巾,哥哥也不说话了,他单手把着我的自行车,另一只手轻轻搭在我的肩上,三十厘米的身高差,他微微弯着腰,是有点吃力吧,可他却只甩甩头发,晃晃手臂,顺势软软地摸摸我的头,“不难过啦,我都知道了,我已经帮你在心里训过你妈啦…”,看着他那副满脸写着哥护着你的脸,我又好气又好笑,心里的难过终于还是随着他热切的关怀,消散在了飘渺的阳光里,那一刻,我在心底隐隐庆幸,关于这个懂我的哥哥。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每个女孩子看见男孩子的最初样子是从两个人身上看来的,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哥哥,这两个人会是她们在后来漫漫征程里的两盏明灯。很幸运,我的那盏明灯是他。
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刻,那个从小只会同我打闹的男孩,成了那个特别的存在。
或许是他教会我玩手柄游戏冒险岛和魂斗罗,或许是他能做出我最爱吃的每一道菜,或许是他能接受我所有毫无保留的小脾气,或许是他比我的母亲更知道我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或许是他把他叛逆的过去当成故事讲给我听,或许是他告诉我,无论多迷茫,都要心怀远方和充实自我。我的哥哥,替我扛起了更多的责任,目睹着我的每一次成长。
一年前,哥哥去当兵了,他说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能让他变得足够强大,来保护妹妹好机会,他告诉我,等他回来,等我毕业,他一定会带上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要带我遍历人间美好,陪我实现我的梦想。看着照片里一身军装,凛然正气的他,有些恍惚,某一刻,他突然成为了我的盖世英雄,一个陪我跋山涉水,助我度过劫难,每次危机来临,总会身披金甲圣衣,架着七彩祥云来救我的,盖世英雄。
我一直很骄傲,我的哥哥,是最懂我的人。
下一篇:最懂我的那个人
瞧!她戴着一副眼镜,眼镜后面的眼睛神采飞扬,眼睛下面是一张唇红齿白的小嘴。第一眼看她,你会感觉她只有20多岁,但实际年龄……还是保密吧!那个星期四的晚上,本来十分平凡:一个接一个的自习,我们写作业,老师在巡查。上晚二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大雨,一下子老师忙起来了:左一个电话,又一条信息,还有接连不断的微信语音和视频……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家长让老师告诉孩子不要自己走,等着他们来接。我每天放学都是自己骑自行车回家的,但这暴雨让我也期盼起家长的到来了。不过我很快就让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心里是明白: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又劳累了一天,来接我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以前也有过类似情况,我也在学校门口等过,但最后不还是我自己回的家?难熬的晚二终于结束了。一出楼门,我发现这雨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冒着雨奔向自行车……推着自行车出了校园大门,家长们已经把校门口围得水泄不通了。我的心燃起了火苗,那雨滴仿佛不再是雨水,而是一滴一滴的汽油,正穿过躯体,渗入我心。因为门口的马路被车流堵死,墙根的台阶被人流堵严,所以我只能推着自行车慢慢地往外挪着。这些家长堵路的技术绝对世界一流!我费了好大劲,终于挪了出来。当我走到五小门口时,路边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招手,虽然雨披把她遮得严严实实的,但我完全可以确定:是她!肯定是她!肯定是我的母亲!刹时,那些似油的雨滴不再是油滴,而是一大桶一大桶的汽油,让我浑身热了起来,暖了起来。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她还是出现了!她与我可真是心意相通啊!她接过自行车,让我坐到后座上,叮嘱我钻进她身后的雨披下面,用力一蹬,我们便消失在雨雾中……这位我心中最伟大的人物,这位最知我、懂我的人,您在世界上也许并不出众,甚至生活中也很平凡,但在我心中却顶天立地。冰心写过:“母亲啊!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我也觉得:母亲啊,我的世界只有您最懂。...
在我的身边,懂我的人很多,但是最懂我的人非妈妈莫属。我心里每一丝一毫的想法,都绝对逃不过妈妈的法眼。那一次,我和妈妈正在街上走着,忽然一串串金黄色的香蕉映入我的眼帘,一下子勾起了我肚子里的馋虫,我刚要开口让妈妈买,却发现妈妈不见了,仔细一看,原来妈妈正提着一串香蕉等候结账呢。我大吃一惊:妈妈怎么会知道我想吃香蕉了?正发愣,妈妈仿佛又看透了我的心思,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笑着说:“别强撑你那点绅士风度了,想吃就吃吧。”“您咋知道我想吃又有点不好意思呢?”“我还不知道你想什么?那还是你的妈吗?”我就奇怪,这整个过程我没说一个字,可是妈妈居然把我心里想的全部内容准确地读了出来。当然,妈妈懂我不仅仅表现在这一件事上,而是融汇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比如吃饭的时候,我刚停了下筷子,妈妈就知道我的碗里少醋了,接着就把醋瓶拿到了我的面前。有时候我晚上写作业的时候,刚抬头看了眼书架,妈妈就把我想找的草稿纸给拿了过来。总而言之,从生活中的每一件琐事,都可以看出妈妈是最关心我、最懂我的那个人。...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他们可能是不了解我的或者是很了解我的。我的爸爸可以说是目前最懂我的人了。因为我们有很多相同的爱好。一般爸爸喜欢什么,我也就喜欢什么了。从食物方面来说,爸爸最喜欢吃花生、黄瓜、番茄……这几样,也是我喜欢吃的。在家里人们生日的时候,爸爸和我总是担任起买菜的任务。妈妈说让我们随便买,对于有选择恐惧症的我,总是很纠结,总是要把这个东西的好处和坏处想一想再决定买不买。爸爸则很果断,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就买了一些。每次买菜几乎上都是爸爸为主我为辅,因为爸爸最懂我。从业余爱好来说,我们也极其相似。因为爸爸喜欢钢琴,我也很喜欢。爸爸说每次让我上完课,回家教他。有时爸爸太忙就不教了。还有个相同的爱好,就是喜欢爬山,它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在上一年我生日的时候,爸爸就把爬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而那天我也爬到了山顶感觉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了。还有就是走路的姿势,在前几天,我们去中牟湿地公园的时候,妈妈就说,我和爸爸走路的姿势很像,但是我并没有察觉到。在妈妈的提醒下才发现确实有略微的相似。从听歌方面来说,我们每次上车时,爸爸总是让我选歌,车上也没有什么流行性歌曲,全是那些歌唱家们唱的。爸爸让我选,我每次几乎都是选择邓丽君唱的歌,因为之前爸爸就特别喜欢邓丽君的歌,我们每次都在车上听,不知不觉就开始喜欢上了邓丽君唱的歌。我和爸爸非常的相似,不管从饮食方面越远,爱好等等方面,我们都是非常相似的。这也许是爸爸对我的影响太深的缘故吧!原来爸爸是最懂我的人。...
人生漫长,结识的人不计其数。可,谁能够读懂我的心,明白我的意?——题记从出生到现在,遇到的人也有几千个了吧,不知道是否为错觉,但懂我的真不少。可其中,我自始至终认为“最”懂我的人,还是自己。出生至现在,我有过无数次被人不理解,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看书。小学三四年级时,是我最沉迷看书的时候,每天除了吃、睡、听课,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看书,便很少和同学们玩。久而久之,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产生了一些误会,引起一些人在背后议论纷纷,说我高傲、不合群等等,甚至还有人拉拢别人隔离我。坏话多少有些传到我的耳朵里,虽然我最好的朋友并没有因此疏远我,可我对自己还是产生了一些怀疑。这个时候,我的内心有个声音告诉我——我没有错。于是我更加坚定,并克服困难。懂一个人,就是理解他,知道他在干什么,为什么。在必要的时候支持他。懂我的人,很多。有同龄的,有父母,有长辈……他们都会在我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站出来包容我、安慰我,保护我不受伤害,和我一起去面对困难。但是,再亲近的人,也会有一时的不理解。一个人的想法很多,最了解它、明白它、懂它的,还是他的提出者。是他提出的它,创建的它,所以,在它被质疑或诟病的时候,他也最懂它的伤。懂我的人,很多。但是,“最”懂的那个,还是自己。懂你意的,可多至众生万物,但若问谁当之无愧“最”,莫属自己。——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