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说起家乡的名人,那可是数不胜数,但最令我佩服的还是那位名不虚传的捏骨神医,人们都叫他——捏三。虽然大家不知道他的真名,但只要一提“捏三”就无人不知了。
有一次,妈妈不小心把腰给扭了,之后就一直躺在家里休养。过了好几天,妈妈的腰还是不见好,爸爸带着妈妈去医院里做检查,医院让拍片子,拿药,买这买那,我们按医生的方法做了,可还是不见好转。爸爸不知在哪里听到了捏骨神医“捏三”,决定带妈妈去看看。
到那儿后,神医让妈妈坐下,然后只见他神情淡然,摸了摸妈妈的腰后,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一推,只听“咯嘣”一声,妈妈的腰好多了。神医轻描淡写地说:“好了,没事了,回家再在床上躺一天,第二天就好了。”听了医生的话,妈妈舒了一口气。回到家后,妈妈便在床上躺下了,睡了一晚,第二天果然不疼了。
名医,名医,真是名不虚传,我为我们家乡有这样的名人而感到自豪。
下一篇:我最敬佩的人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他就是何应钦。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贵州兴义人。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时,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何在抗日战争打响后,负责战时军制计划和参与各个战役的指挥,对抗日作了很多努力,也算是功过各半吧!可称为一代枭雄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王若飞已成为了历史人物,他的是非成败自有后人评说。...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鱼大王。他以前是一个无业游民,每天无所事事,就知道打牌。而且经常输,欠了一大笔债。终于有一天,他在打牌又输了时气急了,把手指剁掉了一根,发誓从此以后不再打牌。此后,他每天都在寻找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鱼塘,有人进去钓鱼,出来后,只要付了一定的钱,就可以把鱼拿走。他想,自己也可以办一个这样的鱼塘。回到家之后,他仔细琢磨,用心筹备,鱼塘开张了。他经过了几番尝试,几次失败,最终成功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大王。每天都有很多人来钓鱼,一天可以赚几百块,多的时候可以赚上千元。他几乎不需要自己喂食,来钓鱼的人都会把鱼喂饱了。说起办鱼塘的经历,真不是一两句话讲得完的。因为是第一次办鱼塘,他投入了很多的本钱。还问朋友借了不少钱,东凑西借,一下子投资了几十万元。可是因为缺少经验,第一批鱼苗全死了。但他毫不气馁,一个人只身到外面学习养鱼知识,经过多方求教学习,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把所有的养鱼知识全学会了。回来之后,他又投进了几万元,又买了好多鱼苗,投放了鱼塘。他这次喂的是先进的鱼食——小麦果,鱼长得很快。他真正发家致富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了。现在,村里的人想吃鱼,不需要到外面去买了,只需要拿着渔杆去钓几条就可以了,这种钓鱼方式,既增添了生活乐趣,又可以有鱼吃,真是一举两得的乐事啊!他还把经验传授给乡亲们,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如今,很多其他地方的人也会慕名前往这里钓鱼。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养鱼大王,你看,他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养鱼大王呢?...
名人,像皇冠上闪闪发光的宝石,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名人,像一枚枚锃亮的螺丝钉,身先士卒,为后人铺好前进的道路;名人,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照亮人们的摸索前行。《快乐读写直通车》第八期活动由朱生豪之子朱尚刚老先生、地方史专家华丽老师,以及从事植物文化写作的钱平英老师带领我们大家参观嘉兴的名人故居,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卿似秋风,侬似萧萧叶”。朱生豪与宋清如以秋风和萧萧叶自喻,表达了他们互相思念的情愫。朱生豪,著名的莎士比亚剧翻译家,诗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朱生豪译莎剧遭遇了两次焚毁,最终译成了莎剧31部半。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意志坚定,更有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译莎的工程实现了他报效祖国的理想,投身抗日、不为敌伪效劳,终因清贫买不起药而死于肺结核,年仅32岁。“秋风一去无消息”,“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叶寂寞的叹息”。汪胡桢,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师。听了华丽老师的讲述,我知道了“水库”二字原来是汪胡桢提出的,他还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水利工程书。汪胡桢一生致力于水利工程事业,其中最著名的是负责、设计、施工、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大型连拱坝——佛子岭水库,因此他被称为“连拱坝之父”。他的爱国之情令我肃然起敬。汪胡桢为了水利事业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科学家啊!“北斗应尚书天保定尔,东阳有遗老岁寒不凋”,这是参观沈曾植故居时,钱老师第一个讲解的楹联。落款竟是自称“愚弟”的“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可见沈曾植当时的地位之高,是个不简单的人。沈曾植,字子培。古人的名字是名和字两个部分组成,字是名的补充,“培”即是“植”。他是一个书法大家,被誉为“中国大儒”。“驾浮阁”,代表他驾着浮云,地位很高,很自在;而“晁采楼”,则说明他早晨起来就读新鲜的、有活力的书。沈曾植研究西方科学、历史、地理、佛学、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并敢于纠正佛学经典《传灯录》中的错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沈钧儒,是我这次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名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却是“爱国先驱,君子风范”,是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的领头人。沈钧儒,喜爱收藏石头。不论价值高低,馈赠的、捡来的,都一律收入囊中,加以记载、精心呵护,这才有了今天我们参观的“与石居”。沈钧儒先生与石而居,爱石头的坚硬,也拥有石头般坚不可摧的精神。而墙上牌匾“不远复斋”这四个字,告诉我们,离自己最近的人是自己,凡事一定要靠自己,在出现问题时也要先找自己的原因。我记在了心里。在钱老师的生动讲解中,我了解到了沈钧儒不仅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虽是进士出身,但不守旧,前往日本留学,学习先进思想,为振兴祖国寻求出路。在看出清廷的骗局后,决心转向革命。我在看介绍资料时,最引起内心澎湃的是审判“七君子”时沈钧儒的有力驳斥:“共产党吃饭,我们也吃饭,难道共产党抗日,我们就不能抗日了吗?”“假使共产党利用我抗日,我甘愿被他们利用,并且不论谁都可以利用我抗日,我都甘愿被他们为抗日而利用。”沈钧儒胸怀如此宽广,爱国精神如此强烈,真令我万份敬佩!著名的陶行知先生曾为他题诗:“……老头,老头,他是中国的大老,他是大众的领头,他为老百姓努力,劳苦功高像老牛……”。沈钧儒的热爱祖国、大爱无垠、无私奉献,是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的。四位名人,在不同领域都有自己不小的成就,是嘉兴人的骄傲,是闪耀在嘉兴夜空的四颗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路”,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抓紧时间学习,争取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提起名人,大家自然就会想到那些明星。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好多平凡却伟大的人。今天,我要向大家郑重介绍我们丁香镇红星敬老院院长——查志向爷爷。查志向爷爷是敬老院负责人。自2008年担任丁香镇敬老院院长以来,始终坚守“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够安度晚年”的信念,用真诚关爱每一位老人,用真心管理好敬老院。工作中,他将每一位老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他们病了,查爷爷第一时间自己先掏腰包送老人去医院看病,遇到精神失常的孤寡老人,查爷爷亲自将他们送往安庆六院接受治疗,嘱托又嘱托。查爷爷不仅在精神上对这些老人给予关心,生活上也将膳食管理得相当科学。他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让老人们吃得更安全,更健康。对于有行动能力的老人,还带着他们种小菜、养鸡、养猪等,乐趣无穷,生活也由此更加丰富多彩!其实,查爷爷自己的小家非常不幸。妻子早逝,丢下了一对儿女,尤其女儿,先天残障,无生活自理能力,查爷爷又当爹又当妈,几十年来含辛茹苦拉扯着瘫痪在床的女儿,生活得十分艰辛!生活虽艰难,但查爷爷爱心永驻,每年“六一”儿童节,他总会腾出时间来到学校,给我们带来精神食粮,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有人说:“查志向,你也太傻了吧!”也有人说他想图个名气。面对嘲笑也好,敬仰也罢,查爷爷总是一笑而过:“我愿尽我所能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天伦之乐。”查爷爷,一个关心老人,关爱社会的楷模,不愧有“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最美池州人”“全国劳模”等二十多项光荣称号!今后,我一定以查爷爷为榜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973年2月6日,一个看似平凡的女孩在河南郑州的一处村呱呱坠地。在她五岁时,父亲经常带她去附近的乒乓球场观看比赛,于是小小的她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始了苦练。一天,她想进省队获得更多的实践与技巧,便和父亲一起去报名。可是因为她个子太矮,教练们都不要她。她擦干了眼泪,倍加苦练,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终于,在1988年11月,她正式进入国家队参加训练。人生,有时像是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努力前行的小船,一不留神便会被恶浪吞噬,可是她不屈不挠的毅力像灯塔一样,时刻给她指明前进的方向。就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她在国家队进步飞快。仅在1989到1995年这七年间,她获得了九次冠军,被誉为“国乒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之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获得女子单打、双打双料冠军,被称为“乒乓球界的王者”。她还是唯一一个获得18项奥运金牌的乒乓球运动员。人们为这个小个子姑娘鼓掌、欢呼,鲜花和赞美不断涌向她。可是她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她意识到由于常年训练无暇学习,自己在文化修养方面非常弱。倔强的她不愿意成为“运动界的巨人,文学上的矮子”,便毅然淡出国家队,进入清华大学深造。后来,她还取得了诺丁汉大学的硕士学位以及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人们为之感到惊讶和佩服,她也成为人们心目中永不服输的代名词。这就是邓亚萍,一个让世界赞叹的乒乓球运动员。我为家乡有这样一位名人而感到骄傲!...
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等,可我们家乡的名人确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普通人。我们家乡的名人叫做“陈瑞生”,听爸爸说,陈瑞生是爸爸的同学,我听后非常的惊讶!心想,陈瑞生,怎么会是爸爸的同学呢?他可是革命烈士呀!爸爸应该是在骗人的吧!于是,我问爸爸:“爸爸,陈瑞生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而让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呢?”于是爸爸便慢慢的向我讲解起来。爸爸说:“陈瑞生和他是小学同学,他学习特别刻苦,最终通过他的努力考上了大学,那一年大学一年级放暑假,陈瑞生便坐上了火车往家里赶,刚到家,他觉得天气太热,便跑去家后面的河里去洗澡,可是刚到河里,他发现有两个小朋友溺水了,陈瑞生便不顾一切的跳下水里救那两个小朋友,但当他把那两个小朋友救上岸时,他却溺水身亡了。”爸爸说到这儿,我真为陈瑞生而感到惋惜,我也特别不喜欢那两位小朋友,他们为什么不在大人们的陪伴下去游泳,如果不是陈瑞生及时到来的话,恐怕那两个小朋友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陈瑞生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可就因为这件事而牺牲了,他英勇救人的事迹传遍了我的家乡,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陈瑞生小时候上的那所小学也改了名,变成了“陈瑞生小学”。他的英勇事迹也在这所小学流传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通过爸爸绘声绘色的讲解,我感觉这位家乡的名人真的很了不起,他的英勇救人的精神也感染了我,下次回到家乡,我一定要爸爸带我去陈瑞生小学,去看一下这位家乡名人曾经学习的地方,了解更多的知识。...
在大家的家乡里有哪些家乡名人呢?我要写的家乡名人,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一生中只做一道菜。”大家一听,就知道我要写的名人的职业是厨师,没错我要写的名人就是阿恒老汤猪蹄第4代传人姬志恒,认识他店里做的视频,我在网上看的时候说他做的饭令顾客吃一顿就流连忘返,为什么会让人吃了一顿就让人流连忘返呢,那就要说到姫志恒的猪蹄的做法。他是这么做的先把猪蹄清洗干次,然后加入老汤,必须是传统的制作方法,最后保持成品的香料和新鲜的曾黄色就可以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姬志恒的让真一点也不马虎这很值得我们学习。不过,光做法上非常的精密还不行,只有做法,但在食材上马马虎虎的挑选也会出乱子的,所以光做法好不行,还要选好食材,姬志恒在食材上严格把关,他为什么要严格把关呢?因为食材挑选不好,不仅会危急顾客的生命安全,而且还有一个原因,那是自己家传下来的牌子,不能砸在自己手里了,而且姫志恒,从不在食品里添加任何化工产品,就连使用的油都是无添加的大豆油。那大家会问,会不会因为拖欠员工工资或其他一些原因,而导致员工不在这个公司干了,去找别的工作,可以放心的说当然不会啦,姬志恒从来不欠员工一分钱,而且对顾客也是尽心尽力,所以他,做人做事、良心无悔。在姬志恒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不用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比如他的认认真真,毫不马虎。这就是我家乡里的家乡名人。...
我的家乡是浙江绍兴,它向来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鲁迅先生。鲁迅,出生于1881年9月25日的绍兴,在北京做官的父亲周福清正在接待一位姓张的官员,于是用谐音给提取名为樟寿,字豫山,但后因为同学们经常叫他“雨伞”,所以又改为豫才。在鲁迅不到一岁时,被家人送到长庆寺拜一个名为“龙祖”的人为师。龙祖给鲁迅起法名“长根”。后来这位龙师傅也给鲁迅留下了温暖的记忆。鲁迅长大后,在三味书屋读书,他的老师是一个名叫“寿镜吾”的人。寿镜吾老先生品行端庄,为人朴实。而后鲁迅转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树人”。这个学堂给鲁迅留下的印象是乌烟瘴气的,所以他又转去了矿路学堂,在1902年毕业后出国学医。他为什么要学医呢?因为他的父亲曾被庸医误诊后去世,鲁迅想救治像他一样的病人;二是想寻求“放足”的方法;三是觉悟到旧社会的可怕,有必要学习新医学。但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到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羞辱,决定弃医从文,他认为光治病是不能改变中国人的旧思想的,要用文化去改变,从精神上改变中国腐败的思想。后来决定回国写作,而鲁迅代表作《朝花夕拾》中,许多人物都是以他家乡的人物为原型构造的。我认为,鲁迅是一个很开放,不守旧的人。他并没有受家乡的熏陶而变一个迂腐死板的人,而且勇于与旧时代抗争,决心改变旧世界。对待敌人他横眉冷对,对国家,他满腔热忱。他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就表现了这一点,也体现了他认为的“慈父亦是大丈夫”这个道理。我为我的家乡有这样一名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