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外婆老了,头发渐渐由乌黑染上了点点雪白,岁月无情地在她脸上留下了道道痕迹。那双原来精神的眸子也变得黯然。不过外婆依然是老样子,精神抖擞,家务活儿一点也不落,一开嗓门传几条街巷。我从未觉得外婆老了,外婆还是那个外婆,聪明能干的外婆,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却不喊一声“苦”的外婆。
真正让我觉得外婆老的时候,是在一个夜晚,一个月色暗淡,有着清清微风的夜晚。
我站在门前的台阶上,目送着外婆远去,路灯略微淡黄的光芒仿佛为黑夜蒙上了一层细纱,风夹着落叶擦着地面上的咔咔声,恍若跳动的音符,这让寂寞的夜多了一份似有若无的欢快。外婆的脚步声很沉重,身影缓慢的一步步的前行着,多年的重担将她的腰压得弯弯的,灯火勾勒着她的身影,在地上投下佝偻的背影。她走得很慢,不似平时在田里的健步如飞,也不似平时脚步利落的干家务了。她平时努力昂起的头,挺直的腰,在夜色的沉压下不再挺直了。外婆低着头,脚底摩擦着路面咔嚓咔嚓地响着,一声声沉闷的敲击在我的心头。我无法诉说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只是莫名地感到鼻尖一酸,一种念头像是止不住的流水往外涌出,外婆老了!是啊,外婆老了!她没有了原来乌黑发亮的头发,没有了挺直的背影,时光擦着她的脸颊,将她原来的年轻和美丽全都带走了。
注视着外婆渐渐远去的背影,脚步蹒跚着。慢慢隐没在了黑夜中。我心中泛着酸涩,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情感涌上了心头,我觉得,我应该多陪陪外婆了,就像小时候,她搂着我,一边讲故事,一边哄我入睡时那样的景色……
下一篇:梦里寻它千百度
外婆的年龄越来越大,身子骨也不如之前健朗。可她总是坚持送我上学、放学。她蹒跚的背影,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外婆腿不大灵便,走起路来歪歪扭扭。因为几年前被车撞过,她不舍得花钱住院,瞒着家人只是吃一吃药,所以一直没有恢复。家里人都劝她,少做家务,现在该她享福了,但她还是一直不停地忙碌着,自己种田、浇花、洗衣服……就算难得从乡下上来看我们,也不让自己闲下来。送我上学、放学,便是她每日的固定“工作”。她总是担心,担心我走丢,担心我遇到坏人。放学的时候,外婆总是提前在校门口等着,生怕错过了我。有一次我做值日,晚出来了,校门口只有外婆孤零零地站在那。我看着她的背影,是那么的沧桑,她的背佝偻着,背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后,紧紧贴着背。我细细端详着外婆,发现她似乎老了很多,头上的发丝似乎变得更加雪白,脸上的皱纹似乎能夹死一只苍蝇。她似乎感知到我的动静,一瘸一拐地转过身来,看到她泛着汗珠的额头,我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原来伴我长大的外婆也终究是老了。小时候,常常听外婆说一些家家户户传来传去的俗语:要是路上看见青蛙,大雨可能也快来了;邻居好,赛金宝;针没有线长,酱没有盐咸……那时和我讲这些的外婆,总是微微笑着,眼睛眯成一条缝,可开心了。现在外婆没那么爱笑了,外公的病一年比一年重,走一层楼都要喘半天,于是所有的事都压到了外婆身上,她的背也似乎因此越压越弯。我多么怀念,小时候外婆那直挺挺的背影。她总是笑着,用轻快的步子送我上幼儿园,那么轻松,那么有活力。如今,外婆的背影随着年纪的增长日渐枯瘦,但她对我的爱,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小时候,属我和外婆的关系好,她的背影我没少见过。小时,我经常去姥姥家玩,姥姥家在农民院住,面积很大,100多平,有2间卧室,1间主屋和一个厨房,我们上厕所就在外面有一个小茅坑在那里上,把帘子一掀,就到了外围,那里可以晾衣服,有30多平呢!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拿个小板凳在那坐着,看着弯弯的月光也是蛮好的嘛!总而言之:姥姥家大、宽阔、器材多,空气好。我最喜欢喝姥姥家缸里的水,小时候常撒娇道:“姥姥,姥姥,给我倒水,宝宝要喝水”。姥姥二话不说,直接挺挺她那并不直的身躯就去给我捞水,我连忙说:“姥姥,您这样弯着腰累不累啊?”姥姥直了直她那已经很累的身躯,装作很平常的样子说:“累什么呀累,为外孙做啥都值得,等着,姥姥再给你盛点水,喝多点,别渴着。”说着又弯下腰为我盛水,看到姥姥那很瘦的背影,我感动了……姥姥出了家门就是平地了,我们的地也不赖,听姥姥介绍我说:“这是西红柿,这是茄子,这是葱,这是玉米,这是芹菜……”她一一为我讲解,并说道:你看,姥姥菜园够大吧,离咱家一二百米还有一块地呢,都是咱家的,到时候它们成熟的时候,姥姥都摘下来给大宝吃噢。”边说摸着我的头边说。说完,她回屋取来工具给我拔白菜,那时秋天菜都丰收了,姥姥笑吟吟地帮我拔,还说:“哎呦,大宝啊,你这次来多在姥姥家待几天哦,姥姥可真想大宝,今天我给你们多做几个菜,好好喜欢喜欢大宝。边说边冲我笑,我看着她在地里辛勤忙碌的背影,又一次感动哭了……姥姥上次身体不好,浑身乏痛,那天很冷,姥姥裹住被闭眼休息,那时我小,就6岁,小时的我很懂事,经常在姥姥家住,老爷出门卖菜,闹钟一滴一嗒地过去,我的肚子叽咕鲁咚地响了起来,叫起来没完,可真让人闹心啊,姥姥听后,可不放心,家里又没菜,姥姥想给我去超市买几个面包饥额,但姥姥浑身酸痛,很难动弹,姥姥过一会儿吧,您身体不好,别累着了,又过了一个小时,肚子更加响了,也更加频了,我心想:叫什么呢,叫叫叫,就知道叫!但咱说话人家也听不懂,肚子吗,人家不懂!姥姥着急了,硬撑着身子走到超市,我硬不让姥姥去,但双手终究比不过腿腕子,最后姥姥去超市了。我心里想:“这到超市很远呢,姥姥这身体能行吗?”说着跟出门外,“姥姥,你可以弯着身子,这天太冷了,注意保暖,外孙不急,您别摔着!”姥姥笑了笑,回头看了看我,说:“没事呀,回去吧,别冻着了。”往往是一句顺嘴,不起眼的话,却更能感动我的心。看着姥姥支撑着自己已经很疲乏的身体,走在超市的路上的背影……那一刻,我哭了,那时理解姥姥的泪水,是包含着爱的泪水!姥姥啊,您太多次背影使我感动了!我将用什么回报您吗?是那一张张奖状,是那一张张写满高分的试卷……...
早晨,推开窗,一缕温柔的阳光射进脸庞。门外,一阵风吹来,凉瑟瑟的,虽然今天的天气很凉,但我知道这将是开心的一天——因为今天要去外婆家。坐车的过程总是那么漫长,一路上,我的头倚靠着车窗,窗外的风景快速地往后掠过,马路两旁都是挺直的树木,偶尔有树叶飘落,鸟儿在电线杆上低吟,秋意正浓,凉风习习,拍打在脸上,有一种酥酥痒痒的感觉,很舒服。到了外婆家,看到外婆早已站在门口等待我们的到来,外婆一见着我们便开心的笑了,像个小孩子似的。外婆老了,脸上皱纹也多了很多,双手因为常年干活变得很粗糙,外婆抓住我的手时,我心里不禁有一丝说不出的感觉。外婆招呼我们坐下以后就到厨房里去了,那瘦瘦小小的身影在厨房里不停的忙活着,就是想为我们做一顿好吃的,妈妈也赶紧过去帮忙。吃饭时,外婆又咳嗽了,真让人心疼。妈妈一直叮嘱外婆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干太重的活,有事可以打电话给她,但外婆却是眼眶红红地说:“没事,我身体好得很,你们呀,也要多多照顾自己”。我听完,又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心里兜转不停。外婆虽然瘦小,但她却像一棵大树一样,当我们的保护伞。刚吃完饭,我想帮外婆收拾碗筷,外婆却连忙拒绝说她来就好,说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别忙活了,她来就行。我与妈妈辩不过,只好帮忙擦桌子。休息过后,我们决定去放风筝,爸爸开车载着大家去东江河边的草地上,我们小心翼翼地扶着外婆下车,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着。“哇!好美的风景啊!”我与妹妹异口同声道,江边河水细流,草地上蒲公英飞舞,飘飘洒洒的。我们把风筝拿了出来,爸爸陪着我们一起放,妈妈与外婆在一旁给我们照相,风吹着风筝飘啊飘,飞的好高,好像我的梦想,会越飞越高。晚上,我们要回家了,上车不久,我回头一看,外婆还站在门口看着我们离开,灯光把她瘦瘦小小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我们的心里是真的舍不得。我相信外婆也舍不得我们,那个瘦瘦小小的背影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看不见了,我才把头扭回来。秋天的美景,凉瑟的秋风,飘落的枝叶,还有外婆脸上的笑容与那瘦小的背影……...
时至今天,我仍无法忘记那个冷雨中孤寂的背影。外婆以前是与我们家住在一起的。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无忧无虑,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玩和吃。外婆不仅带我出去玩耍,还每天为我做美味的佳肴,可谓吃穿住行皆与外婆在一起。因此,在我的童年中,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大人物。后来爷爷奶奶来我家,外婆以不便打扰我们家的生活为由,与外公独自居于西丽大学城一个偏僻的地方。也因为这样,我与外婆之间渐渐生疏了,脑海中对外婆的印象也变得朦胧模糊起来。上个月难得有半天空闲时间,我一个人去探望外婆。带着礼品,乘着颠簸了一路的公交车,再在窄小潮湿的巷子里绕了几个弯,才终于到了她的家。家很小,堆满了杂物,但很干净,看得出来他们时常清扫。由于下午还有课,便只是吃了顿饭,与二老聊了会天,就打算离开。但外婆担心我的安全,执意要送我回去,我便与她踏上了回家的道路。去公交站台的路上,下了点雨,外婆却早有准备的从袋中抽出一把伞,毫不犹豫地递给了我。我接过雨伞,将伞往外婆那边靠了靠:“外婆,一起打伞吧。”但她躲开了我:“不用了,你自己打吧,我不怕。”随之快步走到了前方,我有些发楞,只是看着外婆的背影被雨水打湿。公交车到了海岸城。我本打算送外婆去对面的车站坐车返回,但她执意要看着我离开才放心,我只好妥协,朝家走去。走出不远后,我不放心地扭头往回望,只见外婆还驻在原地,看见我了,朝我挥了挥手,催促我赶紧回家。我假装慢悠悠地往回走,再转头时,才看见她慢慢地转身离开。等这个穿着鲜艳短袖、有点肥胖的背影逐渐变小,继而模糊,直到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到了,我才转身离去,心里五味杂陈。外婆是个很勤劳的人,这些年来,外婆从不接受我们的接济,她担心我爸妈经济压力大,所以艰难地在外面不断奔波,维持生计。我看着她逐渐老迈的身躯与时常疲惫的神色心痛不已,却没有法子。真希望外婆能再住回到我家,我不忍心也不希望她老人家晚年还这么辛苦。也迫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有更好的能力照顾好外婆。...
热腾腾的白雾升上来了,家中渐渐溢满了食物的香气。“吃饭喽!”外婆手中端着一盘菜,一边喊着,一边慢慢地从厨房走出来。“来啦!”我随口应道。家里人纷纷围着餐桌坐下。今天的菜依旧是琳琅满目的一大桌。盘盘皆是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动。但在桌子的角落,有一道用塑料盒装的菜与这一场景格格不入。它颜色微微发暗,萎萎地缩成一团,仿佛是一个不小心混入贵族聚会的小乞丐。这时,我听见母亲用责怪的语气说道:“妈,你怎么还留着中午的剩菜啊,老吃剩饭剩菜对老人的身体不好。”原来这道菜是中午的剩菜!只见外婆微微撇了撇嘴,没说什么。我在心中默默支持母亲的观点:是啊,剩饭剩菜多不好,为什么不倒掉呢?在我飞快地舞动筷子夹菜的时候,又见外婆转身从电饭煲中拿出了她的最爱——一盒腊肉和腊肠。外婆喜欢吃腊肉,但我却并不十分喜欢,总觉得它太油腻。见外婆一片接一片,吃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跟外公和母亲说两句:“这次的味道不如上次他们带回来的好吃!还是老家的味道正宗。”外婆不光爱吃腊肉,还爱做腊肉。母亲每次看到,都会说上几句:“哎呀,少吃点,这种东西放久了不健康。”但外婆对腊肉的爱还是不曾减少。吃完饭下了桌,我扭头却望见了外婆默默收拾餐桌的背影。外婆穿着花上衣,宽松的黑色长裤,缓缓地弯下腰,擦着桌子。她身材矮矮胖胖的,有种“敦敦”的感觉,她的发顶刚到我的鼻梁,是我长高了,还是外婆变矮了呢?外婆的背影好像散发出了一种劳累的味道。我脑中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现在又回想起外婆的背影,我渐渐从中读懂了很多。外婆是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身体中存的是四川人的魂。留下剩饭剩菜,不过是中国农民刻在骨子里的节俭;爱吃腊肉,不过是从中能尝出老家的味道,是一份乡愁。外婆为了这个家,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深圳照顾他的女儿、孙女、小孙子,她的背影中,又怎能不透出辛劳?唉!外婆,您辛苦了!...
我的外婆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乡村妇女,我不能忘记的是她的背影。那年秋天,我刚上小学。九月一日的阳光很明朗,却不能驱散我心中的阴霾。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自然是不能亲自送我上学的。尽管我心里早就清楚,但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牵着自己孩子的手,细心地叮嘱他们要认真,我不免得还是有些失落。吃完早饭,外婆替我背起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只书包,锁好家门,用她那温暖粗糙的大手牵起我的小手,往小学走去。早晨的阳光还带着盛夏的余热,从街道两旁的梧桐树间投射下来,在地上形成斑斑驳驳的光晕,照得外婆的脸上半明半暗。十分钟的路并不长,我们很快到了学校门口。我说:“外婆,你走吧。”她摇摇头,坚持要送我进去。我只好妥协,和她一起穿过走廊,来到教室门口。我再一次让她先走她还是不肯,而是进了教室,替我找到一个正中央的位置,然后放下书包,说:“我走了,你就坐在这儿,不要乱走。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然后,她慢慢走出教室,我心中突然浮起一丝不舍,冲到教室门口。她穿着一件花衬衣、一条黑布裤、一双黑布鞋,左手边挎着一个小包,就这样走着,似乎还不放心我。她回头向教室方向回望,见到教室门口的我,摆摆手,示意我快进去。她的背影也很快消失在来来往往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看不见了。三年后,她去深圳照顾我的表妹,我和爸爸妈妈到车站送她。她一手拉着行李箱,过了安检处,摆手示意我们回去,只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渐渐淹没在人群中。我恍然记起那年的九月一日,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外婆的背影。...
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一个肥胖矮小走起路来很困难的一个老太太从我身边走过,我盯着她看了好一会,我猛然地想到了外婆,外婆走路也是这样的。还记得是在秋末,风呼呼地吹,脸都被吹得通红,我被安排成跟班,专门负责拿着外公的拐杖在外公需要的时候递给外公,因为不满意这项工作我在他们后边走得很慢,拉开了一大段距离我在后面细细打量这对恩爱的老夫老妻,虽然外公的腿脚不方便,但外婆走起路来轻松自在。两人相依着,外婆紧紧的拉着外公的袖子,好像生怕发生意外。到了桥中央他们停了下来,我也慢了下来,他们看着远处快要落山的太阳愣了好一会。我也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外婆的背影在外公的相衬下显得好微不足道,像一株倚在大树旁努力盛开的不知名的小花,外公外婆的银发在落日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当我得知外公病危了,马上从学校赶到了医院,我用力的把病房门撞开,撞出了很大的声音。只是看见外婆用无光的瞳仁扫了我一眼又转向窗外,病房里弥漫着刺人的消毒水味,仪器发出“嘀嘀嘀”的声音,有一种毁灭的气息,外公安详的躺在床上,胸腔有节奏的起伏着。从收音机里传来夹杂着噪音的歌曲“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首《最浪漫的事》是外公和外婆最喜欢听的歌曲。我静静的把自己挪到外公的床边,看着失去了往日生机的外婆。外婆的背影显得很悲凉孤独,但是从外婆那背影中还依稀感到外婆假装的坚强,因为外婆知道外公倒下了,但天不能塌,需要她坚强的活下去。此时的外婆在外公身边就像另外一棵大树,他们会携手走到落山处。外婆的背影一直都在我能心深处烙印着,她一直都在向远方走,追寻着外公的脚步。河南宏力学校初三:刘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