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拎起那个小小的身体,抽出红绳,剥开层层苇衣,放在嘴边轻咬一口,那一丝丝一缕缕暗香便在口腔里舒展开来的。这是端午的香,是家的香味。
在我家,过节就等于各种吃食。清明的蒿团,端午的粽子、中秋的菜饼、除夕的馄饨,我最爱端午的粽子,爱它丰富的口感,爱它清幽的暗香。
粽子的香是从三月风中舒展的苇叶开始的。三四月间,奶奶便和她的老姐妹们到处找茂盛的芦苇荡,采摘宽大鲜嫩的芦苇叶扎起来高高地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起的苇叶一天天地脱了青翠的绿,渐渐变黄,淡淡的干燥的香味,仿佛将春天的味道风干了,有一种悠远厚实的气息。
到了五月,拿下高挂着的苇叶,浸入水中,泡个一夜,再修整清洗。糯米也泡起来了;爸爸妈妈爱吃肉粽子,便腌上厚厚的肉块;远方的姑姑偏爱红豆粽,红豆蜜枣也少不了的;我喜欢蛋黄加肉的,爷爷早腌了许多的咸鸭蛋,就等着取蛋黄给我裹蛋黄粽呢。奶奶的手很是灵巧,三根苇叶一过水,便在手里完成了一个圆锥,舀米,放肉,再用用一根苇叶封口。一会,一个碧绿灵巧的粽子就包好了。
端午的早晨,粽子的香漫天漫地,仿佛觉得这天是属于他的,便不再满足于暗暗地香着了。大锅里,水咕嘟咕嘟地沸腾着,用柴火煮了一夜的粽子的香味也咕嘟咕嘟地往外冒着。迫不及待地剥开一只,那浮动在空气中的苇叶香,那充溢在唇齿间的糯米香,那触上舌尖的蛋黄粒,那缠绕齿间的鲜肉丝,像是盛开在味蕾上的温暖,绽放在心头的醇香。
被粽子的暗香蛊惑的,还有远方的姑姑,每年端午,姑姑都会打电话回来,像孩子样的跟奶奶要粽子:“妈,我想吃粽子了。”奶奶故意生气地说:“你在城市什么没有?自己去买。”姑姑就撒起娇来:“外面买的哪有你做的香啊。”
曾经我笑姑姑幼稚,现在却渐渐懂了。因为舌尖记住的,不止是粽子的暗香,更是家的芬芳。
下一篇:我家的骄傲
但我却独爱余霞的红晕。也许,你专情于那秋日迷人的枫树,但我却独钟深秋枫叶落下时的惆怅。也许,你欣赏花朵的娇艳,但我却喜欢当花瓣离开花朵时的暗香。也许,你曾经感叹:“阳光就这样放弃了他的灿烂?”不,朋友...
那是许久以前的事了。那一年,我随母亲应邀到野外果园踏青。时值夏初,漫山遍野才刚刚换上夏的妆容,茂绿得溢满了视野。我甩下母亲一伙独自漫步在果林间,走累了,就停下歇歇。风是温柔的,像春风,又像故人,赠我以...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当花瓣默默地哭泣,谁又懂得去欣赏那残留的芬芳。。她,默默地开完了属于自己那最美的花季,当她满足地飘落尘埃,谁又懂得去欣赏她那残留的美丽。。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用生命去对...
夜曲,送来荆棘鸟的萧吟。。。今夕,无泪;从海平线飘出的希望,似那迂回的美好,但,或许已不属于我。晨风,轻怀花香草意,低落稻潮;空气中浸溢的湿润,是渐苦的糖,丢不开了。沙鸥继续逍遥着,相思鸟依旧思念着;...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暗香”本为清淡的香气,在生活中我们总可以闻到淡淡的香味,却不知从何而来。或许“暗香”只是指一种香味吧!但最近我看了一部电视剧《暗香》,它的名字就叫“暗香”。开始我还不...
当你欣赏牡丹的雍容华贵时,你是否想过它的根在地下艰难爬行;当你看到皎洁的月光时,你是否记得星星在一旁的衬托;当你赞叹大海波涛汹涌时,你是否看到小溪在山涧蜿蜒前进。时间的美好的定西有很多,但也不能忘记默...
清晨的暗香,在心里荡漾。也许,不去理会它,任它随风飘荡。无意间,猛然发现,它变亮,变清,变暗,但是,永不浑浊。那一丝暗香,默默在身旁。心却在默默注视它,良久,眼睛转向了那边。慢慢的品喂,暗香得淡雅,甜...
如果说,父爱如茶,母爱如水,那么儿女对父母的爱是什么滋味呢?是否就是那丝丝缕缕、似有似无的暗香呢?有人说90后的孩子太冷漠,不懂得爱与付出,其实每个孩子心底都藏着一份对父母最澄澈的爱,只是习惯沉默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