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书无疑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所有文明的传承者,对于有些人来说,可以一日不吃饭,但不可一日不看书。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让知识传播有了更多、更快捷的途径,而书却仍是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
书有各种类型,有的供消遣,有的作研究,有的可珍藏,有的能参考。从小到大,人要接触不同的书,最基本与最常见也是最长时间的应当是各类教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有各种教材,长大后参加各种培训、进修、考试也有各种教材,甚至要自学某些学问,或者研究某些问题,也需一些教材,这就构成了一种海量的教材书。
那么,这些教材书最后都干什么去了呢?绝大多数的命运只有一个进废品回收站。为什么?一则是这些书用过以后就没有太大的保存价值,因为既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没有集经典的大成,大多是告诉人如何入门,教人如何学得一门知识的最基本的原理与法则,所以,大多数人读完了就扔了,更重要的是因为很多人本身就是为拿一文凭而去的,所以一旦文凭到手,教材就成了废物,与其在家占地方,不如卖掉省事;二则是读书的人大多有喜新厌旧的习性,不喜欢用别人用过的旧东西,倘若要将这些旧书收起来再交给下一个用,大多是不愿意的,他们不在乎再花上几块钱买本新的;三则这些教材大多是在经常更新的,不是月月更新的话,也做到了年年更新,体现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原则,常来个修订本或再版本甚至是新版本,让学习的人一直觉得新的才是最前沿的、最先进的,而实际上或许只有一两处地方稍作了改动。
之所以书要常改常新,人们又要常买常扔呢,我们与这些教材的出版有关系,出版商或经销商要将书卖出去,当然是买的人越多越好,于是为了产生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变换,让买书的人不断跟进,让新来者继续买新书,让大量的旧书退出历史舞台。曾经设想过这么一个交易:让所有有旧的教材书的人将书拿出来,集中起来,大家互相交换或者廉价购卖,提高旧书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既为大家节约了开支,也可以提倡中华勤俭美德,还可以互相传授学习经验,因为很多旧书往往都有学习者的笔记或记号,能将当时的学习所得凝于书内,为后学者提供借鉴。但那是行不通的,由于前面的种种原因,人们没有那样的意识。
书还是常新着,知识却还是那点知识,所不同的是知识被重新组合了,现代社会不缺的是整合、重组的人,却少那些独创之人。不少书的作用也正成为各种知识的分类组合之用了。
(时2006-11-26)
下一篇:那一天我毕业了
比如说在看童话或校园小说时,就习惯性地捧着书,坐在热热闹闹的教室里。不是还会发出一阵笑声,这时,我不必担心同在教室里的同学会朝我投来一阵惊奇的目光,因为他们也一样,混在一起,竟分不清究竟是谁在暴笑了!...
生命本没有色彩,书给了生命缤纷;生命本没有纷芳,书给了生命花香;生命本是一朵白色的纸花,书给了他缤纷的花香。-----题记月光下,妈妈抱着我,拿着一本书--妈妈在给我讲《海的女儿》。这是我对书最初步的...
一本书,好比一层层使你进步的阶梯;一本书,好比一扇让你通向知识的大门;一本书`书,你是大海中的一艘小船,你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书,你是花园中最朴实无华的一朵花,我像一只小蜜蜂,'嗡嗡嗡'飞向...
书像一个足迹遍布各地的旅行家,为你讲述着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书像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为你讲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让你不能不感叹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书又如一把钥匙,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有人说过:‘‘在这世界上,真正的物美价廉的东西,无过与一本好书。”这话一点儿也没错。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即使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无济于事,可人再贫困,可他知识渊博,他就比谁都有财...
书是我战胜困难的武器.。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每当遇到困难,就是用它战胜。我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遇上沙尘暴,那沙尘暴逼得我睁不开眼,这时,书变成了一件神奇的披风,我用它包住沙尘暴,沙尘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喜欢你‘你淡雅而华贵,你朴素而忠诚,当我孤单时有你相陪伴,当我欢乐时有你相陪伴,当我伤心是有你相怜,当我迷路时有你指点,你像一位关心我的大哥,你深沉而稳重,你象我的良师益友,你开朗而大方,你似一个慈...
书书是教师,把我带进洁白的教室,让我受益匪浅。书是客车,把我带进美丽的大自然,让我心旷神怡。书是营养的面包,让我健康成长。书是金钥匙,让我开启智慧之门。是我严冬的炭火,是我酷夏的浓荫是我湍流中的踏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