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源请来了三位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位名播三湘的画家,一位享誉世界的设计师。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各自为桃花源献上一份厚礼。
走进桃花源后,诗人最为兴奋。晨光中,他漫步桃林,看到含苞待放、娇颜尽展的桃花,赞叹道:“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月夜时,他顺着小溪而行,望着蜿蜒的小溪,听着潺潺的水声,不禁吟诵起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诗歌。
在桃花源里,画家一直就没有停下来。他有时将画夹摆到山峰上,俯视谷中的绚丽景观,片刻之间,一幅浓淡适宜的山水画便出现在他笔下;有时将画夹架到桃树下,用艳丽的色彩描绘着桃花的种种风采,不待多时,一幅色彩艳丽的桃花图便出现在游客面前。在他眼里,桃花源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条小溪,都是绝美的画面。
热爱事业的设计师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几乎踏遍了桃花源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个精美的设计方案也开始在他胸中萌生。他心里只有一个梦想,就是用自己最美的设计,让这“世外仙境”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早日走向世界。
就在人们期盼着三幅代表性作品面世的时候,出现了一件让所有桃源人惊讶的事情——三位尊贵的客人竟然不辞而别了。有人说,肯定是接待规格不够高;也有人说,也许是他们对桃花源根本就没有感情。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个厚厚的包裹。迫不及待地一打开,一叠厚厚的画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不知为何画面上都用红笔重重地画了一杠。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封长长的信露了出来。这是三位客人留下的话: 画家说:“我曾尝试用几株桃花束描绘桃花源之美,却发现难以展示桃源人的热情;我曾尝试用整片桃花来展示桃林的热闹,又发现无法融入桃花源的清幽。”
作家说:“登高临远,临流赋诗,本是一件幸事,无奈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名家均有诗作在前,不敢动笔了。”
设计师说:“走进桃花源后才明白,天然就是最美的设计。” 读完三位客人的信,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桃花源的美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
下一篇:金银花
淘渊明的《桃花源记》,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人们的憧憬,甚至连我这顽童读完它,也有一种寻梦的冲动去桃花源游览一番,寻找古人的诗情源头。 夜深人静,辗转难眠,口中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
我的家乡没有滚滚的黄河,也没有秀丽的漓江;我的家乡没有雄伟的泰山,也没有茵茵的草原,但在我的眼里,家乡就宛如那美丽的“桃花源”。朋友,随着我的脚步,一道去感受那独特的风光吧!秀水溪是家乡最美的风景。它...
话说,渔人从桃花源回来后,便把这件事告诉太守,太守便遣人去寻找,可最终迷路了。而这件事也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最后,闹得满城风雨。而南阳有一个叫刘子骥的,是一个高尚的隐士,他也听说了这见事。便想:如果我...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一位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真对不起。”服务小姐赔着不是,“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红茶换好了。小姐轻轻地在...
粉色的桃花,白色的云,金色的太阳,碧绿的池水,这就是美丽的泗水圣地桃花源。周六我有幸跟随小记者团来到这片世外桃源,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爬着窗户向外张望,当远处的山逐渐变得高大,当一团团粉红映入眼帘...
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唯独那单只身影穿梭在那薄雾笼罩的山林,在那鸟儿啼唱的山涧,在那溪水不停流淌的汩汩声下伫立于热闹的“人境”。隐约之间,清晨薄雾的露珠拍打在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