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是指早上的花虽然已凋谢,但在黄昏时仍然拾起来。本书记录了鲁迅回顾少时的故事,并借这些故事,间接讽刺当代社会的黑暗。
初读《朝花夕拾》不觉得这像一本名著,反而觉得像是一个朋友在与你闲聊家常,原来这才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说实话,读完全书,我有一种莫明其妙的感觉,因为我读完后,都不知道,它到底想说什么。但是,里面有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我是能读懂的,因为它是我们的一篇课文,老师也和我们探讨了,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再把这种思想代入全文,似乎又能理解一点了。
于是,我怀着这样的心情,重新领略的一下这本书,并在写下这篇读后感之前,又百度了一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我最喜欢《狗•猫•鼠》这篇,虽然取了三个动物的名字,可我认为,它主要写的是“猫”,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在读朝花夕拾之间,我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追忆以往的好友。然而,童年已离我们越来越远,留下的只是些鲜活的印象,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每个人,都经历过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事情,将这些岁月中没有随风飘过的一些故事捆扎起来,就成了一本书。鲁迅先生就将这样的事情记成了一本书——《朝花夕拾》。与我们现在的童年不同,鲁迅先生的童年没有我们这么复...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寻味,它反映着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有写人吃血馒头,吃人肉。人们迷信,古板,互相欺诈等等都受到了鲁迅强烈的批判,也让我不由得为那些人们感到悲哀。阅读《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眼...
品味过去珍惜现在——读《朝花夕拾》有感余淑文相信上学期通过历史的学习,我们都通过历史的学习,这个历史的窗口了解到了鲁迅是何许人也,也明白了他对历史作出的贡献。读了《朝花夕拾》,我更加深了对鲁迅先生的文...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l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
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
进了初中,每本语文书上都会有鲁迅的文章,几乎每一篇文章都选自一个好听的名字——《朝花夕拾》。一遇到鲁迅的文章,老师都会细细地讲,课文下边的注释也总是密密麻麻。《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