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天气微凉,落叶起舞,预示着秋的来临。
古人对秋的感触或许不同,在诗句中便被淋漓尽致的体写出来。
帝子降兮北渚
目渺渺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
——《湘夫人》•屈原
这四句诗是《湘夫人》的开篇,亦是全诗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它不仅呈示了一幕颇具神话色彩的戏剧性场景,及戏剧独白人物形象,“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给全诗定下了深秋暮砧的基调。
把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推为“秋兴”之祖,应是合适的,它给最伟大的秋天诗人杜甫留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他一再地在他的那些辉煌的诗篇中加以运用。他晚年的代表作《秋兴》第一首中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及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都可以辨认出屈原诗句的背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的《秋词》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时写的,但他虽被贬谪,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而我对秋的感觉比较矛盾,我既热爱秋日的风光,却又对秋有种莫名的抵触,或许是因为秋的悲凉而使我多愁善感,亦或许是因为那年秋日的分离……
有人喜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初春,有人喜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也有人喜爱“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严冬。而我却喜爱自古文人墨客“悲寂寥”的秋天。秋天的颜色是金黄...
今年秋天,我发现秋天原来那么美。 秋风穿着那轻柔的衣裳悄悄地来到了人间。这时我感到非常凉爽,这是这么回事呢?哦原来是秋风驱走了夏天的闷热,从那庞大的衣裳作中散布出沁人心脾的凉爽。 驱走了夏天的闷热后...
我的秋天,美丽,大方,恬静,淡雅。它让我丝毫不觉得有萧萧瑟瑟的凄凉,倒是有些娴静。我喜欢秋天,喜欢它凉爽宜人的气候:没有夏的燥热也没有冬的寒冷。秋天的风,熏香四溢,丰富的沁香,抬头望着天空,风了许多,...
如果说春的旋律是轻快的;如果说夏的旋律是单调的;如果说冬的旋律是低沉的,那么秋的旋律便是一部高低音二重唱。 早秋是炎热的,是夏天的续章。毒辣的太阳似乎并不想离去,用比盛夏更炎热的阳光炙烤着人们的发肤,...
读欧阳修的《秋声赋》,词句竟是那样伤感;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秋天竟是如此迷人。它们时常萦绕在我的心头,我迷惑了: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于是,我开始寻找秋的足迹。漫步田间,秋天不正是一个硕果累...
夏伯伯背着行囊匆匆离去,带走了炎热,带走了知了知了的叫声,也带走了那股吹来暖暖的微风。秋姑娘也急忙赶到了,带来金黄的落叶,带来火红的枫叶,也带来累累硕果。 果园里的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果农的脸上...
都说那遍地铺金,漫天泛红,硕果累累是秋日最美的盛况。但是这盛况之后却是那寒风凛冽,灰寂无光的冬天。而那初冬来临之前的金灿闪红的深秋,则让人陶醉不已‘或许,一方一片天,每个地方的秋都不会一样。但我的“秋...
秋天,到了.阵阵的秋风吹着,一丝丝的凉意向我袭来,天蓝蓝的,四周被漂亮的蓝色,包裹着,白色的连衣裙和着,夹杂着水的味道的风,摇摆着,舞动着.那一叶孤舟,停在河面上,随波荡漾着.她吹着笛子,慢慢的挥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