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550字
曾国藩传
年级:初三字数:550字体裁:散文

道光年间,政局异象,时不则变,变则不通,通则不达,可谓乱世矣。然乱世不乏英豪之烈,特撰文以示知者,循先者之风,行万里长路。

国藩者,名子城,字伯函,湘县人氏,清之重臣。世代文者出身,其父麟书,授之以礼,博之以文,固有才子之称。行至八载,亦能诵五经,览周礼,铭史记,虽为一介布衣,然其志远矣,虽无鸿鹄之志哉,亦可后生无畏。道光十二年,举秀才,觅知音,行终生之大事,后累迁侍读,平步青云,遥遥直上,十载七迁,官居二品,可谓仕途光明,无可后忧。常人观之,亦不甚喜,然其心系国之命脉,未曾废离。

咸丰三载,其母丧之,遂至故榻,然清之局势动荡,天朝甚是告危,遂颁发团练告之于众,欲倾国之力,兴讨天国。伯涵闻之,动辄而行,因势就利,聚湘之大众,遂成一军,号之“湘军”,兴夜操之,不敢怠慢,试以一军之力,破天京。四载,湘军倾巢之力,撰《讨粤匪檄》一文,告之于天下,举中华数于之诗书典则,陈天国之利弊,兴孔孟之道,以此为戒,喻之世人。不可安生,凡读书识字者,不思一为之所也,何以为人哉?然其多以暴行主事,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及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之处,故又名曰:剃头也。

至咸丰十四年,湘军力克天京。天国高危,顺势瓦解,子城深受帝之器重,居一品之高位,然亦不颜矣。其率部击捻军,然百密一疏,错失良机,捻军四窜,帝之大怒,迁之。

同治十年,伯涵卒于南京,天朝赠之太傅,谥文正,以表其忠。光绪五年,撰之《曾文正公家书》以表正气。后人视之,亦有感于兴怀,记之。

下一篇:为生命着色

相关推荐

正在阅读:曾国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