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一直在目送着她。
我知道这听起来荒谬:目送着母亲这似乎不合常理又不合母女情分,但于我而言,这正是我与母亲相处的现状。
我幼时母亲忙于工作,我基本就是在奶奶家中长大。而母亲又好强,总对每一个人,特别是我严格要求,而这间接导致令我与母亲的关系疏远而紧张。我童年时的记忆关乎母亲的大部分都是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我追不上,也没想过要追——母亲一早就告诉过我,她的人生,不仅仅是用来给我做母亲的——后来我大些时读到龙应台的《目送》,哭到不能自已,我小时候从来不觉得我与母亲的关系有什么问题,但当我走出那段时光,再回过头来看时,觉得那段本来应该最亲密的时光,就这样被母亲的匆忙,我的茫然浪费掉了。
那时我已上了初中,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和思想,开始回过头来从新审视这段关系。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与母亲能得来这一世的相伴,不知是多少年的祈求所换来。即使她对我不甚完美,我对她也有不少微词,但我想走过去,让她永远匆匆的脚步停一停,让她听一听的我说话,不说什么大道理,只是日常琐碎。我想告诉她每当她为姥姥的事而烦心的时候,我表面上看似冷漠,但心里却总想帮帮她做哪怕一点点。我想让她在我肩头靠一靠。我想让她什么都不说,
什么都不想的陪我坐一会儿。我想向她倾诉那些我一直不懂却从未敢向她诉说的问题。我想让她知道我并没有她想的那么不完美。我想,我想不让我这一生都只能望着她的背影。我想做她可以承欢膝下的女儿。我想的不过如此。
我与母亲也有相处愉快的时光:在她有时的温和,在她不会对我的每一句话加以指责的时候,虽然这样的时光并不长,但足够令我念念不忘。我知道没有一位母亲能在一夜之间成长为真正的合格的母亲,我未知的人生也同样是她所未知的。我也知道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完全体谅和懂得他人,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关系,都有亲疏,但我是她的女儿,是名义上的更是实际上的女儿,所以我应该做的比她更好,我应该学会主动走上前去,去握住她的手,我应该阻止她与姥姥的关系重蹈在我和她身上——我应该如此,不,我义不容辞。
当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并开始付之行动的时候,我已然15岁了,与母亲可以相伴的时光至少有1/4已悄然逝去,我并不觉得可惜——如果我所付出的这么漫长的时光足以换回我所期望的母慈子孝,那就是值得的。即使母亲可能终其一生都将走在我的前面,让我默默地看着她的背影,令我只得目送她而去,我也想尽全力追一追她,就算到最后只是随着她的脚步走了一世,到底不负此生母女相识一场。
我并不知我今日的对人对事淡漠的态度与母亲有多大关系,但我从未回头想过什么如果。现在我们都在彼此身旁,
她还能等一等,我还能追一追,已是最好,最好的我们。
下一篇:盲人拐杖
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 ――龙应台 一 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见父亲哭是在奶奶去世的那个午后。奶奶的六个儿女围在床边,密密地遮挡住了...
每次离别,从来都是极痛苦的。当我从老家回杭州时,几乎每次都会落下难舍的泪水……那年冬天,我与父亲一同回老家,见着了朝思暮想的奶奶。她的头发又花白了许多,她总是穿着那件暗红色但看上去很温暖的棉袄,脖子上...
在身边,一些亲人离我们渐渐远去,到了另一个快乐的世界。他们自由自在,却换来我们的悲伤痛苦……在我的记忆中,外婆总是坐在那片苍翠的竹林下,戴着老花眼镜专心致志地做着布鞋,那时的我,常常偎依在她的身旁,拿...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
今年盛夏,我又如往常一般随母亲到外婆家探望外婆,也再一次于用过午饭后匆匆离开。外婆用那双起满老茧的手紧紧地牵着我,慢慢地走至村口。正是午后,太阳依旧不愿意消停半分,便只是肆虐地释放着热量炙烤大地,尽管...
夏季的燥热已经散去,清爽宜人的秋天如期到来。八月已近尾声,孩子已到南阳一高报到,他们开学前要军训9天。中招过后,漫长的等待,孩子终于被重点高中录取,实现了他的第一个小梦想。通知书上说让学生上午九点报到...
“所谓母女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之所以对这段话印象深刻,是因为它适用于每一种心怀不舍的告别,甚至可以形容作者与笔下文字的关系。每写一行字,都...
当我怯怯地走进校门我感觉我背后有一双眼睛目送我走进校门。当我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我感觉我背后有一双眼睛目送我走出家门。我长大了他们老了不变的是那一双目送我的眼睛六年级: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