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申遗成功之后,该何去何从700字
珠算申遗成功之后,该何去何从
年级:初一字数:700字体裁:议论文

历时5年珠算“申遗”成功

2013年12月4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而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走过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2009年1月,中国珠算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当时申遗并未成功,中国珠算协会曾数次修改申报材料,直至昨晚传来捷报。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早在2008年,经国务院审核批准,珠算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方观点

申遗成功只是起点

当务之急是要将珠算请回小学教材。虽然珠算的计算功能比不上计算机,但是有研究表明珠算在开发智力、增强儿童记忆力和注意力方面有独特优势,珠算完全可以扬长避短,成为智力开发工具,开发儿童的潜在智能。如果能将珠算入选非遗的利好转化为全社会学珠算、用珠算的氛围,那么珠算的保护才算走上了正途。

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会长张德和等学者认为,珠算是国宝,不能丢。电子计算机不可能完全代替算盘,使用算盘和使用电子计算工具并不矛盾。专家学者们给出以下理由:加减法和一位数乘法,珠算比计算机快,珠算可以对电脑计算起到辅助作用。人们日常用得最多的计算仍然是加、减、乘、除,在这些运算中,算盘尤其显出其轻巧便捷的优点。对日常财务、统计工作中的零星计算,用算盘比计算机更方便。

丰富的实践证明,珠算除具有教育启智功能外,在培养训练财会人员优秀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财会人员需要具有认真仔细、快速准确的素质,而珠算的学习过程就是非常有效的训练形式。

此外,尽管电子计算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算盘不使用电池,没有辐射,因此这种古老的计算器很“环保”。

只剩下文化遗产的空壳

中国珠算当然是一种文化遗产,然而其在今天的命运却有些悲摧。作为计算工具,珠算曾经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随之产生了珠算文化。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出现,珠算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取代。使用算盘的人越来越少,会珠算的人越来越少。过去,珠算是小学的基础课程,可现在,不少高校会计专业已经不再教授珠算的内容了。如果说过去算盘打得好,还算是一种能力的话;现在你用算盘算账,人家可能笑话你老古董。现在的珠算,除了某些培训机构借珠心算之名开发智力,还有我们的珠心算选手在国际大赛上表演一下,实在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没人用,没人会用,这是中国珠算面临的尴尬境地。中国珠算入选世界“非遗”,当然是一种荣誉,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中国珠算不被社会淘汰,如何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如果我们只是沉浸于中国珠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的荣耀中,那除了自我欣赏之外,中国珠算离消亡的命运也就不远了。

下一篇:班上好人好事

相关推荐

正在阅读:珠算申遗成功之后,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