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说起来我对瓦屋山情有独钟,还多归功于四年前那一次瓦屋山行。
我大伯那时是瓦屋山的护林员,春节回家里来团圆,事后又要返山,我当时也是贪玩,特别好奇瓦屋山是什么样的,更何况大伯还“教唆”我说:“瓦屋山上有雪哦.”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雪的南方孩子来说,雪的诱惑实在太大,于是一番折腾一番死乞白赖之下
——上瓦屋山上去!看雪去!
我和大伯是坐他家的小型货车上山的,一开始山路弯绕还觉得新奇,但绕着绕着不免就有点头晕了,而窗外的绿景似乎也像是一成不变的。
越往山上走,空气愈发渗出一股寒意,我从行李里找出一件大衣披上,仍觉得冷,毕竟见惯了南国的冬天,面对这寒意确实让人有点坐不住。
但与寒意并驾齐驱的,却是一番能让人忘却寒意的风景。
树木开始向针叶林过渡了,深绿色的枝叶仿佛覆上一层光滑的腊,有的还挂着浅浅的白霜。
再往上走,雾就浓起来了,白花花的一片,盖住了山底的景色,此时坐在车厢里仿佛是在云中游,偶尔有车影从我们身边经过。
——看到雪了。
不紧不慢冲破那层雾的屏障,眼前所见到的是一片耀眼而清爽的白,还有与山下截然不同的,濯洗得碧蓝的天空——好天气!
我兴奋地要下车去走走,可惜的是要先去了营地才能进山里玩,于是也只好暂时收起了玩心等待着……唉,印象里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这么广大的被雪覆盖的山野。
此刻窗外的景象是多么有诱惑力啊,树枝像造型奇特的墨色翡翠托着一团团白玉,一簇簇深绿的,嫩绿的枝丫时不时露出个一星半点儿逗人遐思,还有难得的,碧蓝的晴空,把山峦的轮廓辉耀成曲线,刀劈斧削间因为有了雪的柔和就平添了几分可爱。
这么一路眼馋地到了营地,我兴冲冲地安置好行李,一步跨出——营地附近的雪因为有人活动而被踩踏得很硬实,和一般的土地没有什么差别,但往更远的地方走,就蓬松得像是威化饼干,踩在上面咯吱咯吱直响,沿途留下一长串脚印和笑声。
大伯领着我去一个比较高的坡地,雪齐腰那么深,有的地方甚至都迈不动脚,这时候大伯就把我抱起来,一路上磕磕绊绊,有说有笑,走过覆满白雪的山路。
满怀兴奋冲到坡上,我一身都是汗水,但兴致却不减反增,大概是孩子天性好玩所带来的动力吧?或者说是这片美景消除了我一身的疲累罢。
到了山坡上,才发现原来一架铜黄色的缆车正立在上面,还有同样颜色的铁质梯架,因为天气寒冷,凝结着一挂挂小小的冰柱,雾白色的,仿佛水晶的质感,在晴蓝的天空下分外惹眼。
我不等大伯介绍,“登登登”冲上梯子,有几根冰柱被我震得落下去,碰撞发出清脆的音色。
“记得注意安全哦……记得不要乱动……”
千叮咛万嘱咐之后,缆车开始向前运行。
沿着一个特定的弧度,我开始慢慢深入山的内部,虽然缆线上还残留着雪,使一路上都有擦刮的噪音,但很快,呼啸的山风就遮盖住它了,仿佛打破了什么屏障,眼前的景色开始奇丽起来。
一大片白雪所覆盖的山地在视野里就像是波浪,缓缓地从脚下流淌而过,午后的阳光呈现出微妙的金色,而这些金色就斜照着,斜照着,斜照着阳光里飞舞的粉尘,斜照着一整座山原,于是起伏的雪丘就蒙上了半边阴影,另一半则照得晶晶亮。
雪地里也并非只是单调的白色,像散失了一大把碎的钻石,随着角度的变化,雪里折射出令人恍惚的,零星的灿光,一瞬间就像是身处北国。
路线是往下走的,一路上雪的浪潮再也盖不住那蠢蠢欲动的生机,,绿色———深的,浅的,一丁点的,一大片的,总之冰冷的雪就像被浇上了一壶热茶,“噗嗤”一声,再也憋不住,僵硬的面容霎时间化成掩嘴偷笑的小姑娘,攻陷了半山腰上所有的雪地,隐约透出一两点春的窥视的眼眸,好奇地,兴致勃勃地要瞄一眼人间。
……而旅程也接近终点了。
我那时觉得瓦屋山的管理者是真穷,为什么不把线路修得更长一点。
哪怕是长得永远都不会到站,那也没关系……总有人会去坐,美的风景再怎么也是看不腻的。
关于瓦屋山行的更多事情,时间一长都记不住了,唯一清晰的,是那一片清爽干净的山地和晴空,一直给我留下着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见真正的雪,就是在这里。
但因为种种原因,始终都没有再去重访一次,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但总有那么一天——
穿越茫茫的旧时光,穿越时事变迁,穿越城市的水泥之森和雾霾——那是定格在遥远年代的风景,来自一座雪山的轻声呼唤。
下一篇:山西的春节
上了山,石头铺成的小路歪歪扭扭地盘曲而上,顺着小路往上看,在云雾缥缈的地方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几幢房子,若隐若现。我不禁停下车来欣赏这枫叶组成的秋景图,虽然此时已是傍晚。枫叶是那样红,红得好似比二月的花...
晓风残月才将藏,行过溪桥沿山行。待至日升天亮起,仍见月影存西山。...
疑入嵩丘梦彩云,醉是吾乡酒一樽。千载龟城终失守,君去春山谁共游。桃艳仙颜阿母栽,流散人归父母来。可怜今夜宿倡家,雪净烟深碧玉家。...
家山之上看江山,徒庄以下听村庄。风云万里寻梦攀,日月千秋醉心赏。谁道青山不易潜,我言只字常难辨。昨夜落花开小院,今日随梦入深山。...
七月游山,若有所感。山亦空蒙,悠然而随的是对游客形影难离的飘忽细雨,整个人到了山脚,馥郁的幽香由远及近,跟随着游人们不定的舒缓脚步——这是芍药。直上山两旁的草茂木盛,时不时也可望见在一抹碧绿中突兀的,...
七月游山,若有所感。山亦空蒙,悠然而随的是对游客形影难离的飘忽细雨,整个人到了山脚,馥郁的幽香由远及近,跟随着游人们不定的舒缓脚步——这是芍药。直上山两旁的草茂木盛,时不时也可望见在一抹碧绿中突兀的,...
当一抹晨曦滑进我的窗边,我起床了。顶着六点钟微亮的天空和几点若有若无的星光,和朋友相约去爬山,一次未知的旅行。——题记晨曦初照,而远处的山却依旧笼罩在黑暗中,隐约构画出几条淡而尖利的轮廓,岁月留下的痕...
我虽不具仁者对山的痴情,但是透过我的心扉,总能看到那累累的群山,是那样巍峨,那样清秀,那样……杜甫站在绝顶之上,一览众山,是何等的惬意啊!然而,我也不逊于他。一日,与好友云长叙一番,再怀着一颗潇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