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人间都是沙1200字以上
洒向人间都是沙
年级:初三字数:1200字以上体裁:散文

这两天最让我震动的是沙。

不愤不启,这两天巨大的沙尘倒是让北京人乃至全国人民有了启发和思考。因为这次沙尘之猛烈又创了历史新高(尽管每次都有新高,但这次特高),据说有三十万吨的沙子降落首都,电视画面上也都是一层层的黄色覆盖在大地上。于是人们开始了热锅般的思考和讨论,各种观点、方法也蜂拥而至,莫衷一是。很多人都早已对此深表关注,只是无力回天而已,能发点牢骚已算不错了。

沙的治理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国家每年都在防沙植林,每年都在绿化沙漠,但相反的进程却远大于此,每年由沙漠吞噬的地方都在不断增长,像一头吃不饱的饿狮一步步吞食着中原大地。每年植树节,我们都会看到、听到全国各地各部门各机关团体进行各种各样的植树活动,还有各种认养活动,像前些时间我县的一些机关部门就认养了沿河一带的绿地,电视镜头里是挂了一块块牌,再有几个人去踏看了一下,我想接下来就算是他们认养了,树和草的成长就是他们的了,不过,我却一向是只看到园林工人天天在劳作。这样的工作全国肯定有数之不尽的人在做,但“每年植树不见树”的现象却是摆在面前的。所植的树如是在无人管理的荒区的话,必是死多活少的,如是在风沙地植树抗沙的话那都是自找死路的。只有在雨水充足或有专人管理的地方的树才能得以成活。

北京的沙尘天气不是现在才形成的,而是早在预料之中的。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要遭受的种种困难。两年前我去内蒙古时,看到那里的草地已经与沙漠有点相似了,牛羊马都挣扎在无草的边缘,稀疏的小草就像秃子头上的毛一样零星。虽然远看还像有一块绿毯在那里,但“草色遥看近却无”了。牧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家庭的收入,盲目地过分地放牧,早已引起了草地的不可再生性,因羊早将草的根都已吃完。由此,听到北京有一位领导说国家可以出钱养这些牧民,让他们别在放牧,这样的成本远比治理、保护环境要省得多。

正因为周边和西北等地方的环境恶劣,导致了北京地区的一次次更强沙尘天气。不敢想像这么大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设想如果在2008年奥动会上来这样一次沙尘天气效果会如何呢?其实,我觉得这样的环境问题都是相互牵连着的,太平洋上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都能影响我们的天气,何况是如此大的沙漠化问题呢?我们这里有人在幸灾乐祸地说我们江南地区真好,风沙刮不到,洪水淹不着,烈日烤不了,而且城市建设蒸蒸日上,绿化建设欣欣向荣,让人感觉像是生活在大自然最温暖的怀抱里。我想说没有全局观念的人是可悲的,之所以现在我们地区的天气如此反常,一两天之内忽冷忽热气温相差二十多度,而且在今年已连续好几次,完全不是偶然的,而是环境破坏的必然结果。一个城市的绿地能养活多少人?能给天气变化带来多大影响?这些是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起决定作用的应当是全球环境、自然的变化。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温升高,并引发一系列的全球能源危机,给我们越来越难熬的日子。比如夏天异常的高温,冬天又不冷,平日里天气又会异常不安。

环境问题不仅是环境,而是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如相关的能源危机、社会问题等。这几场大沙尘的深刻体验,让国民对沙尘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我们生存的这些土地有了新的认识。我估计如果在这种恶劣情况下尚不思改变的话,那么在未来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我们会变得无处藏身:空调间里也不能呆了,马路上也不能开了,电器也不能用了

沙子,正向我们每一人走来……

(时

下一篇:洒落在记忆

相关推荐

正在阅读:洒向人间都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