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在一个春意盎然的周末,我看见外面阳光明媚,便义无反顾地决定去石板健身步道游玩。
刚到山下你会看见一个巨大的水库,碧波荡漾,时不时一只水鸟飞来,激起一圈圈涟漪,看上去一望无际,若是有点雾就更美了,好似仙境让人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就是重庆市近郊最大的,紧靠中梁山脉——马家沟水库。
继续往前走,你会看见一块巨大的牌匾,两旁还各有两只栩栩如生的石狮子,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可是当你顺着青砖铺成的小路,蜿蜒而上时,又是另一番景象——茂密,那些一股脑儿闯进眼帘的绿树给我的印象。在身旁有潺潺流水的小溪,婀娜多姿的鲜花,活蹦乱跳的小鸟相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在城市中生活久了,常来这里休息到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在这里漫步,与城市相比你会感到——少了一份嘈杂,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焦躁,多了一份安详;少了一份争斗,多了一份和谐;少了一份忧虑,多了一份轻松……
除了这山间美景之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步道途中的革命亭,安全亭,解放亭,三座纪念亭。
我看见一些老人在亭子中休息,他们充分得享受这大自然天然的氧吧。于是我走进询问他们这三座纪念亭的由来。
革命亭——沿着步道继续前往,来到向家桥松林坡一带,就来到了“革命亭”。在1947年,原巴县石板乡进步青年成立“立社”,旨在潜心读书,追求进步。1948年,巴县西里解放同盟成立于此,在向家桥松林坡隆重宣誓后进行秘密活动,华蓥山起义撤退的部分人员也多隐蔽于此,以积蓄革命力量。1949年,石板设两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地下党组织还不定期刊出《时事分析》地下读物以唤醒民众,地下党员陈允正常在家中对刊物进行编辑。2011年12月,石板镇在此修建“革命亭”,旨在弘扬革命传统。
安全亭———从解放亭往前不远,就来到了安全亭。,在重庆解放前夕,原巴县石板乡的地下党设法渗入国民党地方政权。石板乡政权、武装以及财务大权多控制于地下党人,革命力量日益强大。地下党组织多活动在此,外地撤回的党员也多隐蔽于此,秘密会议常在此举行,秘密资料也在此地存储,并且所有活动严密周全,从未泄漏,于是被石板乡政府誉为革命“安全岛”。2011年12月,步道建设过程中,在此地立亭以纪念,命名为“安全亭”。
解放亭——在1949年,蒋介石政权残喘于西南,为遏阻蒋氏从白市驿机场逃遁,我人民解放军二野十二军一O四团自巴县铜罐驿冬笋坝过长江,在石板乡沙木,即今之华福路连接道附近与蒋之嫡系胡宗南部遭遇,战事异常惨烈。人民解放军指战员13人壮烈殉职。附近百姓将殉职者遗体就近掩埋。1984年10月,为缅怀烈士,巴县石板乡人民政府为革命先驱。在2011年12月,在步道修建过程中,为集中缅怀无名烈士,石板镇汇集墓碑在步道上,建“解放亭”以缅怀革命先驱。
此时此刻你会感到: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更是文化底蕴丰厚,这不仅仅是一条健身步道,更是一条文化长廊!这不仅仅是一次身体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不仅仅是一次踏青,更是一次与自然相处的好机会!
天,阴沉了下来,乌云迅速卷成一团,布满天空,不一会儿,雨便势不可挡地倾泄了下来。我坐在窗前独自沉思,初三紧张的氛围日益浓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欲考虑毕业后何去何从,脑子便唱起了空城计,一片空白,顿时对未...
早晨风很凉,我单薄的衣杉在风中瑟瑟的发抖,像是孤寂的灵魂一样,也像极了我---一个少女懵懂的对美的向往和对爱的追求。秋天真的来了,我望向了天空,天高高的,蓝的惹眼,像是一汪静静的水铺在了城市的上空,一...
那年,我很失败,三年梦寐以求的重点中学,与我失之交臂。新学年钟声的敲醒,我带着失落,无奈,走在曾经走过三年的校园小径上,总感觉此径熟悉又陌生。我开始了自己失落的高中生活,我拼命地寻找很多曾经美好的东西...
日子在等待中悄悄流逝,但我已无力再去挽留它,只是呆呆地幻想,幻想某一天的某一时刻,你出现在我的眼前,听我诉说,说尽这些年深埋的辛酸与苦辣。我愿意滞留在四季的风里,雨里。听风吟吟,看雨沥沥,静静的等你。...
时间的车轮磨去了我童年的记忆,磨去了我往日的青春时光,但是,在我的心底深处有一份真挚而强烈的爱――妈妈。当我呱呱落地之时,妈妈就倾其所有,把他全部的爱给了我,而我却毫无察觉,记得在读小学时,我是每天去...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与天堂、地狱一步之隔。——题记这是一场考试,隆重而又盛大;这是一场比试,激烈而又残酷。我坐在这里,手握着笔,双手压着试卷,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让我有些迷茫。周围的人一个个埋头苦写,...
一次在打扫房间时,我把一切杂乱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地倒在了家门口的道旁。不久,就有两个青年人走来,俯下身去,把那堆称垃圾的东西进行分类:把“娃娃哈”瓶子装入一个袋子里称做“小鱼”,把易拉罐装入另一个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