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春风依旧桃花笑,清酒一壶浓半山。淡泊宁静如浮云,灯波桨影叠叠、满和谐。
——题记
渔人诧异桃花源之美,村中人生活和谐美满,淡然幸福。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而我心中的桃花源叫做“和谐”。和谐生美,生活添趣,社会安定。
和谐,源于心的追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这是他的追求,厌倦了世间的喧嚣,在无车马喧闹的人间仙境结庐,不问世事,看尽山中日出与夕阳,听闻林间鸟语花香。这样一幅“恬然山间”之作跃然眼前,自然与人化为一体,美应运而生。这就是一种和谐。陶渊明的和谐生活是他心中已久的追求,故曰和谐的美源于心的追求。
若只为名、利追求,又何能生出和谐?无私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个人,不管陌生与否,给予一个微笑,同意会得到一个微笑;宽容地对待曾经伤害自己的人,会获得另外一份情谊;善良地给予他人帮助,自然有股温暖注入心田……和谐的相处会带来一个个的奇迹,这些,都是源自于心灵,心灵美,才会衍生和谐,才会找到心中的那片桃花源……
和谐,源于心灵交汇,源于理解。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挥手拜别着那位陪他喝酒的隐士,何其潇洒,何其自信,自信明天他们还将再续前欢!一个眼神,一个挥手,一句长叹,隐士便会意,哪里还用得到言传?这样的一幅“潇洒拜别”图让人心中震撼,激起无限感慨,百转千回。说到李白,又不禁想起那和他神交已久的杜甫。他们一位属“浪漫主义”,一位属“现实主义”,谁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相互理解,和谐之光必定绽放。杜甫称李白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们曾在洛阳相遇,一起漫游梁宋,而后二人各居一方,寄送诗笺交流。杜甫曾经思念他,希望来日共饮一杯酒,共同论诗文。
相互理解衍生和谐,在生活中去体味别人,理解别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才会生出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桃花源中的人热情好客,彼此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才有那一片祥和之景;假使他们只为自己,对别人不管不顾,那么桃花源也早就消失不存在了吧……生活亦是桃花源,生活在这片桃花源,也该互相理解,共同进步。人和人的交往以诚相待,清淡如水,尽管偶尔争吵偶尔不和,这个时候理解下别人,多为他人着想就会变得简单美好了。所谓的和谐其实不难做到,只要相互理解,摩擦就会减少,大家和和气气,就会有一个安定的社会,没有斗争、欺负、陷害……只是一片净土,一片欢乐漫漫,这才是心中的那片桃花源。故曰理解生和谐。
在当今这个社会,在北京2008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为了神圣的理想和追求,为了奥运的圣火,让和谐化作一缕春风,吹进你我的心田,播种和谐的种子,将爱传递,让心中和谐的桃花源向世人敞开!愿每个人沐浴和谐的阳光,追求和谐的梦想,创造和谐的社会!
下一篇:心中的桃花源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爸爸常常给我讲故事,许多故事都是关于他自己小时候的生活,他总也讲不完,我也总听不够。大概他的故乡十分美好,生活十分有趣,所以他的故事时常把我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爸爸有一张非常珍贵的...
那只是一间破旧的小屋,外公住的。我常忆起8岁以前,那小屋里的光景,那时,外公还在:天蓝蓝的,花开得漫漫的,外公在屋前的小院里笨手笨脚地为我梳着羊角辫。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冒出,却眉角带笑,笑得幸福从容。到...
在我的心中有一片桃花盛开的地方,那就是我故乡的一座山,名叫—西塞山。春天的西塞山真美,听过《渔歌子》吗?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到西塞山时写下的优美诗句。山上的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小叶片;一朵...
岁月如梭,花开花落。眼间,我已近是初中生了,许多小学的事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去。但有一个人,一个善良、懂事的女生,我是不会忘记的。她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第一次见到她,她给你的印象是大大...
磐石三中三年二班田琳当第一缕阳光射入瞳孔,当第一抹绿映入眼帘,当第一片落叶随风落下,当第一片雪花落在眉睫时,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是来自生命的感动。这是心中永远的桃花源——只为人间真情。天...
高二作文:心中的桃花源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谓是人间仙境,鸟语花香,远离城市的喧嚣,人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让人把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然而在我心中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短暂的离开喧嚣的城市独自来...
静静地躺在床上,不禁想起“桃花源”。桃花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不断的遐想中,渐渐地,进入了梦乡。——题记走在桃花源的林间小道上,桃花纷纷落下,落到地上,形成了幅落英缤纷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
远处,云雾在山间荡漾那一座座典雅的房子,似乎被无穷无尽的桃花覆盖。桃花,是我最无间的朋友。那美妙无比的颜色,精妙绝伦的幽香,每时,每刻,都是想念着的容颜。它,仿佛是天地的精华所铸成。渔舟,飞鸟,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