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时光交错,一切年的味道,年的感觉,都在我心中徘徊,如今却感到一丝丝的不同与失落。三月,一个温暖的季节,阳光沐浴着新的生命,这一切,如此美好。然而,这一切让我想起了年一早上冷凄的街道。
那天,行人很少,三三两两,也没有风,更没有雪,只有那阴着脸的老天。我一个无聊的行走,经过以往热闹的街道时,还有几座没有拆除的经营年货的帐篷,孤立立地,受了寒,不开心起来。看着他们,我也不开心起来。
而年二的早上,一切都变了,与年一不同,并且似乎不合情理了。又卖水果的,有吆喝拜年礼品的,有拉客跑出租的,嘴上叼着烟,斜眼看日头,感觉在做梦,眼睛却出卖了心。更有甚者,卖包子也复活了,浓烟滚滚,热火朝天,笼屉上冒出的水汽掩埋了卖着欢笑的脸,更多地是贪婪。很早就听妈妈说,十五前不做生意,不买着吃。如今,也太不年了,太不了解年了。这些让我渺茫了年的感觉和味道,丢失了那一份兴奋的时光。渐渐地,年在老去,传统在流逝,速度早已超越了气候变暖的速度。
我明显的感觉到年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被金钱所代替,传统精神被金钱所掩盖。人们也越来越习惯把年从最初的十五天过成三天,然后从三天又残忍减到一天,似乎一天都有些多余,感觉一天都会损失很多金钱,也许是四千或者一万。可是,这些钱能买来年的味道和她伟大的含义吗?我说不能!年是永无止境的!是永传不竭的!
其实过年是要开心的,开心来自亲朋,来自自己,来自挂着灯笼的树,来自街上盛开的鞭炮碎衣。只是现在的有些人太不开心了,或者空气不清新了,或者金钱太少不够用了,或者是节日的味道不够浓了。
但是,当我看到春运盛大的场面,那些身在他乡的打工仔们带着亲情与思念,超越时间空间的束缚,向家飞奔的开心样子时,我也开心起来。尤其是在青藏线上那位刚做开颅手术的小男孩,受到列车乘务员们细心的帮助,以及乘客们的协助下,顺利家男孩一家人送到了家。那些欢声笑语,和睦美满的画面,让我的心中温暖了许多,这来自于年的温暖,愿徜徉于每个人心中。
这才是年的味道,没有金钱名利,冷漠人心,而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共同努力,和谐如一家,团圆美满。
人们在淡忘我们某些过去,淡忘年的味道可以抵挡严寒和冷酷风的袭击,淡忘年的味道可以跨越阻碍带来亲情的温暖。只是金钱迷惑着我们的心,祸乱了我们对记忆的追求,让我们逐渐迷失了自我,走错了方向,从此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但我相信,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继承者,是千年传统的传承人,我们团结、和谐终将会使这迷乱纷杂的世界烟消云散,让美好的传统重新回归。
年的味道,温馨和谐,永无止境!
年的味道,热情似火,永驻人心!
下一篇:年终总结
“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恭喜恭喜中国年,五谷丰登笑开颜……”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就知道,年到了!你知道年是什么味道的吗?年的味道怪怪的,让我品一品在给你细细道来。年,是...
今天是大年三十—春节。无论是大街上,还是超市里,到处都散发着喜庆的浓浓的年的味道。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都身着节日盛装,互到亲朋好友家里互相问候:“新年快到了,你家准备好了年货、鞭炮了吗?”...
过年象征着什么在小孩子眼里过年就是红包、新衣服、好玩的、好吃的……对大人们而言却是忙碌!年味儿越来越浓了,又得去超市购买年货了!我看着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睛都花了!到底要收留哪一些“孤儿”呢火腿肠...
现在的城市,年味是越来越淡了。放假不久我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乡下,再次重温乡下浓浓的年味,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春节过了这么久,我最难忘的还是春节前的“三味”。年味之硝烟味刚到腊月初,浓浓的硝烟味...
刚走进腊月,就闻到了淡淡的年味。每年一到腊八,我就垂涎三尺,因为腊八有好喝的腊八粥。这不,腊八一大早,我的巧手妈妈就用红枣、核桃、大米、糯米、小米、黑米、红豆和葡萄干加上浓浓的亲情熬成了香甜可口的腊八...
年的味道是什么?“甜!”“温暖!”…可我却这样认为。年的第一味:五谷丰登。在腊八那天,奶奶在熬腊八粥。说那腊八粥由十八种干果和各种小得可怜的米一锅熬成的。那十八种干国:莲子、红枣、桂圆、白果、栗子、花...
新年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金华老家过年,寻找和体会年的味道。年的味道在家家户户的忙碌里。离家在外的人们都着急着赶回家与家人团圆;在家的人则忙着准备年货,大扫除、贴对联、挂灯笼......每家每户忙忙...
年的味道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土……每当爷爷喝完两盅烧酒,就开始哼念这段古老的歌谣!爷爷说起上句,我就能立刻接出下句。一老一少说说闹闹半天就过去了!从冬雪初临到隆冬已至,年末岁口,仿佛这段歌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