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曾不只一次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捧起又放下。总是对那充满诗意的作品产生了无尽的困惑:先生为何称旅行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缘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循着先生的脚步,我展开了我的西行。旅行很快乐,我看见了封尘千年的兵马俑,我看见看大漠深处的月牙泉。我快乐,因为浩瀚的秦史就展开在我的面前;我快乐,因为渺无人烟的大漠深处竟有如此一片绿洲。我的快乐是视觉上的。
翻开文集,游于文字之中,再借先生的眼睛观察,我却感到了一丝苦。我用心灵与秦俑对话,听到了繁华不再的咸阳城的一声叹息;我用心灵与月牙泉窃语,感受到风吹狂沙中小泉可能在弹指间埋没的恐惧。我感到苦,这苦是心灵上的。
我惊异,用心灵去旅游,竟能在快乐的游程中品出一丝哀伤!
在西行途中,我再次翻开秋雨先生的著作,便越发地了解了他。他游敦煌,历兰州,攀沙山,览咸阳,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乐景。一次次思想的游历,使他一次次接触到人世间的真谛,虽有苦感,咽下却觉甘甜。我想这大概就是先生一次又一次展开文化苦旅的原因吧?
我不停不地行走在西行旅途中,带着《文化苦旅》边走边思:王安石的褒禅山之行是苦的,但他的心灵旅行是有成果的,因为明白了以“志”、“力”、“假于物”达到人生目标的道理。东坡先生的石钟山之行也是苦的,但他的心灵之旅也是充实的,因为他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而今我的西行之旅既快乐,又疲劳,不过,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读起《文化苦旅》时,旅途的疲惫渐已消失;读起《文化苦旅》时,孤独的感觉离己而去;读起《文化苦旅》时,更是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我的心灵随着《文化苦旅》而置于阳光下,卸下了阴霾,换上了温暖与明亮。我的心灵来到了阳光下、大漠下,充满了希望,满眼是生命的光彩。我在前人的心灵旅行中,终于找到了一边行走一边读书的轻松,终于悟出了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越来越接近思想天堂的道理。
说得不错!带一本书去旅行,尽管是一次“苦旅”,但又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一大乐趣……
下一篇:自由
踏上使向远方的列车,我缓缓打开手中已有些泛黄的书本。看着封面有些熟悉的人物,思绪随着一个个方体字逐渐沉沦。曾记得那时年幼的我,父母不和,整天都是爷爷奶奶陪着我。七八岁的年纪耳边却充斥着爷爷奶奶的满腔埋...
在我看来,最自在的生活方式就是,随时背上背包,去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是否太遥远,路途是否坎坷,而是随心所欲,只在意长途跋涉是否有意义,沿途的风景是否别样的精彩。崇拜那些跋山涉水的“驴友”,欣赏他们的胆...
我从小就梦想将来能当一只快乐的精灵,带上一本《智慧背囊》,在历史长河中旅行。或许我可以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感受豪迈与悲凉,或许我可以在繁荣的街市里体验盛世繁华,亦或许,我可以更多不同的场合邂逅我们熟知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暑假去了一趟横店,明清民居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在那里我不仅看见了复制的南京秦淮河风光,而且还欣赏到了一出美轮美奂的舞台剧《秦淮八艳》的表演。秦淮八艳?你能一下子报出她们的名字么?从横...
带一本书去游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欣赏风景的心情。——题记带一本书去游行,伴着书香,走遍美丽的地方。那些地方,有温暖的阳光,有柔软的沙滩,有蔚蓝的大海。那些地方,有高峻的山峰,有飞湍的瀑流,有...
旅行是一种心境的休闲,是一种欣赏美的历程,是一种探索的激情,是一种发现的快乐,带上一本去旅行,更加赋予旅行深度与厚度。带上一本书的知识去旅行,让知识指导旅行,让旅行丰富知识的内容与力度。带上一本书的灵...
慢慢的翻开你,任凭香气弥漫身心;细细的思愫你,任凭梦想绽放心底。带一本书去旅行,畅游书的世界,探寻蕴藏的惊天动地••••••——题记放下课本,背起行囊,飘游四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在乎是否拥有...
如果要去进行一场丰衣足食的旅行,或许我会带上一本名家来此地后作的书。这样,我就可以在欣赏美景时翻开它,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如此便可对表面上的美丽了解得更透彻。自己有不同的看法,也正好辩证的看待。若是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