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须弥顶上无根草,不受春风花自开。
那日闲暇之时与朋友闲逛,忽提及自己的高一生活即将结束,她不禁感慨道:“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又要分别了,以后不知还会不会在一起。”她长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说,“天下终究是没有不散的宴席啊!”说完,便低头做沉思状,默默地走着。
我望着她,有些小惊讶,用胳膊碰碰她,说道:“这是怎么了?这么感性,把气氛搞得怪伤感。”
“不然呢?”她仰起头问,“临近期末,相聚的时间不多了,高二也不一定在一起,不伤感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望着她微微下垂的眼角,点点头,牵着她的手走在路上。西斜的太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晚上回家躺在床上,盯着屋顶发呆,傍晚的对话不禁在脑中回想,难道果真如她所说的一样,在这个时候除了伤感就没什么可以做的了吗?
忽然想起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有关青春。那句“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的年轻人现在都有种忧郁的气质。思考问题都爱从感性出发,评论爱用“终究是”开头,“好伤心”结尾。大家都在“装深沉”,缺少了我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活泼与开朗。这道忧伤已不再明媚,反而将人禁锢其中,形成一种永久开启型模式,很难被打破。
想想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的现状吗?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快乐与悲伤并存,为什么我们习惯于从悲伤的一面去看待事物呢?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转换角度,从而看到生活更美丽的一面。
第二天再次遇见她,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微笑并快步上前挽住她。
“怎么这么开心,没有几天我们就不能这样时常见面了呢?”眼神中满是伤感与不解
“这不是还有几天嘛,再说了,以后还是有机会见面的,干嘛搞得这么悲伤?”我又将她往身边拉了拉,“我们要好好珍惜这几天,对吗?”
“说的也是!”她猛的点点头,回了我一个微笑。
接下来的几天,每当有人和我提及分别之事,表现出无奈与不舍,我总会告诉他们,要换个角度想想,还有几天呢,要好好珍惜。
其实,不仅仅是在分别这件事上,生活中的任何事都需要我们转换角度的面对思考。打破我们习惯的定向思维,或许就能解决一道数学题,给予自己创作的灵感,生活也会变得与众不同的精彩。
我愿做须弥顶上的一棵无根草,没有根的束缚,勇于打破春风的禁锢,在全新的世界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绚烂!
下一篇:老师
远方的人啊地平线上倒影你的疲倦曾有多少人指手画脚曾有多少串恶语中伤率一步一步数着坎坷的路远方的人啊我是你忠实的追求者你的侧影开启了一句话走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吧猫头鹰想笑就由他笑吧他的预言从来就正确吗...
翻开手中那一部厚厚的著作,徐弘祖那不同寻常的人生再一次呈现在我眼前。万历十五年,徐弘祖出生在江阴这个山清水秀的江南小镇。那是一个封建帝制逐渐走向鼎盛的年代,科举几乎成为所有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从乡试,到...
破蛹而出,只为生命的高歌,去打破这夏日的宁静!静谧夏夜,独自漫步于西区体育公园中树林的一角。热浪汩汩地袭面而来,撩拨着我本就躁动不安的心——又是一次考场上的失败。嗟吁中,蓦然回首,土地上涌动着一层层如...
传统与新潮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总存在一道看不见道不明的隔阂,日日夜夜等待着,将其打破。他在人群包围之中画糖画,人群中的目光或喜悦或好奇或专注或厌烦,吵杂却又有限度的声音却丝毫没有打破画糖画者内心的寂静...
是的,你只开辟出了这一小片土地,可是我愿意说,你打破了命运的羁押,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早春的时候,我在路边的水洼旁发现了你——一株竹,但的确又不能被称作竹。你短小,枯黄,伏倒在大地上,只有一小端露出了...
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似乎都在渗着汗。我突然觉得自己的眼前一片漆黑。说好的要登上山顶,说好的不在中途放弃,说好的,似乎都在离我远去。听不见耳旁的人声,看不见眼前的路。此刻的我,迷惘,胆怯,意志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