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人说的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告诉我们,吃饭时不能浪费,因为我们盘中的米粒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
节约是中华名族的美德。人人都会背这首古诗,可每一个人都做到了吗?
有人饭后碗中还有半碗饭,有人吃完饭后桌上还有不少米粒。有的人想桌上有米粒是理所当然的,小小的米粒算不了什么!他们这么不珍惜粮食那我们来算算!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粒米就可以节约十三亿粒米。一千克米大约有五万粒米,十三亿粒米就有二万六千克。一个人一天大约要吃零点五千克大米。二万六千克大米可以让一个人吃五万两千天。五万两千天大约是一百四十二年五个月。那么这一粒米从爷爷吃到孙子也吃不完。
你看每个人节约一粒米可以从爷爷吃到孙子也吃不完,这说明了节约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节约是个宝,处处不可少。养成节约好习惯,中华就会更美好。
小小学校三年级:南瓜头
下一篇:春游
古人说的好:“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凡事贵在坚持。节约粮食,从一粒米开始。如果中国13亿人口都能做到节约一粒米,那将是数量和价值不菲的粮食。而今时,我们从解决温饱问题到逐渐迈向小康生活,农民伯伯付...
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天都能吃到一顿可口的免费午餐,但同时浪费现象也是随处可见,珍惜每一粒粮食是我们小学生的本分。——题记你是那么渺小,仅仅是一粒米,却是一颗耀眼的结晶,仅仅是一粒米,却饱含着无数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米的营养物质很多,但浪费已成为人们吃食的标志。“又要挨饿了,这日子没法过了”。“是啊,听说现在人吃人的消息不少啊!”奇怪这是哪儿的声音,原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