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是必的段落
颇具山乡风韵的民居小院,默默地叙述着历史风云;古朴、拙笨的办公桌椅,简陋的办公用品,似乎残留着领袖们抚弄的余温……尽管院落的朝向各异,但基本形式大致相同,一律是窄院、泥墙,通屋白灰抹皮。年代一久,便灰迹斑斑了。所不同的,是房间主人的大幅黑白照。历史的音容笑貌,虽经岁月磨蚀,却仍使过来人抚今思昔,感触万端;年轻一代,则填补空白,聆听教诲了。是的,切莫小看了那一张木桌,一把旧椅,一个书架,一只笨箱,甚至一条毛毯,一只茶杯,那都是一个又—个有头有尾、有血有泪的故事呢!瞧,董必武同志旧居土炕上,摆放着何连芝何连芝:董必武同志的夫人。同志用过的一架纺车。老一辈革命家都知道,艰苦岁月中,连毛主席、周副主席都纺棉花。虽然纺得粗细不匀,但终究织成了革命的经纬。那时节,头上随时有敌军飞机的骚扰,旧居后面靠山冈的简易防空洞,便是必备的了。可是,为着人民的解放事业,谁又在艰难困苦中低过头,泄过气呢!
《平山魂》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