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群像的段落
男人牺牲如山,活着的女人背负着十字架,艰难前行。女性是战争的终极牺牲者。剧中戴涛说,走了的人容易,留下来的人难。因此,在“孤岛”环境中,女人之间的人性对抗和情感演变更将南京大屠杀的创伤渲染得更悲凉。《四十九日祭》中,当赵玉墨这些秦淮风尘女走进教堂时,孟书娟这群女学生最初的态度是不甘和厌恶,甚至用恶毒语言攻击窑姐,以保护她们的区别。她们抢食物、抢地窖、打架斗嘴,有着女人的争斗。然而随着朝夕相处,被死亡一次次威胁,当孤傲的书娟因为来月经感到迷茫无助,第一次主动接受玉墨这个“坏女人”的母爱;当风骚的红绫与呆板的教堂杂工乔治相爱,在冰冷的下水道相拥至死;当魔鬼在召唤,玉墨这群窑姐主动换上学生服,选择把生命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乱世中的人性与情感得到了升华。所以战争与灾难是拷问人性和尊严的熔炉。《四十九日祭》是以女性视角直面残酷战争和美好人性,烘托的是群体命运下的英雄群像,这才是中国电视剧的基础品质。
《《四十九日祭》观后感》的优美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