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全部 500字 600字 800字 1000字 450字 700字 900字 350字 300字 400字 250字 150字 200字 100字
年级:
全部 六年级 二年级 高一 初二 初一 初三 高三 四年级 三年级 五年级 一年级
北京900字作文推荐
  • 朋友,你见过北京的雨吗?常有些外地人问我:“北京有雨季吗?是多长?其实北京并没有雨季,它只是会下雨。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柔美,连绵不绝;也不同于黄土高原的粗犷,雨水的珍贵。北京的雨是纯净的,是朴实的,是迅速的,是有大气的。北京的雨从来也不会接二连三的,一下就下好几天;也不会三天两头不下一滴。北京的雨从不如花针细丝那样降临;也不会一憋就憋好几天。北京的雨来的也快,去的也快。通常乌云密集,天空变暗时,过了...

    作文《北京的雨
共找到10篇关于

北京900字

的作文

北京的符号

高一|散文|800字

苏州的雨细软,成都的雨淫绵,而北京的雨,轻灵又不失厚重。

雨打在成贤街的青石板上,雨打在国子监的幽翠古柏上,雨打在含笑而揖的孔子的飘飘儒巾儒袖上;于是,连雨也带着古老的幽幽书香。

漫步雨中,无需撑伞,因为那雨滴由头顶含羞吐蕊的洁白槐花上落下,仿佛夫子的谆谆教诲浸入心田;而你,也宛若走回古代,走回那鼓乐飘扬书声琅琅的贡院,抚摸那历经悠悠岁月的石碑的刻痕,也许,先祖的姓名恰在其中。

雨、槐花、古柏、石刻、孔子像、国子监,这,或许是北京的符号;隐藏其后的,正是脉脉书香。

岭南的风郁热,塞北的风凛冽,而北京的风,和煦而清爽。

风吹皱昆明湖的一池碧蓝秋水,风吹荡开卢沟桥畔的菲菲芦花,风吹响鼓楼檐角细小的铜铃;于是,连风也带着温和的微笑。

漫步风中,不妨同如金风一般亲切的人们一同欢笑。扯起一纸沙燕风筝,让它带你在北京晴蓝的天空中飞翔;将风筝老人的匠心独运一同放飞;摇橹昆玉河中,听不到那古老而悠长的叫卖声或许微有缺憾,但耳边充盈的那爽朗耐听的京片子,是否还有一丝京剧的韵味儿?微醺风中,你听到胡同口那一把京胡的绵软京音儿,阳光映着微青的影壁,鸽哨儿响彻晴空,能不沉醉?

风筝、京音儿、胡同儿、京剧,这,或许是北京的符号,但隐藏其后的,正是浓浓的民俗。

西域的雪凄凉,中原的雪沉重,而北京的雪,厚重如千年历史。

雪落在元大都遗址的残垣断壁上,雪落在紫禁城的金瓦红墙上,雪落在铭记兴衰荣辱的汉白玉华表上;那雪,亦落在新完工的大气庄重的首都博物馆上,落在建设中的拥抱世界的奥运场馆鸟巢上。

纷纷雪花落于身上,左手是观象台的古老,右手是长安街的现代;左手是白塔的红墙绿瓦,右手是中关村的车水马龙;左手是历史,写也写不完的荣辱兴衰;右手是未来,也道不尽的辉煌愿景。北京人的双手,沉重而又轻盈,而那心间承载的,正是落于我们肩上的千年的责任,是那份作为首都人的责任!

故宫、白塔、世纪坛、长安街,这,或许是北京的符号,隐藏其后的,正是北京人承载责任与历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历史的符号,创造未来的符号,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愿。

老舍与北京

高一|散文|800字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过了砂糖在锅里‘唰唰’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传神!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我在北京…

高三|记叙文|900字

嘿嘿!昨天我从广州坐上“德艺双馨”广东代表队的飞机来到北京啦!

朋友们,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京城哦!大家别说我幼稚,毕竟第一次来到新地方总会有新鲜感的嘛,所以从登机到下机,从省城到京城,我的心情一直在不断地激动着

昨天傍晚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我就好奇地张望着美丽的“另一个世界”!

踏出机场,一阵阵北风呼呼地袭击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啊感觉北方的风比南方的风更有力度哦呵呵!幸好我穿了羽绒大衣,事先带了围巾、耳套和手套! 从首都机场又再出发,我跟着广东代表队的老师和选手又一起大巴来到北京远洋国际大酒店,踏入酒店,噢耶!里面有暖气啦!哈哈,来个深呼吸,啊!好舒服!酒店很热闹哦!踏入大厅便能看到中国很多“德艺双馨”艺术家的宣传相片与简介!(宋祖英、范冰冰、李谷一、寥昌永、卓玛才旦等几十位大家熟悉的艺术家都是榜上有名呀)瞧!其他省有很多领队早已报告完毕,更多选手正在练习钢琴、古筝、二胡等的乐器呢!苏老师带着我们速速去签到了,又帮我们领了房卡,砹哟,昨天就是这么累!

今天一早,全国“德艺双馨”祖国颂所有的选手和国家(代表)领导人及艺术家在广场合影啦!(场面隆重)

合影之后,“第五届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展示活动

开幕式接踵举行!… 下午开始比赛,(我参赛的项目是艺术教育).在紧张的气氛中,我突然烦了,别的小选手大多都有家长老师化妆师陪在左右,他们的头饰、服饰都很漂亮,可我就是自己理自己,呀!一个人出远门,真是大挑战啊!不过一会儿工夫,我自己还是能搞定的…我不需要想太多,像之前妈妈说的,比赛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更要重视的是过程,只要从参赛中学得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参赛的经验就够了…好啦!因为比赛,今天是紧张的一天!

耶!明天一早,我们就要游天安门、故宫、鸟巢了,后天再游八达岭(长城)等.

哈哈…比赛兼旅游!有意思有意思!

…实现了北京梦是我的荣幸,而成为“德艺双馨”的人才是我奋斗的目标,我相信这次的北京之行会成为生命里一段最美好的经历之一。北京昨晚下雪了!早上起来,地面结冰了,北京很冷但真的很漂亮,碧水蓝天,树也是光秃秃的,京城真像一个童话的世界…哈做为中国人,我虽然在南方土生土长,但是能实现到北方游首都北京是我一生的自豪! 亲爱的,各位关心林佳玲的朋友,现在我想告诉你;我在北京,此时我身在美丽的北京…

林佳玲写于

北京猿人

初三|说明文|800字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万年。他们群居在洞穴中,以狩猎为生。伴生动物有洞熊、扁角大角鹿、竹鼠、硕猕猴、德氏水牛等年12月2日,裴文中在房山县(今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发现了在古人类学研究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年后又发现“北京人”化石,代表了40多个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

北京猿人大约在6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了近4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

北京人的头骨高度比现代人低平,“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最宽处在左右耳孔的稍上方,眉嵴突出,且左右相连。颅骨正中有矢状脊,后部有发达的枕外隆起,牙齿粗壮,吻部前伸而无颏。四肢骨接近现代人,已善于直立行走。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址和烧石、烧骨等。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根据5个成年人头骨计算),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北京人”已能直立行走,上肢活动自如。其居住年代在距今70多万年。在考古学上称为旧石器时代初期,从社会发展形态看,处于原始社会初期。“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揭开了北京历史的序幕。北京人头盖骨于抗日战争中散失。

在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北京猿人距今约69万年,其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居住过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层内有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表明北京猿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洞内发现的石器表明,北京人已能打制不同类型的石器,作为向自然作斗争的工具。不过据最近专家的考证,北京猿人是一个食人族。

北京烤鸭

初一|说明文|800字

中国的万里长城闻名于世,它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标签,那北京的饮食文化标签又是谁在作主呢?你猛然听到这个提问,一定会感到措手不及而影响你的正确回答,如果你还没有考虑好,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北京的饮食文化标签就是北京烤鸭!

说起北京烤鸭的美味,一定会让人垂涎三尺。你吃过北京烤鸭吗?呵呵!你肯定会说:“你这不是废话吗?我当然吃过喽!”但你吃过正宗的北京烤鸭吗?我想有许多人还是没有吃过的,而我今天却吃了一回地地道道的北京烤鸭。正宗的北京烤鸭可比那些名不符实的北京烤鸭好吃多了,那些名不符实的北京烤鸭一闻就有一股腥臊味,但正宗的烤鸭就没有这股腥臊味,所以,吃烤鸭就一定要吃正宗的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是驰名中外的京菜代表之一,它的价格一般在38元/斤左右。早在南北朝的时候,就有了北京烤鸭这种食品,从中可以看出北京烤鸭历史悠久,乃是一道风靡北京的京菜之一。吃北京烤鸭,其实挺有讲究,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北京烤鸭的吃法你肯定是想也想不到。如果你想知道北京烤鸭的吃法,且听我一一道来吧!

吃北京烤鸭,你得先准备好以下佐料:

1、高白丝、黄花韭菜、蒜苗丝等

2、甜酱

3、春卷皮(熟)

4、烤好后带肉的鸭皮

当你准备好了上述材料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食用北京烤鸭了,首先,从准备好的春卷皮中撕下一张(撕要慢慢地撕,撕得太快的话,很容易被扯破的),然后摊开手掌心,将春卷皮放在自己的手中(最好别放在餐桌上,因为餐桌上的细菌很多,还有手要洗干净,不然也是很不卫生的!),放入少许高白丝、黄花韭菜或蒜苗丝(材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再将熟鸭皮蘸上少许甜酱,放至韭菜上方,最后,将春卷皮裹起来就可以食用了。一个正宗的北京烤鸭卷制作完成后,闻着烤鸭飘来的阵阵诱人香味,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呀!

北京烤鸭不仅味道好,而且还富有营养。烤制北京烤鸭很有讲究,不但要掌握烧烤的时间,还要控制烧烤的火候,而且配料也很重要,只要其中有一处不到位,烤鸭的味道就不那么纯正了。北京烤鸭乃是一种传统食品,具有丰富悠久的历史,更是北京的特产,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呢!

感受北京

六年级|散文|1000字

理想主义

数百年前,北京是为了体现中华帝国的最高理想而建立的城市;今天,南北中轴线和东西严格对称的城区格局虽然已日渐模糊,但仍然可以捕捉到当初借风水八卦之说以显天人合一理想的影子。作为800年帝王之都,这座城市用于体现道德理想和道德教化的功能,自然远大于居住功能。直到现在北京仍然没能成为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不适合居住却往往适合思想。从古到今,北京一直是各种思想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各类理想主义者的呼喊和身体力行。在当今中国的所有城市中,也许只有北京仍然是理想主义者最集中的城市。事实上,在这个城市里,大部分30岁以上、拥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人,都很乐意以理想主义者自居,但你会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同样具有清醒,甚至精明的现实感。当然,理想主义在今天的北京可以是旗帜、口号,也可以是真实的行为或怀旧的情绪;可以是一种拒绝拜金的姿态,也可以成为谋利的招牌和根据……无论如何,至少这个城市还能想起有理想主义这么一个词,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这个城市还有一群人在关心自己的人格能否获得提升!

大气

如果非要用一个褒义词形容北京,那一定是“大气”。无论是天空街道、城市布局,还是皇家庭园、田野风光,无不透着坦荡博大之气。每一个初到北京的人都会被北京的“大”所震撼,接下来也许就会有“大而不当”的刻薄评论。其实,修着六环路的北京,已经“大”得让许多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都找不着北。随着城市本身的急剧扩张,不时会暴露北京“粗犷”有余精细不足的城市规划现状。北京城大,人也“大”,这个城市和她的居住者之间有着相当有趣的性格辉映,其中招致非议最多的是:好大喜功,却稍逊驾驭的能力(当然,发这种感叹的一般是南方人)。

精英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的精英意识是免不了的,这在另一个方面又很容易泛滥成一种城市优越感。但有一点确实不可否认:作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吸纳和制造精英的能力比其他任何城市都更突出。精英文化在这里是当仁不让的主流,即使大杂院里产生的平民文化,或者时下流行的对平民文化的刻意仿造,其实都难免带着精英意识。

上海、广州的“酷”大多指的是“扮酷”,一个“酷人”其实靠的是最艳俗的装饰。北京的“酷”则更像是骨子里的,青衣片儿鞋,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如果这样的人身边还傍着一两个冷艳美女,那你就算遇到了京城里“大师级的酷”。不过作为游人这番“长见识”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北京玩儿酷的人大都住在郊区村庄或山林湖边的自建别墅里。说起建房盖工作室,北京绝对有其他大城市望酷莫及的优势,虽然北京城的房价奇贵且外观品质只是差强人意,但北京郊外有的是可租赁的荒山荒地(价格还算平易近人),可以满足大多数另类的生活方式和想像力。

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湖二村湖二小学六年级:张悦

我做保护环境的北京人

五年级|叙事|1000字

我们生活在北京,北京的环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存!

可是北京现在的环境十分恶劣,例如:空气质量差、植物少、污水较多、垃圾乱倒等这些人们不以为然的问题却足以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例如:沙尘暴、洪水、地面塌陷等。

在此我呼吁大家:保护北京的环境就等于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我向大家提出几条倡议:

1、如果出门没有急事,最好不要开机动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这样可以保护空气质量。

2、多参加植树活动,并且少砍伐树木。这样可以让北京多一份绿色。

3、在我们排出污水时,我们不要排进河中,最好排进下水道中。这样可以解决污水较多的问题。

4、垃圾倒在指定垃圾堆中,让指定人员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不让垃圾对环境进行污染。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也许我们不能一下子改变北京的恶劣环境,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记得有一次,我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位阿姨在河边正准备把污水倒进河中。只见一位环保工人急匆匆地跑过去将她绳之于法(制止了她),并且告诉了那位阿姨很多环保知识。那位阿姨一听,羞愧得急忙走开了!

不光是那位环保叔叔,就连我也当过一回“环保小卫士”。

有一天,我和我爸一起从公园打羽毛球回家,路上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位叔叔在一块绿化区中倒垃圾。这时候,我是该听别人说的那样别多管闲事呢?还是该听老师讲的那样保护环境呢?我犹豫了,我的两种意念开始斗争:如果我去制止他的话,他会不会说我多管闲事揍我一顿?如果我不去制止他的话,那我们生存的家园不就更肮脏了吗!我到底该做不管不顾的北京人呢?还是该做保护环境的北京人呢?我只好向爸爸求助,爸爸听我一说,不高兴地说:“你管这个干什么?你不怕他胖揍你一顿?”可谁能想到我听了爸爸的话不仅没有打消制止他的念头,而且更下定了决心。是啊!他凭什么打我?明明就是他不对。想到这儿我没听爸爸的劝,在那位叔叔正要倒垃圾时,我“挺身而出”大喊:“住手,叔叔您不能往绿化区倒垃圾!”那人一听不但没有生气,还忙问:“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呀?”“嘿嘿!没想到他没生气!”于是我大气凛然地批评道:“这绿化区是用来净化空气的,如果往绿化区乱倒垃圾不仅会让绿化区失去它的所在价值,还有可能导致地面塌陷这一严重问题。所以建议你把垃圾倒在指定垃圾堆中,让指定人员进行处理!”那人一听连连点头称是!然后他根据我的建议把垃圾倒在了垃圾堆中!我爸爸呢?他呀!在一旁看得瞠目结舌!

保护北京的环境是每个人的职责!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都要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北京人。这一次我也做到了!我也是一个保护环境的北京人!

北京海淀区清河第一小学(南校)五年级:包永川

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在我老师的家里,看到一张贴在土墙的画:远远望去,湖面上有一座九个孔的石桥。老师告诉我,这是北京颐和园。这张画和那时候每个小学生都会唱的一首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在我来北京前,颐和园和天安门就是北京的符号。

至今对外地游客来说,北京符号恐怕还是天安门、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这类有文化意蕴的建筑物。父母来京小住半月,把这些景观游遍后,就嚷嚷要回家。挽留二老多住两天,老妈说:该去参观的都参观了,北京就算来过了,再多住些日子,不就是每天在北京多吃三餐饭吗

回老家也有饭吃。

由此可见,符号有多大的魅力,它几乎可以浓缩符号背后的一切。

13年前分配到北京,心想一个山沟沟的穷小子,这下成了北京市民了,那心情该多痛快,上了401路公共汽车,怯生生向买票的大妈询问这车是否开往酒仙桥,被她用一口地道的京腔训斥:难道你不识字,不会看站牌

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心里的北京符号不再是小时候的天安门、颐和园,而是训斥我的大妈。

有一段时间我搬到交道口附近的胡同深处,在一个大杂院里住了几年。刚去收拾房子的时候,同院的大妈就来问寒问暖。住下来后,我一日日融进了胡同里的生活,大爷大妈们把我当成从小看着长大的小辈,连孙子功课有什么难题,都觉得来询问我这个看起来有点学问的叔叔理所当然,他们中间,竟然很多人没去过长城、香山。对久住此地的他们来说,那些外地人眼中的北京符号和他们关系不大,他们熟悉的是春天准时来到的风沙,夏日国槐的香味,秋天鸽哨的悠远,冬天那蜂窝煤炉子上翻滚的炖肉。

长城、天安门离我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刚到北京时的不愉快也忘却得干干净净。有一天,我走在胡同里,看到周围的人,心态是十分放松,对他们没有一点陌生感,好像彼此认识几辈子似的。这一刻,我完成了从外地人到北京人的化。

有一阵子,报纸上讨论北京需要什么新的标志性建筑,似乎代表北京的新符号一定要是看得见的庞然大物。去年李敖在北大讲演时,回忆起当年在北京的生活,那时候他去一些有名的老字号,店里的伙计知道这是个很难掏钱买东西的半大小子,可依然热情洋溢地给他泡一杯茶。可见市民的善良热情在李敖的记忆中,恐怕比那些雄伟的古建筑更像是老北京的符号。

北京胡同一瞥

初三|散文|1000字

帽儿胡同、菊儿胡同、百花深处、烟袋斜街、国子监街、钱市胡同、冰窖口胡同、东水井胡同、竹竿胡同、毛家湾胡同、五道营胡同、方家胡同、豆瓣胡同、宝钞胡同……看到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名字,您对北京传统老街巷是不是有一种发自心里的向往。

北京的胡同绝不只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串上几条胡同,再和那儿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这里的趣闻掌故、时代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漫步其中,常常会和名胜古迹不期而遇,细细品味又似北京的百科全书,不少胡同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胡同存亡也有兴衰之别,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的住所已经被改成了糖尿病诊所,清朝兵部尚书荣禄在菊儿胡同的西式大宅现今已“沦落”为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经历无数的轮回之后,纵使“面目全非”,但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胡同院落中仍然可以了解北京市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

胡同的精髓在于精神而非砖瓦,元朝为我们留下了“胡同”一词,政府也发出“旧城生活方式”的倡导,世世代代的居民在此群居,形成了往来互动和谐、调侃味儿十足的京片子。遗憾的是,这样可遇不可求的京味儿我们在胡同已经很难听到……

但无巧不成书,因为迷路,我们走进了一条没有店铺不那么热闹的小胡同,街道两边市民和买菜小贩讨价还价的京腔儿化音惹人发笑、自行车铛铛的铃音不时从耳边穿过……而我并不觉得刺耳,因为这样原汁原味民宅胡同才是我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归属。

跟随老北京在曾经的四合院如今的大杂院里,如同绕迷宫般,去寻觅《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大烟囱。如今它还耸立在那里,只是铁梯已经锈迹斑斑,烟道也已被封死。胡同里的青春已经远去,但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还在。和街坊邻居聊起姜文姜武一家,老人们依然兴致高涨,仿佛这些日子就在昨天。

北京人对胡同有着特殊感情,它不仅是百姓们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胡同一般都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买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胡同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有的是亲切融洽的邻里关系。

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之情里。只有身处其中才有最深体会。

北京欢迎你

六年级|记叙文|1000字

外婆说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爸爸说我是在蜜罐里长大的。的确是这样的。别看我今年十岁,我可是个走南闯北的“小油(游)条”。杭州 、深圳、上海、北京 , 庐山、 泰山,黄海、 渤海、 东海, 长江、 黄浦江 ,我都一一领略过它们的风采了。其中,游览我国首都北京令我感受最深。

在北京,大家最怕的是堵车。可是我们在北京的几天行程中却没有遇到过这个麻烦。这都是地铁的功劳。妈妈在我们去北京之前,就已经在电脑上查找了我们要去游玩的几个景点的路线,全部都是乘地铁出发,然后原路返回。记得有一天,我们去颐和园游玩。我们来到地铁站,先在自动售票机旁买票。你只要在售票机的屏幕上点击你要去的地方的站名,再把买票的钱放进去,票就会出来,还会找钱给你。我觉得真奇妙,而且不用排队,很方便!买好票,我从妈妈手中拿了一张票,其实它是一张卡。妈妈告诉我,这张卡可以循环利用,节省了很多纸张。我们进站了。突然,一排“怪物”挡住了我的去路。原来它是检票机。只见妈妈把卡插进一个洞里,那个“怪物”就乖乖地让我通过了。在站台里等了一会儿,一辆地铁就来了。我们上了地铁,地铁飞驰起来,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就到达目的地了。听说如果坐公交车得坐上一个多小时呢。你们知道吗?在北京乘坐地铁去游玩,不但速度快,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只要你不出站台,两元钱就可以到你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这真是“一卡在手,游遍北京。”

我们在北京住的是一家坐落在胡同里的宾馆。这家宾馆干净、舒适,最大的优点是它离天安门广场很近,步行只需二十分钟。你知道我们是在哪里淘到它的吗?对,电脑上。妈妈可是我们家的淘宝高手。她在电脑里的地图上搜索北京天安门附近的宾馆,一下子就淘到了这家宾馆。就这样,我们还没到北京,就好像有亲戚朋友在北京等着我们、欢迎我们了。

国庆节那天,妈妈清晨4点钟就叫我起床了。我们要赶着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听说,国庆节这天,升旗仪式特别隆重,有军乐队现场演奏呢。来到天安门广场外面的马路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武警指挥我们排好队,依次向长安街前进。可是人太多了,最后,大家都不能进广场内。升旗开始了,我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激动地挥舞着小国旗。因为我们都排在后面,妈妈干脆把我抱起来看。可是我还是看不到,只看到前面一个个的人头。一会儿,升旗仪式结束了。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庄严的升旗仪式,但我还是感受到了那种庄严神圣的气氛。

北京最有名的吃食,当然就是全聚德烤鸭了。可惜的是,来吃烤鸭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连续排了三天队也没有订到座位,最后只好在要回来的头天晚上,去店里打包了两只带回家吃。味道还不错!下次我一定要坐在这里吃一只正宗的北京烤鸭。

“小油(游)条”的北京游记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也到北京去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