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全部 900字 1000字 800字 250字 550字 650字 600字 700字 450字 500字 400字 350字 300字 200字 150字
年级:
全部 三年级 六年级 初二 四年级 初一 五年级 初三 二年级
学雷锋800字作文推荐
  • 阳春三月,人们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怀念雷锋,通过各种行动向雷锋学习。雷锋精神总是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再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崇高和温暖的气息。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学雷锋、讲文明要做些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校是我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并把雷锋“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扬光大。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以钉子似的“挤”劲和“钻”劲,抓紧一切...

学雷锋·树新风

初一|写人|800字

学雷锋·树新风“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立场坚定斗志强。”耳边不知从哪儿飘来了那久违了的歌声。心中突然一热,泪水不知不觉的涌上来,它勾出了我对一个人的记忆——有这么一个人,与我们年年相约在阳春三月,他没有沙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他仅凭借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在生活与工...

查看全文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永垂不朽的名字。他身高只有1米54,却成了几百万人民解放军的排头兵;他体重不足50公斤,却像一块巨石,激起我们心灵深处浪花层层。每当讲起雷锋,那一幕幕大公无私的感人事迹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生活中有很多的活雷锋——我们兴安小学的王慧霞校长更是完善人格净化灵魂的楷模。很偶...

查看全文

学雷锋见行动

五年级|演讲稿|900字

三月,我们沐浴在春风里,我们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清新气息,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对生命至诚的热爱。此时,我想我们都会想起一个平凡、朴实而又伟大的名字——雷锋!雷锋,一个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虽然只活了短暂的22个春秋,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他在我们心中竖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雷峰说:“人的生命是...

查看全文

学雷锋,助我成长

初一|写人|900字

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你曾经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这是我小学学过课文中影响最深的一篇课文,名叫《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同时让我认识了一位伟大无私、助人为乐的共产党...

查看全文

学雷锋 做雷锋

四年级|记叙文|900字

生命不会永恒,但精神可以永存。——题记“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在这阴雨缠绵的三月,这熟悉的歌声,飘扬在整个校园,我们不只是要学好这首歌,更要学会雷锋那高尚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雷锋做的好事,不计其数,虽然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小事,既没有像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那样震惊中外;也不会成为像“两弹”元勋...

查看全文

永放光芒的雷锋旗帜——学雷锋活动月总结历史的风风雨雨尽管无情,但没能冲淡人们对英雄的景仰;岁月的河流尽管匆匆,却没能冲掉对英雄的怀念。在万物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春天,我们又迎来了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学习”题词的纪念日。世事几多变迁,雷锋的光辉形象却依然;人世沧海桑田,雷锋的奉献精神却永恒。下面我对初一...

查看全文

乌黑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出智慧的光辉;嘴角上扬的弧度是他自信的体现;手中紧握的书本,是他求学的渴望,身上的绿军装,是他心中最执着的信----他,便是雷锋。阳春三月,我们总会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雷锋,一个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的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深深地影响着...

查看全文

学雷锋,争当好少年

初一|叙事|800字

伴着春风,我们迎来了美丽的春天。3月是学雷锋日,是雷锋叔叔的节日。“雷锋”这个名字众所周知,他是党的好儿子,是一位好战士,虽然雷锋叔叔年仅22岁就牺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却名垂千古。我没有见过雷锋,但是他的事迹早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一次义务劳动,雷锋在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肚子疼得很...

查看全文

学雷锋

六年级|写人|900字

有一位同志,与我们年年相约于三月,他没有沙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仅仅凭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远铭记在心里了;有一种精神,它不是一瞬间的光芒四射,也不带有丝毫堂皇的理由,但它却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它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再融入我们的...

查看全文

学雷锋 树新风

初一|应用文|800字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当我们听到这熟悉的歌词,是否会有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呢?每当讲起雷锋,那一幕幕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天,雷锋乘火车出差,在车上,他看到许多旅客没有座位,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年迈的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