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全部 700字 1000字 900字 600字 450字 350字 300字 200字 150字
年级:
全部 初三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文化600字作文推荐
  • 现在,有很多人说过年没意思,他们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有肉吃,新衣裳想啥时穿就啥时穿,不像小时候那样盼过年了,然而他们不知道,过年不仅仅是一次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需要华丽的文字去描绘,不需要大肆去宣扬,只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庆祝。这种文化是家家窗户上到贴着的“福”字。朴素的民风,平凡而美好的祈愿,都凝聚在这里。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愿意用到贴的父子蕴...

共找到10篇关于

文化600字

的作文

传承优秀文化,争做美德少年

初三|议论文|550字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着称,而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更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从古至今,青少年人才辈出,古代就有融四岁,能让梨。到了现代,更是有独自照顾瘫痪养母十二年的孟佩杰,在他们的身上,我仿佛看到...

查看全文

热闹的文化大集

五年级|记叙文|650字

文化大集的前几天,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有的捐书、有的捐玩具,还有的捐本子。弄了一大堆,同学们都很希望文化大集能快点来到。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集终于到来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文化大集盼来了。星期二下午,同学们一个个把早早准备好的书本、玩具等参加文化大集需要用的东西都搬到了操场上,等着文化大集开始。下...

查看全文

邮票上的海丝文化

六年级|状物|600字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它古时称为刺桐城,有着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民,还有着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刺桐港。郑和在此下西洋,泉州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海丝文化在这里扬帆起航。而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也包含了这璀璨的海丝文化,现在,让我们翻开这琳琅满目的集邮册,去体验那邮票上的海丝...

查看全文

文化—一把智慧的钥匙

五年级|读后感|600字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知识,是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是的,只要我们多读书,我们就会充满智慧。在书中,我们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特别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化读本》这本书,它给我...

查看全文

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馆

六年级|记叙文|600字

眼间,我已经是毕业班的学生了,我即将离开与我朝夕相处的母校进入初中的轨道,在这六年中我们进行了许多次活动,但最让我难忘的是参加良渚文化博物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胜蓝小学的五六年及学生进行了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馆的活动。早上8点左右我们上了车,经过1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了良渚文化博物馆。下了车,在...

查看全文

宽容兮,文化之岌岌兮

高三|议论文|650字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经》里的这一卦象印证了一百年前欧洲的文化冲击。如今被奉为真理的《物种起源》在当时却是以谬论的姿态被教会所压制,因为这冲击了神创论,动摇了教会的统治。或许,这正如“帕金森定律”所言,一个人总是容不下有悖于自己利益或强势于自己的人的存在。这条定律在文化领域中同样适用...

查看全文

科学与文化

四年级|叙事|650字

现在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处处都是高科技。电脑、手机……这些高科技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达到了无距离信息化传递,还方便了生活,总而言之,它们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科学以其清醒的理智、严密的逻辑、真实的观念构筑了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可以首先声明:文化远非是科学的,文化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

查看全文

文化故事

初一|记叙文|650字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文明的象征。当然,文明等同于文化,而文化不等同与文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一个人有了文明,那么别人也都会说他有文化,但是一个人纵使有超高的学历(也就是文化),却因“善小而不为”,如此如此,别人也会说他没文化。所以可得之:“文化在于美德,人无美德则失文化,人有美德则得文化。曾...

查看全文

继承文化,弘扬传承

六年级|散文|550字

中国泉州以其千年薪火相传的灿烂文明,多年持续不懈的文化建设荣获“东亚文化之都”的称号。泉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城市风貌,人文遗产体现了东亚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化,这里,拥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歌舞剧院,古老的西街。“唯有夜来蝴蝶梦,翩翩飞入刺桐花。”刺桐是泉州的别称,泉州称为刺桐港。最早记述...

查看全文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当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每一个节日都有特别之出。这特别之处见的不那么的特别,一些习俗因不健康被剔除了;一些节日因不重要被舍去了;一些风俗因太复杂被放弃了。在城里的人觉得节日的味道不足了;在农村的人觉得习俗太俗了。小孩子觉得节日就是放假;工作族认为节日就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