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圆是一种美,花开是一种美;月残,同样是美,只不过有点伤感;花落,一样是美,只不过有点凄婉。 ———题记每个人都是一只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完美和残缺总是相互的,这是我们不可改变的。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家长和老师就经常说:“犯了错不要紧,只要你懂得反思,就是一个好学生,好孩子。”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少年会犯的错比成人要多的多,但我现在才知道,少年自有少年狂,貌昆仑,笑吕梁,磨刀...
作文《当残缺被欣赏的时候》
月圆是一种美,花开是一种美;月残,同样是美,只不过有点伤感;花落,一样是美,只不过有点凄婉。 ———题记每个人都是一只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完美和残缺总是相互的,这是我们不可改变的。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家长和老师就经常说:“犯了错不要紧,只要你懂得反思,就是一个好学生,好孩子。”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少年会犯的错比成人要多的多,但我现在才知道,少年自有少年狂,貌昆仑,笑吕梁,磨刀...
健全与残缺
每个人都渴望健康。那么,健康单指生理机能方面运作正常,没有疾病或缺陷吗?显然不是,它还包括心理上没有障碍,思想上没有毛病。
那个掐花给女友的男子,深爱着女友这朵“花”,貌似“护花使者”,其实他只知爱护自己的心上人,却不懂爱护被摘下的那朵花,是不折不扣的“采花贼”。就算生理上没有残障、缺陷,但他破坏绿化,损公肥私,缺乏公德心。当旁边的残疾人语带双关地提出批评时,他还砌词狡辫,把种花自赏不损公众利益的陶渊明扯进来,与偷花来赏有损公众利益的自我相提并论,恬不知耻地说自己是“护花使者”,不知悔改。他在心理上不是没那位残疾人健康吗?
社会上,如此缺心眼的人还真不少。他们乱丢乱吐破坏卫生,乱摆乱卖妨碍交通,乱贴乱写影响市容,偷电缆造成停电,偷沙井盖导致人命伤亡,在国际航班上打架闹事,丢人丢到国外去……
由此看来,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如果只有健康的体魄,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有可能出问题。像李洪志不就是以“法轮功”蛊惑人心,戕害别人的健康,危害社会吗?反过来,身体有点残障,但心理健康,一样可以有所作为。美国的海伦·恺勒出生19个月时因病成了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但她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着名的女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精神楷模”。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前人的经验教训告诚我们,对别人和自己心理上的障碍、思想上的毛病要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惕,要经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这样,社会文明才能进步。
初三:梁永坚老师
世间没有永不凋谢的花朵,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完美很美,但残缺也是一种美。它是照亮痛苦者心灵的月光,它是安慰寂寞者的一副良药。
这次的英语考试虽然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但是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进步。虽然这是一道残缺,但是我认为只要敢于去改变残缺,让残缺变成一道风景,我认为这比完美还好。
一曲《命运交响曲》激励了几代人,回首这曲调的作者,我们对他肃然起敬。耳聋的痛苦没有打垮他的意志,相反,成为了他“扼住命运喉咙”的动力。当我们陶醉于《月光奏鸣曲》的美妙意境时是否能想到贝多芬创作过程的艰辛?这位音乐史上的伟人,在他人生最为煎熬的日子,为我们留下了一曲曲不朽的乐章。沉醉于其中,我们深深的被他打动,也深深的被贝多芬所折服。贝多芬听觉的残缺,并没有是他放弃,反而激励着他创造出了一段不朽的神话,也正是因为他的缺陷,给了我们一个仰望他的理由。贝多芬使我终于明白了有时候残缺不一定是一块白玉上的斑点,不一定是一片亮丽色彩中的一抹暗色,也许那恰恰是龙的眼睛。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是绝对完美的,但,倘若把自己的不完美看作一个克服的目标,去创造一份独特的遗憾,那么,那会成为你的标志,一个让别人仰望的独特风景。
真是如此,残缺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只要我们用于去改变。
初一:陈茗璇
我们总以为,已经得到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拥有,得到的一切终将在一天悉数交出。不如在一生中,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欣赏残缺的乐趣。因为,残缺也是一种美。
小时候的邰丽华是不幸的,由于一场重病而变成了聋哑人。但她不甘就这样沉沦下去,节目《千手观音》的顺利播出使她从内心的低谷攀登到了艺术的颠峰,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叙写了美丽动人的艺术人生。中国女孩文枝花是可敬的。当她自己身处险境时却不忘自己的职责:“请救我的游客。”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身残志坚,文枝花用不完整的身躯抒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满月固然赏心,但月牙儿何尝不美丽?阳光固然灿烂,但星辰何尝不美丽?大树固然挺拔,但小草又何尝不美丽?
残缺,也是一种美。它使痛苦者的心灵得到升华;它使寂寞者托起心灵的月亮;它使矛盾者感悟到真理。
咖啡没有加糖,是一种残缺,但这样的残缺却更容易使人尝到甜美;听不到,说不出是一种残缺,但这样的残缺才使生活更加美丽;失败是一种残缺,但这样的残缺使人更加珍惜成功的短暂美丽。
人的一生总习惯于过去,习惯于残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一点点弥补残缺,才会拥有美丽的人生。上帝造人时忘记让人拥有一双翅膀,这是一种残缺,但残缺也是一种美。
所以,没有翅膀,我们照样可以飞翔。
情绪中有怒、有哀、有惧,这是一种残缺,但残缺也是一种美。所以,没有理由,我们依然可以灿烂微笑!
幽幽静夜,一轮明月当头;婉转清风,一丛百合陪伴。如此美妙夜景,多少人追求。然而我更偏爱这样的景:半轮残月,细细雨丝,微风凉凉不也是一种美丽么?残缺的美,似乎生来就为完美做着陪衬,残缺到令人伤心。本就残缺且无人问津,何其悲哀,但同样美丽。我经常在心中流泪,因为世间也有太多残缺,世间就是这样,其实人人都是残缺的,上帝不偏爱任何人。
当一个断手的孩子,看到别人时,她很悲哀,然而上帝给了她天生的画画或者说是艺术才能。她像是一朵残缺的花,上帝抢走了她的手,却给了她艺术的充实。我在她面前不也残缺么?我没有经理那一切的悲苦,我是个软弱的人,而她,小小的肩头,却满溢着坚强。她早已进入美院,而我们仍在努力,努力超越她,在艺术面前我是一朵残缺的花,然而我也同样美丽,我有我的朝气,我没有天生的艺术才能但我会努力。
贝多芬,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上帝给了他音乐的才能,让他走上生命的舞台,却夺走了他的听觉,他像是星星一样划过天际的一瞬是最美,然后残缺地落下,或者挣扎着仍在天际游荡。残缺下,他证明了残缺的美丽,他用他的音乐向世人诉说:残缺是美丽,你,我同样残缺,只是方式不同。当《命运》奏响时,人们感到了他命运的悲哀,但更多的是残缺的美丽。
一切残缺皆能成为美丽,残缺赐予人坚强,给予人力量,让一切残缺的悲哀,变为世间的最美。当我们看到伟人成功时,想想你也可以,人人都有残缺,但并非人人都能将残缺变为美丽。
半轮残月,枯花朵朵,野草相衬,是我偏爱的美丽,残缺也美丽。
有些人厌恶残缺,因为他喜欢追求完美。殊不知,月有阴晴圆缺,残缺,其实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艺术。优雅而高贵的爱之女神维纳斯,只有在其断臂时。那种来自灵魂的美之震撼才会完全释放出来,让人惊叹。不论是平淡无惊的眼眸,还是微微上翘、勾勒出一抹若有若现笑容的嘴唇,亦或是站出完美弧线的腿,似乎都不如那断臂的身躯来的自然,来的绝美。只有残缺,才能演绎这人类艺术中巅峰之作。残缺的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幸运。贝多芬双耳失聪,使他能从尘世脱身,远离无端的喧嚣,让他得以沉侵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得以触碰到人类灵魂深处最柔软的东西,得以谱出像《命运》那样震撼人心的乐曲。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希望。残阳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它的残缺。每当站在窗前,欣赏着它美妙的身姿,如血的鲜红,心中总会有种莫名的震撼。正因为有残缺,所以才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渴望。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需求。正因为世间并没有完美,所以我们才要拼了命去追逐它。正因为世间有了残缺的存在,我们才那么在意成功,那么渴望追求未来,我们才那样得以充满无限的活力。残缺也是一种美。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从满残缺的过程。感叹失去的无忧童年,感叹失去的美好青春,感叹失去的美丽曾经。人生就是因残缺而美,就是因残缺才会让人珍惜。爱因为不能拥有而深刻,梦因为不能实现而难忘。人生,总是带着遗憾,因残缺而美。
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一个铁环,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一部分,由于残缺滚不快,因此欣赏到了周围的美景,并交了不少朋友,生活充满了快乐。所以说,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美是一种艺术的境界。世人皆知的爱神维纳斯雕像,没有双臂,是一件残缺品。然而许多雕塑家在观察研究之后,发现他们却无能为力。因为无论怎么样设计,给她安上双臂之后,都无法保持她原来的气质。诚然,给她安上双臂之后,她完整了,但她却不完美。就像我们宁愿养一盆有枯枝的花,也不愿拿一盆假花装饰卧室一样,残缺是如此美丽。
残缺给人以警醒。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圆明园,在被英法联军洗劫并付之一炬后,剩下的是断壁残垣,千疮百孔。于是有人提出要修复它,以弘扬我中华文化之博大。多么大胆的想法,满腔爱国之情啊!然而却遭到拒绝,不是因为浪费太多,而是因为这可以使我们牢记过去的耻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激励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残缺给我们如此大的震撼。
残缺使我们得到更多的美好。流星划破夜空,我错过了许愿;浪花打在岩石上,我错过了祝福……我错过了太多太多,但当你双耳保持聆听,双眼眺望远方的时候,你又失去了身边的美好,就如同一个只顾着低头赶路的人,错过了沿路烂漫的山花,秀美的景色。不要追逐完美,学会用心感受,就会发现那些唱过的歌,握过的手,爱过的人,所谓的曾经,都是美好。
残缺,不是自卑,而是对生活的另一种态度,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残缺,使维纳斯不休,令圆明园刻骨铭心,使我们的人生之路多了更多美好。品味生活,品位残缺,你会发现:残缺如此美丽!
印塘中学初二:***
谁言世上有完美,只道残缺才是美;谁言圆月最风情,只道残月更妖娆;谁言完美最完美,只道残缺才最美。
——题记
残缺与完美,听起来,似乎是一对很矛盾的词,然而静下来心来,细细品味,却愈加琢磨出二者的巧妙联系,残缺与完美,是相互依存的。可以说,残缺是完美的参照物,有了残缺的对比,才衬托出完美,所谓完美,是相对于残缺而论的。
宁静的夏夜,在望月中,感受其圆缺,起伏,月似乎也正在诉说着无奈,它无法决定自己何时圆,也无法决定自己何时残,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改变自己的形状。人们只知在风花雪月的场合中,以它取乐,或是在心情欠佳的时候,叨扰它。然而有谁倾听过它的心声,即使自己经过多年的岁月,早已力不从心,但仍要强颜欢笑,担负起在天上为人照明,供人赏玩的责任与义务。这是一种漫长的煎熬。
人人都在追求完美,学习、工作、家庭、生活,希望可以完美顺当。期望一家人一直在一起,圆圆满满,然而,生死这一关,无论如何也不能随人愿,也正是因为有人的逝去,才更显余人的团结。总会有人死去,有人新生,世代更替,生生不息。这也是残缺与完美的不同,完美使人满足,残缺使人心疼。
其实还是残缺要好一些,起码它会使人心中多少存有一些不满足,从而会继续拼搏,如果人人都是完美的,都失去进取心,那人活在世上,也太无趣了。
平定县第一中学校高一:高璐
在琳琅满目的花店中,一株株的盆景造型各异,绿得鲜艳,红得灿烂,在耀眼的灯光下显得神气无比。仿佛经过花匠师们的精心打造,令人赞不绝口。而躲在墙角的那几盆花,依稀能够找到几片枯萎的残叶,叶片上泛着点点焦黄,像是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比起前面的靓丽盆栽我更喜欢这几盆。它所没有的只是能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表,而拥有的却是那毫不做作的朴实气息。
残缺是一种奋进。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也应当如此,生活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经历了挫折与磨难,我们才会有了激进的精神。
残缺是一种遗憾。遗憾是一段美丽的记忆。在漫漫长的人生即将逝去,年老体衰的我们能够回忆的只剩下这段遗憾的记忆。倘若当我们回首东顾时,竟没有一丝的挂念。那么人生的站点留下的只是句号,而不是可以回忆与纪念的省略号。
残缺是一种真实。儿童的可爱闪现,在于他们的世界是在真实的,尽管他们常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可那是一种真实的表现呀!
残缺是一种意志。对于周围人的冷言冷语,我们应该做到的不是上前和别人大吵一架。而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一种意志力的抑练。
残缺的东西是美丽的。没有残缺,我们的生活只是一张白纸。
岁月碾出的痛,被时间幻化成心室壁上最美的花纹。
——题记
暮春,最后一朵花儿也累了,她隐去了芬芳的笑意,停止了烂漫的舞动,疲倦的微笑被搁浅在花瓣的嘴角。她,躺在风中,任清风一片片地剥去她的身躯与灵魂。身后,留下残红遍地。层层凋零落红,缕缕飘散雨丝,仿佛是上帝送来的吻痕,与她告别。浅浅地,指引着她去渡下一个空虚的轮回。身后的每一片残红里都栖息着一个恬淡的灵魂,包含着默默珍藏的感动与过往;每一滴淌过落红的雨珠,都似她为惜春而凝成的泪珠,盈盈闪动。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面对春残落红,烟雨迷茫,世人早已习惯了眉头紧扣,满溢哀愁。殊不知化的凋零并不是终点,而是轮回的起点,在短暂的空虚过后,辉煌仍会被延续与传递。
对于时光里那一时的空芜,我们总习惯以失望的悲叹而将下一季的风景忘却,就如我们经历一段人生中的灰色后,总会因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惶恐,而不去想那曾经的梦想与许下追求成功的誓言。因此,我们总喜欢将美好的风景定格于昨日的终点,定格于无限的回忆与缠绵,却仅把绵绵不尽的忧伤留于心间与眉宇的相连,把萦绕胸臆的惆怅留在今天。然而,能正确认识残缺的人们并不多一次次地抓住机遇的尾巴,扼住命运的喉咙,用昨日失败后的残缺,去创造今朝与明日的璀璨。
残缺真美,那是一种别样的美,每一天,每一季,我们走过的每一段路程,都蕴含着各自的美,我们只需要铭记,残缺不是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是生命的序曲!
美在字典上的解释是:好,善,美丽。但美就一定要完整的吗?不,有一种美叫残缺。
——题记
阳台上有一盆不知名的花儿,那是爸爸的朋友送的。我悉心呵护它,给它浇水,除草,施肥。不久,花盆里便钻出了几朵粉色的小花。我时常望着它,觉得它少了什么,但还是觉得它很美,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大概是感到我的呵护吧,花越开越多,越开越漂亮,一朵一朵像清澈的眼睛,我常常把我的秘密告诉它,久而久之,它也成了我最忠实的“听众”。我把它当亲人一样看待。因此,当我看到它摔在地板上时,我的心顿时从高山跌到谷底。
我无法去责怪无意的妈妈,看到掉落在地上的它:破碎的花盆,叶子和茎已经分开了。无奈之下,我只把泥土和茎叶扫起来。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在我打扫房间的时候发现了它,它竟然从泥土里钻出来开花了。花蕾像举起的手指,坚定而有力。与之前的枯黄相比,明显好看了很多。我终于明白它之前缺少了什么,是一种支持它迎难而上的信念。
比如断臂维纳斯,她虽然断掉了手臂,但她依然很美,是一种残缺之美,她是艺术的结晶。
而后,我又将它重新放到了阳台上,让它接受阳光的滋润,它就像是穿越丛林的战士。
后来,我渐渐地明白了,完美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不要奢望看到完美,因为残缺也是一种美丽。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