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拿大哲学家马里奥·本格于1981年出版了《科学的唯物主义》一书,在此书序言中他声称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唯物主义”。
2.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3.倒向唯物主义贬抑唯心主义)或知识观影响了我国对课程知识的选择,造成课程内容没有给学生提供全面的正确的知识;
4.福柯的“微观权力论”的“一总三分”的特征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一总三分”的特征融会贯通,显示了唯物史观的特征。
5.无论黑格尔的唯心论或者恩格思的唯物论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点。
6.如果它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或者是恩格思的唯物主义,他们都融合在冲突的决定的共同点。
7.其实,无论黑格尔的唯心论或者恩格思的唯物论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点,即寻求矛盾的统一。
8.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新唯物主义”论,这种改造过的唯物主义已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了天壤之别。
9.值得注意的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对立本身是否与现实的本质有关?它与提倡高道德标准诸如此类的东西是毫无关系的。
10.唯心论和唯物论是对立的。
11.特别是以教条化的唯物主义的建构视角,形成了以反映论为前提以意识形态为指归以“典型论”为典范要求的现实主义理论。
12.但是尽管财富提供了物质上的利益,我相信一个人应该放弃追求唯物主义,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追求幸福上去。
13.它们的作用是使人生变得高尚,使人生超越唯物存在的藩笼、以到达自由(大自在)。
14.以阴阳二气为代表的中国唯物自然观,从物质本身的运动来探讨震因,是中国古代地震成因理论中占主导的认识论;
15.王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其主要代表作《论衡》的驳论美表现为尖锐美、周到美、逻辑美、平实美。
16.循环经济自然观是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展现。
17.要想少犯错误,就必须勤于学习辨证唯物主义,勇于参加实践。(表假设、条件)
18.这一价值取向来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
19.只有坚持科学唯物论,反对唯心论,主张无神论,拒斥有神论,才能驱逐上帝,战胜魂灵,革除各种迷信。
20.试就唯物观与辩证法两方面对之进行分析。
21.在黑格尔那里他找到了观念论辩证法的概念来作为一种理解历史变化的手段,但他借助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作为正确理解它的工具。
22.这就是为什么他称他的体系为辩证唯物主义。
23.辩证唯物主义者主张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24.我们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论,用以指导实践。
25.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26.《荀子。天论》是战国晚期儒学思想家荀卿的一篇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论著。
27.从伦理学史上讲,是古希腊快乐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等思想发展的逻辑结论。
28.大学物理课在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29.因此,笔者就尝试沿着宗教这一条线索,运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来探讨英国的宪政发展。
30.我们主张的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宗教唯心论是不同的;
31.如今的日共与30年前判若两党,辨证唯物主义已被“资本主义框架下的民主改良”这一共识所取代。
32.“动非自外”的内因观;“一物两体”的矛盾观等内含朴素辩证法光辉思想的提出更是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33.但是,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辨析,才能够客观地把握宋王朝德政的真正内涵。
34.以前很唯物的我,恨不能把此理论的始作俑者摔在地板上,痛踩几脚碾碎其成仙成泥,然后啐一口不屑的离去。
35.化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和美育教育。
36.只有在原始实践的泥淖中打滚,现代人才能去除罪恶的科学和唯物主义带来的玷污。
37.文章重点运用了唯物史观,对王充“命”论进行了综合辩证分析。
38.第二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王充“命论”。
39.但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应将赵孟这一历史人物置于宋末元初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探析。
40.正是对这些细节的描摹和勾勒昭示出“唯物史观”的思维主线、思考重点、擅长领域和诠释界域,更提供了我们透视招致其之后坎坷命运的内在理论根由。
41.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了与陈铁民同志的看法相反的结论,亦即系统辩证论确实促进了传统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42.在对“制度与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中,人们立论的坐标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43.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内容贯串于整个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
44.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烛照下的人类学视角的理论意义:有助于深化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思维向度;
45.虽然这个世界的轴心正在向唯物趋向,不过还是要向先贤们致以敬意。
46.称呼马克思哲学的概念很多,有“唯证主义辫证法”、“辫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等。
47.透析当前学界对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之争,也可证明这一点。
48.正如我所说的霍布斯是一位唯物主义者,恰恰是这点使得他在当时臭名昭著。
49.道教风水造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现,现代人应本着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新认识。
50.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我们脚踏实地的面对设备的各种疑难杂症。
51.哈贝马斯欲以交往行为理论取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否达到他的理论目标?。
52.正如詹姆逊所说,第一层次的这两种危险,是结构主义的危险,和庸俗唯物主义的危险。
53.按照唯物主义者的上述观点,人们之所以感知上帝的存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衍变出虚构的信仰体系。
54.他的唯物史观为考察法律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研治中国近代法律史学的新路径。
55.在唯物的一元论学派出现以前很久你们那根据早就被挖掉了,早没了基础。
56.荀子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出了“虚壹而静”的命题。
57.所谓辩证虚物论或唯物论第四形态不过是个人主观臆想的东西。
58.要宣传好实践唯物主义和“三个代表”,就必须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于党的方针政策中,成为治党兴邦的指导思想。
59.辨证唯物主义系统论的提出与发展,为汉字构形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60.形神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是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61.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诠释王阳明心学,则从根本上偏离了王阳明心学的实际,并不恰当。
62.反思这段历史,首先要反思缠绕于它的三种外部批评观:“唯物辩证法”、历史过程论、“小资产阶级”思想论;
63.物质观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作为一个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也有与其哲学革命变革相适应的新的物质观。
64.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旧唯物主义内涵及其域限理解上的偏误;
65.有神,无神,唯物,唯心……再加上先进的科技手段。
66.本文简要分析了斯宾诺莎的唯物论的唯理论和真理论及其对爱因斯坦的研究工作、哲学思想的影响。
67.社会在这里也被认为是一个有多样机理的,单细胞的有机体。 (译者注:该理论倾向于唯心主义,所以以受到坚持唯物主义的苏联领导人----列宁的强烈批判。)
68.哲学唯物主义的对应面即哲学唯心主义。
69.相对于唯物主义,以竞争为中心的世界模式来说,传统主义和唯心主义模式,对于男性来说,可能更为平等。
70.唯心主义通常都与唯物主义想对立,与二元论或多元论相反,两者皆属于一元论。
71.唯物与唯心都承认物质意识的存在性,问题是哪个第一?
72.我们有责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还原人们一个真实的婉容。
73.“手推磨,”卡尔·马克思写到,总结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产生的是封建主义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74.这是因为毛泽东是从“通变”的视角来解读辩证唯物主义的,并从经典的中国经验中获得灵感。
75.要提倡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
76.在南开学校读中学时,奠定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素朴的唯物论辩证法的哲学基础;
77.它能看成是对乔布斯作为纯唯物主义的全新表达的颂扬么?
78.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就是一个能做一些很不可思议事情的身体。
79.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就是以贯穿自己哲学的实践主导原则取代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受动原则和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原则。
80.在19世纪,三大社会历史变迁的经典理论的创建:在社会文化进化论,社会周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
81.唯物史观的诞生过程表现为历史认识论的确立过程。
82.科学的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
83.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与其唯物史观相统一,承认生产力决定性原理。
84.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是人类思想史上理论创新的典范。
85.揭示其唯物史观的基础,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86.它不但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而且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
87.另一方面,它在社会历史观上又含有大量唯心主义杂质,其人本主义异化史观对于唯物史观的产生有消极的影响。
88.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看是人本主义劳动异化史观到唯物史观的转变。
89.坚持代表人民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唯物史观的要求,是党的力量源泉,也是探索真理的需要。
90.马克思不仅创立了唯物史观,而且将自己的经济史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
91.在他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唯物史观与经济史观既是方法论基础,又是基本内容。
92.因此,思想解放应该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原则写入马克思主义哲学。
93.卢卡奇之失在于把自然本体论理解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从而磨平了马克思哲学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差异。
94.然而这些哲学家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即使是一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们也认为科学任是唯物主义的。
95.这个唯物主义,确是一种至美绝妙的东西。
96.那些已经失去物质实用价值的东西,你却仍然无法割舍它。在这个唯物主义的年代,我们之中很多人都被我们占有的东西侵噬了灵魂。
97.在这个唯物主义的年代,我们之中很多都被我们占有的东西侵噬了灵魂。
98.在这个唯物主义的年代,我们之中很多人都被我们占有的东西侵噬了灵魂。
99.他有意从“自由唯物主义”立场探寻日木哲学史的发展轨迹,采用了唯物史观的研究立场和“泛化”的研究进路。
100.马克思把所有这些错误的解释方式称为“机械的”或“粗糙的”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