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全面描写分析全州县才湾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其音韵特点。
2.其格律有七言四句体、长短句间杂的四句体、五句体、六句体,一般都押韵,大多押平声韵,衬字、村词运用普遍。
3.词人往往运用词的声韵特点进行状景寄怀,托物寓情。
4.声韵形式通常表现在拟声、语音联觉以及其他一些音乐手法诸如头韵、谐内韵、重复和行内韵等;
5.“嘈杂凄紧”,“壮伟狠戾”的音乐风格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音乐的特色,对元杂剧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其在声韵、句法和修辞等表现形式方面迥异于传统。
6.一为以艺术为上的纯艺术派,强调高妙意境、声韵美感的神韵,或者说唯美派。
7.余论部分将临澧话与西南官话的声韵调特点进行逐一比较和分析,得出结论——临澧话的确属于西南官话。
8.第一章全面描写了岳阳县筻口镇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其音韵特点。
9.臧克家对新诗的新格律体诗、半格律体诗和自由体诗的押韵进行了探索,有些诗具有一定的格律美,节奏分明,声韵和谐。
10.这种变化的内容是学生方音中部分字的发音在音系允许的范围内更加接近普通话,以及新的韵母和声韵配合关系的出现。
11.文章介绍了加尤高山汉话的声韵调系统及特点,并列出同音字汇。
12.描写毛村话的音系,内容包括:毛村话的声韵调、毛村话语音演变、毛村话同音字汇。
13.在总论、六书、词义、声韵、部首、历史文化、古文字、注疏、方法论、作者许慎、普及推广等十一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4.连叠具有使语义强化、声韵和谐的表达效果。
15.嘉兴话的声韵调系统中,有声母31个,韵母42个,声调9个。
16.本文主要描写了马迹话音系,内容包括马迹话的声韵调系统和马迹话同音字汇两个部分。
17.本文介绍江西省武宁县礼溪话的声韵调、音韵特点和同音字汇。
18.北流白话有声母21个,韵母51个,声调9个,它们有不同于普通话声韵调的特点,同时又与普通话的声韵调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19.说明新津方言的语音系统,分别从声韵调三方面叙述,再说明声韵调配合规律,列出同音字表。
20.论文从声、韵、调、音节四个方面论述了它们与古典诗词的声韵之美和达意传情之间的关系。
21.本文描写湖南汨罗长乐方言音系,主要包括长乐方言的声韵调及其特点、长乐方言同音字汇。
22.文章按照王力先生《同源字典》所定的上古音声韵标准,通过广泛地系联同源词来推求每个词的词源义。
23.本文介绍陕西省南部紫阳县城关方言的声韵调、语音特点和同音字汇。
24.宝玉听了此曲,散漫无稽,不见得好处,但其声韵凄惋,竟能销魂醉魄。
25.由电脑辅助的焦点字音高声韵分析显示,母语为英语的美国说话者倾向会因焦点字位置的不同而改变其音高模式。
26.第四章是涿鹿方言的入声韵母。
27.分析的依据是王力先生《同源字论》的思想,按照同义同训词声韵的通转关系来判断同源关系。
28.根据对娄底师专学生的随机调查,分析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声韵调错误和缺陷的表现和原因。
29.通过对隋至晚唐时期入声韵与阳声韵的比较发现,入声韵的发展速度要快于阳声韵。
30.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
31.详细介绍盂县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连读变调和儿化韵。第二部分:盂县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
32.本文描写广西玉林方言的声韵调,提出了一些与前人不同的看法,对玉林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的古今演变情况进行了讨论。
33.汉语语音识别的基本单元一般为音素、音节以及声韵母。
34.豫北晋语阳声韵尾消变的顺序跟普遍的汉语方言韵尾消变的顺序和趋势是一致的。
35.运用义素分析方法和统计法对壮语以-M为收声韵尾的词语进行语义分析,并以此来探讨它们的语义特征和相互关系。
36.这一部分介绍垣曲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绘制声韵配合关系简表及声韵调配合详表,列出同音字表,让读者对垣曲方言有一个系统地、全面地把握。
37.本文描写了广西灌阳观音阁土话的音系,内容主要包括灌阳观音阁土话的声韵调、语音特点、同音字汇三个部分。
38.第三章描写郧县方言与中古音系的比较结果,初步归纳出一些声韵调方面的规律。
39.文章介绍百合平话的声韵调系统和音韵特点,并列出同音字汇。
40.声韵调的音类划分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41.第二章描写郧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42.详细描写佳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佳县方言的语流音变现象。
43.本文记录了四川新都客家话音系,对该音系声韵调特点及其配合规律进行了探讨。
44.本文主要介绍廉江石角客家方言音系,包括声韵调、语音特点和同音字汇三个部分。
45.第二章,总结了七宝镇地区的声韵调系统,归纳了七宝镇的语音特点。
46.本文通过对当地方言语音系统的辨识,阐释了永登方言声韵调的基本特征以及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
47.本文描写了安徽怀远方言的音系,概括其声韵调的特点,列出声韵拼合表。
48.然后将射阳方言的声韵调与北京语音的声韵调进行比较,探寻射阳方言语音的特点,例如:归入;
49.介绍江西省井冈山市砻市镇方言的声韵调、音韵特点和同音字汇。
50.明代濮阳涞的《元声韵学大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革新精神,在明代韵书中有重要地位。
51.利用熵与汉语元音的共振峰能量设计了一种新的分割方法,并引入重叠分割策略,完整地分割出汉语连续语音中的声韵母基元。
52.本文主要研究了大词汇量汉语语音识别技术,针对汉语语音识别的特点,采用声韵母基元作为识别基元。
53.来自中古通摄、宕江摄的部分入声字在《中原音韵》中同时收在两个阴声韵里。
54.本章运用历史层次理论,梳理祁阳方言声韵音类历史层次。
55.变异修辞的功能可见于它的声韵功能、象似功能和美学功能。
56.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样式,它既有极富个性化的文学色彩,又具有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调。这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的运用、戏词的结构特点及润腔的追求等方面。
57.形式整齐,声韵和谐,音节鲜明,语言洗练,是《老马》这首诗的美学特征。
58.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昔阳的人文地理概况,方言归属以及声韵调系统;
59.首先,细化声韵母,对反映普通话发音准确度的声韵过渡段建立连续高斯混合密度HMM的普通话发音标准度评价系。
60.本文也尝试讨论台湾人学习英语的认知处理,研究显示,至少在声韵处理方面,母语为中文确实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于英语的学习情形。
61.北流白话与普通话的声韵配合关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62.探寻汉语声韵美的构成规律,有利于充分发挥汉语的表达功能的作用。
63.描写广西贺州市贺街本地话的音系,内容主要包括本地话的声韵调和语音特点、同音字汇两个部分。
64.本文首先根据汉语普通话语音知觉混淆的群集分析结果,确定汉语的声韵调音位系统。
65.因此其评书说演在听觉上,更有一种铿锵崎岖的声韵美感。
66.毕业后,一边教学,一边刻苦钻研古文,研究文字声韵。
67.该书在语音考察中声韵并重的特点,在语言文字研究中重视利用生活经验和方言材料的特点,都值得语言文字学者悉心体会和研究。
68.本研究要讨论焦点字在这两个语言群组中的声韵表现。
69.首先,作者运用西方文学批评和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来阐述中英诗歌声韵形式的共同点。
70.作者认为英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声韵和视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71.希伯来文优美动听也不模棱两可;译成英文后,却变得在意义软化的同时保持声韵上的优美。
72.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写作和声韵的出类拔萃。
73.我推荐你读一些介绍诗歌声韵知识的书。
74.入声韵与阳声韵不同的发展实际,可以为探究近代北方语音中入声韵消失而阳声韵依然存在提供一个佐证。
75.平声韵脚充分体现出了言语与语言之间的和谐互动。
76.谁散了笛声韵在那里胡乱地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