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份古典的美意,带着亘古的气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羁绊,至今仍汩汩地流在人们心间。古典之美,是桃花源里的流连,是赤壁之下的沉醉,是岳阳楼中的凝眸,是兰亭酣宴的冥想……古典,是每个华夏儿女心中最深情的梦,轻盈而柔软的美梦。
古典美,是墨香中的畅游。月色初上,疏影斜横,听暮鼓晨钟的悠远,品小桥流水的缠绵,吟春江花月的古韵。秦文汉赋,唐诗宋词,浓墨淡彩,自由挥洒,皆以天成妙思的绘形与造色、别具洞天的体验与参悟,把我们带入斑斓危诡的境界。灵魂如羽,在千景万色中翩翩溢出,观其声势,吟其声韵,品其真谛,心翔寰宇,魂舞山川。肉体尚在书斋,灵魂却飞临远境,飞入古典的美意。
然而,我们难以活在古诗的意境中,就像我们谁也不能活在美丽的传说中一样。书斋中的思考在现实中往往以反讽的形式出现,古典之美的一个转身往往面目可憎。
如今,站在历史沧桑的渭水河畔,放眼四望,群山似阵,残阳如血,哪里还有古典的美境?“子泽丘墟,兰亭已矣!”赤壁被抹上了现代的赭色,朱雀桥落入了历史的尘埃,圆明园只剩下一片废墟,水韵周庄到处是喧闹与浮华……一切诗意的古典都被浸染得面目全非,当工业文明的废水污染我们的河流,当金钱的铜臭侵蚀我们的身体时,也同时污染了我们心中的诗意!易水犹寒,可哪里还有慷慨的离歌?汩罗依旧,可何处还有独行的身影?灞亭伤别,何处有“长亭更短亭”的惆怅?月迷津渡,何处有深过千尺的桃花潭?石头城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见缝插针的高楼大厦,城市建筑比的是高度而不再是文化;周原遗址毁了,比盗墓大军更具破坏力的是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岳麓书院没了,古典文学最后一片琅琅书声在嵩山少林的烟岚里飘散……整个华夏大地,只听得到那寒山寺的钟声,透过沉沉的历史黑雾,残敲着最后一声哀怨。听,那是《采薇》中身心憔悴的戍卒回望故园时幽愤的叹息,还是《离骚》里无可奈何的屈原转身投江时绝望的呐喊?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为一道让人心碎的古墓丽影。
令人欣喜的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正在尽全力拯救那故纸堆中的古典美意。我看见三峡文化遗址的抢救,明长城的维护,敦煌的新修乃至时下“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在全新的环境中为了找回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灵魂所尽的巨大努力!然而,做了这些就足够了吗?古典的衰亡是否真的可以逆转?
恍惚中,我好像看到雨巷中有一个打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渐行渐远。我不禁想,如果朝她大呼一声,她会曼妙地转过身来,朝我们嫣然一笑吗?
下一篇:转身
像密集拥挤的车站,海潮般的人群。多少次过身,回过头,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脸庞,每一次都是那么的匆匆忙忙,匆匆的一眼,便消失于人来人往之中,那一面中的瞬间,无法让你我相识相守,过身后,或许便是永远的错过了...
我们,结束了我们,早就结束了是吗?好似是吧唱着离歌一边潸然泪下还记得吗?当初在星空下许下的愿望永远在一起永远永远不敢转身因为怕和你分开转身了却又不敢回头因为怕不舍得终究还是转身——逃离...
或许前世忘了喝孟婆汤,至今,仍然记得黄泉路上那开的比血还要嫣红的曼珠沙华,煞是刺眼。奈何桥前,你我擦身而过,只因一个眼神的机缘,我看到了你眼角的泪珠,便种下了因果。前世情缘未了,今生含情相续。我为梅花...
雨夜,雨巷。灰蒙蒙的雾气氤氲开来,雨细如丝,打在屋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倚在窗头,看着这纷纷的雨,思绪缭绕,又回到了从前……飘渺的思绪把我带回了从前。那时的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你懂我,我懂你。可是...
萤火虫飞舞的森林,转过身去,远方有你的影子。——题记阿凉与哥哥从小一起长大,五岁时父母双亡,相依为命。哥哥叫杭,皮肤白,笑起来暖暖的。杭对阿凉很好,什么都依着她。她想吃棒棒糖就为她跋山涉水的买,越过小...
她是那么美丽,仿佛一只优雅高贵的白天鹅,仅仅一个侧影就令人怦然心动。那白皙而粉嫩的皮肤,细长微翘的睫毛,如含秋水的晶莹眸子,高挺的鼻梁,与那微抿着的粉嫩朱唇,无一不在诉说着一个完美的故事。我低下头,不...
回忆是抓不到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等爱的背影转身消失于晴朗。——题记晚上每次经过那楼道,里面总会亮着灯光,那灯光给人暖暖的感觉。只是现在灯还在,她给的光还在,人却走了,那一次的转身变成了我与她仅存的回...
身头一次,提笔,却不知怎么去开头。是因为,成长的青葱岁月中,他陪我走过的太久,还是怕,别人眼里的他,与我所想的差了千倍万倍呢?还是从初见开始吧。第一次见到他,是通过哥哥。在那个灌篮高手肆虐的年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