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论述了生于汉未、长期接受儒学浸染的建安七子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以及他们儒家思想的表现。
2.中国古代的法学教育变成依附于儒学和科举的律学教育。
3.罗隐《两同书》的政治思想是指导钱氏吴越国的治国方策,其援道入儒、重思辨的思想对唐宋两代儒学发展有重要传承作用。
4.圣人崇拜不可避免地使批判儒学转化为帝皇儒学, 从而使儒学成为帝皇专制之护符。
5.新儒家的儒学现代化观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类:以梁漱溟、熊十力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儒学现代观;
6.儒家将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视为治国安邦之方略,把珍爱自然天物作为道德教育之内容。这是原始儒学馈赠给现代人的精神财富。
7.程颐所处的时代则是北宋儒学复兴之时,那时的学者大多以恢复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为己任,排斥佛老。
8.之所以强调“和”为儒学之精义,还在于儒家在严格意义上,进行了“和”、“同”之辨,从而也使儒家之“和”范畴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9.从儒学思想对日语敬语的影响以及在日语敬语中的具体体现中,可以看出儒家哲学已经深深渗透在日本国民的思想意识与道德伦理观念之中。
10.你以甜言蜜语骗子路当你的门生,要他脱掉钢盔换上儒帽,收起他的宝剑跟你学儒学之道。
11.孟学的发展与儒脉的兴衰是同步的,并且还促进了儒学的自我更新与完善。
12.这一时期的道教仍以老庄道论为本,同时又结合儒学、融合佛学,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使道教哲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13.从汉朝(202BC-AD220)开始,中国社会就融合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包括儒学,道学,佛学,法家学说,墨家学说和其他哲学流派。
14.中国人尊崇儒学,这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错误和人治主义者的诡计,甚至还把捣诡计的历代邪恶的大儒也照单列入中华民族神圣的庙堂。
15.世治儒学的家学渊源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是胡林翼理学经世思想形成的两大源头。
16.这样,孙吴之经学主要依靠儒学世族之“家学”、“私学”及郡县“学官”而得以传播。
17.唐君毅以现代心理学和西方哲学改造传统儒学心性论,使得他的心本论超越了陆王心学,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
18.儒家哲学的坚决捍卫者儒学主张仁、义、礼、智、信,主张以人为本;
19.他以西方思想作为参照对象,并结合时代语境对儒学和老学的思想做了全新的阐述,实现了科学的方法论转换。
20.自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之儒与荀子之儒使儒学真正的再一次显于当世。
21.康有为及“孔教派”从儒教(孔教)的性质、特征、地位与功能等方面改造儒学为宗教,并倡导立儒教(孔教)为国教。
22.20世纪初期,对于康有为及孔教派的儒教(孔教)观及儒学宗教论,各思想派别都给予了激烈的反驳或回应。
23.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独尊”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选官及法律的儒家化。
24.与佛、道及传统西方哲学的无情、非情乃至反情形而上学相比,儒学哲学堪称是一种性情哲学。
25.但有些儒者激烈地批评民间佛道信仰,认为它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与儒学背道而驰。
26.考虑到现代人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说法,故若要儒学为人们所理解,必须从根基处重新阐释,本文遂尝试提出意义世界说,以解决这个“儒学现代化”中奠定基础的关键问题。
27.但这种新的学说面临着突破儒学边界的困境,故需要区分理想(终极)的儒家与现实(坎陷)的儒家。
28.所谓儒学化改造,大致包括对儒家经典的吸收、置立五经博士、重建国家祀典等方面。
29.纵观整个儒学史,司马迁的写作始终围绕着两个重点:一、儒学与六艺的关系;二、儒学在各个时代的不同遭遇。
30.当代新儒家与劳思光虽有共同的「人文关怀」,但二者对儒学的观点却有极大的差异。
31.在数千年间,儒学一直是中国的官方信仰,朝庭大量任用儒士担任政府官职。
32.将宋明儒学依据存有论划分为纵贯和横摄两个系统,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一大特色。
33.古学属儒学范畴,国学则是试图超越古学的一个学派。
34.本文便是以北宋著名禅僧契嵩的儒佛一体思想为切入点,论证两宋时期中国佛教儒学化的历史过程及其深远影响。
35.同时,论文指出以“合一”或“合流”,以“中国化”或“儒学化”来定性儒、佛关系,都会防碍我们对佛教本来面目的认识。
36.理学上承儒学,下启闽学,理学之诚信成为闽商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37.中国儒学学者于丹2006年撰写的一本书卖出了1千万册。贝尔说,清华大学的学生在争相选修这方面的课程。
38.波士顿儒家在方法论、形上学、践履论三个方面提出了与其它儒学不同的看法。
39.荀学王霸并用,从儒学内部开了异化原宗的先河,同时也启发了秦初儒门“王圣”运动。
40.唐君毅是第二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向与牟宗三称为新儒学的双子星座。
41.三系论是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儒学思想的标志性成果。
42.第四章以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为背景,论述了六君子在儒学转型之际会通诸家、以儒为本的思想特征。
43.欧受王的影响,重视儒学传统,更注重儒道致用的品格;
44.既然可以以“连续性”为视角治儒学史,亦完全可以以“中断性”为视角治儒学史。
45.汉代官吏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在文化结构上经历了由“少文多质”、儒道法等多家官吏并存到儒学化的变化过程。
46.元田永孚另有《小学条二件》,更直接地指出要将儒学贯彻到小学教育中去。
47.《逸周书》对于考察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说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宝典》篇中便能够清晰地看到早期儒学的影子。
48.徐光启作为中国科学译著的先师、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中国哲学史上儒学传统的革命者,都是当之无愧的。
49.而朱子学的某些见解、理论在朝鲜儒学中有甚为深刻的讨论,使朱子学在韩国有异于在中国之发展。
50.儒学论者与儒教论者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儒学与宗教的异同。
51.盐铁会议标志着儒学由思想领域进入政治领域,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52.宋明理学使儒学的宗教天命观思辩论,并且在儒教世俗化方面作了很大的贡献。
53.《中港颜色词语与华夏文化》,载《儒学与21世纪中国》,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页468-80。
54.王阳明是宋明新儒学心学思潮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最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55.而事实是,儒学变成显学的趋势似不可逆转。
56.在这种趋势下,重新找回儒学,并将其催生成显学,便是当下不可回避并应顺应的趋势。
57.儒家学派的先哲大师以易学充实了儒学,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58.在儒学神学化的大背景下,东南的学者并未随波逐流,王充著《论衡》予以尖锐批判,表现出理性主义精神。
59.而此后出现“五山僧侣”等一批儒学者,更是加速了儒学的发展。
60.汉学与宋学皆为传统儒学的重要派别。
61.华裔儒学大师程顺则一生致力于儒家思想与文化在琉球的传播。
62.文中顺笔所及,对于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等当代学者关于中国儒学阐释方面的观点进行了评论,指出其缺乏历史主义观念的不足之处。
63.以伊释儒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其所借用的儒学概念范畴的思想内涵进行改造;
64.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荆公学派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具体包括:消极无为的政治环境、儒释道融合的时代思潮、儒学振兴的现实要求。
65.史氏的人生轨迹,显示出传统儒学在社会变革中的无力与没落,预示出饱受儒学羁绊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
66.实学是中国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思潮。
67.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学传统的重要内容,是儒家士大夫以及一些君主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提出的一种道德理想和治国措施。
68.回归原始儒学、重新解读元典,已成为儒学思想发展史上不断重复的现象。
69.基于对儒学史的变化因子的分析,笔者认为,儒学史分别经历了三种形态:“实存道德描述形态”、“形上学形态”和“形上道德实践形态”;
70.隋唐时代,儒佛道三教在相互斗争的同时又相互融合。它给儒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与观念。
71.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无数后代儒者的研究探索,得以丰富完善,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理论体系。
72.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佛教和道教,均有其各自的养生观。
73.与英美两国情况所不同的中国,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儒学,共产主义,中央集权融汇而成的国家sofarresistedgivinggreaterpoliticalfreedomtoagrowingmiddleclass。
74.然而,正如YanXuetong指出的那样,除非中国的政治领导人能在国内践行,否则外国是不可能严肃地把儒学当回事儿的。
75.对儒学教师YangRuqin而言,该活动表明人们再次对这位哲学家的思想产生兴趣,是一种欢迎的标志。
76.就像蒂莫西•加顿•阿什所说:“在中国儒学又回来了。”
77.权力“绝对论”:社会和政治学中的儒学
78.与会者还探讨了儒学在应对诸如环境问题等中国遇到的现实需求方面所能提供的解决之道。
79.对中国的公众来说,重新发现儒学的意义为正处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快速发展之中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某种意义上的缓冲和秩序。
80.从一开始,这场由国家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在档内高层就不乏贬损者。
81.战后,西方历史学家代之以儒学的现代化或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探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82.儒学是一套伦理道德,强调的是为人处事的正派、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感。
83.他的思想形成了一种哲学体系,被称为儒学。
84.正如与会者建议的那样,最让人充满兴趣的问题是像儒学这样的文化是否能得到全权政治体系的喜爱。
85.至今还不清楚儒学的复兴能为中国带来什么样的结局。
86.但是,中国的政治体系能否受益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应用儒学精神的能力。
87.与死记硬背的传统和教师不再尊重儒学一道,过度拥挤的课堂是问题的原因所在。
88.与会者还探讨了儒学现在和未来的“软实力”。
89.但是,孔子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依然有着重大的影响。他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学的创始人。
90.但这也阻止不了记者覆盖从经济发展、社会趋势到农业改革、以及儒学振兴等方方面面的报道。
91.儒学可以解释这个困惑,她说道,“我喜欢爵士乐。
92.但是在宋朝,政府促进儒学经文儒经的传播。
93.这种以儒解庄的方法,使后世对《庄子》阐释的儒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94.这种儒学是以古文经学为主体的,与前此的儒学相比,表现出适应时代之要求的新特质。
95.然而维新派的传统批判大致保持在儒学改革的范式之内,其对儒教基本上持弃礼存仁的文化改良主义方针。
96.这股社会思潮,初步动摇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成为五四时期更加猛烈的“反孔批儒”思潮之先导。
97.南朝儒学以此三个中心为基础,继续向西向南迁播,从而引起了南方儒学传入地区的文化变迁。
98.在朝鲜朝性理学发展史上,南冥的哲学思想从根本上没有脱离过儒学思想,也没有偏离过当时流行的性理学,性理学可谓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
99.植木枝盛对儒学的批判也甚激烈,他向日本妇女们呼吁:“妇女们打倒儒学吧!
100.犬儒学派是古代希腊哲学学派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