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朱光潜先生颇具影响性地将维柯介入我国学界以来,在美学界和文艺学界的心目中,维柯当为一代美学大师。
2.就美学较适宜的界定“感性学”而言,《新科学》的美学意义体现于五个方面:第一,辟开“诗性文化”世界;
3.李泽厚实践美学注重美的物质性和社会性,贬抑美的精神性和个体性,这使得美缺乏存在的个体价值依据和真实基础。
4.古代诗学倡言“无迹而神”,其美学意义在于:就创作层面而言,“无迹而神”铸就了诗歌艺术含蓄蕴籍的美学品格与虚白的审美结构;
5.鲍姆加登提出了美学是“感性学”的学科,但真正赋予其学科品格的应是在康德的“审美判断力”这里。
6.其《河岳英灵集》“序”、“集论”在“选”、“评”两方面都有重要建树。他提出了“兴象”的诗美学范畴,成为对盛唐诗美的最好说明、阐解,也成为中国诗美学的重要范畴。
7.第三章将水彩画的境界的美学特征概括为构成美、水韵美、肌理美、音乐美。
8.翻译中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原则亦可作为英语变体词的审美原则,用来探寻其使用过程中所折射出的丰富内蕴和美学效应。
9.同时,他在园记中揭橥、总结了文人园的美学真谛和造园的审美法则,成为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10.席勒是美学史上第一个将美育理论系统化的美学家,也是第一个赋予美育救世功能的美学家。
11.从美学意义上来说,京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含蓄的古典美”和“淡淡的悲剧意蕴”两大美学特征。
12.第二小部分指出审美性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语言本体论、审美教育理论、接受美学理论。
13.第三部分对《古诗十九首》自然美、含蓄美、悲凉美、浑雅美等美学特色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第一,《古诗十九首》自然之美表现在深衷浅貌、自然精切的语言和情感的真挚自然上;
14.许渊冲教授从美学的角度,在翻译理论上他创立了“三美”说,即意美,音美,形美,对诗歌翻译产生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5.苏格拉底主张善与美相统一,从而开辟了与毕达格拉斯的形式主义美学不同的功利主义美学思考路线。
16.本文从仁学的三层内涵与伦理学实质出发解构儒家美学体系论、美本质论。
17.梳理席勒美学及其理论形成背景,席勒是在批判传统美论基础上形成自己美学体系的。
18.以往对庄子美学思想的研究,或分门别类地讨论其审美的对象,意识等或分疏其哲学对美学的影响。
19.风流是一个经过了魏晋文学的审美自觉孕育与唐代文学的理论构建的包蕴极广的美学范畴。
20.在这本著作中,珍奈特首先以面向性关注对康德的美学进行了重新诠释,并且和英美的现代美学家进行讨論。
21.美学在欧洲是“自发”的,它随着西学的东渐而舶来,刺激了“中国的”美学的“后发”。
22.在两种情况下,残缺都表达了美学上的价值,并且达到了美所能达到的顶峰。
23.可能你已经读过很多关于“简单既是美”的报道,像极简主义美学啦,减少个人拥有物品啦之类,而关于“简单饮食”这一点谈论的还不够多。
24.如果这幅画中画的是两个女人,残缺的那个就是更美的代表,似乎马约尔希望对美学上残缺的、破裂的美和次级的、完整的美进行对比。
25.“我们通常认为色彩是美好和美学的概念,”埃利奥特说,“然而,颜色也有自身的含义,它能在某些重要方面无意识地影响到我们的知觉和行为。”
26.康德的“自由美”与“依附美”的美学命题,体现了其哲学体系中的“自律论”“它律论”这对哲学概念。
27.蒋孔阳有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一开始就将美学与艺术学做了区别,确认美学的对象是审美关系。
28.历史地评价蒋孔阳美学思想,需要把握学理认知的两个评价维度:世纪中国维度和世界美学维度。
29.为此,语文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人格和教学基本功决定了其在教学中实现良好的美育渗透。
30.船山美学在经典诠释学的视域中展开,美学的意义是在“六经责我开生面”的诠释过程中生长出来的。
31.是黑格尔继康德之后,从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哲学、美学思想出发,认识到传统摹仿说的弊端,进而反对摹仿说,提出新观点。
32.中国古典感物美学是研究文学艺术创造和审美体验的发生之学。
33.西方美学强调“美为何”,中国美学则强调“美在何”。
34.他们把京味文学从美学热潮引向商业热潮,使小说与影视创作在90年代达到美学追求与商业旺销的双赢。
35.因此可以说,郭熙的山水画中的美学价值观是把山水审美和道德追求相统一的人生与自然美学价值观。
36.他在美学上的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的“美育”,不论从诗教、乐教或艺术教育来看,孔子都是中国最早具有原创性的美学家。
37.“美学不美”是当前文艺美学教学中学生的普遍感叹,这与美学的哲学身份和美学过于浓重的逻辑和理论思辨有关。
38.1996年范·丹姆出版的《语境中的美——美学的人类学方法研究》专著完整地记录了其审美人类学基本思想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39.朱光潜是本土学术界唯一一位将毕生献给了中国美学的尊者,其在审美心理学、艺术哲学、美学史等论域都有创造性建树。
40.研究道家的美学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本文仅从庄子的人生哲学角度进入,来谈谈道家关于“与道合一”的美学观点。
41.美学界对于中国美学传统的研究,往往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往往潜在地以西方美学传统作为参照框架。
42.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是其文学美学思想的集中表述,也是中古文学美学史的经典文献。
43.本文考察了前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观,认为:《逻辑哲学论》的语言逻辑置美学于无意义的神秘之域;
44.根据现有文献,沉默可以从很多理论视角来解读,包括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志学、语用学和美学。
45.康德哲学的人学旨趣体现在其形而上学、认识论、道德哲学、美学、逻辑学、方法论等各个方面。
46.《昭明文选》以哀伤为特色,其以悲哀之美所建立的审美范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主要美学基调。
47.第二章分析它的戏剧美学:酷儿性和戏剧舞台,讨论库什纳利用酷儿文化的杂糅实现融合高度美学的戏剧效果。
48.在过去的一学年中,中国大陆的赴美留学生共有6.258万人,约占留美学生总数的11%。
49.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以存在为运思目标,它标志着现代美学思想的完成并开启了后现代美学思潮,他也以其存在之思而完成了对传统美学思想的超越。
50.从实用美、技术美、形式美、和谐美几方面探析了云龙古桥的美学意蕴。
51.“仁”是儒家美学的核心,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并体现出独特的生命存在的价值,道德实践及道德自我成就,是生命创造达至圆成的前提条件。
52.它是一门跨学科的元学科,即它融合了逻辑学、语言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
53.元美学是关于美学本身的反思,元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标志着美学研究已经进入自觉时代。
54.同时结合许渊冲翻译美学理论评析抒情散文英译本、探讨翻译美学理论的应用。
55.宇文所安深受中国诗学的影响,在译诗中显示了忠实于中国美学意蕴的诗性认知能力和开放的审美胸怀。
56.这一点决定了康德美学的优长和不足以及他对美学的深刻洞察和育机。
57.宗白华的美学研究具有雍容、灵动与洒脱的学术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散步美学”;
58.在构筑修辞理论体系时,始终以一个美学家的敏锐洞察力去观察和认识修辞现象,努力探求隐伏在修辞现象深层的美学奥秘。
59.和谐美学的美学史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曰东西方美学史的分别研究;
60.阳明心学美学对四明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心学美学理论的传播及其自身的创作实践实现的。
61.第三章:评价本雅明和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及其理论分歧,阐述此次美学之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62.对“奇”的含义,可以从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叙事、文章学等多个层面进行理解。
63.对于“兴象”这一美学范畴,笔者还结合其美学特征探讨了它在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发展中的承传嬗变关系;
64.这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王国维强调西方现代哲学是“形上之学” ,提出了“学术独立”和“审美独立”的观点,赋予中国美学以现代哲学的思维品格;
65.哲学观的新变和审美需要的新变是《淮南子》美学新蕴涵生成的两个主要缘由。
66.佛教的心性学说促进了中国美学对艺术家主体作用的探索,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美学的主体性意识;
67.幽默作为美学术语,具有其特定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笑、谐中寓悲、机智、含蓄等诸多方面。
68.伴随着现代美学走向诗性化和审美化这一趋势,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审美不只是关乎个人陶情冶性的小问题,局限于审美内部已很难探究清楚审美主义的实质。
69.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文艺美学就是和美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70.探讨先秦语言哲学与美学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美学传统的现代意义。
71.孙髯翁所撰大观楼长联具有极其丰富的美学意蕴,集中体现了对联艺术的六个美学范畴的十八个美学原则。
72.对于儒家伦理美学的影响,主要通过“以礼为法”的秩序美、群体组合的整体美和“天圆地方”的象征美来论述。
73.民族生态审美场是民族生态审美学的整体对象,它的逻辑结构统观化整生化展开,构成当代民族生态审美学的理论体系。
74.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医学美学的性质与对象,强调在医学美学学科建设上应注意独立性与交叉性同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
75.它将最高的和谐“太和”作为自己的美学理想,以“贵时通变”的审美态度,在对生命本体的殷殷关注中体认出生生不已的生命之美。
76.本文意在通过对宗先生美学的梳理,探悉其研究方法形成的背景、具体体现和其感性风格以及对当代美学发展的启示。
77.前者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后者却是瞬时的、速朽的。这体现了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不同。
78.认为青花瓷审美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我国古典美学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中的“以素朴为美”的美学思想影响。
79.水工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山、水、水工建筑物的序结构,是美学四载体形、光、与声、色的最优配置。
80.本文以《淮南子》一书的美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天人合一“四象”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淮南子》天人合一的美学特点。
81.“文学理论”学科在中国出现和发展已近百年,但“文学理论”学科界属很不明确,它与文艺学、美学之间界属不清,时至今日仍未得到解决。
82.本文引言部分以时间为序概略地疏理了孟子研究状况,结语部分归纳孟子美学思想体系,并指出孟子美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83.受模糊学方法启发而产生的模糊美学,不但对于美学,对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无疑也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因为它出现的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方法论意义。
84.“应目”作为美学范畴受中国古典哲学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观照方式。
85.植田寿藏是日本昭和前期美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贡献是构建了以“表象性”为核心的美学、艺术哲学体系。
86.他就在这样一种美学与解释学的独特视阈中提出了一系列有独到见解的美学问题。
87.首先是美学上的力量,这是可以理解的,弥尔顿的诗句之美的力量,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力量,大家通常认为或觉得这是弥尔顿诗歌本身固有的一种力量。
88.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是以对美学学科本性的审思为其先声的。
89.从观念价值层面看,该流派的“自足性”文学观是对西方文艺美学史上那种美和艺术的独立价值的再度申说和改写。
90.其科学创新活动以哲学、道德学、美学等为基础,达到了融真、善、美于一体的近乎神韵的境界。
91.今年春天,学院摹集捐款还掉了所有欠款,并成功使自己成为全美学生平均负债最低的学校:每人只有9,296美元。
92.叠字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语言,是典型的艺术语言。叠字往往集中体现作者的个性,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丰富的审美价格。敦煌词的叠字具有清旷的审美特点。
93.实践美学的崛起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前此美学学派的扬弃。
94.庄子美学是生命美学,它以生命为逻辑起点构建起“道”的美学体系。
95.“直觉”是克罗齐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西方美学中的一个普泛性概念。
96.文学史研究所要做的工作首先应该是朴学的工作和史学的工作,然后才是文学的工作和美学的工作。
97.本文的结语主要说明宋明理学美学对于中国当代审美经验的现代性意义。
98.陶渊明的美学观虽不像他的诗那样尽人皆知,但在美学史上却是独放异彩的。
99.美学价值的基本形式是美,即多项理论(真善美)中价值的这一领域任何去定义。
100.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是印度美学思想的成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