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感人事迹的作文开头
今天我心血来潮,一口气读完了《何芹姣事迹》一文,文中何芹姣同学乐于助人、热爱生活、人穷志坚的高尚品质和她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读完此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何芹姣,女,2001年出生,家住寸石镇青山村十二组,她是青山学校六年级学生,自2010年以来,何芹姣每天用她那瘦小的肩膀背着残疾同学何颖慧上学。
作文《《何芹姣的事迹》读后感》的文章开头
关于感人事迹的作文开头
关于感人事迹的作文开头
今天我心血来潮,一口气读完了《何芹姣事迹》一文,文中何芹姣同学乐于助人、热爱生活、人穷志坚的高尚品质和她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读完此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何芹姣,女,2001年出生,家住寸石镇青山村十二组,她是青山学校六年级学生,自2010年以来,何芹姣每天用她那瘦小的肩膀背着残疾同学何颖慧上学。
在过去的2012年里,中国各界涌现出无数的感人事迹,一次又一次的激荡我们的心灵。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的是终身受益的道理,领悟到的是心灵的震撼,看到的是他们朴实外表下那可感动你我的心。
在社会各界感动人物中有十位最具代表的的榜样,他们为中国人民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事迹响彻影响
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的罗阳代表了无数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贡献的一线工作人员。
查看全文学雷锋,做三好
——读《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有感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实际事迹大家能举例几个?今天,我读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一书,令我受益匪浅。本书主要记述了雷锋的成长经历与日常生活,和如今社会的感人事迹。
好孩子
当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查看全文感动,如清凉可口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心变得澄清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题记
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一场高达8级的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许多感人事迹,在这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中,最让我难忘的是:9岁半小学生从地震废墟下背出两名同学。
5月12日那天,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2年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中幸免于难。
查看全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每当我们唱起这熟悉的旋律时,雷锋叔叔那一幕幕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查看全文不知不觉,我的眼眶潮湿了,眼睛模糊了,但我却清楚的记下这五个英雄的名字,泪水顺着我的脸颊跌落下来,渗透了那张写着他们感人事迹的纸,也渗透了他们的感人事迹。他们还小,最大也不超过15岁。但是,他们却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有名字的话,那就是——情!是呀,只有人间的情,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查看全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再回忆已经过去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我被抗震救灾中里涌现出的许多感人事迹的内容和图片所感动不已!其中谭千秋老师的事迹是我回忆中人物之一。虽然谭千秋老师在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在他身上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远闪烁出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永远表现着谭千秋老师不惜生命爱护学生、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查看全文放寒假前,魏老师在放学的时候给全班同学发了一本书,名叫《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翻开首页的导读,上面精美的插图首先吸引了我的眼球。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的翻开书,细细研读起来。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数百名老师的感人事迹,展示了老师们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在诸多事迹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个名叫《学生生命高于一切》的故事。
查看全文你可曾听说,心灵的是大地的异乡者?是真,让灵魂直立行走,傲然挑战烈日 ;是善,让人与人之间产生称之为爱的纽带;是美,让心灵扎根泥土。真善美,心灵的到达,到达时世界溢满芬芳。
心灵的到达,到达真时,世界变得简单可爱。荷尔德林说:“人类最大的劳绩,莫过耕耘一片真诚的土地。”我感动于“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感动于他感人事迹后的简单心灵,感动于他所传递的人类最为朴实的品质——真。
查看全文焦裕禄 —— 一位视人民为父母、抱病为改变兰考面貌日夜操劳的好党员、好干部,他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将被永远载入党的史册,铭刻在人们心中。
一把右扶手有洞的旧藤椅,一支不是用于写字而是用于顶住肝部止痛的自来水笔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焦裕禄就是用这些来工作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对,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和大小河流。
查看全文“2006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一如既往,感人事迹一幕幕地跳进我们的眼帘,多少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但是他――或许他的故事并不吸引,甚至不能说成是“故事”,也或许他没有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救助过其他人。但是他――他本身就是一个平淡朴素的故事,不需要“震撼”的封面来修饰;他没有在生活中做过救人这种大事,但他,却在大世界里救了全人类。
查看全文“2006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一如既往,感人事迹一幕幕地跳进我们的眼帘,多少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但是他――或许他的故事并不吸引,甚至不能说成是“故事”,也或许他没有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救助过其他人。但是他――他本身就是一个平淡朴素的故事,不需要“震撼”的封面来修饰;他没有在生活中做过救人这种大事,但他,却在大世界里救了全人类。
查看全文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冯志远》。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受益匪浅。
这部影片讲的是1958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丢下了一岁多的孩子,离开了上海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宁夏鸣沙中学任教,四十年来,培养出一万多名优秀学生,而自己却双目失明的感人事迹。透过银幕上冯志远点点滴滴的育人事迹,一个爱岗区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令我激动,催我沉思……
查看全文新的一年到了,《感动中国》也随之而来了,2008年的感人事迹集中在那里,感人之处在那儿默默等待着观看者品味。
2008年初,南方遭遇罕见暴雪,多处电路中断,161万人急需转移。这时,十三农民兄弟挺身而出,维修电路,转移群众……为救灾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8年5月12日14时38分,里氏8.0级地震在汶川发生,抗震救灾场上,又出现了十三个忙碌的身影。
查看全文红飘带,是一个富有暖意的名字,在青岛一件件感人事迹的出现、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的名称,都使人心中一下子敞亮了很多、温暖了很多、感动了很多,甚至连门外一阵阵的树叶响都是在为此而摇旗呐喊。
类似于岛城的微尘精神,在“红飘带”之初,要追溯到2006年底。当年,接连发生在我市出租车行业的感人故事传遍岛城内外:驾驶员莫立斌捡到广东客商600多万元的珠宝和现金,何开功捡到日籍客人900万日元,徐雪林捡到市民10万元“救命钱”,均主动归还失主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查看全文假如我是一名导演
每个人童年都有一个萦绕在心头的梦想,律师、导演、医生等等…
而我,我的梦想则是当一名导演,一名成功出色的导演。
我当导演,不是为了名扬万里,只是为了让更多的影片里时时闪烁革命的光芒,处处印记红色的史迹。
假如我是一名导演,我要让我的电影告诉中每一个学生,要永远记着先辈们每一个感人事迹,要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继续奋斗。
查看全文在4月9日,我校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到大岭山的《东江纵队博物馆》参观。
来到博物馆门口,遥望前方,《东江纵队博物馆》几个大字高高在上。
我们参观了抗日战争中顽强斗争的过程以及战士们在斗争中的种种感人事迹,详细地观看了展柜里的历史遗物,积极地感受着种种的历史细节。其中,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抗日战争时的种种事迹。
查看全文烙印,一个不可磨灭的标记。它也许是人身上的一个缺陷,也许是人精神上的烙印。
每个人身上的烙印,都标志着每一个人成长的足迹。精神上的烙印,鞭策着我吸取教训,奋发向前。
四月十四号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4。7地震,在地震中出现的感人事迹慢慢的成为我们心中的烙印,一直印在我们的心中。
其中有几幕感人的事迹,深深地印在我心里。
查看全文这部影片讲的是1958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丢下了一岁多的孩子,离开了上海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宁夏鸣沙中学任教,四十年来,培养出一万多名优秀学生,而自己却双目失明的感人事迹。透过银幕上冯志远点点滴滴的育人事迹,一个爱岗区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令我激动,催我沉思……
查看全文精神永久,不朽丰碑
——读《英雄故事》有感
我们的红领巾为什么如此鲜艳,我们的河山为什么如此多娇,在革命的路途中,有多少先烈前辈们感人事迹,然而,当我读完《英雄故事》这本书后,找到了答案。
《英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魏锦屏,主要讲了革命时代先烈前辈的事迹。其中,有烈火中的英雄邱少云,有视死如归的小英雄刘胡兰,有英勇之魂狼牙山五壮士,有食草根的勇士杨靖宇……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杨靖宇了。
查看全文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董存瑞、邱少云、瑞恩、老班长、老党支部书记……他们的形象都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永远不会忘记。
通过第四组课文的学习,我不但了解了他们的感人事迹,还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桥》一课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党支部书记的英雄事迹。一个老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沉着冷静地指挥村民,将村民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最后和儿子一起被洪水吞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