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小学四(一)班十月十八日是我记忆之中永远抹不去的,因为那天是我的家乡——石首市建市二十周年,为了庆祝建市二十周年。市政府特意准备了一个规模盛大的焰火晚会。那天晚上吃过饭,我迫不及待便与爸爸妈妈一起前往广场走去,只见人们不约而同从各方向像潮水一样,一浪接一浪地奔涌着,我们也跟着“潮水向前走”。啊!广场人真多!我估计大概不下于2万人。顿是人声鼎沸,一片人海望不到边!我们找了一个最近地方观看。随着观...
作文《抹不去的记忆》
抹不去的记
文昌小学四(一)班十月十八日是我记忆之中永远抹不去的,因为那天是我的家乡——石首市建市二十周年,为了庆祝建市二十周年。市政府特意准备了一个规模盛大的焰火晚会。那天晚上吃过饭,我迫不及待便与爸爸妈妈一起前往广场走去,只见人们不约而同从各方向像潮水一样,一浪接一浪地奔涌着,我们也跟着“潮水向前走”。啊!广场人真多!我估计大概不下于2万人。顿是人声鼎沸,一片人海望不到边!我们找了一个最近地方观看。随着观...
很多人都有着自己抹不去的记忆,我也一样。
记得小时候的一次,我瞒着亲爱的爸爸背了背黄伯伯带来的那一箱巨大无比的啤酒(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结果我把啤酒全撒了一地。爸爸闻声而来,看到此景后,不但没有责骂我,还用最后一瓶完好的啤酒把我清洗伤口。我看见后,热泪盈眶,一滴一滴沉重的眼泪像河流一样流了下来。
一个人抹不去的记忆有许多,而这件事就是我抹不去的记忆之一。
五年级:吴嘉怡
金色的童年,在嬉欢和天真的烂漫的笑话中流去了。留下的是一串串美好的回忆,但也有不堪回首的憾事。回忆童年,那无忧无虑的生活,那傻里傻气的趣事,有时也会不禁哑然失笑。
我有辆小巧玲珑的自行车,它像一位俊俏的小姑娘,穿着一件橘色的外套,可爱极了。可是,这位可爱的小女孩买回来以后,它便是一动不动的了,这天,爸爸突然让我学骑车,刚开始,我有一点不愿意,可我又想到,以后,我就可以不用坐公交车了,自己骑自行车去玩,于是,我便狠下心来,答应了爸爸。
在我院子前面不远处,有一块空地,旁边还有一条溪流,人们都说,小溪流是美丽的,是纯洁的,因为溪水晶莹透亮,太阳照在水面上,水面一闪一闪的,像是点缀着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啊!美丽的溪流,你就像是一条银光闪闪的细带,给这块空地镶上了一道美丽的花边。
溪流白天的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微风吹来,泛起鱼鳞似的波纹,这条溪流也清澈见底,又清又蓝,像玻璃一样,倒映着天上朵朵繁星似的云朵。
溪流卷着无数朵小浪花,拂着杨柳垂下水面的“秀发”,弹着“琴弦,”钻进一座双拱的石桥,快乐地向远方流去。溪流悄悄地流着,像小孩在那静静地玩耍,一会儿拍拍岸边五颜六色的小花,一会儿摸摸沙地上伸出脑袋来的小草。就在这时,我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好的地方啊,看来我在这里骑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傍晚,水是沉沉的,在圆圆的月亮、闪闪的星星。远处空地旁的灯光,房屋上灯光的映射下,溪流更迷人了,我听着哗哗的水声,沿着溪流走着,后面留下的是我歪歪斜斜的小脚印。也留着我儿时的足迹。
第二天一早,我和爸爸来到这迷人的空地上练习。虽然我只是初学者,但我也决不像困难低头,因为有勇气和力量与我相伴。一副银白色带黑色车柄套的柄把,从我坐上坐垫后,我就把这车把紧紧的握住它。爸爸就在后面给我掌握平衡,不认我摔跤。这样一合作,可爱的小女孩便跑了起来。在小溪钱练习的我们。我还是有一点留恋小溪美丽的景色。就在这一刹那,我看见了一块纯洁无暇的华丽的石头,就在我正想骑过去,把它捡回来时。爸爸急忙叫我向左拐,可我偏偏要向右拐,不管爸爸的阻止,也不管自己的安全。就想要那块美丽的石头。突然,只听“扑通”一声震响,我四脚朝天的摔跤了。爸爸看见了,那刚刚温柔的表情,一下变得严肃了,我那小脸一下红的像一个苹果似。心想:这下完了,怎么办啊?早知道我就听爸爸的话了,真是后悔死了。就在这时,我真想找一个地洞钻进去。爸爸的眼神仿佛在说:“这次就算了,我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我小心一点。”我的心里更加害怕了。可爸爸却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扶我起来,继续骑车。在无数的摔倒中,我学会了一点点,在空地前面的草的上,那娇嫩的小草,我渴望去拥有它。有了这个念头,我就叫爸爸放手。刚刚骑了一半的路程,一个幅度180度的转弯,让我心惊肉跳。真是冒险啊!爸爸走过来,他说想和我谈谈,我爽快的答应了。他说:“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只能一心一意!”我一直沉思着,过了一会,我恍然大悟的跳了起来。一次一次的失败,让我又放弃的念头,但又不得不继续,只好勉强的学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渐渐的学会了,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这次和它艰难的旅行中,同时也让我懂得了许多人感悟不到的道理——决不像困难低头!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直到,我还忘不了这件事,它就像一根钢针深深地插在我的心里,成了抹不去的记忆
华林小学六年级:杨芸芸
撕下日历来,今天几号?哇哦,星期五呀!唉,这么快,日子就这么从我手中流去。
我打开衣柜,翻出几件衣服穿上,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外星人的脸,他帮助我的太多太多了,我只是清楚地记得我伤心的时候他会逗我笑,在我生病的时候关心我,也比班级任何一个人都了解我。
他,是何思正,虽然长得帅,但也不失可爱,有深黑的葡萄似的大眼睛,脸上的皮肤像沙发一样柔软。因此,我总爱捏他的脸,金丝般波浪般的齐耳长发,总穿一身宽松的运动服,他长得像一只可爱的小熊,他每次都借我的笔,用没水再还给我,我也心甘情愿,这在班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认为我喜欢他,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还记得上次星期五,下了一场大雨,我没带伞,他把雨伞借给我,自己淋着大雨,星期一,他连请了三天病假,我知道,他是感冒了,这一切都是由我而起的。我心里充满了内疚。
他啊,是一个认真的人,上次考试,我答完卷没检查,只顾玩。卷子发下来了我考了88分,他考了100是全班最高,我羞愧地低下头。
我发现,自从遇到他后我变了,变得不再粗心,学会了关心,记住了他的10000个笑容。
生活就是这样,人的一生应该有一个忠实的朋友,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经历,才会天天带着笑脸。
假如再给我三天和他同桌的光阴,我会让这三天成为我心底的,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六年级:柠萌比我萌?
记忆每个人都有,它就像梦一样,有的记忆可能随即就忘,有的记忆可能终生难忘,而我也有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记得那是在一个夏天,一个上学的雨天。那天早上正下着磅礴大雨,雨滴碰击着地面的声音早已成了下雨乐曲的伴奏。突然,一个小妹妹因路滑跌倒,脏水毫不客气的四处溅来。而路上的行人们都穿着雨衣,提着雨伞,可就是没有一个肯去扶这一位摔倒在地的小女孩。此刻,我的心中一片凉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了,帮助这个小妹妹的话也会耽误我上学的时间的!对,不帮。可是,我也是一个少先队员啊,老师常常教诲我一个人要乐于助人,才是一位好人!那,还是帮助这个小妹妹。此刻,我一言不发,走上前去,二话不说地背起了小妹妹,一边问她痛不痛,一边又背着她走向学校的医务室。“谢谢啊!”这位小妹妹刚到了校门口,已经开始向我道谢。这份甜蜜已经无可比拟的印在了我的心中……
那一天我虽然迟到了,却依旧的感受到了甜蜜。这就是我那无法抹去的记忆,每想起它,也会提醒自己:乐于助人!
上海上南三村小学五年级:屈子熙
??知了工作繁忙的夏天又到了。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很快,我们就要进入不同的中学,开始新的学习阶段。早已长得茂盛的大榕树叶就像我们心中的不舍与回忆——数页数不清。
拿起毕业照,许多往事再次涌上心头。
有一次,学校组织六年级集体郊游。在郊外,同学们都围在一起有说有笑;老师叫我们和花私语,和草交谈,和大树对话。雨后的郊区一片青绿,沾满露珠的树叶在枝头苍翠欲滴。这时,绿叶激发了唐小军的“灵感”,他对班里的小胖说:“哎!小胖,树叶正看着你的‘猪头’流口水呢!”“我没有带猪头来啊。”小胖听后一头雾水地说。听了他的话,我们一齐朝他喊:“就是你呀!”“哈哈哈哈哈……”没想到,我们说完,好脾气的小胖竟是第一个笑出来的!他的宽容让那次郊游无比和谐。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过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节日。
那天,我坐在座位上和同桌一起演练一条算式。忽然,班长急急忙忙地跑上讲台,气喘吁吁地告诉大家:“快……快!老师让……我转告大家,马上到操场集合,拍毕业集体照!”我们听了,马上排好参差不齐的队伍,下到了操场。正巧这时,校长迎面走了过来,问我们做什么。我们兴奋地齐声回答:“拍毕业照!”声音很响,引来了很多同学。但后来,校长告诉我们没这回事!我们尴尬极了,掉头就往楼上跑。一上到教室,我们就开口大骂:“坏班长!你怎么可以骗我们!”“就是!”只见班长若无其事地对我们说:“你们好。愚人节快乐!”我们当场就把班长“揍”了一顿。
但后来,真正拍毕业照的那天到了。我们身高不同的每一个人被老师和摄影师像面团一样揉来又揉去。在人头攒动中,摄影师的手也在跳着舞,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直到安排好位置了准备照相。当摄影师喊起“一、二、三。”时,我们的笑容也在下一秒定格在那小盒子中。
我们的童年和记忆同时也被快乐打包。
在这个班级里,许许多多性格各异的同学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又令人向往的班级。
他们,给我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市六小六年级:揭育苗
记忆每个人都有,它就像梦一样,有的记忆可能随即就忘,有的记忆可能终生难忘,而我也有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记得那是在一个夏天,一个上学的雨天。那天早上正下着磅礴大雨,雨滴碰击着地面的声音早已成了下雨乐曲的伴奏。突然,一个小妹妹因路滑跌倒,脏水毫不客气的四处溅来。而路上的行人们都穿着雨衣,提着雨伞,可就是没有一个肯去扶这一位摔倒在地的小女孩。此刻,我的心中一片凉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了,帮助这个小妹妹的话也会耽误我上学的时间的!对,不帮。可是,我也是一个少先队员啊,老师常常教诲我一个人要乐于助人,才是一位好人!那,还是帮助这个小妹妹。此刻,我一言不发,走上前去,二话不说地背起了小妹妹,一边问她痛不痛,一边又背着她走向学校的医务室。“谢谢啊!”这位小妹妹刚到了校门口,已经开始向我道谢。这份甜蜜已经无可比拟的印在了我的心中……
那一天我虽然迟到了,却依旧的感受到了甜蜜。这就是我那无法抹去的记忆,每想起它,也会提醒自己:乐于助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我的童年是五颜六色的,是快乐的,是充满活力的。在我的童年中,有许多令我难忘的记忆。下面,听我来讲一个故事吧!
那是一节活动课,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我便和几个同学做起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老鹰捉小鸡。我当老鹰,有责任心的露娜当母鸡,罗娜、贝蒂、芬琳和丽莎当小鸡。
游戏开始了!作为老鹰的我瞪大眼睛虎视眈眈的盯着母鸡和小鸡;露娜也不甘示弱,张开双臂,竭尽全力保护小鸡;小鸡呢,则紧紧地抓着母鸡,仿佛马上就要被抓到了似的。我盯着小鸡冲了上去,这时露娜迅速地移动,挡在我的前面。我冲到东她挡到东;我冲到西她挡到西。经过好几个回合,我都没有捉到小鸡。
我有些焦急,心想:怎样才能捉到小鸡呢?忽然,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到了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声东击西。我便做了个假动作,露娜果然信以为真,跟着我往东边跑,突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绕到了露娜的后面,轻而易举地抓住了最后一只小鸡。那只小鸡气呼呼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她那样子真滑稽!然后我又乘胜追击抓住了第二只小鸡。露娜一心急,被脚边的一滩水滑了一跤,后面的小鸡也跟着滑到。看着她们那样子,有的同学笑得前俯后仰;有的同学笑得合不拢嘴;我笑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而她们也笑得很开心!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很开心呢?这就是那件令我开心的事情;也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知了工作繁忙的夏天又到了。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很快,我们就要进入不同的中学,开始新的学习阶段。早已长得茂盛的大榕树叶就像我们心中的不舍与回忆——数页数不清。
拿起毕业照,许多往事再次涌上心头。
有一次,学校组织六年级集体郊游。在郊外,同学们都围在一起有说有笑;老师叫我们和花私语,和草交谈,和大树对话。雨后的郊区一片青绿,沾满露珠的树叶在枝头苍翠欲滴。这时,绿叶激发了唐小军的“灵感”,他对班里的小胖说:“哎!小胖,树叶正看着你的‘猪头’流口水呢!”“我没有带猪头来啊。”小胖听后一头雾水地说。听了他的话,我们一齐朝他喊:“就是你呀!”“哈哈哈哈哈……”没想到,我们说完,好脾气的小胖竟是第一个笑出来的!他的宽容让那次郊游无比和谐。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过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节日。
那天,我坐在座位上和同桌一起演练一条算式。忽然,班长急急忙忙地跑上讲台,气喘吁吁地告诉大家:“快……快!老师让……我转告大家,马上到操场集合,拍毕业集体照!”我们听了,马上排好参差不齐的队伍,下到了操场。正巧这时,校长迎面走了过来,问我们做什么。我们兴奋地齐声回答:“拍毕业照!”声音很响,引来了很多同学。但后来,校长告诉我们没这回事!我们尴尬极了,掉头就往楼上跑。一上到教室,我们就开口大骂:“坏班长!你怎么可以骗我们!”“就是!”只见班长若无其事地对我们说:“你们好。愚人节快乐!”我们当场就把班长“揍”了一顿。
但后来,真正拍毕业照的那天到了。我们身高不同的每一个人被老师和摄影师像面团一样揉来又揉去。在人头攒动中,摄影师的手也在跳着舞,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直到安排好位置了准备照相。当摄影师喊起“一、二、三。”时,我们的笑容也在下一秒定格在那小盒子中。
我们的童年和记忆同时也被快乐打包。
在这个班级里,许许多多性格各异的同学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又令人向往的班级。
他们,给我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回想军训的点点滴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仅仅五天,却成为了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忘不了我们在训练场上的英姿飒爽,一排排笔直的身影,像一朵朵整齐的小绿花。立正时,抬头挺胸,一动不动。站得像钉子;像竿子;像挺直的竹子……久久的站立,使我们腰酸背痛,甚至麻木。蹲下时,也少不了腰要直、头要抬起来,两眼目视前方,两手放在两腿上,不能懒懒散散,左右晃动,要像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动就会死得很惨,蹲久了,脚累、腿也发软,起来时,脚还在不停地颤抖。坐下时,也并不轻松,两手放在两腿上,抬头挺胸,不能东张西望、左右晃动,不抬头看前面就是死的恶兆。让我们体验到纪律的严明和军人的风格。
忘不了我们“八公里拉练”一路上沿着山路上山,一个接一个地走。山路曲折盘绕,坎坎坷坷数不胜数,尽管路难走,但精彩还在后头。阳光普照大地,风景优美,鸟语花香,群山像驼峰;像长蛇;像闸门……湖水清澈透明,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和小鱼。有我们一、二、三排的拉歌,梁老师的一段优美的舞姿,班主任超哥的“铁犁牛耕”迎来了全场如雷雨阵阵;似山洪暴发,响彻云霄的掌声、欢呼声……有这么精彩的拉歌、表演,怎能不把疲劳抛到九霄云外呢?
忘不了我们在烈日下锄田,顶着火红火红的太阳,我们三个人为一小组,一个人拿铲子,使劲地铲。两个人拿锄头,用力地锄田,力尽不知热,背灼炎天光,豆大似的汗珠直往下流,挥汗如雨。我们把土都往中间放,一块长方形的土地就这样在我们三个人的同心协力下弄好了。我们继续接着弄……短短的一个上午,就让我们懂得了谁中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一点一滴。
军训里的点点滴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忘不了军营里纪律的严明、精彩的拉练、锄田的艰辛、叠豆腐块被子的艰难,更忘不了因我们而嘶哑的甄教官……转过身,校车已载着我们缓缓地驶向——鹏权中学,而军营里的一切成为了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已渐行渐远,但每年那两个节日是我童年印象最深最渴望的日子。一个是中秋节另一个便是农历新年, 过年那些事儿是心底永远抹不去的温暖。
过了小年,大年即农历新年也就五六天光景了。在这中间人们忙于除尘洗涮,忙于置办年货,忙里忙外,忙到精疲力竭。于是有主妇们概括说:过大年实际上是要女人们的老命!
进入腊月,天气通常滴水成冰。母亲早早地将那些小个儿胡萝卜洗刷干净,放到背阴的房子里冻上。一到腊八,父亲一大早摸黑到村南大河湾里打些冰块,用桶提回来供母亲做大大一锅腊八粥。也不知那时候为啥不用缸里的水煮粥,而用冰块化水来煮。小时候没在意,成年以后似乎对这些又懒得理会。腊八当日吃不完的粥盛在碗里放到背阴处一晚上就冻成碗坨,存起来年前年后热着吃。
过了腊八,接下来母亲会用谷米面或玉米面做一种烙饼,我们当地叫烙花儿。母亲通常用一个大面盆把备用面粉和成较稠的面糊,然后放在较热的地方(炕头上或烧完饭的锅灶里),让面糊充分发酵。等发酵达到要求后,母亲会在面糊里放一定量的食用碱面儿和糖精,搅拌均匀然后用勺子盛到火盖上,摊薄摊匀一张饼接一张饼地烙,大半天能烙上一大叵箩 。然后也放到背阴处冻上。
母亲备好这些吃食以后我们也放寒假了,每天早晨赖在被窝里,姐姐要冻花儿,弟弟要冻胡萝卜,叽叽喳喳吃得嘴唇发紫发僵,被窝里也是砂砂硌扎的。姐弟几个又使劲把冰凉的小手往别人脸上捂,嬉笑打闹。那样的日子就像现在孩子们吃到洋快餐那样惬意。
因我们当地地处丘陵地带,雨水稀少,土壤贫瘠,靠天吃饭。小时候只能吃到可数的几顿白面饭,母亲除了烙花儿还蒸一种莜麦面和小麦麸皮面和起来的花卷,像有些地方人们蒸年糕一样都是为年后正月里准备食品。这种花卷类似于现在馒头花卷的做法,先把面和好发酵然后加适量食用碱面儿揉匀,再折成小花卷上蒸锅蒸十分钟左右。
母亲最后准备的过年吃食是几种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糕点:麻花儿、麻叶儿还有油果子。都是甜食,特别是油果子,家境好的人家会在油果子外面裹上糖,像我们家自从哥哥们说上媳妇儿才裹的糖。这几种甜品因是用白面发酵加油加糖加碱面儿揉匀搓成形状,最后再油炸。缺少用料,母亲做得很少,而且是待客用品,我们只能品尝少许一点点。
母亲年前还要准备的一种食品是土豆粉条,大约也会用大半天的时间才能做成一把一把的粉条,然后冻成粉坨子,年后和上豆腐土豆炖。好人家用猪油炖,没有猪油只好用胡麻油炖上吃。至于猪肉炖粉条那时只有客人来时才有的待客茶饭,于平时只是一个传说。
年前还要准备的食品类是豆腐。做豆腐通常是父亲领上一个哥哥拿上或多或少的黄豆黑豆去村里豆腐坊让师傅去做,不用母亲操心。要母亲年前上心的最后一种食材是豆芽,母亲一般在除夕前七八天泡好豆子,每天早晚各淘一次水。到除夕前一天豆芽已长好,母亲会发动全家老少摘捡豆芽。由于豆芽个儿小且多,全家人干也得大半天,有时还会捎带上晚上干。在昏黄的灯光下摘捡豆芽,给面前放豆芽的方桌磕头如捣蒜,甭提有多瞌睡,至今记忆犹新。
除了准备食品,母亲年前还会为一家老少缝制新衣浆洗旧衣。那会儿还不兴裁缝,各家都是持布票和毛票到镇上供销社扯上各色花布,然后自裁自缝。母亲打小练就一手好针线活儿,缝制家人衣裳从不求人。先裁好然后白天黑夜地缝,一家人的新衣也得十几天。其实父母不一定年年换新衣,我们兄妹几个也就过大年换一次新衣,上衣耐穿,一年四季也够穿了。到了年中下衣就到处是窟窿,母亲晚上不出工抽空在灯下缝缝补补,年底时候就补丁摞补丁了。
除了外套的新衣裳,母亲老早就开始为我们做新鞋。老人家做的鞋比供销社卖的鞋还结实,也跟脚,一个缺点就是兄妹几个的鞋只能从大小上区别,没有颜色的差别,全部除黑即灰,要么是蓝色的。母亲做鞋的工序很繁杂,每年在天气干燥少雨的季节便打好袼褙,压在炕席底下。然后再捻麻绳子,等到进入冬季就开始做,母亲通常先做鞋帮儿。
把打好的袼褙裁成大大小小的鞋帮儿,然后在上面裱糊一层新布做鞋面儿,里层再裱一层干净旧布做鞋里子。接下来还要用较窄的布条把鞋帮儿有毛茬子的上下两边沿起来,叫沿边儿。沿好后,母亲便将鞋帮儿脚后跟处缉(qi)在一起,就成立体的鞋帮儿了。因做鞋帮儿所用的袼褙是用旧布或碎布加衬纸裱成的,所以母亲还要在上面一圈一圈缉上密密的针脚以提高耐磨度。
鞋帮儿到此算完工,母亲便开始做鞋底。鞋底和鞋帮儿一样也用老早打好的袼褙做,不同的是鞋帮儿只用一层,而鞋底用五六层,沿好边儿后母亲就用捻好的细麻绳密密地纳。左手拿着鞋底子,右手上戴着一只没有手指头的手套,用细铁锥子用力扎一下鞋底,又拿起纫着细麻绳的大钢针在头发上篦一下,然后再扎向鞋底。现在想起来母亲千针万线密密麻麻纳的何止是鞋底,分明纳的是慈母心,纳的是母亲千疮百孔的生命之河。
纳好鞋底,母亲就找出鞋帮儿,再用麻绳将鞋帮儿和靴底绱在一起,最后上鞋楦往大撑撑还起定型作用,一双布鞋就做好了。除了做些日常营生,母亲做一双鞋前后一共耗时约四五天。将全家人过年穿的新鞋都做好前前后后几乎要母亲近一个冬天。
这样的鞋我们姐妹几个能穿到来年冬天换棉鞋,而那几个兄弟一年能穿破三双。年复一年,年年过新年,在我童年记忆中母亲就这样夜以继日操劳着,无怨无悔做着永远做不完的营生……
过了小年,家家户户还要除尘粉刷墙壁。小时候我最怕过这一天,彻底大扫除还要粉刷墙壁再加上贴窗花也得要大半天,午饭一般就简单吃些熟食。饭点儿回到家既没热饭可吃,也没一个干净地方可坐,虽说心里有点小不开心,但那时的娃在父母面前是不敢说半个不字的!
过年最后累人的一件事是清洗行理和旧衣服,主要还是母亲完成。清早早早起床,要在中午前洗完,要不干不了。不像现在有洗衣机有脱水缸,全部都用搓衣板手工洗,洗完所有要洗的衣物母亲常常两手腕都有血印子。
过年本来是欢天喜地的一件事,可现在想想于我母亲来说根本就是遭罪。母亲在有生之年没享过一天福,却吃了比别人多的苦受了比别人多的罪。若有来生,唯愿我的母亲托生于富贵之家,不愁吃穿,没有烦恼……
忙忙碌碌中日子跌近了除夕,人们或在除夕前一天或当天还要再次清扫院子,然后贴上大红喜庆的春联,倒福字和门神。除夕下午父亲还在院子里垒上旺火,备大年夜迎财神。年夜饭菜较素日要丰盛的多,菜肴也随着农村个人承包实施以后越来越多,而且开始有鱼类,寓年年有余。主食是雷打不动的烙饼,小时候是油饼,即现在流行的家常饼、一窝丝的前身;后来络糖饼,再后来开始烙馅饼。饼在火盖上烙要翻一次,我们当地人们渴望来年翻身过得更好,所以饼承载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年夜饭总是在急切与渴望中匆匆结束。哥哥姐姐们忙着找约好的玩伴,弟弟也敢跑出去放炮仗找小屁孩们玩啦,不过父亲还会尾随其后。只有我会跟在母亲后面随一些大人们在村里东家进西家出串门儿,这是过年的习俗:跑大年。年轻人和孩子们会玩扑克牌的,大年夜前半夜会打会儿扑克出去响会儿炮仗,大人们串门儿唠嗑,直到后半夜两点前后才各自散去。
牵着母亲的手,跌跌绊绊地行走在黑魆魆的小路上,那时常常想大年晚上咋不能像八月十五月亮圆圆的,照亮人们回家的路该多好。紧走慢走天空炸响了大麻炮,此起彼伏。母亲拉着我的手急走,我在后面小跑着追,好不容易回到自家院子,父亲已经燃起了旺火,哥哥姐姐们忙着搬炮的,剥包装纸找捻子的,一片欢声笑语。为数不多的炮仗很快灰飞烟灰,母亲铲旺火余火到灶台里,准备煮饺子。虽说即将吃到日思夜盼的年夜饺子,可哥哥姐姐们还是架不住一年一度的彻度狂欢,都急急忙忙跑掉了。剩下我和弟弟早都是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爬到炕上梦周公去了。
除夕过后,人们在家清闲两天,直到正月初三全家人集体迎接喜神后,便可外出访亲拜友。来来往往十几天,眨眼便到了元宵节。元宵节在过年时候最热闹,人口多的村子在节前就自行组织秧歌队,晚上点起一堆篝火,自娱自乐很是热闹。到了节日那三四天齐赶赴县城,加入到县里各文艺表演队伍中。
在大街上看各种表演,我依然牵着母亲的手,在人头攒动中挤来挤去。不知是年龄小还是现在的人们敷衍,总觉得小时候的秩歌好看。踩高跷连蹿带蹦,活力四射;耍龙灯的小伙子腿脚生风,头顶上的长龙上下翻飞,晚上龙灯里还点上蜡烛也吹不灭;舞狮队的大小狮子一会儿从高桌上腾空跃下,一会儿又跳上桌子,追着舞狮人手中的锈球,表演紧凑而悦目,博得阵阵掌声;划舟表演也是高潮迭起,梢公忙前忙后,抖动着身子,摇摆着长长的胡须,引得围观的人们也有上前帮忙的冲动;秧歌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美女更是风情万种,甩动着彩带,打着各色彩扇,扭动着腰肢,眼眸顾盼琉璃,让人浮想联翩……
如今日子富裕了,服装各式各样,过年的宴席也越摆越大,元宵节的文艺表演还有,在心里却怎么也不能和小时候过年气氛搭上边儿,是远离童年心念已老,还是身边少了母亲的陪伴,自已也说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