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举办了“大山与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非浅。我参加的是编花绳小组。一听到编花绳,我就觉得很没意思,那不是女孩子们玩的吗?我才不感兴趣呢。不过,既然报了名也只好去看看了。我慢腾腾地来到编花绳小组,大家已经在集合了。教我们的是温老师。她胖胖的,穿着白色的衣服、蓝色的牛仔裤,正微笑地看着我们。她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条绳子,温和地说:“同学们,我们来做第一种编法‘降落伞’。”“降落伞”的做法其实很简...
作文《享受成功》
享受成功
学校举办了“大山与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非浅。我参加的是编花绳小组。一听到编花绳,我就觉得很没意思,那不是女孩子们玩的吗?我才不感兴趣呢。不过,既然报了名也只好去看看了。我慢腾腾地来到编花绳小组,大家已经在集合了。教我们的是温老师。她胖胖的,穿着白色的衣服、蓝色的牛仔裤,正微笑地看着我们。她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条绳子,温和地说:“同学们,我们来做第一种编法‘降落伞’。”“降落伞”的做法其实很简...
泡沫在阳光下漂浮,轻轻一触就会破灭,但它留下了五彩的光泽;流星在夜幕中划过,瞬间燃烧后就会完结,但它留下耀眼的痕迹;汗水在脸颊上流过,即使很快就会蒸发,但它留下努力的见证。
这些都是过程,尽管这些过程也许艰难、也许痛苦、也许结束后便会就那样逝去,但那一定要是美丽的,一定是值得回忆的。享受这过程,OK!
花儿在夜空下悄悄地绽放,我走过去细嗅花香。问道“此时是否就是你最美的时光?”花儿却摇头不语。恍惚中,我似乎听见了花儿柔柔的情语,看见了花儿在种子里拼命的发芽,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霖。它在烈日下顶着骄阳、默默的呼吸、忍受着虫咬人踏、狂风暴雨、冰天雪地。春去秋来,终于开出花蕾。我貌似听到它笑着说“这才是我最难忘、最享受的过程。”年幼的我嘟着嘴,不得其解,那过程是那样的艰辛,又有什么值得享受的呢?我将这个问题留给了长大后的自己。
长大后的我,望着自己的过去,不禁笑着对自己说:“这才是最值得享受的过程。”深夜,天空便是我的回忆。不禁想起了在幼儿园成长的过程。胆怯的我因为想要得到老师的大红花,冒险举起了颤抖的手回答问题;上进的我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坚定的燃起夜灯努力学习;好强的我为了体验飙车的飒爽,坚强地忍受着伤疤血流;天真的我为了得到朋友的友谊,便敞开心扉不惜一切……多少个第一次就这样悄悄流逝,成了曾经的见证,也成就了现在的我。
我的成长不正和花一样充满艰辛与烦恼吗?长大后的自己坐在花一样的星空下对自己说“这过程才是我最享受的时光。”这过程饱含着曲折、智慧与快乐;也蕴含着意外、惊喜与沮丧。可以说,这些,都是美丽的享受。
过程是一种享受。生命正因为有过程才越发坚强;生存也正因为有过程才会潜能无限;生活正因为有过程才变得绚丽多彩。那便是过程,回头看看时,过去的你,过去回忆的一切定会看着你微笑,目送你到达更远的地方。
享受这过程,OK!
曾经到过几个思想里认为景致很美的地方,就禁不住心潮起伏开始舞文弄墨了。不经意间竟也有了好几篇游记,把它们串了起来,也不知天高地厚便称其为散文集,而且还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行走山水》便发到了网上,并在第一时间告诉了远方的一位文友。我觉得那些地方好美,颇具内涵。但却没有想到,朋友看了竟然哈哈大笑。她告诉我文章写的还差强人意,去过的地方也还算美,但有点井底之蛙看天之嫌。原来自己去过的、被自己倾注了满腔热情、搜肠刮肚寻觅辞藻歌颂的地方,在朋友眼中却根本不值一提。她说如果你见到了大美之山水,也许会变得无言无语的了呢?
我是每时每刻都渴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的,可机会不多。附近除了黄土还是黄土,没什么地方可去。远方那些山清水秀的地方却去不了,所以也就常常的遗憾。其实那几篇游记与其说是写到过的地方,还不如说是在写梦中的香格里拉。
朋友说她最不感兴趣的事就是旅游,而且身子懒,如果不是一天须三餐上班不能光屁股甚至连街道都不想去。这是假话,鬼才相信。因为我去过的地方她都去过如北去宁夏“曳住流沙脚步”的沙坡头、南下“山水相依的画廊”桂林阳朔;我没去过的做梦都想去的地方她基本上都去过如“热带雨林与傣家风情并融”的西双版纳、似一轮弯月般碧海白沙被称之为“跌落在地上的天空”的亚龙湾、“听罢琴声听涛声”的鼓浪屿和那“风雅的杭州西湖”……
也许她到过的地方太多消磨掉了内心的憧憬令她没有了向往,或者我到过的地方太少总有那么股冲动在翻腾,我竟然对朋友在羡慕之余生出了极大的妒忌,我常常粗暴地打断她的话题:什么看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睡觉,你所说的话让我听起来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味道。可她根本不理会我的心情。
前一阵子突然收到一包裹,在记忆里好像有十多年没收到过信件、包裹了。惊诧之余打了开来竟是一本16K本足足有500多页很是精美的书。那是《中国国家地理》的特辑,取名《选美中国》。它以“颠覆传统、推进审美、关注西部”的口号对中国最美的地方分15类进行了排行。图文并茂,价格不菲,国内售价68元人民币,港澳台100港元,海外30美元。看扉页上的留言:愿你梦想成真—未来的现代徐霞客。尽管没有落款但知道是谁寄的。心底里更是恼恨起来,用言语折磨得我不够,居然还别出心裁拿这招来蹂躏我?赌气将之弃置一旁。
那天,儿子说道:老爸,你那本《选美中国》钱花的很值啊!图片拍的太美了,就是身临其境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角度欣赏那么让人陶醉的风景,而且配发的文章文笔很优美,让人不知不觉走进了那情那景。随即到他房间拿出那本书,翻到我曾去过的山水相依的画廊桂林阳朔,图片上的喀斯特峰林和壮乡风情似曾相识,美轮美奂,人眼是不会有那么宽阔的视野的。
晚上早早地钻进被窝,慢慢地去读那些风景,不知不觉溶进了那山那水,竟也有另一番滋味。曾到过的华山、太白山尽管提名了,但最终却没能进入十大名山,有些落寞。但是想想连敦实厚重的珠穆朗玛峰在“云中的天堂”南迦巴瓦山和“风停止了脚步”的贡嘎山面前都退避三舍了,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它们与排名末位的泰山相比也没有“比盘古的头更厚重的文化事象了”。
合上书,思绪却走不出来,排行榜中最令我向往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最美的五大湖、最美的五大峰林、最美的十大峡谷、最美的八大海岸、最美的六大瀑布、最美的十大海岛、最美的六大草原遗憾地在我四十多年的生命里仅仅去过三两处。看来我今生即使有足够的金钱但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把这些地方逐一旅游一遍是不可能的了。也就有一股莫名的惆怅油然升起。
朋友打电话来询问我书收到了吗?我说你加重了我的失落。可她说只要你翻阅这本书,就会读到其中有位地质专家的撰文,他不是说自己这位搞地质的不也没把中国的山山水水跑遍吗?何况我们呢。只要我们内心里有向往,那么一味强调是否身临其境也就显得很没必要了,其实读风景也是一种享受。服了她,又制造出了一条谬论。
但平心细想,她的话也不无道理,在没有可能将渴望变为现实的景况下,读风景也不失慰藉自己心灵的好办法。人一生不可能走遍名山大川,我们有自己的职业,旅游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不能过分地渴求什么。既就是职业旅行家我想他们穷尽一生也是不可能走遍所有的风景的。
那就让我们捧起半亩方塘来读风景吧!
倘若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追逐理想,追逐成功后的喜悦……”其实幸福摆在眼前,我也未必发现吧|细想自己生18年生涯所追逐过什么?又得到过什么?幸福吗?
常常思索着:“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得到?”我不是什么哲学家,也不是什么科学家,只不过是众人之中的无名小卒罢了,无法参透其幸福的真正含义。幸福,我的理解是同生活在地球和大自然一夕相处的人类,这就是不付辛劳,与之俱存的幸福。人本身已是可以创造幸福的,与其说创造幸福可以理解为为他人奉献,乐于助人之类的说法吧|创造出来的幸福和与之俱存的幸福截然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
就拿我个人来说吧,更向往用双手及知识去创幸福,但,不知这不是哲学家家所说的幸福。柏拉图认为,幸福除了身体上的满足以外,必须包括积极性、责任感、成就感以及爱。这些东西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心灵的满足,但是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为了达到满足,人们有时不惜追逐痛苦,在痛苦和折磨中感受到高尚的幸福。尼采把幸福理解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状态,并顺便表达了对英国功利主义传统的不满。尼采认为,功利主义者所追求的幸福目标,并不是非常远大的目标,而在追求远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为崇高目的而承受痛苦、持续进行奋斗并且愿意为这目的而承担风险。亚里士多德认为,关于幸福的几个特征有可能达成基本的一致,它有五个要求必须满足:1、它必须是决定性的,即包含所有的固有价值;2、它必须是自我满足的,即不依赖于其他价值;3、它必须是积极的,即我们必须能主动地意识到这些价值;4、它必须是广泛可得的,而不是只能少数人拥有;5、它必须是相对稳定的,不是那种能被任何偶然所带走的东西。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的观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回归本原的状态;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
我不久前阅读过日本着名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贫困家庭里的孩子焦班尼,父亲离家出走,母亲卧病在床,焦班尼靠打零工挣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由于身体瘦弱生性羞怯,经常受到同伴的讥讽嘲笑,只有善良的柯内贝拉对他非常友好,给他忧伤的内心带来一丝安慰。在一次梦中,他和好友柯内贝拉一同坐上了开往银河的火车,铁道沿着广袤夜空中川流不息的银河毫无止境地铺陈,铁道两旁是美得让人心醉神迷目不暇接的仙境般景致。原来好友是在救助同学溺水死亡之后,正乘坐该列火车前往天国的路上,其他旅客也是如此。面前的一切,时而像梦境,时而又像真实生活,令少年焦班尼感到困惑忧伤,不久,在他终于下了“要为所有的人谋求真正的幸福”这样的决心之后,与梦告别……。读了之后对幸福理解是:与人分享就是一种幸福,让他人也获得幸福,即使创造的幸福并不能带来或者说影响多少人,也许会使得那些些身处不幸之中的人因此快乐,但也不仅此而已……
追逐的同时也是幸福的,虽然其中曲折困苦不计其数,但他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往往大多数人只在乎追逐成功后情不自禁地喜悦心情,忽视了,历经辛劳和汗水带来的含义。追逐过程也是幸福的,它会影响你甚至改变一生。
不管追逐的是物质还是精神,其真正追逐正是幸福。即使追逐没有达到目标或目的,但也要因此感到幸福,因为你比常人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享受了追逐的过程不是吗?
经济管理学校高三:张跃飞
泡沫在阳光下漂浮,轻轻一触就会破灭,但它留下了五彩的光泽;流星在夜幕中划过,瞬间燃烧后就会完结,但它留下耀眼的痕迹;汗水在脸颊上流过,即使很快就会蒸发,但它留下努力的见证。
这些都是过程,尽管这些过程也许艰难,也许痛苦,也许结束后便悄无声息地逝去,但那一定要是美丽的,还是值得回忆的。所以,让我们享受这过程吧!
花儿在夜空下悄悄地绽放,我走过去细嗅花香。问道“此时是否就是你最美的时光?”花儿却摇头不语。恍惚中,我似乎听见了花儿柔柔的情语,看见了花儿在种子里拼命的发芽,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霖。它在烈日下顶着骄阳、默默的呼吸、忍受着虫咬人踏、狂风暴雨、冰天雪地。春去秋来,终于开出花蕾。我貌似听到它笑着说“这才是我最难忘、最享受的过程。”年幼的我嘟着嘴,不得其解,那过程是那样的艰辛,又有什么值得享受的呢?我将这个问题留给了长大后的自己。
长大后的我,望着自己的过去,不禁笑着对自己说:“这才是最值得享受的过程。”深夜,天空便是我的回忆。不禁想起了在幼儿园成长的过程。胆怯的我因为想要得到老师的大红花,冒险举起了颤抖的手回答问题;上进的我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坚定的燃起夜灯努力学习;好强的我为了体验飙车的飒爽,坚强地忍受着伤疤血流;天真的我为了得到朋友的友谊,便敞开心扉不惜一切……多少个第一次就这样悄悄流逝,成了曾经的见证,也成就了现在的我。
我的成长不正和花一样充满艰辛与烦恼吗?长大后的自己坐在花一样的星空下对自己说“这过程才是我最享受的时光。”这过程饱含着曲折、智慧与快乐;也蕴含着意外、惊喜与沮丧。可以说,这些,都是美丽的享受。
过程是一种享受。生命正因为有过程才越发坚强;生存也正因为有过程才会潜能无限;生活正因为有过程才变得绚丽多彩。那便是过程,回头看看时,过去的你,过去回忆的一切定会看着你微笑,目送你到达更远的地方。
让我们共同享受这过程!
当一个功名利禄已成现实的今天,看一个人就已经变得略微扭曲。当你把一切都看成在一片无光的真空环境内,也许就大不一样。没有了光的折射再加反射,没有了声的扩音再加回音,世界就纯静的像一张白纸。如果遮上这张纯净到无色的透明境界下的纸,来看周围的一切,自然就没有了什么高地之分。
关于高和低,千年来之论者数不胜数,可究竟什么是高,到底什么是低,结果了无音讯。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山更比那山高”……“门缝里看人”,“狗眼看人低”……这些争高论低的俗语和谚语,不胜枚举。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我们身边,有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高低之分,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高低之分,有贫穷富有之间的高低之分……就拿高手如云,藏龙卧虎创网来说,也着实有高低之分。平心而论,高低之比简直处处都有,真是“‘比比’皆是”啊!
可高与低到底怎么分别,依然是个未知数。
有人说,高与低是相对而言的。可是,虎与鼠谁高谁低?森林之王的老虎却在生肖排位上居鼠之下,这怎么回事?
再换个角度说,高山的雄伟也要靠低水的妩媚所衬托,犀牛的强壮也需要签鸟的娇小成对比,此时来看,高与低岂不是要相互映衬了吗?
到底高与低是需要交相辉映还是层次分明?我们无从知晓。
俱往矣。是非成败转头空。
其实,高与低本身只是“本来无一物”,只是人为定义的,你不去在乎,也就不必锱铢必较了。
再高的人,也会有比他高的;
再低的人,也会有比他低的;
这和学海无涯,苦海无边是一个道理。所以,你不必拼命仰望与垂涎他人的高度,也不必瞧不起别人。把高与低的位置摆正,去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高度,做到知足长乐。相信在这个位置上,你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成功或失败。还有,青春和幸福。如果只想着往上爬,怕只有“老大徒伤悲“了吧。
时间总像梦,不容你谈高数低,所以剩下的只有过去。
去能够享受自己的高度,享受平凡之间齿颊之间的香甜,享受这永远安宁的无光且真空的桃花源。
从我记事一直到今天,奶奶的唠叨始终陪伴着我,听奶奶的唠叨是一种享受。
一
小时候,奶奶的唠叨总带着点怪,但慈爱始终是它的主旋律。当我为“过家家”弄得满身污垢时,奶奶总是一边为我洗手,换衣服,一边唠叨:“瞧瞧,我的孙女咋成土人了!……以后过家家时注意点,再这样脏啊,奶奶可就不让你进家了……哎呦,刚穿的裙子脏成这样了!这孩子……”每当这时,我要么笑着跑开,要么躺在她怀里,听着催眠曲似的唠叨,渐渐地睡熟。
记得有一天,我为了在小伙伴面前显示“英雄本色”,拿木棍去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的满头是包,奶奶一边为我抹药水,一边心疼得不得了:“哎呦,这孩子,真不老实!说你多少遍了,一点记性也不长。马蜂窝是捅不得的,这回知道了吧?……哎呦,该死的大马蜂,把我孙女蜇成这样,明儿我非用火把它老窝点着不可……哎,这儿疼吗?以后,看你还敢不敢再淘气!……”我躺在奶奶的怀里,听着奶奶的唠叨,疼痛一点点消失了……
二
长大一点儿,每天放学回家,最先迎接我的总是奶奶的唠叨:“呦,回来啦?今天学几节课呀?算术难吗?不会多问老师,别闷着……快,现做作业吧,我去做饭,好好做作业,啊?听到了吗……”在一串唠叨声中,我夹着书包飞一样逃回我的小书屋。是的,奶奶的唠叨太多了!明明她自己什么都不懂,还老唠叨着关心我的学习。哼,我比奶奶认得字还多呢!虽是这样想,我在奶奶面前还是很乖,我想让她叫我乖孙女嘛!
可是,终于有一天,当我拿着很糟糕的成绩单回到家时,又听到奶奶絮絮地唠叨:“回来啦,今天考试成绩下来了吧?多少分啊!那些错题都会了吗……”“别唠叨了,奶奶!我要烦死了!”说完,我气鼓鼓地冲进屋里,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哗啦——啪——什么声音?我不禁打开门,一看,愣了:奶奶呆立在那里,脚旁是一堆打碎的碗。我内疚万分,心想不该气奶奶,但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小声地问:“奶奶没事儿吧?”奶奶笑了:“没事儿,没事儿。人老了,手没准儿,是我不小心……你去做功课吧,我来收拾,你挺忙的,学习可不能耽误了,可别像我呀,做个睁眼瞎!咳,这还不是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奶奶又唠叨开了。我忽然明白:“我是奶奶的希望!”从此,我勤奋努力,每年都为奶奶捧回几张奖状。
哦,奶奶的唠叨,是我前进的进行曲!
如果有人问我:“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读书
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明智。”。从小,我就在爸爸的书柜前站着,哇!这么多书,有《细节决定成败》、《三国演义》、《水浒传》、《曾国潘冰鉴》……当爸爸拿了书,忘记关上柜门时,我便“有机可乘”。我一溜烟跑到客厅,搬张小板凳,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踩在小板凳上,找一本封面是五彩缤纷的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有时,我为了不让爸爸、妈妈找到我,索性关上门,锁上,不让他们找到我。
有一次我生日,爸爸出差回来,带来了一些充满趣味的书。有童话书、神话书、历史书……晚上,我迫不及待地叫爸爸陪我读书。爸爸一边翻书,一边向我解释童话的意思:“你看第三只小猪多勤劳呀……”每到这时,我心里总有说不出的高兴。
如今,我已经彻底爱上了读书,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是书,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书,让我从无知变地聪明;是书,让我和童话人物交朋友……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吸收,更是一种情怀!让我们行动起来,阅读那些让我们陶醉在书里、沐浴在书雨里的书籍吧,让我们开始读书吧!
不知何时,对收藏有了兴趣。一日偶得几枚铜钱,如获至宝。操着放大镜在灯下细细鉴赏,这几枚铜钱在灯下泛着丝丝古铜色的光芒,透出一种质朴的典雅。轻拾起一枚放入手心,翻来覆去地细察,不禁啧啧称赞,并非为其价值所叹,而是它的气质,大气而又不失矜持,它中间方正,四周圆融,这正如我们的为人处事之理。为人,做个方方正正的人;处事,少些锐利,多些通融……
家中藏有几卷旧书,简朴的线装本,灰黄的书皮,一列黑字在白条衬托下赫然醒目――《十八家诗抄》。最爱趁着午后好时光,搬把藤椅,泡杯香茗,取卷苏轼的词来,啜一口茶,读着“浮名浮利,虚苦劳神”的从容超然,读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万丈豪情,读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郁愤感慨……阳光温柔地流淌于这一方天地,东坡的怀古忧今,人生感叹,均随他的豪放在阳光中纷纷扬扬……
潮起潮落,雁来雁往,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怀旧都不失为一种享受,它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真谛,懂得生活的美好。
我原本是不喜欢写毛笔的。小学低年级时,我硬笔书法写得挺不错的,于是认为自己有资本,不将写毛笔的事放在眼里。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家长把自己家孩子送去写毛笔,无非就是嫌孩子写字太难看太潦草了,才将他们送去改造的,而我根本没这个需要。可到了三年级放暑假后的一天晚上,我正在吃饭,父亲突然对我说:“明天开始去写毛笔。”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两个字:痛心。一想到原本可以好好玩的暑假被“兴趣班”扯得支离破碎,我心中一百个不乐意。父亲在旁边问我:“怎么,不乐意?”我不敢违抗,连忙回答:“好。”
老师姓高,年近七十,可还是精神矍铄。他慈祥如菩萨低眉,非常和蔼,乐观开朗。他的性格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致、中、和。他每见到人都是笑盈盈地迎上去,使我们与他没有距离感。他对同学的字指出缺陷时从不严厉霸道,总是先指出字的优点,再婉转地谈字的缺点。他向来对我很好。我非常敬重他,爱屋及乌,我因此喜欢上了毛笔。我喜欢楷书的刚正,行书的豪放和隶书的平和。每当我提起毛笔时,淡淡的墨香将我紧紧包围,让我觉得自己犹如在仙境遨游,飘飘欲仙。
我尤其喜欢行书。行书豪放不羁,既没有草书癫狂又没有楷书古板。每当我临摹唐伯虎的《落花诗册》和黄庭坚的《松风阁》时,就沉浸在身临其境的快乐里。从行书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就应该潇潇洒洒的过好每一天,少一些世俗的包袱,人生才会更美满。
我对隶书也钟爱有加。看着《张迁碑》和《曹全碑》,立马被里面字形稍扁,笔画饱和的字体所吸引。看《文化中国》讲中国茶文化时,说茶道的境界就三个字:致、中、和。我想,隶书又未尝不是如此呢?隶书风骨之致,笔道之中,意境之和,真是上上品啊!从隶书中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人应如隶书一般平和淡然,这不正应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吗?
暑假又到了,我去写毛笔时再也没有开始时的抵触,而是立马骑车过去,仿佛又将驾临仙境,与仙人品茶论字,陶醉在书法酽酽的快乐里。
福建泉州泉州三中初二:杜逸琨
我从第一次旅游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它,因为旅游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加见识。拓展思维,人常说见多识广,这就是旅游带给我们的快乐。
今年的国庆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香港旅游。早上,我怀着兴奋的心情从床上蹦起来,这可是我等了几个星期的大事啊!很快我们到了飞机场,经过严格的安检后登上了飞机,广播里正在向我们介绍飞机上的安全事项,很快,飞机开始起飞了,速度越来越快,机翼的阻风板开始打开,飞机需要加大风阻才能起飞,飞机冲破云层,终于到达了云海之上,那的风景真是太美丽了,在云海之上飞机轻盈的滑翔,明媚的阳光透过机窗照在我身上,我感觉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心儿在快乐的飞翔。
终于到达了香港,我们去了迪士尼乐园。
当走进了迪士尼乐园的大门,远远的看见了睡公主城堡。它是一座灰蓝色的城堡,非常的精致华丽,在这座城堡里睡公主幸福而快乐的生活着。我们进入了城堡我们看到了美丽而又善良的睡公主。正展露着的她甜美的笑容。和前来游玩的小朋友合影。
走出城堡我们我们坐着古董车来到了美国小镇大街。在这里可以感受到20世纪初的美国风情,你似乎走进了西部牛仔的影片里,好像一不留神就会有枪战发生,让人既兴奋又紧张。
我们进入了动画艺术廊,置身于此,犹如进入了迪士尼动画世界的时光隧道,见证不同年代的创作,感受米奇的成长历程。
在明日世界,我们乘坐室内过山车,在黑暗中感受太空冒险的刺激快感;和巴斯光年并肩作战;与调皮的史迪仔做跨星际交流。在巴斯光年星际历险中我们使用着激光大炮击退敌军和攻破他们的基地。挑战个人极限,努力登上最佳表现榜,在这如梦如幻的世界里我们忘记了身在何处。
迪士尼乐园还有很多很多精彩的游乐项目,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要离开了,但是那些快乐和美好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旅游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它让我增长了知识,增加了阅历,让我们更加的感受到幸福和美好,我深深地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