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个“以小欺人”的妹妹。她总是在暗地里打我,但我却是毫不留情地向爸爸妈妈打小报告。今天吃完午饭,我开起电脑准备写日记。妹妹跑进我房间。“你来干什么?”我问。“姐姐——你在干什么?”妹妹撒娇地问。“应该是我问你吧?”我很不耐烦。妹妹假装举起巴掌在发抖———她跟妈妈打我似的(妈妈打我,我都是缩成一团。妈妈不知从何处下手所以手才好像发抖一样。)我见了更是火冒三丈,说:“你打啊,你敢打吗?”妹妹“啪!...
作文《以小欺人》
以小
我有一个“以小欺人”的妹妹。她总是在暗地里打我,但我却是毫不留情地向爸爸妈妈打小报告。今天吃完午饭,我开起电脑准备写日记。妹妹跑进我房间。“你来干什么?”我问。“姐姐——你在干什么?”妹妹撒娇地问。“应该是我问你吧?”我很不耐烦。妹妹假装举起巴掌在发抖———她跟妈妈打我似的(妈妈打我,我都是缩成一团。妈妈不知从何处下手所以手才好像发抖一样。)我见了更是火冒三丈,说:“你打啊,你敢打吗?”妹妹“啪!...
总以为母亲很唠叨,不忍双耳受罪,有时竟粗鲁地顶撞她。后来才知是自己错了。母亲的唠叨是一种爱,一种不一样的爱,一种切实的爱,那是关怀的体现,爱的象征。小时候,常常背着母亲跑出去玩,全不顾母亲在家着急、伤心。回来后,母亲先虽是一阵唠叨,后竟不住地在我额上吻了一下,之后只是静静的搂着我,母亲的怀抱是那样的宽大,那样的温暖。也许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但却无法忘怀。也许母亲的唠叨已成了我心灵的乐曲,一日不听,似有所失,徘徊无助且不知所措;也许母亲的唠叨已成了我前进的动力,只有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才走得更快、更有劲。现在,真的好想说:“母亲,想起你的唠叨时,很温暖。”总以为母亲很小气,不忍母亲受苦,但有时竟找不到话来安慰母亲。母亲的小气原来也是一种爱,一种更伟大的爱。母亲家穷,从小失去了父亲,但母亲却很坚强,很乐观,也很热心。后来我竟发现母亲很小气,她三年不曾换过一件新衣,而我年年穿新衣,一年一样,从不为衣而发愁。也许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吧,舍己为子,心满意足。母亲曾在洗车场工作,无锡的冬天有点寒,可母亲就是小气那一双手套的钱,导致自己双手冻伤,以致溃烂,我无法言表那时的心情,伤心、难过、自责、懊悔……也许这一切的词都形容不了我的母亲的愧疚和感激之情,因此常常哽咽,甚至双眼湿润、模糊,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心中的情感。现在,真的好想说:“母亲,想起你的唠叨和小气时,很温暖。”我并不是无法为了母亲而写母亲,我只是哽咽于春晖的无私,春蚕的无悔,想起母亲,真的很温暖。但我又怕因自己拙笨的笔头而毁坏了母亲伟大的形象——虽然她只是众多东方母亲中的普通一员。总以为自己已长大,总以为自己很坚强,总以为自己不易落泪,但一想起母亲,我就变得很脆弱,止不住泪水的涌动。在母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在东方母亲身上共有的高贵品质,她们热爱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此,她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不得不说东方的母亲很伟大,很坚强!想起你,我的母亲时,我很温暖!
一年级:1234856
巨鲸一心追逐沙丁鱼,却最终搁浅在海滩上,是由于贪婪和自大。沙丁鱼躲避巨鲸,或许只是物竞天择下的本性,却蕴含着博弈论中最基本却也最深奥的原理:即便处于弱势地位,缺少优势资源,也可以凭借手中弱势资源的合理分配来战胜强敌。
这颇有几分“四两拨千斤”的味道。也许“四两”比之“千斤”并没有多少分量,但“四两”可以以小搏大地改变千斤之力的用力方向。“千斤”的弱点在于发倾覆之水,易发而难收,正如巨鲸的弱点在于力量大到不需要考虑威胁,而这竟成了其最大的威胁。
历史浩荡千年,以小搏大的例子举不胜举。孙刘联军败曹操于赤壁,大火沿着长江一路烧过去;李靖三千铁骑,孤军入大漠,打得突厥不复敢犯大唐疆域;戚继光用“鸳鸯阵”杀败如蚁倭寇……一直到近代,从“四渡赤水”到“三大战役”的胜利,毛主席用的,不也正是这“以小搏大”的巧劲吗?
纵观历史,凡行至拐点,皆有前路凶险,危情重重,强敌环伺,弱者为板上鱼肉,受刀俎而束手无措之时,却常能以小搏大,直击敌人痛处,杀出重围。
推及日常生活,未尝不是如此。当我们手中资源无法与对手相比之时,不如使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
马云以50万创办阿里巴巴,丁磊同样用50万创办网易,生存环境艰难,仍有如此作为,非“以小搏大”不能为此。强者有优势资源,往往自以为高枕无忧,而这也正是他们的弱点。而处在下风却灵活机动地左突右冲,直至巨鲸弱点暴露无遗,再引其入瓮,这是沙丁鱼的生存哲学,也是弱者的生存智慧。
谁说弱者只能躲在阴暗处黯然神伤?一时难以拥有优势资源并不意味着一世输家,而不作为,不斗争,不努力,甘为鱼肉,才是失败。“以小搏大”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残酷环境带给生命的生存手段,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智慧之一。而微弱如正负离子之间的碰撞,也能激发震人心魄的火花。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星期六。鸟儿在欢乐地歌唱,小溪在静静地流淌,心情也越发地舒畅。我想:今天早上玩游戏,下午收拾房间,晚上做作业。一想完这个计划,我的心情欢呼雀跃,因为想到今天有事忙碌的、充实的。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我在收拾房间。我在抽屉边缘无意间发现了一只快燃完的蜡烛。“嗨!这么短的蜡烛还留着干嘛啊!”我默默的说。然后我就不假思索的随手把它给丢进了垃圾桶里了。 到了傍晚,吃完晚饭以后,妈妈千叮万嘱地对我说:“现在我要去上班,爸爸不在家。你可要好好地管住自己,作业要早点做玩哦!”我嫌她烦,门一下子就被我关上了。
之后,我来到了书桌前,开始“战斗” 做了一会儿,突然停电了,房间顿时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害怕极了,心里充满了恐惧。我想:怎么办?现在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么黑我该怎么办?问题是我的作业还没有做玩呢? 我起身开始寻找手电筒,我拿着点蚊香的打火机把整个房间,都没有它的身影。我无助地坐在床上,我非常地绝望,忽然,我想起了早上丢弃的那只蜡烛。 我跌跌撞撞地把它摸到手,如获珍宝似的点燃了它,它就像一朵红色美丽的花,把浓重的夜幕撕开了一角。我就像一位小宝宝受到惊吓时被妈妈抚摸时的心情。心顿时被安抚了下来,值后,我伴随着这微弱而又万丈光芒的光源,又投入了“战斗”。 从这小小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世界上再微不足道的东西都有它的伟大之处。譬如这根蜡烛,虽然只燃烧了一次,但却挽救了精神上受煎熬的我。
妈妈总是对我说:“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总不知什么意思,今天我明白了。
今晚,我和妈妈骑电动车回家,正走在汽车站对面,堵车了,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这儿在修路,突然我们前面的出租车往后一退,把我妈妈的车盖撞开了,妈妈等车一散,就挡住那叔叔的车,对他和气的说:请把我车盖修好,”他一听,跑下车来,问我妈“我什么时候撞你车来着?他那骄横的眼神使我看着很不舒服,修路的人:“撞了,就应该赔,赔150元,赔200元······”那人说:“你车本来就是旧的,用胶布贴一圈就行了。”经过一番争辩,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人只好赔了50元。那人还以为我们想敲诈他钱呢!
真是小人之心!
妈妈总是对我说:“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总不知什么意思,今天我明白了。
今晚,我和妈妈骑电动车回家,正走在汽车站对面,堵车了,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这儿在修路,突然我们前面的出租车往后一退,把我妈妈的车盖撞开了,妈妈等车一散,就挡住那叔叔的车,对他和气的说:请把我车盖修好,”他一听,跑下车来,问我妈“我什么时候撞你车来着?他那骄横的眼神使我看着很不舒服,修路的人:“撞了,就应该赔,赔150元,赔200元······”那人说:“你车本来就是旧的,用胶布贴一圈就行了。”经过一番争辩,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人只好赔了50元。那人还以为我们想敲诈他钱呢!
真是小人之心!
安徽省巢湖市人民路小学二年级:小胖头
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这样一首诗:“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把无限抓在你的手掌里,把永恒放进一刹那的时光。”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童趣》中有这么一句话“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可想而知,凡微小之事都可琢磨出趣事,其大事也亦可不为?古人尚且如此,何况现今之人。论其成事者,无不是琢其细微之物,成其大事也。
细节贯穿生活,而最伟大的生命往往是由最细小的事物一点一滴汇集而成的。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与注重,是整个人生获得成功的最佳伴侣。我们的生活由一个又一个细节组成,细节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什么是细节呢?细节是通常所说的“琐碎的事情”吗?
翻翻《现代汉语词典》,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1999年版的《辞海》中,关于“细节”有两个说法,其一是“琐碎的事情;无关紧要的行为。”它引用了一个例子,《后汉数·班超传》:“为人有志,不修细节。”其二是“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现、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辞海》修改版没有就第二个一项列举例句,但我们知道,细节描写是作家是否具有功底的标尺。也就是说,细节描写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个作家是否有功底、作品是否成功的要素。作家李准就说过:“搞小说创作,编故事容易,编细节难,因为细节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发现,是编不出来的。没有许许多多真是的细节,你的作品就难以打动读者。”
由此可知,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而不是“琐碎的事情、无关紧要的行为”。以下的故事既是如此:
在500多年前,有一位叫科尔迪的阿拉伯牧羊人无意中发现,有一只山羊异常兴奋,在那蹦来跳去尽情撒欢。他感到非常奇怪,决心弄清楚原因何在,于是便开始留意那只山羊,跟踪并注意它的一举一动。
通过一连几天的仔细观察,他发现那只与众不同的山羊特别爱吃山坡一棵树上的红浆果,吃后就兴奋起来。好奇心使他按捺不住也吃了那棵树上的一些红浆果,不一会的工夫,便体验到那种神情振奋的感觉,情不自禁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从那以后,每次到山坡放牧,科尔迪都要品尝红浆果。有那么一次,他在吃红浆果时,凑巧被一位路过的欧洲传教士瞧见了。科尔迪将他的观察和体验如实道出,传教士听后当即采摘了一些红浆果。他回到住所之后,将红浆果清洗几遍,用水煮出汁味。他耐心地品尝,最初的感觉有点苦,随之而来的是神清气爽,浑身都焕发出一种活力。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要喝一壶红浆果饮料滋润自己。经过传教士的热心宣传,周围的群众也如法炮制,一起分享着饮后的振奋。实际上,那种红浆果就是现在我们很多人不可以须臾离开的咖啡。
咖啡的妙用得到初步验证之后,传教士又向欧洲商人作了介绍,立刻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他们将咖啡移植到本土,大面积地推广种植,并引得人们消费。
后来,传教士在自己的布道生涯中多次提到偶然发现咖啡妙用的经过,并说了这样一段颇有感触的话:“一个人能否有所发现的关键,并不在于自己眼睛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是艺术、科学、事业和生命获得成功的伴侣。”
可见,任何事都要从细节做起,否则就谈不上卓越的成就,更谈不上辉煌的人生,因此辉煌来源于细节,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弱如沙粒的细节,细节竞争才是最高与最终的竞争层面。
人生道路本是曲曲折折,但成功的道路方向是不变的。只有瞄准方向,不时对具体的计划予以修正,才能真正到达成功的巅峰。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
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骆驼,还有沙漠。”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
父亲高兴地说:“答对了。”
也许细节很细,但就是因为细,才容易被我们所忽略,从而被其他所谓的“大目标”所迷惑。最终导致本末倒置,不能取得期望的成功。因此,能够从现实之物看出事物的本质,体会出细微之物的真理,那么,你将看到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
立意的高低,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立意高的文章,能够以尺水见波澜,反映社会生活,能让人感觉到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在我们同学的实际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和事,犹如和风,犹如细雨,犹如闲云,犹如轻烟,要用小弦拉出高调是何等困难!实际上,“小”与“大”是对立统一的,“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小是大的一部分,大是通过小来反映本质特征的。因此,在写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
1、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的开掘,就能够从具体的人事景物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见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如作文《习惯》,写自己上学时习惯走老路,生怕走新路耽搁上学时间,有一次自己提前上路,放胆走一回新路。一路忐忑不安,但终于走到了学校。由此感悟到:“我们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保持旧习惯,不敢尝试,不也往往是患得患失心理在作祟吗?”。再如作文《鲇鱼跑了》,写家人虽然对买来的鲇鱼严加防范,但第二天发现它们还是逃脱了。作者不由感叹:“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这两篇作文的题材都很平淡,但主题却比较深刻,成功之处就在于深入挖掘!
2. 想象联想,赋予新的内涵。想象和联想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写作中由物及人,由人及社会,由平淡到有奇,由小到大。如《蒲公英》,作者由眼前的蒲公英想到战时的蒲公英,再想到自己收养的像蒲公英一样的孩子,从而揭示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再如《白杨礼赞》,作者由西北高原上平凡的白杨树,联想到抗战军民及其精神。这两篇的题材也很平常,但是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赋予了事物新的内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 放开眼量,提升到时代高度。优秀的文章总是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小中见大,不是简单的结论和生硬的哲理,而是贵在从小事中折射出时代风貌。如作文《争》通过描写一家三口几年前争看电视和现在争用电脑两个场面,反映了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变。由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展示出时代风貌,文章的境界顿出,这不正是作者放开眼量的结果?
成功与失败往往仅一步之遥,如果没有对材料进行精心提炼,用心挖掘和认真构思,即使是很有价值的材料,也可能造成一文不值的平庸之作;相反,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追求高的立意,那么即使是平淡无奇的材料,也能写出意味隽永的佳篇来。
今天,我从少年宫出来,发现不远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人从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噜咕噜地喝了一通后便随手扔到马路旁的树下,对几米外的垃圾桶视而不见,之后便扭头就走。
这件事虽小,但它表现了中学生以致广大市民普遍有的坏习惯——乱扔垃圾。他们认为: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固然危险,但远在天边;全球变暖固然是个大危机,但每年也就上升那么零点几度,对生活不造成影响;环境污染固然对人类是个大考验,但就扔那么个塑料瓶,没什么要紧。这是多么不正确的观念啊!
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积月累”这个词语吧?知识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变得学识渊博。那么垃圾呢?也许,在科技极端发达的未来,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颗璀璨的蓝宝石;也许,那时人类能改变一切,但他们能让地球脱胎换骨吗?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还听到过这么一条新闻:一群来自韩国的游客在宁波景区捡垃圾,他们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捡。从这条新闻可以看出,中国人乱扔垃圾的实在太多。外国就比我们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乱扔垃圾一次就要罚几千元呢?在德国,几乎没有人乱扔垃圾,他们还规规矩矩地分类投放。要是中国人去那里,还得准备几万元作罚款呢!
我认为中国应该多开展“你丢我捡”这一类的活动,彻底改变中国人的形象。
细细翻来,“学校文明行为养成”中添加的一条令我感触颇深。“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对呀,在学习上我就有过类似的经历:刚入学时,由于贪玩,所以每每遇到难题,我总是马马虎虎对待,心想:不管对错,快点做完,就可以玩了,反正老师会讲评,根本不必自己思考!而自己对那些努力思考的同学不屑一顾:真蠢!看,我多聪明!日积月累,我养成了不爱动脑,遇到困难马虎对待的坏习惯。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自己成绩很差,而那些被我斥为“真蠢”的同学却一个个成绩优异。我不禁第一回认真思考起来:原因在哪儿?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老师、妈妈的教育,我才知道“遇事不动脑筋,无学习恒心”是我的最大的缺点。吃一堑,长一智。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看了一些书,了解了“童第周勤学苦练,发奋图强,最终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享誉海内外”,“李时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刻苦钻研,为中国的医学界留下了一部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司马光抓紧时间,利用警枕苦于练习读书,长大中成为著名的史学家”……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不正是告诉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要有恒心,不气馁,只有持之以恒,努力想办法克服,才能有所成功”吗?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立志改正坏习惯,在妈妈的提醒下,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的成绩终于赶上来了大家。如今,我懂事了,知道了更多的道理:“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学习需要勤奋”,而且也告诉我们“文明行为养成需要多思考,也需要多练习”。有些同学遇到一点挫折和失败,就灰心、气馁,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这是不好的。难道我深刻的教训还没有让你引以为戒吗?在此,我想以一个“曾经受过教训”的人的身份提醒那些还执迷不悟的同学:“醒来吧!别再重倒我的覆辙!”
文明行为养成的一点如此,以小见大,其他方面也要如此。
文明行为的养成必须依靠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天,我从少年宫出来,发现不远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人从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噜咕噜地喝了一通后便随手扔到马路旁的树下,对几米外的垃圾桶视而不见,之后便扭头就走。
这件事虽小,但它表现了中学生以致广大市民普遍有的坏习惯——乱扔垃圾。他们认为: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固然危险,但远在天边;全球变暖固然是个大危机,但每年也就上升那么零点几度,对生活不造成影响;环境污染固然对人类是个大考验,但就扔那么个塑料瓶,没什么要紧。这是多么不正确的观念啊!
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积月累”这个词语吧?知识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变得学识渊博。那么垃圾呢?也许,在科技极端发达的未来,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颗璀璨的蓝宝石;也许,那时人类能改变一切,但他们能让地球脱胎换骨吗?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还听到过这么一条新闻:一群来自韩国的游客在宁波景区捡垃圾,他们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捡。从这条新闻可以看出,中国人乱扔垃圾的实在太多。外国就比我们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乱扔垃圾一次就要罚几千元呢?在德国,几乎没有人乱扔垃圾,他们还规规矩矩地分类投放。要是中国人去那里,还得准备几万元作罚款呢!
我认为中国应该多开展“你丢我捡”这一类的活动,彻底改变中国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