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于幽径,以绿水青山为伴,确实有说不出的快意。当湿润的空气接触脸庞时,一切忧虑便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像溪水一般的纯粹的快乐与陶醉。四壁的山崖尤如酒坛,把青山绿水酿入,又用岁月将坛盖封紧。当人们偶然掀开坛盖时,万物生灵倾刻便醉了,醉在安详里,醉在沉寂中,醉在连绵不断的画廊里。在那高高的山崖上,在夜一般平静、夜一般寒冷、夜一般深邃的大裂谷中,我看到了坚毅,一种无坚不摧的平静,一种高不可攀的气魄。它是公然...
作文《小径》
小径
行于幽径,以绿水青山为伴,确实有说不出的快意。当湿润的空气接触脸庞时,一切忧虑便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像溪水一般的纯粹的快乐与陶醉。四壁的山崖尤如酒坛,把青山绿水酿入,又用岁月将坛盖封紧。当人们偶然掀开坛盖时,万物生灵倾刻便醉了,醉在安详里,醉在沉寂中,醉在连绵不断的画廊里。在那高高的山崖上,在夜一般平静、夜一般寒冷、夜一般深邃的大裂谷中,我看到了坚毅,一种无坚不摧的平静,一种高不可攀的气魄。它是公然...
走进晋祠,我的心便被它的独特所征服了。我独自一人走在僻静的小路上,享受着这独特的风景。
那是一条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红尘的染指的一条小路,小路旁边长满了青绿色的茎蔓,象征着它那青春蓬勃的生命力。阳光照耀在茎蔓的叶子上,偶尔露出星星点点的光斑,铺在地上。一阵微风吹过,风将无名小花的香味传送热我的鼻中。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送起一道道叶浪。走进了那些花,花朵与花朵之间紧密衔接,几乎没有任何缝隙。那一朵朵小花它们相互偎依,竞相开放,细嫩的柄托着五六片浅绿色的花瓣,片片都小巧纤细,尽力向外舒展,时而露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蕊。从远处看,这些小花就像在碧空中的一颗颗星,它们挨挨挤挤,闪烁着亮光。无名小花那甜甜的气味刺激着我的大脑,小花旁边蜂飞蝶舞,好一副独特的画卷。小路挨着一片小树林,树林里时不时的传出鸟鸣之声,令我无比兴奋。风又停,树叶“沙沙沙“的声响与鸟鸣互相应和着,相互成为了一个“合唱团”。
走到小路的尽头附近有一个潭小溪,湖中小鱼在里面嬉戏,一座小亭立坐与小溪旁,我静静的坐在亭子里,闭眼,仿佛一阵荷花香飘进鼻中,脑海里浮现了在那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夕阳西下,我便恋恋不忘的走出这小径,与花香、鸟声、荷花香逐一告别…
回想当年那条条小径,看着这里的小径,有种回望8年前的情景。/>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我和班上的几个同学来到1公里外的中学校后门口徘徊。后门的右侧视条很窄的小径,当时只容得下一个中等身材的叔叔,侧着要过来。而我们两个同学手牵手走都还有空间,我们在此戏玩,快到了上课的时间,我们就从小径穿过,只用了半个时间的路程。穿过小径之时,我停下了脚步。路边紫色连肠花吸引了我,小径的右边是不高的山丘,山丘上满是紫色连肠花。我拉住旁边的女同学说:“你看,多好看呀。”她没有看,只是拉着我的手说:“快走啦,就要迟到了,都还有心思看花美不美。”/>
从小径出来,真够累的。可是现在已经到了校门口了。进了校门口,我还回了回头打望那小径中的花。/>
放学了,我从另外一个小径回家。这条小径上,有很多很脏的泥水,一块石头,一块砖把泥水挡在了下面,小径的左边是一堵墙,红砖还是古灰砖我也记不清了。小径的右边是藕池,莲子成了我们的零食。每回,从这里经过的时候都要随手摘一朵莲蓬。/>
回到家,村里的小径多不胜数。有时我们在小径中捉迷藏,这小径多得像一个超级迷宫,一不小心就会迷路。即使熟悉此地的人,也会迷失方向。所以,村里的村民在小径的墙上刻下了许多的,让人理解和明白的符号。/>
小径也有树木,一颗枣树挡住了小径一半的路。一到枣儿收获的季节,即使再高的枣树,也会有人爬上去吃枣儿。吃饱了才会下来呢!红红的枣儿,直让人留下流水一样的口水。/>
古老的小径中,清雅凉透。是避暑的最佳场所。清晨,鸟儿的叫声,动听。坐在门槛上,享受着自然音乐。傍晚,虫鸣的声音,更佳动听。坐在门槛,垂下笨重的头有种乡情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情。
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小径中,我们向往城市,我们在城市中,我们向往田园。/>
而现在,我只能做梦、电视、电脑中去观看小径。/>
条条小径,都有这不同的味道。
早晨上学,学生们总是匆忙地路过小径,再走向学校。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条小径,其实,它也很美丽。
秋天的雨季里,金黄色的落叶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泥坑中玩耍,雨珠滴答滴答的落在叶子上,渐渐在叶子中绽放。被秋姑娘关了两个季节的风哥哥也出来嘻戏。秋风屡屡经过,总是捉摸不透的,扰乱行人的思绪。
我走在这条小径上,向太阳公公问好,向大树伯伯敬礼。我看着铺满金色叶子的小径,笑了起来。一个个行人从我身边经过,赶着他们的路,做他们的事。唯独只有我一个人,站在这里缓缓走过,欣赏这份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景。
天气中拌着秋雨过后土壤湿润的气息,落叶零碎的散落一地。好想让环保阿姨慢些过来,慢些扫走这份美丽。地面还是潮湿的,小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偶尔能看见几个小泥坑。只要回家以后母亲不会追问我鞋子是如何脏乱,我便会向《小猪佩奇》里那头小猪那样,在泥坑里跳跳。小水洼映着一角蓝天,宛如一位画家的画作。姐姐告诉我:“在夜晚时,你迎着太阳光走,光反射在水洼上,水洼变得亮晶晶的,你就不要踩它。”所以,找个时间,我一定要与姐姐一同在这条小径上,迎着太阳光,踩踩那些亮晶晶的水洼。要是可以,我还要叫上爸爸、妈妈和弟弟。大家都在这里,才热闹。
我喜欢这条小径,我喜欢秋风过后变得湿润的土地,我喜欢在夜晚迎着太阳光走会变得亮晶晶的水洼。
一条小径深处让淡青的冷光覆盖了,渗下点对点的斑纹,流下黄未黄的叶儿。叶转了几下,滑过指尖,轻枕土里的青石子,亲亲切切喃喃细语。
不远处的出口既在操场对面。一盏路灯踏下清静和喧嚣,立在那好久了。今已是寒露,“秋色无远近”对面操场上的师生,外套长裤的,也怕了秋风袭人,或一人懒散卷起,或二三人狂追嬉耍,或三五成群打气排球,或十人扎堆打篮球,或聚众人气助威……一团人游戏,像一伙精灵。
小径在宿舍与教室当中,因为偏、绕道、少了人穿行,所以这尽是冷清。凉冰冰、冷清清的风卷起发梢,捋了一下,微微昂头瞟了眼,叶缝里见不着天空了,这地方还是只有光没有热。这儿大自然太孤单了——顺应时节生长凋零,清净地活着;这儿大自然太幸福了——同花草经历绚烂光辉,温暖地活着;这儿大自然太失意了——又一茬少男少女马上要毕业了。
一点不想承认,这便是远足的季节,不想和这一切生长的生灵道别。然而这时就像戴望舒所说,“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沐浴着秋风,看天边的云,从草木中穿过,轻悠悠将思绪拂落,自由一想:自己得开心地活着。
秋天携带落叶声过来,叶被一层层带去,秋也随风聚集成新的一堆,然后等它散开,再到另一处汇聚,直到度过整整一个又一个寒冬。
立春了,这又见一片郁郁葱葱,但那时已物事人非……铃声响了,清冷的空气中格外清亮悦耳……一只受惊的鸟雀,扇动着对往事的依恋飞离了去。“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风小了些,寒气重了。
秋风中起身拍去尘土,跺了跺脚,捋了捋头发,掉落在秋风的黄发急切切,一踉一跄,跟着铃音大步走去。
生活犹如闯大海,在担心你的小舟是否会遇到暗礁时,不必探求大海中哪里有暗礁,哪里有巨石,只要往深水处走,只要走爱你的人举着的指明灯为你照亮的海路,你就不会撞上暗礁。真的,有时真理就在眼前,而成功的道路不需要太多的尝试去走哪条路。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圈子里,那里有房子、花园、亲人、邻居和朋友,是自己的安乐窝,可每个人始终都要走出那个圈子,因为圈子毕竟太小,装不下自己的大梦想。于是,等着我们的将是怎样做人,怎样抉择,还有——犯错误,那会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但是有时候,过多的尝试只会带来麻烦。
一个登山队,下山时见到一条小路,望着路上的痕迹,应该是村民砍柴常走的捷径,于是他们尝试着走这条近路,他们很快就看到了山下的停车场,正感到高兴时,一个断崖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紧接着的一条小路延伸到村庄,为此,他们走了许多弯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并且这些路都通往各自的目的地。当看到那些看似与自己目标相同的路,好像是捷径时,我们不免会心动,于是就走上了这些“捷径”。可谁又想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奋斗的手段,等你明白过来,却在别人的影子里,也许再也找不回自己的路了,即使还来得及,也会荒废了大好的时光。因此,只有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多听取师长意见的人,才会免走弯路,踏上坦途。所以——走自己正确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走自己的路,你会更多地去学习去思考,你会想到你的位置。一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去找工作,本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他每找到一份职业,都觉得老板待自己不公,感到委屈,不一会就抄了老板的鱿鱼,于是他大半辈子都在找工作中虚度光阴。而一位双目失明的大学毕业生,历尽千心万苦才找了一个调琴的职业,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干出了成绩,受到老板的重用,最后,她自己开了家公司,成了调琴大师。生命犹如一根蜡烛,当你拼命去寻觅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尽了。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无论位置的高低,经过一番努力,必定会显露出自己的才华。人生短暂,流水无情,在考虑如何为社会做奉献时,不该只想到自己位置的高低,费尽精力去寻求高高在上的权位,而要想到如何在适合的位置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但也不该过多地尝试更适宜自己的位置,从而没有努力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你就不会因事物的衰竭徒然叹息虚度的光阴,你会感到人生充实而富有意义。
条条道路通罗马,关键的是你心中有没有罗马。最短的只有一条,这条路,必定是你担心暗礁而把船行驶于深水的路;这条路,必定是直接通往你来时的下山的路;这条路,必定是你没有过多尝试、寻觅,而又在适宜的位置体现自身价值的路。这条路,是通往自己的目标、师长指明的坦途,是走自己的路。
《小径分岔的花园》是博尔赫斯1941年出版的短片故事集的同名小说,是他关于时间命题最直白的小说,体现了作者的东方文化情结。
背景是一战的欧洲,体裁是一份犯人的狱中书面供词,情节发生在1916年的英国。讲述的是余准博士作为德军的间谍,面临着英国特工马登的追杀。因为余准掌握了一项军事绝密情报(法国小城艾伯特有个威胁德国军队的英国炮兵阵地),但又与德国上司的正常联系中断,所以在逃命之余得出灵感,杀死一个和艾伯特城名字相同的人,期望德国上司通过报纸破译谋杀案的秘密以达到传递情报的目的。余准随机寻找到的目标是一个在中国呆过多年的汉学家——斯蒂芬·艾伯特。斯蒂芬·艾伯特潜心研究的恰恰是余准曾祖父彭冣未完成的一部名为《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小说。这部小说就是彭冣要建的迷宫,谜底是“时间”。余准杀死艾伯特后被捕入狱,他的德国上司果真从谋杀案中猜出其计谋,把艾伯特城炸成废墟。
小说构思巧妙,具有“迷宫之美”。小说一开始巧妙地用极为现实主义的准确描述的细节作为开头,好像叙述历史一样极为真实。这种第三人称隐身叙述者的叙述就是“超叙述层”。“超叙述层”叙述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主叙述层”,它精心布置一个骗局,为主叙述层营造一个貌似真实的历史背景。随后以难以觉察或者突如其来的方式向着虚幻转化或者消失在哲学、神学、宇宙学的思辨当中。小说的主体部分,就是余准的狱中供词。“主叙述层”是由第一人称叙述的间谍故事。这一部分作者运用悬念和巧合达到极致境界。一共套用了三层故事,分别是间谍余准的故事、汉学家斯蒂芬·艾伯特的故事、古代云南总督彭冣的故事。彭冣的故事我们称之为“次叙述层”。是汉学家斯蒂芬·艾伯特用第一人称叙述出来的,回扣了本篇小说的题目。这个关于“时间的迷宫”的故事才是小说的核心。三个故事交叉进行,多种巧合重叠在一起。叙事中有叙事,如同迷宫中的道路,分岔中有分岔,情节交叉进行,环环相扣,循环不已。类似于《一千零一夜》、《水浒传》的框架式结构。而故事的结局又让读者沉浸在更大的迷雾当中。仿佛一个新的“迷宫”留在了读者的心中。
博尔赫斯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一边津津乐道地破迷解谜,可是一边又不断地对谜底加以遮蔽。“读者在这种层层布置的迷雾中不断地迷失方向。”直到小说的结尾,方才悟到作者的匠心。
博尔赫斯把他对时间问题的哲理思考表现在了小说中。“小径分岔的花园”既是彭冣小说中描述的虚拟花园又是以明虚斋为中心的现实花园。实际上是彭冣无边无际的时间花园。其中小径的交叉指的是时间而非空间的分岔,即“众多可能性的并存导致不同的将来和结局同时存在”。时间是多维的,偶然的,交叉的,非线性的,最终是无限的。主人公的每一种选择都有一种结局,这种选择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旦选择了就无法回头,无所谓最佳与最糟。彭冣的花园、艾伯特的花园和余准记忆中的花园,三个花园在不同的时空中相望、映照,组成“花园的迷宫”。余准是一个逃亡者,也是一个谋杀者,一个害怕死亡而又冷酷地制造死亡的军事间谍,是一个陷入人生无常迷宫的悲剧角色,又是一个陶醉于营造迷宫的喜剧演员。博尔赫斯把他对于时间的思考与虚构的叙事模式完美地结合在这篇小说中。将其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力作当之无愧。
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它不知道我在瞧它
它把一条蚯蚓啄成两段
再把这家伙生着吃掉,
然后从近旁的草叶上
吞饮下一颗露水珠
又向墙根,侧身一跳
给一只甲虫让路
它用受惊吓的珠子般
滴溜溜转的眼睛
急促地看了看前后左右
像个遇险的人,小心
抖了抖它天鹅绒的头
我给它点面包屑
它却张开翅膀,划动着
飞了回去,轻捷
胜过在海上划桨
眼光里不见缝隙
胜过蝴蝶午时从岸边跃起
游泳,却没有浪花溅激。
一只小鸟沿小径走来
它不知道我在瞧它
它把一条蚯蚓啄成两段
再把这家伙生着吃掉
然后从近旁的草叶上
吞饮下一颗露水珠
又向墙根,侧身一跳
给一只甲虫让路
它用受惊吓的珠子般
滴溜溜转的眼睛
急促地看了看前后左右
像个遇险的人,小心
抖了抖它天鹅绒的头,
我给它点面包屑
它却张开翅膀,划动着
飞了回去,轻捷
胜过在海上划桨
银光里不见缝隙
胜过蝴蝶午时从岸边跃起
游泳,却没有浪花溅激。
那是一条青青的小径,铺满了沙砾,还盖着嶙峋的白石,把脚践在这样的小径上,总会发出微细的声响。而我在倍感惆怅时,就喜欢徜徉在这样的小径上。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城市的繁忙,更没有城市的污浊。只有清凌凌的溪水,蓝盈盈的天空,还有沿途绿油油的葱郁。所有的景物皆沉浸在朦朦胧胧的迷雾里,偶尔还会透露出一片一片的深绿。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你必然会听见远远传来的鸟儿的啁啾,也有树林间沙沙作响的声音,更有我的一声感叹。驻足于此,环顾四周,看不见路的发端,也看不见路的终极。整个人恣情地漫步在迷雾中,步伐宛如行走在浮云之间,臆中只知那是一条青青的小径。
通常在这样的时候,我会闭上双眸,享受着雾水洗礼周身的感觉,让自己的烦恼、哀愁、痛苦与无奈,悄然洒落在那条青青的小径上,让心灵重返那片陶潜笔下古朴而纯洁的净土。我是一个不喜欢城市的人,那里根本就不属于我,活在城市中的生命总是带着疲惫与创伤,就像一个疤痕,永远的失去了原始的活力。所以,我更喜欢这里,它没有太多的繁杂,也没有太多的富丽,只有一片让人舒畅而惬意的青青。乍开双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你只会感觉心旷神怡;蹲下身子,触摸着凹凸的沙砾,你只会感觉豁然开朗。就好像哪里都充满了鲜活的青春,它在你的鼻尖呼吸,它在你的指尖蠕动,它在你的身边缠绕。那一条青青的小径,它是一个避难的港湾,让我抛弃疾苦的现实,让我找到释然与踏实。
可是,就在我听到机械轰鸣声的那一个傍晚,所有的一切轰然泯灭了。现实的铁骑蹂躏了我的净土,现实的魔爪扼杀了我的纯洁,我抉择了逃避,一直在逃避,拼命地想逃出现实的掌心,就好像我只会逃遁一样,没有了勇气,也没有了力量。在那条青青的小径上,我冲破了层层迷雾,逃上一条未知的路。当我站在悬崖边上时,我停止了脚步,发现自己已然逃到世界的尽头。现实全然征服了我,我只能向它下跪,做了它的奴隶,像生活中的失败者一样带着无奈与遗憾。脚步践在这污浊的土壤上,我回头望了望那条青青的小径,惊奇的发现我已遗失了太多的时间、机会、勇气在那里。
看看我们走过的路,人生何尝不是这样。面对现实中的挫折,我们总是喜欢逃避,不敢面对它,更不敢挑战它。于是,我们愈是逃避,挫折就愈是紧逼,直到把我们逼死在世界的尽头。那时候,我们只能在梦里感受那一条青青的小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