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放学的路上,天色已渐晚。暮色入深,归家的人匆匆。灯火几近灭无。一言不发,内心异常平静。这是忙碌一天后,真正属于自己的平静。一脚一脚踏在水泥的道路上,清寂的脚步声中踏出了无数的珍惜。我不怕忙碌,我只怕在日益学习压力社会竞争中迷失了自己。所幸,这个每天傻傻的非要绕远路回家的小女孩看起来,还真的是单纯执着呢。晨日乘车,不愿坐下。有些笨拙的执着,有同学的好心的提醒,我笑笑婉拒。每天在学校家里忙碌于学习...
作文《行进》
行进
走在放学的路上,天色已渐晚。暮色入深,归家的人匆匆。灯火几近灭无。一言不发,内心异常平静。这是忙碌一天后,真正属于自己的平静。一脚一脚踏在水泥的道路上,清寂的脚步声中踏出了无数的珍惜。我不怕忙碌,我只怕在日益学习压力社会竞争中迷失了自己。所幸,这个每天傻傻的非要绕远路回家的小女孩看起来,还真的是单纯执着呢。晨日乘车,不愿坐下。有些笨拙的执着,有同学的好心的提醒,我笑笑婉拒。每天在学校家里忙碌于学习...
早就听说通往刘后镇山林的生态环境保持的比较好,一日,爸爸终于得空,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爸爸、我和表哥每人骑一单车沿着去刘后的公路行驶而去。
“这山里的公路真不错啊!”我不由赞叹着,越往深处越曲静,秋风拂面真是爽极了。清新的空气充满了周围的空间,仿佛置身于氧吧,可不是吗,本来这就是个天然大氧吧!
我不由的大口大口吸着这难得的清新,路的远方蜿蜒向上,尤如一条黑色的玉带,周围尽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好象一群巨兽沉浸在云雾环绕的世界……
路的坡度越来越大,我们各个大汗淋漓,虽然在秋季里。“我们下车推着走吧”爸爸说,秋风阵阵吹来,刚刚的燥热顿时一扫而空。真是秋高气爽啊!走着走着眼前豁然开朗,山谷的夹缝中出现了一片水面,向远望去,一片片稻田泛着绿波,绿波中又呈现着金黄,一块块大豆果实累累,一垄垄秋玉米铺满山地,一个个象橘红灯笼的柿子挂满枝头,特别引人注目……
这是个丰收的季节!我要说,一年之际在秋天!
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回想当初踏进高一(8)班的时候,一个个都还是陌生的脸孔,又有谁会预知,这一个个陌生的个体会突然有一天聚集在这里,连成一个团体,然后朝夕相处。
记得那还是军训的时候,大伙从“家中宝”成为了“黑煤炭”,但是艰苦训练后的是举着第一名的团体成绩站在领奖台上。台下,整个班级欢呼雀跃。而铁栅栏外面,是四处眺望着寻找各自宝贝的家长。那是我们离开家的第一个星期。
后来,大家渐渐熟识,讲着“义气”……
高一(8)班,只要是老师都会有所耳闻的,别看那些捣蛋鬼,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班才会成为所有班级中存在的最有活力与个性的班级。当然,令老班头痛的问题也不少,不过,思维的活跃,也是由内而外的。
说到老班,想必知情者此时必会发笑,被我们成为火星人的老班也是学校最独特,最具过目不忘的特征的。(这个涉及个人隐私,不便透露,呵呵……)
在这个团体里生活了一年,而如今却面临着分班,是的,分科。
就连那曾今闹过嘴的,现在都觉得那么亲切、可爱。
分离?……不。
老大、小蓓、静、婷、……。听着你们叫我笑笑,还有师傅最独特的叫着徒弟,我习惯了。如今换别人叫,真的会很陌生。虽然说没有陌生又何来熟悉,但曾经熟悉的,我并不想失去。
换个心态吧,希望我们能走在校园小径上相遇然后露着灿烂的笑脸、相互打着招呼。。或是被突然拉到一边,窃窃私语分享着各自分开后的喜怒哀乐……说到难过的时候为对方拭去眼角的泪光;说到气愤的时候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说到激动的时候快乐的与对方相拥。
在青春的土壤中,只有记忆是潮湿的,那就让我们把“高一(8)班”这颗青春的种子种植在潮湿的记忆中,生根、发芽,成为永远……
嘘~~~~!别说高一(8)班是过去式,它是过去、现在、将来进行时……
望亭中学高三:陆薇倩
流水匆匆,花开花落。踏着消逝的昨霄,世界在行进。
当一丝青绿泛起大地,当一眼新绿绽放枝头,当一声鸟鸣响彻天际,生命的辉煌开始了。然而生命的衰落与消逝也在同时开始了。也许没有人能辩清“消逝”与“行进”,消逝中,我们不断行进在新的风光中;行进中,一路的风光又离我们而逝。消逝的昨天,令我们回味无穷;消逝的昨天,促使我们学会珍惜。我们在消逝中继续前行;我们在消逝中走向成熟与理智。
天还是那个天,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所以我们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所以我们麻木。直到有一天,天已不是那个天,月亮已不再是那个月亮,山野失去了绿色,河水消逝了清澄,我们才明白了曾经的美好,才懂得了拥有的可贵。人生岁月匆匆,转眼从婴儿长成儿童,转眼从儿童成为少年,转眼成为青壮年,转眼又成为了两鬓斑白的老者……生命总是这样无情的消逝着,所以我们学会了珍惜现在的分分秒秒。感谢消逝,人类从此学会了珍惜。
昨天,一路走来,人类伤痕累累。太多的荆棘,太多的坎坷,让人类找不到成长的方向,使人类看不到未来的路。昨天,人类害怕,人类悲伤。但今天,阳光明媚,昨日的坎坷消逝了,昨日的荆棘消逝了,昨日的悲伤也消逝了。时光的消逝让类忘记了昨天的悲伤,今天的人类重又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人类重又上路了。感谢消逝,让人类学会了忘记,忘记昨天的忧伤与不快。
“吹尽黄沙始到金”,历史的长河滚滚而逝,它一路荡涤污浊:殉葬制度灭亡了,连坐的酷刑制度灭亡了,近亲婚配消逝了,小脚习俗消逝了……迷信、愚昧都渐渐消忘了,科学、文明从而得以大显风采。所以我们要感谢消逝,感谢它带走了一切落后,感谢它能让人类在更美好的土地上发展,感谢它让人类不断地走向新的文明。
是的,消逝的也还有美好,有古丝绸文明的灿烂,有古巴比伦文明的辉煌,有唐王朝的繁盛,有古罗马的繁荣。但这些更可以激起人类创造新文明的斗志。
消逝,宇宙运行不变的规律。人类在消逝中发展,我们在消逝中成长。在消逝中学会珍惜,学会忘记,在消逝中奋然前行吧。
打着把坏伞行进在雨中
四周是匆忙的人,纷飞的雨
当那伞坏的角转向前方
总感到仿佛有个残缺的世界
当那伞坏的角转向后面
又感觉雨在轻轻打湿衣衫
心随伞在转动
突然有一个声音响起:
“怎么搞得,外面下雨
里面也下了,快把伞借来一用
好挡住这一场好大的心雨”
这时,天边响起一声春雷:
伞只是为了挡雨。
这时,伞随着雨的节奏
在微风中漫舞
你们听说过“峨嵋派”吗?他就坐落在峨眉山上,而峨眉山又是闻名天下的名山。峨眉山海拔3099米,在四川盆地上。
那天,我和姑爷一家坐车去峨眉山旅游。过了许久,到了峨眉山半山腰。我一下车,一股冷气迎面而来,他与我来了个热情拥抱,好冷!我们买了门票,打算不坐缆车,打算徒步走上金顶(峨眉山的山顶)。我们就吃力地爬。嘿!刚开始大家一股奶劲儿,走着走着,大伙儿就没力了,除了我。我是一直用力奔跑,没了力气,就歇一会儿,在继续往上爬。就一直这样循环……跑了一半,已经汗流浃背、满头大汗。说实话,有些叔叔阿姨说我好想洗了头一样。经过2、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金顶!我们被寺庙和游人“包围”了!这时,我知道了,中国人是多么坚强,这么高的山,要走很久才到顶,何况修那么多的寺庙!中国人真是坚强!
金顶真是美,在金顶山上最引人注目、最壮观的就是“四面八方了”。四面八方由四个金佛、四个被誉为佛教圣神的、长着6颗牙的大象。金佛头上还有几个佛头,佛头最顶端有个王冠,王冠上里这个塔一般的东西,听说是纯金的!
而象下面还有个阶梯一样的平台,平台上有100多盏油灯。每到晚上,油灯好像一群可爱的萤火虫,飞的时候一扭一扭的;油灯又好似万颗流星,从天而降,美极了!佛的周围则是18个调皮的小象。有的翘起尾巴,撅着屁股,好像在驱赶讨厌的蚊虫;有的卷着鼻子,昂起圆乎乎的小脑袋,仿佛它在模仿军人敬礼……这些小象真是可爱顽皮!中国先祖又是多么有智慧,多么有毅力,在这种艰苦环境下竟然雕刻出这些栩栩如生的金佛、神象!
到了晚上,我们租了一间房屋,在那里睡觉。第二天,我们到峨眉山最高的地方———海拔3099米。站在悬崖边,站在那里不动,闭着眼睛,都感到摇摇欲坠!好吓人!听旁边的人说这个悬崖深700多米,真是万丈深渊!忽然一片云飘在我面前,仿佛到了仙境。挥一挥手,立刻感到一股奇妙的清凉;动一动身子,感觉我在腾云驾雾,感觉我飞了起来。往下一望,很吓人,但你站久了,再仔仔细细的往下俯视,其实并不吓人,反而一丝欣慰钻入你的脑海,好美好美:山中,听到几只鸟在吼叫,他们是一群英雄好汉!看到牛毛一般多的树,看到棉花糖似的白云。山中蕴藏着漫山遍野的绿、一行白,听到“英雄好汉”的吼叫声。峨眉山又是那么壮美,真是人感到赏心悦目!一种不能解释的舒服!
正如李白所写: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我们还去过一线天、清音阁等景点。终于!旅行结束了!我们下了山回了家。
峨眉山!不愧是佛教圣地,不愧是名山,当然,你更能表现出中国人不怕困难的美好精神!
重庆市六年级:林若谷
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德宏了。德宏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多雨的时节去德宏。
德宏的景是平的,无须仰视,也不须远眺,真真切切地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身边,你就在其中,俯首皆是,一伸手,一呼吸,感觉你伸手抓住的,吸进肺里的,已不仅仅是那湿润清新透明的空气,吸进的是满目的葱茏,完全就是一幅静谧和谐,难于名状的田园山水画,那醉人的绿,绿得让你不知身处何方,那画既在眼前,又在心里,那是我一直向往的。到处都是一派恬美舒适的田园风光,人在画中走,车在景中行,烟雨朦胧,一派人间仙境。
在德宏你勿须去看什么景点,你只要沿着德宏州各县的公路走一圈,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德宏的魅力。在德宏五天,除工作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公路“旅游”,在公路上欣赏大自然赐予的美景,的确让你赏心悦目,感觉你不是在行路,公路仿佛也不是了公路,而是那画的骨架,而车则成了爬行在这幅巨大的画里的一只虫子。从德宏出发去盈江,公路两边的行道树组成了一个绿色的隧道,汽车就在绿色的隧道里穿行,隧道的两边是绿油油的稻田和荷花塘,稍远一点的地方是矮矮的山丘或竹林掩映下的傣家竹楼,在稻田的田埂上长着高高低低的树,树下有佛塔,那绿的田就像绿色的地毯,那树就长在地毯上,如果你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成群的白鹭起飞的壮观景象。
夏天是多雨的季节,那雨说来就来,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瞬之间大雨骤下,车窗、挡风玻璃一片水花,急速摆动的雨刮刮不掉那倾泻下来的雨水。车窗外有些模糊,绿色的田野也变得灰蒙蒙的,远处的景物看不真切,感觉山水相连,浑然一体。
车上播放着木脑纵歌的旋律,那是一首非常动感、好听和奔放的景颇族音乐,我非常喜欢这首曲子,恰巧开车的师傅也喜欢这首曲子,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听。在一个傣族村子里,热情好客的村民用他们的木脑纵歌的狂欢舞欢迎我们。全村的男女老幼在一个肩挎景颇刀的汉子的带领下,排成长蛇阵,乐队的乐器也换成了萨克斯、长号和小号,古老的旋律也具有了时代的气息,但铓锣声声,仍有一种旷古悠远的感觉。随着那动感的旋律,脚底不由得痒痒的,连我这个从不会跳舞的主,也忍不住要下去扭几下。在那样的环境和气氛下,只要你参与了就会觉得是十分的快乐。
当汽车行驶在从盈江到陇川的路上,路两边的景物一下又变成了原始森林,公路边是一条流淌的河,从高处直挂下来的瀑布,在山林间奔泻,气势恢宏,那样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时候你要的是感悟和静默,想起那首《德宏,梦中的天堂》,天堂不在梦中,就在我们身边。
瑞丽——一座开放的城市,玉石交易市场是你必去的一个地方,在那里你可能会淘到你喜欢的东西,但也不一定要买,欣赏一下也是满有收获的。我对玉石是外行,进去也就是看看而已,感受一下那种气氛。这次碰到一个玉石老板,给他拍照,他挺高兴,手上捧着玉石摆出各种造型,非常的友善。“一寨两国”也是瑞丽的一个景点,稍微一抬脚就到缅甸去了,不过对个挂着缅甸国旗的地方就是缅甸的移民局,你前脚跨过去,没来得及跨后脚,你就被移民了。
美无处不在,景无时不有,文化是人的一种感悟,更是人的一种赋予。在德宏你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那种自然之美,不是特大气,但却是能打动你心灵的回归自然的淳朴之美。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恰似交响曲最终的乐章一般,雪穗的这句话结束了这段悲恸绝望的罪恶爱情救赎曲,但是那久久萦绕在耳畔的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的音符,却仍旧一次又一次敲痛了无数人的心。
男主人公亮司和女主人公雪穗是在一个图书馆里认识的,两人都拥有糟糕的家庭环境,拥有不堪回首的遭遇,幼小孤独的两颗心从此走到了一起。雪穗的母亲为了金钱将女儿的肉体出卖给亮司患有恋童癖的父亲,亮司为了保护雪穗而杀死了他的父亲,从此两人并肩走向了不归路。“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如此简单的梦想,既像一个美丽的幌子,又像是让人欲罢不能的罂粟,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纪录片一样被不断的还原:没有痴痴相思,没有海枯石烂,只剩下一个冰冷绝望的诡计,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最后,只剩下所有人在这哀柔、悲戚、绝望的罪恶救赎爱情中动容。
雪穗说她的天空没有太阳,却有东西代替了太阳。
亮司说他想在白天走路。
太阳究竟是什么?有很多人说,这温暖明亮的太阳是来自于社会对于罪孽缠身却又渴求博得一丝温情的两个人的容纳。而我认为却不然,所谓的“太阳”,应该是我们的人性。我们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有一个太阳。无论是多么十恶不赦的人,亦或是作恶多端的人都拥有太阳。因为荀子论述“人性本恶”,故所以然,恶也是人性的一部分。然而,在雪穗和亮司的头顶上却没有了太阳,在他们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那颗太阳,他们对彼此的刻骨铭心的爱代替了太阳,而这,也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唯一的光,成为了他们残存的最后一丝人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才成为他们可以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即使在熬过了十五年的追诉期后,两个人也不可能在一起幸福的平静的生活。那只是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再或者说,那是一种心中永远都触摸不到的希冀:假如一切都不曾发生,假如桐原洋介的兽行,亮司的弑父,雪穗的杀母,以及之后的所有的罪行都不曾发生,那么亮司跟雪穗只是两个普通而又幸福的孩子,他们头顶上有着万丈光芒太阳,他们牵着手,缓缓地在温暖白日里漫步。而现在,他们不再是孩子,他们变成了失去了大半灵魂的空壳,他们早已忘记了如何去享受幸福。一个要不断的“夺取”,一直到死。一个要不断的“赎罪”,一直到死。他们所保留着的唯一一丝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东西,便是他们彼此的爱,所谓的太阳。彼此相爱的人,却无法在一起,希望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即便付出了那么多人的生命,最后还是办不到。
读罢此书,不得不深深佩服东野君的细致而又冷静的构思及推理。《白夜行》是东野君笔下被称为“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
所以说,东野圭吾所写的其实是一本关于爱的小说。小说最后,亮司的死带走了雪穗的灵魂,当爱消失的时候,故事也就结束了。
无边的长夜尽了,似暖非暖的白日即将来临。我在漫漫深夜里读完了这本书,虽然有点累,却格外的兴奋。这是对人性和人生绝望彻底的赤裸裸的质问。它逼着我们不得不去深深的怀疑:在人生的进程中,真的深刻的最痛苦的伤害究竟是什么?究竟是来自社会,抑或根本是我们自身?悲叹也好,控诉也罢,是否有真正的用处?亮司的白夜中仅存的一点暗淡的光,难道仅仅是呼吸生存的条件吗?其实不然,在这个万物生息的地球上,我们每一个人恰似一粒小小的星辰,都是艰难地在白夜中踽踽前行。白夜行,白夜行,这简简单单三个字便道出了人生的本质。
“单车男”长着一张非常普通的脸,穿着非常普通的衣服,说着非常普通的话。“单车男”讨厌所有复杂的事情,他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展现出其本来的面目。“单车男”喜欢顺其自然,不愿意强求。
“单车男”讨厌与人交往,因为这常让他感到紧张,他不愿意去揣摩别人说话的态度与神情。在“单车男”的心里,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他更喜欢真实。
“单车男”常常骑着单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去。他不喜欢被束缚,单车便成为他摆脱束缚最好的工具。骑在车上,他可以游历这个城市中所有的地方。“单车男”不停地骑着,路边的景物像在回忆中缓慢地滑过,人群啊,昆虫啊,树木啊,音乐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在向后飘,“单车男”觉得它们飘得很慢,可是所有的回忆,却一下子就没了。回忆是什么时候没有的呢?“单车男”想。
“单车男”曾经那样珍视每一段回忆,不管是什么样的回忆,可它们终究还是消逝了。在某次的恼怒与尴尬之后,在某次妥协、认输、顾忌、犹豫、怀疑之后,回忆就那样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地失去了。没有记忆的人是苍白的,“单车男”知道,这是惩罚,惩罚他的健忘与漫不经心。可是没有办法,“单车男”也要生存,每个人都要生存,所以每个人都在忘记童年,他不可能抛下一切,仅仅为了保持自己仅剩的一点纯真。所以,还是一直骑着单车前行吧,至少这样没有束缚,可以尽量让自己多做一些选择。
“你敢不敢停下车子?”“单车男”问自己。 “我不敢。”“单车男”无奈地回答着。
生活到底不是电影。
单车在慢慢变旧,所有的东西也都在改变。“单车男”原本熟悉的风景、书店和人都与他印象中的不太一样了。那些房子呢?那些树呢?那些没有人理会的书呢?那些偏执和疯狂呢?“单车男”其实知道答案:我们都长大了。房子“长大”了,被拆了;树长大了,被砍了;书“长大”了,被撕破了。他只是不愿意把答案说出来,仿佛那样会造成更加不可逆转的后果。也可能是因为,一旦他承认所有的东西都会长大,就不得不承认,自己也在长大。他想自由地活着,但是成长与自由对他来说,好像向无和谐统一过。被迫长大后的“单车男”,有一点点的自由和好多好多的孤独。
“孤独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当我向你们展示我的所有,却没有人给我一丁点儿的回应。”“单车男”无奈地想。他开始期待。一个人只有在期待着什么的时候才会骑着单车在城市里穿梭。因为骑着单车的“单车男”,可以穿越所有场所,可以等待,可以离开。
虽然时间一直在走……
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过黑夜的星空,原来,夜空也可以那么美。凉凉的晚风夹杂着淡淡的芬芳,望着那宁静的天空。好久,没有静下心来欣赏过什么了。
急速行进的日子里,我们渐渐忽略了,大自然最原始最纯净的美。我是一名忙碌的高二学生,几个月后我将步入魔鬼般的高三时期,而现在,坐在教室上自习的我,却在奋笔疾书的写着独属于我的心情。往常的夜晚,我们正努力地回顾一天的知识,可今天,却有着一丝不同。或许是月亮姐姐看我们太过劳累了吧,闷热的夜晚送来了凉凉的微风。自习的教室里并不怎样平静,经过几天的期中考备战,在今晚,老师也不太想约束我们。
高二时一个忙碌的时期,它充满了矛盾,他不像高三那样紧张也不似高一那样轻松。在高一时,老师们会将你当做一个初步走入社会的小朋友,对一切充满了期待与害怕,她们会关爱你、包容你、呵护你,而如今,他们会将你当做一个成人来对待,所有人都在要求你努力努力在努力,当然,这其中并不排除你自己。将来,也就是即将来临的高三时期,不需要别人,你自己就会将你当做一个疯子,没日没夜的学习,从此过上学霸的日子——当然,结果还不一定如何。
感谢今晚的凉风与月光,然我能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静下心来想想我的目标,我的未来,以及,生活的意义。或许今晚短暂的清醒过后明天又会回归那昏天黑地的学习生涯,但,短暂的快乐也是快乐,不是吗?
高二:杨扬
行进的歌声
站在红领巾队伍里,
唱着少先队进行曲,
我们的脚步“嚓嚓嚓嚓”多整齐,
我们的胸膛高高挺起多神气。
有太阳在前方引路,
有春风在结伴同行,
理想呵在前进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步步、一步步地开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