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总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有些景,让我们的心灵惊艳一翻,也许是瞬间滑过,也许是永恒保存于心底,但力量无穷!生命里总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有些理,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是刹那间的感动,也许是永恒保相伴心底,但总会有一股力量陪伴我们前进,再前进!走在社会,总有些假、丑、恶,但更多的是真、善、美与我们相向同行。《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中,总有些字,有些词,有些句,有些文,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鸣呼,...
作文《余音》
余音
生活中总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物,有些景,让我们的心灵惊艳一翻,也许是瞬间滑过,也许是永恒保存于心底,但力量无穷!生命里总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有些理,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是刹那间的感动,也许是永恒保相伴心底,但总会有一股力量陪伴我们前进,再前进!走在社会,总有些假、丑、恶,但更多的是真、善、美与我们相向同行。《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中,总有些字,有些词,有些句,有些文,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鸣呼,...
致我的朋友及小学同学,祝你们快乐,不要忘记我。
一
春红已谢
无蜂围蝶阵
你依旧展示自己
可以无人观赏
但不可以让自己失望
二
泪水顺颊而下
冲走了童年的回忆
却始终忘不了你的身影
朋友
三
毕业不是友谊的终点站
桂花树下
我们相聚于此
笑声依旧
友谊依旧
桂花落下,玉兰花开
红莲绽放,友谊不曾变
四
乐观的你,
你的笑容是赠我最好的礼物。
朋友。
五
夏日,
泪水冲去了昔日天真的笑容。
你告诉我,
永远是朋友,
也许,在成长路上的一个路口,
我们还会相遇。
六
朋友,试问?
三年的友谊,
你我丢的起吗?
七
手握手,
我们天真的在大槐树下,
许下诺言,
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八
朋友赠我的鲜花已经凋零,
友谊的芳香,
仍然萦绕在我身旁。
九
友谊,
世上美丽的真诚流露。
我们是朋友,
最纯净的语言。
十
青春,
有你才美丽;
童年,
总是因你而梦幻;
朋友,
你是我青春的救赎。
十一
不知何时,
心中的友谊花绽放了。
娇艳,脆弱。
需要你我的悉心呵护,
才能更加美丽。
十二
朋友,
总是在身后支持着我。
十三
只要为世界添上一笔瑰丽的色彩,
尽管无人赞扬,
也知足了,
永不后悔。
十四
丢失的时光,
停止的歌谣,
不变的友谊啊!
朋友,是吗?
起风声,走云声。芦苇萌芽、长高,在风中摇摆。时光磨平了湖面的波纹。
—题记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无数只蝴蝶在漫天飞舞,我站在天空下;期盼像《还珠格格》里的香妃能引来蝴蝶。
天,澄明圣洁,向一方浅蓝色的丝帕;云,洁白无瑕,像一块舒卷的轻纱;风,无忧无虑,掀起了阵阵金色的麦浪,泼洒着灿烂的希望。
永不能忘记今天,儿童节。虽说我已经不再是儿童,但,爸爸让我度过了最后一个儿童节。
光明蝴蝶谷。
走进园中,无数只蝴蝶映入眼帘,澄澈的天空有翅膀飞过的痕迹,我感觉自己就是一只蝴蝶奋力飞翔。回过神来,才清醒过来。自己不是蝴蝶了,我多么希望我能在梦中也梦到一群蝴蝶,又和它们继续飞翔;蝴蝶,我们在梦中再继续飞翔吧!
蝴蝶的悲惨命运
只因它们是一只不能说话的动物,是一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动物,才这样被人们摧残着他们的身体。它们那闪着莹光的翅膀,虽吸引了无数的小朋友的注意,但,它们的厄运就要来了。本是让蝴蝶最以骄傲的翅膀被摧毁,它们有多痛苦你们知道吗?一只蝴蝶破茧成蝶,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人们只需要一秒,可以让一只蝴蝶失去它们的生命。但蝴蝶是以坚强地笑容替代痛苦的泪水。
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
六年级:浅笑-
基调A·相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我永远都无法不欣赏纳兰性德的才气与多情,他的破碎源于内心的大仁、大爱与大智;我喜欢他的破碎,更喜欢同他一起破碎。常有古代文人面对知音人感叹相逢恨晚;我同纳兰性德是不同朝代的人,自然是无法相逢的。
妈妈突然问谁是我的知心朋友,我顿了顿,尴尬地摇头,确实没有。
我想自己够凄惨的,经历的坎坷虽不算多,但朋友确也不少,可终究没有一个够格称得上知心朋友的。会不会是要求太高了呢?也许吧。但思前想后,终究觉得自己对待每个朋友都是一样的,没有过分的好,也从未有过稍稍的极端讨厌的个别,就是这样从一开始相识,平淡如水。记得曾有智者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忘了他的姓名,却终究记住了他的名言;每每想起他那令人如沐春风的话语,空气中总弥漫着茉莉的清香,悠长且沁人。
相逢在漫漫的星河,那是浪漫的邂逅;相逢在薰衣草的花田,那是芬芳的盛邀;相逢在茫茫的人海,那是宿命的安排。无论在何时何地相逢,那儿都是一个起点,也许是生命的起点,也或许是故事的开头,但不论好坏,终究还是相逢了。
基调B·碎片
颓废的是落日的余晖,支离的是遥远的回忆,破碎的是残存的碎片。
我总是面对浩瀚的长空寻思记忆深处的灵魂,也总是长时间地仰望那些日升月沉的悲哀,寻觅着那些一心想寻觅却总是无法寻觅到的断点。有时候,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我总是哀愁地回想着学习历程,从呀呀学语开始一直到现在,支离破碎的记忆告诉我那只是一些容易让人颓废的碎片,破碎地影响了并不破碎的我。我有一段时间一直处于迷惘的状态,殊不知那时我的成绩却比我还要迷惘,于是就一直那么堕落着。再后来就不太甘愿堕落了,于是就再那么努力点,成绩自然也就慢悠悠的往上爬,然后就继续悬在那,下不来也上不去,心中很是来气。
在平常,看我稍微做出点特别的事,同桌就感叹连连:原来好学生也会这样。其言下之意便是说我不乖,没有好学生该有的样子。我听了反省了一下自己,并没觉得自己有多么得不够乖;谁都年轻过,谁都有不乖的时候;我们没有权利讨论别人是否乖巧,因为毕竟我们自己目前并不乖。再于是发现很多很多的孩子都有着狂放不羁的一面,可永远不会跳格晋级为“坏”的程度;然后就真的觉得年轻真好,年轻的我们还来不及学坏,我们还可以一直就这样一路轻舞飞扬下去,直到我们不再年轻需要凭借记忆来拼凑碎片的那一刻。
基调C·沉沦
残阳如雪,祭奠着我不堪回首的记忆。
早春的光线远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温和,总是在某个拐角突如其来地想起埋葬在年幼的时光中的阴霾,它们拥有美丽的疼痛,没有固定的方法消除,却有着相似的记忆以及撕心裂肺的触动。时间在得与失的比较中疏忽可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意遗失时间,只是无知的我们不懂得如何珍惜时间;记忆因着我们对于生活的迷惘状态以上升的姿态穿越灵魂的隧道,那是记忆一辈子终将沉沦的沼泽。门外的我迈出勇敢的脚步却始终只能无能为力地站在门外观看,那些岁月的记忆,清晰地在眼前残酷地上演。那片布满五行阴阳的沼泽用多少有点残忍的语言将我拒之门外,我放大黑色的瞳孔,注视着沼泽深处的自己,不断地幻想那年的自己拥有的是怎样的世界。
我微笑着说,我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侧过身来,猛然发现来路之上铺满了记忆零星的碎片,随着洋溢的春风尘埃落定;我站在来路与去路的岔道口,目送我的几多岁月渐行渐远。
淡淡地微笑,在清晰的白昼送以淡然,生活在感悟中激荡出支离的余音;古老的钟声唤醒了沉睡以久的记忆。深深地呼唤,沼泽的余音,在缺失中,永不停息,……
路灯亮了,炫目的光倾洒在枝叶上。现已是夏末,些许绿叶已换上了红装,像是原本待字闺中的少女终于修成正果,揪住那青春华年的小尾巴,换上了大红的嫁衣,羞涩地待着新郎铺满十里红妆,带着八抬大轿去迎她进门,欢欣幸福地过完美满的一生后,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长眠。
苍穹已不复清晨时刻的湛蓝,似乎是怕寒一般披上了柔纱,却非但没有抹煞了她倾城的容颜,反而为她添了一笔神秘。树影横斜,阳光细碎地洒在地上,像是宝石的碎片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我不禁悄悄地放慢了脚步,轻轻地向那走去,并屈下了身,想把那柔美的碎片拾起,却突然记起,这只是云影天光,如梦似幻,却只可流连于心,不由地哑然失笑,笑自己残存未泯的童心,笑这纯真可爱的举动,或是笑那沉淀在心底,彩虹般绚烂的青春芳华。
嘴角绽开了刹那的浅笑,却又凝睇着柔光出神,任泪水肆意地在面上流淌,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
五年级:龚林玥
有这样一种声音,从我儿时起便在耳边萦绕;有这样一种声音,是童年初尝甜蜜的笑颜;有这样一种声音,多多少少夹杂了苦楚与辛酸。
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中,从开始记事起,我便认识了王叔叔,大家都叫他王糖棍。也许是因为他很瘦,瘦得只剩根棍了,也许是因为他有着这个小山村中独一无二的制作冰糖葫芦的手艺,也许还因为他天生一副好嗓音。
每天清晨,王叔就会骑着他那辆嘎吱嘎吱响的三轮车,上山去采摘那自家种的山楂,新鲜的山楂个个挂着露水,让人见了,不由地从口中酸到心中。当那嘎吱声再次飘回人们耳朵中时,王叔家的糖也已经熬得香喷喷的了。
于是王叔那动听的歌声,便会伴随着冲洗山楂的水流声,传遍整个小山村,而这样的歌声也成了全村最好的闹钟。每当人们醒来时,鼻腔里早已充满了那诱人的甜香。
当然,那可是全村孩子的最爱,就算忘记做功课,也不会忘记的小点心。
当王叔那响亮的吆喝声,拨开阵阵清香,闯入孩子们耳中后,所有人都按捺不住了,便循着声儿去找冰糖葫芦。
“又甜又香又健康的王氏糖棍……”王叔总是这么吆喝着,把尾音拖得长长的,有时一顿一顿好像回声似的,有时绕几个圈,有时又转好几个弯,好像进村的山路一样崎岖。
王叔的声音高亢,清透,在整个大山中回响,演绎着别有一番趣味的歌。
于是这样一种吆喝声,便成了我儿时的全部,不知何时起进入我的身体,随心脏一起跳过了十几个年头。
把那颗颗山楂含在嘴里的时候,咬着糖衣发出嘎嘣嘎嘣的响声时,听着吆喝声远去时,总有股说不出的味道。
冬天不期而至,王叔老了下去,嗓音也变了,没有了当初的高亢,而变得浑厚,低沉,像这冬天的山村中的大雪一样厚实。
每当那熟悉的语句在耳边响起,而声音却如此陌生,心乱了,沉了,碎了,任凭它远去,甚至老去……
再大点,便过了爱吃糖葫芦的年龄了。王叔的声音也愈发沙哑,没有了昔日的特点,那句“又甜又香又健康的王氏糖棍……”也不再能穿越香气获得人们的追捧,冰糖葫芦也少有人问津了。
后来,王叔便不再吆喝了,而只是举着插满糖葫芦的木棍坐在那棵槐树下。偶尔经过一个人,做一点微薄的买卖。
再后来,王叔带着他的糖葫芦,带着他的吆喝声上了天堂……
想想,很多年了,没有再吃过冰糖葫芦了,也很多年了,没有再听见过这样一种声音:“又甜又香又健康的王氏糖棍……”
这样一种声音,存在我心底的声音……
路过当年的校门口,有冰糖葫芦卖,买了一根,含在嘴里,仿佛又听到了那歌声:“又甜又香又健康的王氏糖棍……”那声音依然高亢,清透……
一滴水落在了脸颊上。
下雨了吗?
他,把生命化作一曲乐章,乐章华丽的戛然而止后,动人的韵律却久久缭绕……——题记
年少气盛的他,提着一把剑,带着治理天下的狂气,告别了“万里送行舟”的故乡,来到了长安。
他的才情很快震动京城,皇帝把他留在身边作翰林。他以为自己的报国忠心很快就能实现,可皇帝只把他当成消遣是写诗的工具,他又一次沉醉在酒中。
一个春日的午后,他又在长安街的酒铺里喝醉了,几个宫里的人匆忙来找他,七手八脚的把她抬进轿子。他揉了揉双眼,见天子正微笑着磨墨,贵妃正亲自调着醒酒的羹,带着几分醉意,他请旁边的一个宦官帮他脱下靴子,便提手写道:“……莫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天子贵妃大臣们相互传看无不点头称赞。
这三首《华清宫》却被小人当做把柄,他只得辞别了长安,虽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可他真的对政治生涯失望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就去“散发弄扁舟”吧。
还是一把长剑,一身白衫,可心里有的却只是看透凡尘的念想。轻舟一日便飘过万重山的快乐,月下花间一壶浊酒的惆怅,汪伦踏歌送行的悲伤,见胡姬压酒劝客人品尝时的思乡,遇杜甫这位知音后的欣喜……站在盛唐风尖浪口的,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他!
一个月冷风清的晚上,他又醉了,一个人走到湖边,沿着湖前青青的蔓草,他恍惚看见月亮就掉在他眼前……民间都传说他是抱月而去,只有自称是“酒中仙”的他才配得上如此华美而又哀伤的离去。
他,就是李白。繁华的长安城不留他,他就归隐到山岳河川中;残酷的现实不留他,他就沉醉在酒之中。他本身就是盛唐最绮丽的乐章,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歌!
醉人的乐音在人们心里缭绕着,缭绕着,已有千年了……
初二:兮琊
铃声熬过了桀骜不驯的冬天,迈越了欢呼雀跃的春天,留下了夏天的热情和充满思念与思索的余音,迎来了崭新的凤凰花开的季节。
拾级而上,我在弥漫着熟悉气息的台阶上穿梭。这蓝色的世界里又增添了一抹又一抹的绿色。我不由自主地抬头看看与以前不一样的天空,又不由自主地吮吸着着亲切的空气。依然思念……
“叮铃铃……”悠扬、清脆的铃声在耳边回荡,像母亲的喃喃自语,又像长鸣不息的警钟……一闭眼,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双双希望的眼睛,思念在六月的余音中弥漫。
“铃……”最后的告别敲响了,这六月的余音将永远在记忆留下。在分别的那天没有哭,只有一种十分眷恋的不舍得,以前的笑、泪、苦通通在此刻凝聚成珍惜,思念……
六月是离别的季节,这是个告的年代,这是个无法把握的日子,刚刚还是热闹的聚首,转眼你就已消失在熟悉的风尘中,任怎样的呼喊都无法使你回头。
席慕容曾说:“再美再长久的聚首也有离的时候。请e怪生活的无奈,请e怪沧桑爬上你额头,朋友。我将在另外一个渡口等待,等待生命里的另一个重逢。”
岁月如流,时光无情,但不会抹去沉淀在深处的记忆。时间像轻盈的蝴蝶逃得很快,飘逸的花香逃得更快,当你听到它们的余音时,已经没有影子了,但它们永远逃不出珍惜,因为珍惜是一切美的归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的句子,是偶尔在一篇小说中才真正体悟到他的深切含义——包含着历史兴衰感与人物命运沧桑感的《游园惊梦》。
小说对落魄的钱夫人与新贵窦夫人的命运相比,那一句意味深长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道出了今昔沧桑无奈之感,花间的旧影,鬓间的发钗,曾经风光的前台系,咿咿呀呀,唱腔缠绵,而今徒剩对风光日子的怀念,桃李春风之画,蒹葭秋水之死,那昆曲的余音仿佛未是尽头——却又已是尽头。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人们总放不下对往事的回忆,看纳兰性德那一阕又一阕追忆亡妻的诗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往事的余音始终徘徊在耳边,一生不绝。然而已经过了那么久了——久得连当初一生一世的诺言已成了前世的奢望。
中国人好品茶。得一知己共存于天地间,清茶奉君,丝竹入竹,茶香从喉间丝丝逸出,自由绕梁,余音徘徊心间——实为人生一大快事哉!
然而也有不得志的士人,如卢?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就说:“一碗喉物润,二碗破孤愁,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仙骨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接连七碗,不仅品的是茶,更是人间的悲喜沉凉。平生不平事,烦扰耳边的人情世故,尽向毛孔散去。我自春日观花,夏日听蝉,萧吹秋月,酒饮冬霜,令我清净自如的闲适之事,留它作甚?
悠悠,岁月之河缓缓而过,古往今来,多少往事难断?多少旧事难平?失意的,沧桑的,落魄的,多少余音盘旋梁间,未曾离去。不是不想放手,而是人在其中,心难由己,解得开的就不叫心结,放得下的又怎么会今生今世意难平?这其中的情感因素,实在很难说得清。
但,无论有所少不甘,最终都须放下手去,了解这为了的余音,放下对往事的纠缠——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儿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未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记我班小小手风琴家陈希娴
说起我班的小名人,可真多啊!我最敬佩的是小小手风琴家——陈希娴。
有一次,在放学时我碰到了她。我问她:听说你手风琴通过十级了,说说,有什么诀窍吗?她摊了摊手,又摇了摇头说:“没有什么诀窍啊,就是勤学苦练”。我接着问:“那你不觉得苦吗”。“当然苦了!一天练两个多小时,有时候还更长,有时我非常想放弃,但是妈妈总是逼我说,如果不练,以后游戏、电视、电脑全都不许碰,所以只好练下去了”。她说话时有点无奈,但更多的是自信和不卑不吭,我听后心悦诚服的点点头。她告诉我有一个星期天的晚上,电视台在放一部叫《家有儿女》的喜剧,她一看表已经六点四十了,心一下就飞了,一边拉琴,一边回想《家有儿女》中的刘星怎么逗乐的情景,所以琴声忽断忽续,忽高忽低。妈妈听见了,便跑过来说:“怎么回事,心飞哪去了”。妈妈一看表说:“哦,你是想看《家有儿女》吧!”妈妈的脸突然由晴阴说:“你今天别想看电视了。” 说完把电源也拔了,她只好一直练琴。她咬着牙,尽量控制自己,不去想电视节目。她人小力气也小,手风琴是60贝司的,又大又重。她吃力的左手拉琴,右手有节奏的按着琴键,一首曲子反反复复的弹着,不知过了多少这样的时时刻刻,终于能琴键律动、余音绕梁了。
听完了陈希娴刻苦练琴的故事,我还需要问什么诀窍吗?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陈希娴练琴从被动到主动,从无心到有心,她用坚强的意志战胜自我,克服了困难,走向了成功。这就是一个小小手风琴家在磨砺中成长的故事,我也得到更多的是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指导老师:曹老师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个成语:余音绕梁。老师说这是个故事,回家我便上网查找资料,读了这个故事。
古代有个歌声优美的女子韩娥向东到齐国去。在途中,缺少粮食,经过雍门,以卖唱换取粮食。韩娥走了之后,它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经过多日未断绝,左邻右舍都认为她还没离开。
还有一次,她经过旅馆,旅馆里的人辱骂她,她便长音悲苦。整个街巷的人都悲伤忧愁,三天不吃饭。人们赶紧将韩娥叫回来,韩娥又放声歌唱,全街巷又高兴地又蹦又跳!
这个故事夸张地赞美了韩娥歌声的优美和动人,虽然太夸张了,但还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