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500字 400字
年级:
高三 六年级 初一
扬州作文推荐
  • 运河十里过扬州,两岸风光处处秀,怪柳垂丝虚掩脸,奇花嫣然半含羞。亭榭青砖披竹影,石桥拱洞映斜辉,古色巷陌满酒香,丝竹画廊溢彩流。美女鱼贯目不胜,琵琶声声叹十娘。秦淮风光柔情多,文痴武癫似梦游,借得花船一日坐,高呼人生不虚度。...

    作文《扬州
共找到10篇关于

扬州

的作文

扬州

六年级|写景|1200字以上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唐代扬州是东南地区的最大都会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大港口之一,当时在扬外商达1万多人。扬州现在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

理由2

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是国内着名的风景区之一。

理由3

在参加“走进江苏最美的地方推选”大型活动中,扬州瘦西湖景区被评为“江苏最美地方”,美丽指数为五星。

理由4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蚂蜂窝驴友这样评价扬州瘦西湖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感受园林与湖泊,整体风景不错。——黑白键之舞自然风景,陶冶情操,值得一去。到了扬州,必定要去。——慕思娃娃扬州——水漾扬州清凉寻夏时光扬州——夏荷中的扬州

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成就了扬州,可也局限了人们的视线,扬州岂是仅美在三月,夏日的扬州更有一番清凉之美。朱自清便曾说过,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在水上。从瘦西湖的连天荷花到夜游古运河,都能让你寻觅到清凉的夏日好时光。

仲夏消暑,不免心生荷花的样貌,清丽,艳但不妖,满池层叠的绿意,更是让暑气尽消。但说赏荷,怎能不想起扬州瘦西湖畔的绿意擎天、红花映日呢?“2012瘦西湖之夏荷花节”大幕已拉开,游客可欣赏正逢花期的夏荷,据说可开到八月底呢。

扬州——月光下的扬州

扬州的夏夜别有一番风情,若是泛舟瘦西湖或是古运河则更添清凉。

整个暑期,每逢周五和周六19:00-21:00,瘦西湖上的游船将沿着长堤春柳、小金山和五亭桥,无论是观玲珑花界湖心岛,还是赏晴云轩蝴蝶,都是夏夜里的乐事。对于想要夜游古运河的游客来说,时间则更为灵活,每天晚上7时至9时,都可以乘坐游船,领略古运河的风情。

东关古街夜色亦迷离,登高东关城楼俯瞰古街,品尝特色小吃,观赏扬州曲艺,都是消夏扬州的好去处。

扬州瘦西湖详情扬州瘦西湖介绍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瘦西湖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km,宽不及100m。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是国内着名的风景区之一。

扬州瘦西湖五亭桥+白塔

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这座很具特色的美丽的桥,已经成为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五亭桥有15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

扬州的白塔高27。5米,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和北海白塔的厚重稳健不同,扬州白塔比例匀称,玉立亭亭。和身边的五亭桥相映成趣。

扬州瘦西湖长堤+徐园

长堤在湖西岸,长数百米。堤边一株杨柳一棵桃,相间得宜,是赏春的好地方。“长堤春柳”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

长堤的尽头便是“徐园”。它是辛亥革命时期军阀徐宝山的祠堂。园中听鹂馆取名来自“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的楠木罩隔,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听鹂馆门前的这两大口铁镬,是1500多年前的镇水神器,当年扬州冶炼业的发达的扬州经济的繁盛由此可见一斑。

徐园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

扬州瘦西湖小金山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关于“小金山”的名字,还有着一段来历:说是有一回扬州和镇江的两个和尚闲聊,镇江和尚说:“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的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两人就下棋打赌。结果扬州的和尚棋高一着,此景定名“小金山”,并在庭中挂了这样一副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只用了一个“小”字,就把镇江的“金山”引渡过来了。

让我们再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便能登上小金山的风亭。风亭是瘦西湖景区的制高点,它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说的“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风亭上有一楹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以;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风亭这个名称就取自于上下联第一个字而得名的。所谓“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宽,妙在曲折。”这就是瘦西湖和小金山的妙处。——风亭

扬州瘦西湖钓鱼台

深入湖心的钓鱼台,原来是演奏丝竹乐器的地方。相传当年的乾隆皇帝逛到这儿,不知怎么的就来了钓鱼的兴趣。于是立即有人送上了鱼杆。可是瘦西湖里的鱼却偏偏不听话,平日里一呼百应的乾隆皇帝钓了半天,就是没有一条鱼上钩。这下陪同的扬州盐商着急了,当即悄悄选了几个水性好的水手带着活鱼潜到水下。举着荷叶,靠荷茎来换气。上面的乾隆鱼杆一落,下面的活龙鱼就被挂上了钩。这下乾隆爷自然是龙心大悦了。

瘦西湖瘦西湖的春夏秋冬

瘦西湖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着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在清秀婉曲的瘦西湖两岸,缀以熔南秀北雄于一炉的扬州古典园林群,形成移步换景、相互因借的山水长轴;名寺古刹和古城墙垣绵延相属,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存散布其间。风韵独具的自然风光和含蕴丰厚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是镶嵌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瘦西湖园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瘦西湖周边景点:何园

中国晚清第一名园,又名“寄啸山庄”,被称为“晚清第一园”。

个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与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并陈四大名园。

扬州瘦西湖温泉度假村

148套园林景观客房,扬州最大的中西式自助餐厅、68个特色露天温泉泡池、SPA、商务会议、商业街等设施一应俱全,距市中心文昌阁仅5分钟车程,交通便捷。

扬州凤凰岛

凤凰岛旅游区位于扬州市东郊,距市区仅1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旅游区由“七河八岛”组成,水域面积138平方公里,岛屿面积6平方公里。

六年级:123qwethj

扬州

初二|记叙文|500字

我喜欢给自己的东西起一个名字,那样就可以觉得,这是天下的唯一。起名字的时候,会很慎重。因为总是想,有了名字,就可以拥有灵魂。

扬州,是一把古筝。是我起名字生涯里的一个意外。一看到这把琴,第一个想到的名字,就是扬州。而这把琴,也恰巧是扬州产的。对古典的东西,我有一种近乎狂热的爱。古筝犹然。扬州身上有很典型的古代繁琐花纹:黑色的底,朱红的漆,粗细不同摆列有序的弦,还有用鹅黄色精心勾勒填充的连翘。轻轻拨弄琴弦,就有一种圆润而又悦耳的声音响起,那么直直地、不假思索地闯进你的心里。

古筝,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伯牙鼓琴,子期知音。君子之交淡如水,知音之交是细水长流的悠然恬静。第一次弹古筝的时候,心里便默默地想:尽力,尽力,把高山流水这一首曲子学好。学琴之人,谁不在渴望这样的知音?!只可惜,这种“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知”的坦然无法再被复制。我学琴不过半年,扬州跟我之间的友情也才刚刚展开。看着扬州,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可以,我要做伯牙的琴。能见证这样的情,能弹出这样的音,哪怕被摔碎也在所不惜。

我跟老师讲了心中的想法。老师只是笑,说:“你现在,只是在弹音,不是在弹琴。”弹音和弹琴,仅一字只差,境界却隔了云端。我知道,弹琴,是要用心的。可是,这又是多么地难!指尖抚过琴弦,便流淌出悲欢离合。这是怎样造化钟神秀的人,用着怎样七窍玲珑的心方能成就的传奇?

扬州

初三|写景|550字

积淀了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焕发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文明。哦,扬州——你从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中向世人款款走来,携带着运河历史的变迁烙印,展示着长江时代的万种风情。

是的,隋炀帝陵是你因一代帝王开挖运河而留下的、功过一体的人文景点,唐城遗址是你遭战争毁灭无法再现而曾经的、繁华昌盛的历史缩影;是的,宋朝词人姜夔的《扬州慢》唱出过你因饱受战争的风烟而流露“犹厌言兵”的悲戚心境,唐代诗人徐凝的《七绝诗》唱响了你因扬一益二的地位而具有“二分无赖”的历史美名……呵,扬州,历史上,是运河的兴盛让你扬名——你一度繁荣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历史上,又是运河的衰败让你变迁——你一度萧条几乎沉沦无人问津……

哦,扬州,你的家园有着多少人文自然风景?且莫说个园、何园、万花园……单那瘦西湖熙春台的古筝、平山堂栖灵塔的风铃,合奏的永不消逝的天籁之音,鼓噪的烟花三月的旅游风情,就让世人向往憧憬;你的热土留下多少名人生平足印?且莫说李白、杜牧、朱自请……仅那大明寺鉴真和尚东渡传经、广陵城史公将军不屈抗清,流传的动人故事,弘扬的正气豪情,就让世人肃然起敬。

哦,今天的扬州,二十四桥的美丽传说与二分明月的古老诗句仍在歌吹你的最繁华的历史——隋、唐、宋、元、明、清;但你不再留恋盐商文化,不再流连运河风情!

是的,你早已从落日辉煌中走出,唱着新时代《茉莉花》的市歌,拉响火车汽笛,奔向灿烂的黎明;你早已从运河时代里走出,戴着联合国“人居奖”的桂冠,挺直大桥的身躯,碰撞长江的激情……

扬州

高三|写景|550字

积淀了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焕发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文明。哦,扬州——你从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中向世人款款走来,携带着运河历史的变迁烙印,展示着长江时代的万种风情。

是的,隋炀帝陵是你因一代帝王开挖运河而留下的、功过一体的人文景点,唐城遗址是你遭战争毁灭无法再现而曾经的、繁华昌盛的历史缩影;是的,宋朝词人姜夔的《扬州慢》唱出过你因饱受战争的风烟而流露“犹厌言兵”的悲戚心境,唐代诗人徐凝的《七绝诗》唱响了你因扬一益二的地位而具有“二分无赖”的历史美名……呵,扬州,历史上,是运河的兴盛让你扬名——你一度繁荣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历史上,又是运河的衰败让你变迁——你一度萧条几乎沉沦无人问津……

哦,扬州,你的家园有着多少人文自然风景?且莫说个园、何园、万花园……单那瘦西湖熙春台的古筝、平山堂栖灵塔的风铃,合奏的永不消逝的天籁之音,鼓噪的烟花三月的旅游风情,就让世人向往憧憬;你的热土留下多少名人生平足印?且莫说李白、杜牧、朱自请……仅那大明寺鉴真和尚东渡传经、广陵城史公将军不屈抗清,流传的动人故事,弘扬的正气豪情,就让世人肃然起敬。

哦,今天的扬州,二十四桥的美丽传说与二分明月的古老诗句仍在歌吹你的最繁华的历史——隋、唐、宋、元、明、清;但你不再留恋盐商文化,不再流连运河风情!

是的,你早已从落日辉煌中走出,唱着新时代《茉莉花》的市歌,拉响火车汽笛,奔向灿烂的黎明;你早已从运河时代里走出,戴着联合国“人居奖”的桂冠,挺直大桥的身躯,碰撞长江的激情……

扬州

高二|抒情散文|450字

扬州城内外桃花正艳,三月天前后春色未减。

我牵着马走过你的窗前,你梳着妆回我一朵笑脸。

你用像飞花的视线,落满我内心的眷恋。

你用像藤蔓的誓言,今生纠缠了前世的相约。

你用如水的素颜,流过我期待的画面。

我在窗口等雨天,

等夜漏更深露洗芭蕉叶,等残云破晓转身又遇见。

提笔挥毫在指间,款款写下相思?,一段一段的绻缱。

你说爱我犹如花恋蝶,素帕上刺绣着三生姻缘。

追寻你不惜山高水远,伴随你不论秋霜冬雪。

手心次第打开誓言,那承诺必须比永远更远。

你眉清目透之间,纸伞掩盖了所有情节,只有折扇的落款被翻阅。

你是水墨画上我无意遗留的墨点,慢慢还原成潋滟。

挑灯夜读我无眠,你的笑在我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一枕烟雨落尽嫣然,半砚新墨难解尘缘。

暖花一半,凉梦一半,珠帘隔着雕窗委婉,声声深深叹。

一别染了相思疾名唤望眼欲穿,我对你还是极小心地喜欢。

清风佐酒明月为餐,你叹君子此去人未还,人未还,空凭栏。

策马而来踏碎时间,无怨无悔不顾一切与你相恋。

你是诗人笔下的睡莲,静静地绽放出迟来的夏天。

荷叶下锦鲤吐出个几个圈,蜻蜓点水后离开画卷。

池塘边杨柳藏着多雨时节,飞絮如雪飘过谁家后院。

贵州毕节地区黔西县黔西一中高二11班高二:江静

扬州

一年级|叙事|200字

我的家乡在扬州,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我的家乡变化可大了,听老人们说,他们以前住的都是简陋而矮小的茅草屋,那里不仅地面潮湿,蚊虫也特别多。在那个年代,经常打仗闹饥荒,吃了上顿儿愁下顿儿。衣服到处打着补丁。那时候交通很不发达,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去哪里都只能靠走路。现在,处处都建起了高楼大厦,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了,每天都吃好的穿好的。道路变得平整了,宽阔了,出行更加方便了,人们可以乘车或自己坐车。

现在这个年代,社会和平,治安稳定。这样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扬州酱菜

初二|散文|650字

扬州的特产数不胜数:牛皮糖、玉器、漆器、剪纸、盆景……我呢,最爱扬州特产里的酱菜。

酱菜在扬州家喻户晓,提起它,扬州人就充满自豪。为什么呢?

历史悠久是一个原因。扬州酱菜竟然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而酱菜中的“三和”“四美”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唐朝的鉴真把扬州酱菜带去日本,并给日本人传授了制作方法,从那时起,扬州酱菜就名扬海外喽!到了清代,扬州酱菜成了宫廷小菜,它常常出现在皇帝的餐桌上。扬州酱菜曾经荣获过“西湖博览会”金奖、“北平中国铁路沿线物品展览会金奖”,还得过“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看来,它不仅是扬州人的骄傲,还是咱中国人的骄傲呢!这“三和”“四美”算得上扬州酱菜中的大腕明星了,土特产专卖处、商场、超市,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问个问题吧,你知道“四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告诉你,它可是出自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四美具,二难并”这句话!

扬州酱菜的选材,那可都要选上品中的上品。就拿黄瓜来讲吧,用来制作酱菜的黄瓜一斤要30多根,想想看,该多小、嫩、轻啊!它的皮要薄,薄得不能用刨子刨下来。肉要像乳汁一样纯、鲜、香。肉紧紧地贴着皮,咬起来又嫩,又脆,里面一颗籽也没有。

菜料准备好了,总得准备酱料吧。扬州酱菜的酱料浓香馥郁,那可是专业人士精心调制出来的,里边还有名贵的中药材呢!将酱料和酱菜浸在一起,过了好一段日子,入了味儿,就可以吃啦。

跟你说,扬州酱菜好吃可不是吹的!你可以将酱菜切成丁、丝、块、片,放在盘子里,一盘诱人的小菜就搞定了。如果你技艺高超,还可以雕成金龙、宝塔、小桥、花生等形状。扬州酱菜以甜、鲜、脆、嫩四大风味出名。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吃下肚子的酱菜都消化完了,嘴里还留有鲜美的味道,那才叫唇齿留香、余鲜绕舌。

好了,不说了。扬州酱菜已经上来了,开工!瞧,奥巴马的口水都流成一大片啦!你也想吃,那就来扬州吃正宗的酱菜吧!

扬州酱菜

初二|说明文|650字

扬州特产很多,如牛皮糖、三丁包子、高邮蛋黄等,但让扬州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当数扬州酱菜。

一说到酱菜,大家一定会想到“三和四美”公司。三和的品牌虽然比四美“年轻”一些,但它创办距今也有近80年了,比抗日战争还早十来年。

扬州酱菜的品种很多,有乳黄瓜、萝卜头、什锦菜、嫩生姜、酱甜瓜、宝塔菜等,它们都是我的最爱。其中乳黄瓜是驰名中外的名特产,获得了全国酱菜评比的国家银质奖。

据《扬州志》记载,这种乳黄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种子,在扬州落户已经有1800多年了,真是个“老前辈”。乳黄瓜是鲜食和加工腌制兼用品种。生产中,习惯于前釆瓜供应市场鲜食,中后期采幼嫩小瓜供腌制加工。腌制后的乳瓜具有“鲜、甜、脆、嫩”和“色、香、味、形”俱佳的特色,是扬州酱菜中的珍品。

此外,晏种萝卜、泡子萝卜等许多地方优良品种的栽培历史都能达到150余年。

扬州酱菜具有鲜、甜、脆、嫩四大特色,菜有光泽,卤汁澄清,囗味咸甜适中,食后余香绕舌,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超市、便利店,甚至街头的小卖部里都能买到酱菜。探望远方的亲朋好友时,大家也总爱捎一些酱菜。虽然酱菜很笨重,不便于携带,但是它代表着扬州。据我所知,许多同学也都喜欢酱菜。我每隔一阵子都要“搞”几瓶酱菜,并且一吃起来就没有节制,有时甚至一顿能吃掉大半瓶。

扬州酱菜工艺独特,在加工时,分别采用单腌、双腌、卤泡等工艺,以确保脆嫩。辅料釆用发酵稀甜酱,以保持酱菜的鲜甜及色泽和卤汁的澄清。

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也有些担忧: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囗味不断地改变,扬州酱菜会不会渐渐地被人遗忘,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点值得我们深思。所以,我们要不断改进,把酱菜的囗味制作得更加可口,更加别具一格,使扬州酱品行业发展得更加辉煌,步入新的巅峰!

怀念在扬州的日子

初三|叙事|1200字以上

赵闻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

怀念儿时的扬州,怀念儿时的日子

在这三点一线的忙碌生活中,我竟如此怀念儿时的杨州。小时候,我并不住在四季分明的北方都市,而是闲居在祖国南端,四季如春的江南小镇——杨州。

杨州的安逸之美使人流连。彼时在杨州的日子并没有如今的繁忙充实,却有一种杨州独有风格,精致而小巧,柔美又秀气。那时的日子充满着无限的快乐,彼时的我常常跟随着小伙伴,在那婉约的湖水中潜游摸贝,在那柔软的水藻间捡足有半个拳头大的田螺。在那暖风中洗苋菜,吮甘蔗,在油菜花田里扑蝶捕蝇。玩儿累了,便回家静静的欣赏那时还年轻美丽的母亲扎着一头柔顺乌黑的长发,用一双白皙润滑的手做菜。有时真觉得那是一种艺术的享受。用文火把刚从井里挑上的水烧的漾起波纹,吐出白泡,油菜便可下锅了,那自己小菜园里绿油油,嫩生生,青翠的似乎滴出水的油菜一下锅就开始跳起了舞:那绿色纱裙在水中旋转,越转越快,颜色由浅变深,最后再打一个漂亮的鸡蛋花,给纱裙镶上一层美丽花边,便大功告成。一股扑鼻而来的清新而悠远的香气和明丽青翠的色彩,不禁引得人想先吃为快。而我,早就笑嘻嘻地坐到了餐桌前,摆好碗筷等着开饭了。

现在想想真是怀念那时的安逸和清闲,更怀念那时不加人工雕琢的自然的美。

扬州的植物令人难忘。扬州有阴绵不断雨和四季如春的温度。在这里,也就只有柔韧的杨柳能配得上这绝顶的景色。柔韧的柳枝在微风中飘动着,就像扬州女子们飘散的长发。那时扬州学生是不用剪头的,一阵风吹过,黑亮的头发此起彼伏,一股馨香的皂角香扑面而来,与飘动的柳枝相照映。瞧,多美的一幅画!照常理说,在土地肥沃,水源丰足,四季温暧的杨州,应百花开放,姹紫嫣红的,可这里的花仍然安分守已,该什么时候开一什么时候开,决不早开一天,也决不早凋谢一天,守时的很,就像温文尔雅的杨州人一般守信守时。

母亲在菜园的角落种了几丛花,早晨洒点水,片刻后便可看到牵牛花这个害羞的杨州小姑娘羞答答的绽开了纯美的笑颜,而月季只有在晚春最盛,黄的、紫的、粉的、白色,把菜园妆点的像一个美丽又充满惊喜的迷宫。而我摘朵花别在头上,装的像模像样的学起了母亲喜爱的黄梅戏。那时的日子像花开一样充满了惊喜和快乐,现在想想真是怀念啊!

杨州的夜空令人惆怅,那时的夜,何常不是妩媚。在温暖的杨州,少见的凉爽,只有在夜里出现了。在凉风习习的树荫下,躺着凝望夜空的我,心中突然觉得多一种叫惆怅的伤感,月色如霜,星光却莫名的灿烂,那时真的有星星可数,虽没书上说的那么多,但在我记忆里也是多的数不完的,幼嫩的心中却冒出了一个极煞风景的问题: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多久?

果然,该来还的来。母亲因工作调动而来到了干冷的北方都市工作。而我家也跟着来了,在这曾经无比向往的高楼林立的繁华街道中,我反而迷失了心路,冒出了一咱莫名的疏离感和恐惧感。母亲的一头黑发在灯红酒绿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无奈,母亲把一头黑发烫成了黄棕色的“方便面”,枯干而叫嚣的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第一次觉得母亲的头发那么刺目。城市的油菜显得那么精神,精神到一种病态的碧绿,自来水煮沸后的开水也失去了井水那美丽的涟漪和馨甜的甘爽,母亲费尽心血煮出的美食也唤不起我的胃口,只是像一台机器一样机械的吞食,早以失去了当时的惬意和舒爽。终日灰暗的天,阴沉的让人窒息,天空中一颗星也没有,我只好数月亮来打发时间:“一个月亮,一个月亮,还是一个月亮。”

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两句话:我真的怀念儿时的扬州,儿时的记忆。怀念,怀里揣着的思念;思念,思念却回不到从前。我辞别了扬州,却留下了一念挂牵。

初三:莫殇离洛

扬州杂记

高三|散文|1200字以上

一、我的扬州情缘

很早以前,我对扬州的印象仅缘于一则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传说源自坊间的明、清小说,说隋炀帝有个美若天仙的妹妹叫杨琼,荒淫的炀帝对她动了歹念,其妹誓死不从,忧愤自尽。为了掩盖真相,炀帝将其尸体运送到扬州安葬。后来在杨琼坟前长出一株奇异的花,洁白如玉,花香袭人,人们就将其称为琼花。后来,炀帝为了去看琼花,丢掉了江山,被处死于扬州。历史的真伪无从考据,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明隋炀帝是被冤枉的,据考证在炀帝被处死时扬州还不曾有琼花。

上一代的人,因为常去江南逃荒讨生活,大都去过苏州、杭州,但很少有人去过扬州,虽然扬州离我们那里并不远,在泰州升格为地级市之前这里还隶属于扬州。因此,小时候对扬州的印象既陌生又遥远,总觉得那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长大后读到了不少历代文人咏诵扬州的诗句,对扬州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为扬州贴上了厚重的历史标签,每年春天,扬州的国际经贸旅游节就是用“烟花三月”冠名的。还有: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宋人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等等,都使没去过扬州的人生出无限的憧憬与向往。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我们那里来了十几个扬州知青与插队的居民。后来其中的几个扬州的知青嫁给了当地的小伙子,村里人与扬州的来往也日渐频繁起来了。那时去扬州的路可不大好走,先要从我们那里坐半天的轮船到兴化,再从兴化转乘夜班船去扬州。记得那一趟班船是从北边的建湖开往镇江的,晚上九点多停靠兴化码头,一百多公里的水路要走一整夜,到扬州时天就亮了。那时,兴化只有一条砂石公路通高邮,每天也有五、六个班次的长途汽车,目的地只有一个——六圩,途经扬州。六圩在扬州南边,与镇江隔江相望,到了那里就能搭到火车了。因为汽车票价是乘轮船的三倍多,所以大多数去扬州的人都选择坐船。记得好像兴化到扬州的船票只有一元多一点,汽车票是三块六。

我有一个内弟也谈上了一个扬州知青,结婚后接连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可怜的内弟媳原以为从此就要当一辈子农妇了,万万不曾想到十多年后竟然还有回城的机会。在大批知青回城的大潮中,有许多在农村结婚生了孩子的人选择抛弃农村中的配偶和子女只身回城。我的内弟媳却宁愿当一辈子农民也决不丢下她的家庭。后来政策放宽了,她终于也回到了扬州,同时还将两个女儿的户籍也一并迁走了。内弟的户口虽然一时没法一起过去。但一家人却从来没分开过。他们先是在她父母的住宅旁边用油毡搭了间防震棚,记得那条巷子叫观巷,离东关街和琼花观都很近。巷子本来就不是太宽,再在边上搭了间棚子就显得更狭窄了,不过当地的居委会也没说什么,可见得那时对回城知青都是很同情的。后来内弟媳被安排进了一家国营鞋厂,内弟也照顾安排在街道办的厂里做临时工,一家人算是安定下来了。过了几年,内弟的户口也迁去了扬州,他们还省吃俭用地买了一套面积不大的商品房。可惜好景不长,可怜的内弟没过几年安逸日子,就因肝病不治于四十多岁时与世长辞。算起来,他正式入籍扬州才一年多的光阴,却长眠于绿扬城郭边上的一处荒山中。内弟走后,生性倔强的内弟媳一个人将两个女儿拉扯大并为她们成了家,直到退休也没改嫁。后来我的二女儿和二女婿也都从学校毕业被分到扬州工作,他们常说,孩子小的时候常常得到舅母的照顾。

现在,除了二女儿一家外,我还有四、五个侄儿、侄女都先后落户扬州。我们这个家族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后代成了扬州市民,他们当中去得早的人已经在那个美丽的城市打拚了多年,事业正如日中天。有的竟然住上豪宅驾起豪车。我有一个才七岁的侄孙已经跟着他酷爱旅游的父母去过世界上好几个国家。每年我也会同老伴一起到扬州小住几日,时间又大都选择在烟花三月,去时处处花团锦簇柳如烟,时时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沧桑岁月,我与扬州的情缘得到如此的升华,是我和我的前辈们做梦也想不到的。

二、文昌路

文昌路是贯穿扬州东西的一条主干道。它的中心是扬州的地标建筑——文昌阁。经过了几次东延西伸,现在的长度怕有十好几公里了,据说还要向两端延伸,东边要延至江都,西边要伸到仪征,全长要达到60公里!本文只是想说说这条路中间的一部分,即从解放桥到石塔寺这一段。这一段是市中心,是古扬州与新扬州交相辉映的典范地段,扬州人说这一段路是:“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街道两边有许多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新建的房屋楼层也不高,而且大都仿古。还能看到小河边上的古朴的驳岸和依依杨柳。记得这段路是由三条路串成的,西边从石塔寺至文昌阁原来叫石塔路,这段路上除了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文昌阁还有一座建于唐代的石塔,塔侧有一颗千年银杏树;中间从文昌阁到国庆路原来叫三元路(三元路的前身叫三元巷),文昌阁俗称文昌楼,是一座八角三级的砖木结构,外形酷似北京的祁年殿;再向东就是原来的琼花路了。琼花路的两边旅游景点最多。

先说琼花观。这所道观建于西汉,旧称“蕃厘观”(厘字上面还应有个赦字),据说是宋徽宗赐的匾额为“蕃厘观”,后来因为举世无双的扬州古琼花生长在这里,人们就习惯将这里俗称为“琼花观”。观里有一座主殿叫三清殿,还有欧阳修在扬州任知州时筑成的“无双亭”。在琼花观的后花园里有一座造型别致的琼花台,两棵年代久远的古银杏与古琼花相映成趣,琼花怒放时的绰约芳姿仿佛是在向游人诉说曾经发生过的美丽传奇。花园里还有九曲碑廊,小桥流水,使人好象置身于古朴典雅的江南园林之中。

在琼花路北边有两条与之平行的古巷,就是闻名遐迩的双东街。双东街是东圈门和东关街的统称,这两条古巷都形成于明代。其中东圈门巷长约700米,巷里保存着许多盐商的古宅,全是原汁原味的高墙深院青砖黛瓦。比较有点名气的有“汪氏小苑”,“壶园”等,还有一处虽然整日关着大门但游人还是络绎不绝的景点,那就是江泽民童年时在扬州的旧居。不知缘于何种原因,至今没有向游人开放。

东关街在东圈门巷的北边,是一条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古街,以前这条街不仅是城内与城外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的中心,市面上商铺林立,行当俱全。街边有许多老字号商家,据说最早的“四美酱园”和“谢馥春香粉店”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我这次去的时候正值清明假期,街上游人摩肩接踵,街边店铺门前大都挂着古时彩色的旗幡,还有一些店员身着古装,使人觉得好像是走进了清明上河图中。这条街还有一处闻名中外的景点——个园。个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游客必到的地方。关于个园,待后慢慢细说,现在先说一下街东头的东关古渡和宋城遗址。

东关古渡是古运河边上的一处千年渡口,古时候从古运河东面旱道进扬州都要在这里过渡。从黄海边上过来的运盐船也大都在这里的码头上、下货物。河边还停泊着从远道而来的客船。想像得到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现在这个渡口已经早就没人摆渡了,在它南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座连接文昌路的解放桥,北面还有一座便益门大桥。整日车水马龙,好一派现代都市的风采。运河边上垂柳依依,风情万种,婀娜多姿。渡口上面有一座古朴典雅的石牌坊,对着牌坊的东关街入口处新建了一座堪称雄伟的古城楼,城楼是在宋城遗址上重建的,游人还能通过脚下的玻璃砖看到保存下来的南宋旧城的墙基。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这里的夜景,驳岸上的景观灯绵延数公里,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不时有仿古游船缓缓驶过……

三,瘦西湖

每次到扬州都要去瘦西湖去走一走,起先这个景点的门票都只有几角钱,后来我有一个内侄女婿到了瘦西湖管理处上班,去时大都是揩公家的油。等到门票涨到上百元时,我和老伴又都到了免票的年龄,因此,去得就更频了。

我第一次去扬州是上世纪60年代,那时文革还没开始,知青下乡也是以后几年的事,因此,对这个城市相当陌生。一齐去的还两个邻村的老年人,都是为生产队去买山芋苗的。那次虽然没买到一棵山芋苗,但却让我们借“出公差”机会逛了一趟瘦西湖与平山堂。那时的瘦西湖游人并不多,好像比平山堂还冷清得多,三年大饥荒刚过,人们都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能有多少人还有兴致去游山玩水?记得那天,开始时还有点新奇的感觉,到了下午时便觉得兴味索然了,原因是中午只在平山堂庙里每人化二两粮票一角钱吃了一小碗素面,饿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扯得有点远了,还是说说这些年来对瘦西湖的印象吧。

瘦西湖位于扬州西北郊,经过多次拓展,景区面积已经大得令人难以想像,据说现在占地1500亩!其中几个传统的景点都在一条L型的大河两边,这样的地貌在水乡农村几乎随处可见,但在这里这条宽不足百米的河却被冠之为“湖”,也许冠名者觉得太过牵强才在前面加了个“瘦”字。不过,这条貌似极平常的河却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曾是唐罗城与宋大城的护城河,明、清时期,富可敌国的扬州盐商们不惜重金竞相在河边建宅造园,多家亭园的汇集,使这里很早就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

我们每次都是从景区的南门进园,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往北走,脚下的这条路就叫长堤春晓。有时正逢烟花三月,通道旁树树桃花灿若晚霞,几步一株的垂柳像团团绿雾,一派醉人的江南春色。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不时会有一艘画舫缓缓驶过,使人觉得仿佛身在画中。

到了长堤春晓的尽头就是徐园。徐园是辛亥革命时期大军阀徐宝山的祠堂,规模不大,但结构得体,庭院错落有致。内有听鹂馆、荷花池、春草池塘呤榭等景点,还有两具南朝梁时的大铁镬(锅),据说是镇水之宝。徐园西北角有一座木桥,叫小红桥,桥身被漆得通红,过了桥便是小金山。小金山在L型河流的拐角处,堂前有一副名联:“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院子里还有一块鈡乳石盆景,听同行的导游说,是北宋时广西送给开封朝廷的贡礼,途中遗落扬州,奇怪的是那块石头的平面酷似瘦西湖景区的沙盘模型。小金山西边有一长堤伸向湖心,那是乾隆皇帝钓过鱼的钓鱼台,站在那里可以看到美仑美奐的五亭桥。

五亭桥是景区的中心,它不但是瘦西湖的金字招牌,同时也是扬州市的标志。桥上的五座风亭就像五朵出水的莲花,每次到那里去都有许多游客在桥上歇脚、拍照。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评价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雄伟的桥是卢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五亭桥。还听说桥下有15个桥洞,每当皓月当空,每个桥洞的水中都倒映着一个月亮,所以就有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的咏叹,也使扬州多了一个别名叫“月亮城”。

与美丽的五亭桥遥相呼应的是湖对岸的小白塔。小白塔是一座实心塔,四面八角,周边佛龛中雕有十二生肖像,塔身比例匀称,通体洁白,极像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女站立在绿树丛中。再从这里往西走便是1990年才重建开放的二十四桥景区了。

历史上关于二十四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一说是那里过去有二十四座桥,一说是一座桥上曾有二十四位美女在月夜吹箫弄笛。它的得名源于杜牧的一首诗:“青山隐隐水沼沼,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玉簘。”现在,由毛泽东题写的这首诗的石碑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景区的主体——二十四桥是一座长、宽均为24米的汉白玉石拱桥,栏柱24根,台阶24级。到了这里,一上午的时间就用完了,如果还有精力继续玩就再往北走,那里还有一个近几年才建成的景点叫石壁流淙。

穿过万花园走出公园北门便离平山堂不远了。

四、大明寺与平山堂

沿着不算太陡的坡道往上走,没多远就登上了蜀岗,这里可是扬州的制高点,但它还算谦虚,只称是座“岗”,其实它比脚下的“小金山”要“高大、雄伟”得多。座落在蜀岗上的大明寺,始建于南北朝。这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寺院,寺内布局也是传统的格式,其主建筑是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与杭州的灵隐寺相比其规模与气势都要差得多,它的名声主要是寺内曾出过一位大德高僧——鉴真和尙。远在唐代,鉴真大师在五渡日本失败后,终于在双目失明后以66岁的高龄第六次成功抵日,将中华文明传播至异邦,后在日本十年,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日本人仍将他奉为“文化恩人”。寺内建有鉴真纪念堂,是一座仿日本唐招提寺的式样的建筑。堂前的纪念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堂内有一尊鉴真和尙的楠木雕像,神态安祥而坚毅。

大明寺在唐代叫栖灵寺,当时的寺名源于寺内有一座建于隋朝的宝塔,叫栖灵塔。传说中的栖灵塔气势磅礴,高耸云天,雄伟壮观。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历代文人都曾登临过并留下了千古绝唱。后来屡毁屡建,现在的这座美仑美奐的新塔是1996年才重新建成对游人开放的。塔高九层,方形,有点像西安的大雁塔。塔内供奉着佛骨舍利,游客如要登临,还需再掏20元购票,而且是对任何人都没有优惠。有一次,我和老伴也曾上过九层塔楼,虽然木扶梯相当陡,但上去后感觉还真不错,除了有一层供奉着佛舍利,每一层都有精美的佛像供游人参拜。站在顶层围栏边极目远眺,扬州这座被绿树簇拥着的美丽城市尽收眼底。瘦西湖静静地躺在脚下,可以看得清湖两旁的所有景点,甚至还能看到像蚂蚁搬家般的缓缓行进着的游人。下来后还可凭登塔票到鈡楼撞鈡。

在寺内大雄宝殿的西侧,就是闻名遐迩的平山堂。平山堂是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修建的,是一处专供士大夫与文人墨客们吟诗作赋的场所。人们都有习惯将周边的好几处景点包括大明寺都统称做平山堂。内有两副名联很值得玩味,一副是:“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另一副是:“山与堂平千古高风传太守,我生公后二分明月梦扬州”。紧挨着平山堂的谷林堂是当年苏东坡为纪念他的老师欧阳修建造的,后面还有欧阳祠,祠内有几幅名匾:如“风流宛在”、“远山来与此堂平”等均出自名家之手。

在平山堂的西山坡上还有一个好去处——西园。那里原是康熙、乾隆皇帝的御花园,依山而建,山下还有一泓碧水,园内古木参天,构思独特的假山怪石嶙峋,环境十分宁静幽雅。其中有好几处耐人寻味的景点,如:御碑亭、天下第五泉、鹤塚等。

大明寺东边还有一个游人必去的景点叫观音山,观音山是扬州的天然制高点,沿着蜿蜒陡峭的砖铺山道向上攀登显然要比上平山堂费力得多。观音山是扬州寺庙的代表。与传统的佛教寺庙不同的是,这个庙里没有供奉释迦牟尼佛,而是供奉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四位菩萨。正殿圆通殿供奉观音(普陀山),东殿文殊(五台山),西殿普贤(峨眉山),后殿地藏(九华山)。农历六月十九是是这里的香期,据说来上香的信众有四、五万人。这里曾是隋焬帝下扬州时的行宫,明、清小说中常提及的“迷楼”就在寺院后面。传说中的迷楼是一座天上绝无人间仅有的豪华宫殿。隋亡楼毁后宋人将其改为“鉴”楼,意为前车之鉴。

五、个园与何园

现在的扬州仍然有许多由盐商营造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就是个园。个园的“个”字就是“竹”字的半边。它建于清嘉庆23年,是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营造的私家园林。它的南门即正门在东关街的西端。大门很不起眼,与双东街上许多古老的盐商宅弟没有什么不同,里面却别有洞天。一大片青砖黛瓦的老房子,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大院套着小院,小院又连着小院,游客仿佛行走在迷宫中。有一间面积较大的客厅叫汉学堂,堂中挂着一幅郑板桥画的竹,两旁的对联既文雅且朴实:“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在别处还看到几副楹联表达了主人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如:“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可惜听说后来他的子孙们并没有给他争多少气。

个园的精华是它的后花园,前面的大片宅院反倒成了它的陪衬。过了一个上书“个园”二字的月洞门就进入了这座驰名中外的古典园林。在月洞门旁的修竹丛中插着数支石绿斑驳的石笋,寓意“寸石生情”。门西边是一大片竹林,竹林中间有几株琼花树,如逢烟花三月,琼花与绿竹相映成趣。除了这些春景,园中还有戛、秋、冬三景。夏景在园西北角,主景是一座用青灰色太湖石叠成的假山,山中有石洞,游客可以在洞中穿行,山上有古松,山下有池塘,水上有曲桥,塘中有憨态可掬的红鲤鱼游弋在睡莲间。连着假山的是一座横贯东西的一字形长楼,听说此楼名抱山楼。沿着楼前的长廊向东就是位于东北角上的秋景园。那里是一座用黄石堆叠成的假山,山势较高,有小径供游人攀登,山顶有一古亭,叫拂云亭。冬景在南墙下,假山与地面全用白色石头,让人有一种积雪未消的感觉。园里还有一座古建筑叫“透风漏月厅”,有一副楹联:“何处簘场醉倚春风弄明月,江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

出了个园的北大门就可乘公交去何园。因为对何园的印象不怎么样,以为那里没什么看头,所以这几年一直没去过。何园在徐凝门街,离渡江桥很近,很早以前,桥旁边有个客运轮船码头,我60年代的那次扬州之行就下榻在有个叫徐州客栈的小旅馆里,曾去何园玩过一次,记得大门与普通民居差不多,里面好像还住着人家,只有一小部分对游人开放,门可罗雀,异常冷清。去年有人劝我再去看一下,说是今非昔比了,现在可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了。到那里一看,还真的果不其然。大门前的街道也拓宽了许多,门旁书有“中国晚清第一园”的大字。游客络绎不绝,听说门票每人40元。

进得大门,不远处就是“寄啸山庄”的月洞门,听导游说: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因园主人姓何,简称何园。清同治元年湖北道台何芝舰离任后归隐扬州,购得片石山房旧址,化13年建成了这座大型私家园林。整座园林由东、西花园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7000多平米,厅、堂98间,因其建筑风格独特,在传统的中国造园艺术中融入了西洋格调,是晚清园林中的代表作。进了月洞门就是东花园,园内主要建筑是牡丹厅和船厅。南面的牡丹厅上嵌有凤凰牡丹的砖雕,正中刻着牡丹、凤凰等图案,因其刻工精美,线条流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艺术品。最精致要数北面的船厅,厅似船形,阶下铺着的瓦片与鹅卵石皆成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厅前还有一副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

西花园是何园的主体,园里空间开阔,居中有一不大的水池,水池四面设景。湖中还有一座四四方方的湖心亭。北面的两层楼叫蝴蝶厅,楼体中部稍突出,两头略收敛,屋顶四角翘起,极像振翅欲飞的蝴蝶。蝴蝶厅是主人宴请宾客之处,厅里的板壁上雕刻着许多历代名人字画,如苏东坡的梅、郑板桥的竹,唐寅的花鸟等。西花园的南面还一座桂花厅,庭前植有桂花树。过了西花园就是片石山房了,片石山房是石涛大师的作品,石涛是明末清初的大画家,晚年寓居扬州,留下了这座园林杰作,因其造型奇特,被誉为人间孤本。至此,这座不算太大的私家园林就走到了尽头,我的这篇算不上游记的“杂记”也要就此打住了,待将来多走些地方再续。

相关介绍

作文大全为您找到扬州作文共10篇,其中包含扬州500字,200字等文章。您还可以找到扬州,一座月光浸润的城市,江南游记-扬州篇,扬州春时等等相关作文。

热门推荐:
一支铅笔 有趣的拼句游戏 与特奥同行 云中歌 有句话常挂嘴边 雨中真情 游海洋公园 有趣的课间活动 游杭州西湖 游泳课 迎新春 以人 一场精彩的球赛 一个月
最新推荐:
思念 爱是什 北海 精灵 大课间活动 天安门 无锡 真味 座桥 第一次购物 给爸爸的一封 校庆 文明礼仪 游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