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没得生长点源于世间的万物,寻找美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踏上寻美路途!我如旧来到图书馆,走到我心爱的散文系列的书架旁,细细挑选我今天所要品尝的“美食”。当我随手拿起一本,细细品味时,一篇文章发人深省。同时也让我找到了美的存在。“一对婚龄高达65岁的老夫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结婚65年以来,几乎每三个礼拜便会吵一顿。但让人诧异的是,为什么感情就能一直维持至今?真相就是:他们每...
作文《寻美》
寻美
一切没得生长点源于世间的万物,寻找美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踏上寻美路途!我如旧来到图书馆,走到我心爱的散文系列的书架旁,细细挑选我今天所要品尝的“美食”。当我随手拿起一本,细细品味时,一篇文章发人深省。同时也让我找到了美的存在。“一对婚龄高达65岁的老夫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结婚65年以来,几乎每三个礼拜便会吵一顿。但让人诧异的是,为什么感情就能一直维持至今?真相就是:他们每...
儿子在父亲死后,就把母亲从乡下接到了城市里。
母亲是一个勤劳的农村人,尽管桌面干净得透光,她总是擦了又擦,干净的被褥,她总是拆了又洗,儿子对母亲的评价就是一个词:闲不住。一天,儿子照常一样回了家,可一进家门就发疯似的,开始翻箱倒柜的找东西。
“儿子,你找什么呢?”
“妈,一本书。”
“有没有放在书桌上?”
“没,我找过了。”
“是什么书呀?”
“一本书,它是绿色的封面,有两棵小树,题目是叫做《美》”儿子头上渗出了几颗汗珠,尽管那是在北方的冬天。
儿子前脚刚出门,母亲就出去了,在小村巷尾寻找一个前几天很耳熟的声音。
“师傅,我可找到你了。”
“你是?”老伯开始很认真的回想,眼前的妇女似曾相识可就是想不起。
“师傅,我前几天卖给你一箱破烂,你能还给我吗?都怪我老糊涂,里边有我儿子要用的书,我把钱赔给你行吗?”
“我早就送到回收站去了,要不,你去哪找找?”
在老伯的指点下,母亲找到了回收站,母亲和门卫好说歹说,求门卫让她进去,门卫就顺手指了路,好不容易让她进去了。
天啊!回收库里的书多得堆成了一座“书山”,母亲正想,这要真是一座山,那就好了!母亲从小就是在山里长大,山里的路,她再清楚不过了,可这一座山却是一座“书山”,母亲找了架梯子,爬了上去,毕竟一个老母亲爬上爬下,让人看了很不是滋味,到最后母亲始终是没能找到那本绿色封面,有两棵小树,题目叫做《美》的书。
第二天,母亲又去了,母亲想起一个办法,把自己认为儿子用得着的书都捆了一大摞,无论是封面是绿色的,还是有小树的,或者粗略一翻,文中有关这个主题“美”的。可母亲分明不识字,封面上甚至有两片树叶的,母亲也一并捆了起来,一路扛了回去。
“儿子,你看看这些书,你用得着吗?都怪妈妈不好,要不妈妈明天再给你去找。”儿子想:“只不过是本书,本想答一题杂志上的讨论题,没答上也就算了,那本书大概早就没用了……”看着母亲那急于寻找答案的眼神,儿子故作兴奋地说:“妈,太好了,那些书都很有用,太谢谢您了!”分明,那些书本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她很欣慰,听了儿子的话,母亲就躺下睡了,毕竟,母亲太累了,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儿子守在母亲身边,眼角挂着泪珠,脸颊上有泪的痕迹,可嘴边却温柔地掠过一丝笑……朦胧中……他回忆着和母亲相偎的日子特别是母亲和父亲在乡下的那些岁月,就因为自己学习繁忙,忽略了父母亲的感受,而这样的温情又曾经使父母怎样的望眼欲穿,现在,儿子终于体会到了,朦胧中……这个残缺的家很温馨,母亲用自己的双手写出了那本《美》中写不出的温馨美……
好不容易将厚重的《辞海》从书柜顶层搬了下来。我轻轻吹了吹封面上的灰尘,翻开,试图为“美”寻找一个定义……
精确权威的语句,概括了“美”的“定义”,却似乎道不出“美”的真谛……于是,无奈的我踏出了家门,斗胆寻找“美”的脚印,“美”的踪影。
春意盎然,春天的阳光温暖和煦,亲吻着大地;春天的花儿争奇斗艳,吐露着芬芳;春天的风儿温柔怡人,轻拂着我的发丝,夹杂着的幽幽花香,引着我来到了生机勃勃的公园里……
踏入公园的瞬间,我以为自己误入了仙境――绿的草,嫩的芽,薄的云,轻的风……这世间充满了无法描摹的美与生命!
春草鲜嫩柔软,细腻地抚摸着学步婴儿的小脚丫。倔强的小家伙在一片绿茵中战战兢兢地迈起了一步又一步。也许老天爷也喜欢这个可爱的小鬼,想考验考验小孩的勇敢,才迈开几步,他却被草地上一个调皮的小土凹拌下了不由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粉嫩的小脸上,清澈的双哞闪烁着液体灵动的光。在旁心疼着的年轻的母亲正想上前将孩子抱在怀中呵护安慰,然而,小家伙在母亲殷切的目光下勇敢地站起来了,又稳稳地走了一段路……老天爷似乎注视着一切,太阳此时也笑得眯起了眼,灿烂的阳光再现。望着孩子幼小的远去的背影,年轻的母亲笑了,阳光下,明显看到了她眼角闪烁出的晶莹的泪光。我似乎读懂了年轻母亲美丽而纯朴的笑容美,或许就是一种由衷的喜悦与欣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并不同的人对同一样的事物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不同的人寻的美不同。对于天空来说,蓝蓝的。一朵朵白云在那飘飘,就是美;对与大地来说,生机盎然。漫山遍野是花儿点头,草儿招手,就是美。今天让我带你去看看我看到的美~寻到的美吧!!!
瞧,我寻到了美--那是艺术的美,断臂维拉斯他那一条断臂,用不一样的美,让人们有了独特的想法用比一样的思维去思考同样的问题--那条臂究竟是什么样的。这难道不是一重意识户的美么?
看,我发现了美--那是勤劳的美,人们忙忙碌碌的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着。老师工作着,是为祖国的明天制造人才;工厂工作着,是为人们制造生活的必须品;农民工作着,是为人们的种出食物。这些不就是勤劳的美么?
瞧我又寻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那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山峰就是他的着作;那清澈见底的湖水也是出自他的手下。浩瀚无边的大海,一望无际的草原,机灵可爱的动物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功劳。这不就是大自然的美么?
看,这是一种真情美--同学之间的互助,师生之间的关怀,亲人之间割舍不掉的情谊,还有互不相关的人之间的帮助,关怀。这些就是真情美!
不管是什么美,只要是最真最切的美那就是无可菲比的美!
一
在记忆中。对美的印象大概只有一个清闲的午后,躺在两棵梧桐树间的吊床上,左摇右摆,望着软绵绵的天空,幻想,让阳光抚摩我的肌肤,任和风滑过脸庞。那时,是多么无忧无虑。
天空多么晴朗,世界多么美好。
二
在脑海中,江南永远是美的象征,杏花春雨的水韵,小桥流水的风采,就像深闺里的淑女,几千年的尘埃,也掩饰不了她与生俱来的美丽。也许,黄昏的江南是最美的,青灰色的砖瓦整齐而不规则地布满了小镇,此时纷纷披上了红纱,微笑发黄的柳条摆首弄姿,蛾蛾妆上了红脂。青瓦铺砌的小路伸向远方,湿润平滑的青苔挤身与石板小路的缝间,调皮的闪着绿光。木船摇过江南的岁月,带走一串串涟漪。
水做的江南,实在古朴,一点也不做作。
美与江南同在。
三
在文学里,最美要数古诗之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杨玉环千姿百媚的一笑之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诗仙李白乐观旷达的精神之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这是严冬时节,风停雪止,满树雪花的奇景之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梅花最动人的气质风韵之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汪伦深厚的友情之美。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戈在清澈柔波;诗是元时的一首区,传诵在天山草原。
诗,是在这尘埃中绽放的绝世之美。
暮然回首,美就在心中荡漾寻美!
曾以为美遥远。遥多少,远多少,因想象和畏惧而从未考量。当我读到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时,有所触动,决心“换”一双眼睛,再看看这些我所熟悉的景物。
清晨,和着泥土和花草散发的沁香空气形成细细缕缕的微风,在我出门的那一瞬恰到好处,又不是失热情地送来了一个清爽的拥抱。多么舒服,我立刻醉酒般轻倚着风儿,直至它完全消散。在这种享受的回味下,我漫步到了街上。
人车还未到高峰,我悠闲地走着。在一棵绿荫如盖的粗壮榕树前停了下来,我用那双新生的明眸细细端详着它。我的指肚轻轻地划过凹凸不平的树皮,落下点点泥灰碎屑。抽出新芽不过几日竟已长得如此茂盛,在风儿俏皮的挑逗下,奏出了沙沙的声响,宛如女低音歌唱家的一曲颂歌——大自然的颂歌。太阳在我灵盈的挪移中升了起来,斜斜地穿过绿色巨伞的枝丫。嫩黄的阳光洒下婆娑细碎的日影。风儿忽吹,仿佛星光摇曳,变换着深浅交织的光芒。又细又长的光辉如同温馨的黄色蚕丝帘,柔软而温和。
不知觉的,来到了公园。靠着小花丛走,阳光迎面有些刺眼,脚上却沾着晨露,感受着清凉。我四处远望,忽然看见蝴蝶花丛中,似乎真有只黑色蝴蝶在飞舞,上下翻舞时隐时现。我踮着脚轻轻悄悄地走过去。哦,看清了,是个清秀的小女孩正在拾起花丛中人们丢下的垃圾,两个小辫子随着她小碎步似的跳跃,跳动了起来。她看见了我,友好地嫣然一笑,多么可爱的女孩呀!她白净的长裙裙摆铺在草地上,在移步中多了些水滴,折射出阳光七彩的艳影。我见地上的纸屑还较多,也半蹲下来,拾起垃圾。我步步向前,当我要捡起一片枯叶时,一双纤纤细手,抢先一步拾起了叶片,我抬头一看,是为位大姐姐。她向我笑笑,就又开始了搜查任务。她身后还有一个男孩,虽然速度不快,有些笨拙,但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我走开些,回头一看——他们的身影与那蓝天白云,绿草红花渐渐融成了一幅画卷。方才的景物都无法与这些纯真美丽的心灵媲美。我久久无言,他们令我从心中涌出来无限的感动。
我在时间的呼唤下踏上了回家的路,我想:罗丹的观点是多么正确,我本应享受这天然雕琢﹑自成一体的事﹑物和人。期盼所有人都能用心去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的冰晶与美好。
初二:黄显雯
《诗经》这个名字本身,就渗透着美的凝露。被咀嚼了千年,流淌出来的甘汁还是那么有味道,无尽回味。
孔子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何其微妙的中庸之美。
在我眼中,《诗经》是一种艺术,抽象而又具体。抽象的是她所带给人的奇妙享受,而具体则因为她真实。
当一个人的身心,在某一个午后,完全的进入一种恬静的状态。那些带有灵动气质的诗句进入心扉,带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神秘朦胧美,营造“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和谐宁静,送来“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震撼人心的爱情宣言,画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青涩爱恋。那样的享受是花钱购物所不能比的。那是一场灵魂的盛宴,是美的潜移默化。
张爱玲曾说:“你年轻吗?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我很欣赏这一观点,因为它真实。《诗经》的另一点美,亦在于她的真实,就是孔子所说:“食色,性也。”有人认为《诗经》太不矜持,且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追求我的男子们,只要你开口,我就跟你走;“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我想和你在一起,就怕你不同我一起私奔。这样的直接,是一种可贵的真实—可爱的姑娘只是想结婚了,单纯美好;我只是爱你,所以希望你知道。凡美丽的事物,都是这么简单的。你要求它繁复、热烈,那就不对了。因为我总觉得,越鲜艳的东西,毒性越强。
被巫鸿称之为“鬼域的造反”的徐冰曾说过这么一短话:“当今的艺术这个行当成了一个竞技场,我在这里要什么呢?作品交给社会如同把生灵感如市场,他已经不属于作者自己了,它属于所有与它接触的人。它变得具体而污浊,这使我想到要离开它,再去僻静处寻找一个别的。”我们可能对此颇有感触,什么东西,被摸多了,就会变黑。
如今充斥的“流行文化”对经典做着这样那样的迎合低俗的品味的所谓的“新解”,把舒适优雅的衬衣改成了花裤衩,人人都觉得自己懂。文化确实应该服务大众,但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我们所要做的,不是降低经典的高度以迎合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而是吸收知识以提升自我的高度,去追求高雅的文化。
《诗经》只是众多经典中的一滴,处在我们通过努力可以企及的高度。当我们攀上那里,或许会发现一片清澈的“甘露池”。虽然“溯洄从之,道阻且跻”,但总有一日,可以一览众山,何乐而不为?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高三:张健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古代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这样说过。今天便我想去寻找一下何为真正的美
镜头一
刚下楼,一阵清风徐徐地迎面扑来,混着地上的落叶,落叶们纷纷跳起欢快的舞蹈来。瘦骨嶙峋的树上还存着几片干枯的落叶,他们本无所事事,但被这淘气的秋风一挑逗,便“沙沙”的唱起了他们对秋天的颂歌。一缕暖暖的阳光洒在脸上,温暖了我的心灵,也孕育着小花小草,花、草们用自己星星点点的颜色,织成一个五颜六色的大地毯,紧紧地拥抱住他们的大地母亲。几丝白云缓缓地游着,天空像一面明镜,更像一片大湖,反射出宁静的景。突然,几只顽皮的雁划过天际,嘎嘎地向南逃去了,打破了这片宁静。气氛也变的活跃起来了。我眼睛一亮,莫非这就是真正的美?不,这只是美景罢了。
镜头二
身边一对情侣依偎着走过,我打眼一看。那小伙子长得很是英俊,蓄著一头短发,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衬衫袖口卷到手臂中间,露出小麦色的皮肤,眼睛深邃有神,鼻梁高挺,嘴唇性感,尤其是搭配在一起之后,更是犹如上帝手下巧夺天工的作品。而那女生也是十分的俏丽。弯弯的柳眉,标准的瓜子脸,聪明的杏仁眼,乌黑的头发瀑布般垂直地披在肩上,穿着一件红尼大衣,紧束着腰带,显得那么轻盈,那么矫健,简直就像天边飘来一朵红云。两人都展现着一股独特的美。莫非,这就是真正的美?不,这些只是美人罢了。
镜头三
上了街,一股清香突然闯进鼻中。抬头一看,各种各样的小吃映入眼中,可谓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数不胜数……我知道这只是美食罢了,并非真正的美。
镜头四
我转身要离开,忽然一个画面引起了我的注意力。一位中年男子快速的跑过,扶起一位正在哭泣的小学生。原来,刚才这个小学生上台阶时不小心被绊倒了,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然后就发生了眼前的这一幕。可能这是他的父亲吧,对待孩子的态度真是太过于宠溺了,作为一个正常的父亲,应该让孩子学会坚强、自己爬起来的……想到这里,我已经迈出了一只脚,可一个细节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孩子猛地推开那位中年男子的手,警惕地看着他。莫非这是人贩子?要趁机拐卖小孩吗?我紧紧地盯着他们,生怕自己漏过了一个细节。不出我所料,这位中年男子又将手伸向这个小男孩,并“强拉”着他去买了一支糖葫芦。果然,他这是要行动了吗?我努力的记住这名男人的摸样,方便向警察汇报:不长的头发直挺在头上,戴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消瘦的脸的左下侧有一粒大大的黑痣……突然,他弯下腰,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起身离开了,不久,他就混在了拥挤的人流中……
……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真正的美。真正的美不在美景之间,也不在美人之中,更不在美食当中。真正的美应是一种德,这种美德蕴含着无限力量,它就在我们身边。而只要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你就可以拥有美。
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生活中的美,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句简单的问候语,是公交车上的一次简单的让座,是美丽的蝴蝶勇敢的脱蛹而出,是泉水在“叮叮咚咚”地哼着美妙的歌曲……
近些年来,浙江省不断地涌现出最美人物。比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爷爷占祖亿”,“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姑娘周丽”……
他(她)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用行动,是自己成为了一个个伟大的人。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只有心灵的美,才是正真的美。爱如潮水,滋润干涸的心灵;爱如浓荫,煌煌烈日下献出一阵清凉;爱也如冬阳,如驿站,在四季变换的征程中与我们相约而行。
“爱”与“美”,都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都会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最美人物们的一系列事件影响着全国、感动着全社会。他(她)们成为了全社会学习的楷模,深深地印在了人民心中。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最美妈妈吴菊萍”。
在2011年7月2日下午1时左右,在杭州滨江区一住宅小区,2岁女童妞妞从10楼坠落,恰巧路过的吴菊萍奋不顾身的冲过去,用双臂徒手接住孩子。孩子得救了,而巨大的冲击力令吴菊萍当场倒地昏迷,做手臂被撞成粉碎性骨折,受伤甚为严重。这位年轻的妈妈在伸手一接的那一霎那绽放出最美丽的大爱光辉。这一幕感动了亿万人,网友们赞誉她为“最美妈妈”。但她平静地说,“我只是恰巧碰到了。”她为挽救这一条生命感到高兴。
“最美妈妈吴菊萍”是那样的平凡,但是,她的一颗赤诚的心,无私广博的爱,使她创造了一个让人们都意想不到的事。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位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爱护着我们的人,那就是我们的妈妈。她并不差于“最美妈妈”。
记得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粗心大意的我竟然忘记了关窗户。刺骨的寒风阵阵地刺着我,我不由地砖进了被子里瑟瑟发抖。可是,吹了一会儿,竟然停了。我努力地睁开朦胧的睡眼,依稀地看见一个黑影走到我的面前,帮我盖好了被子,然后就悄悄地离开了。我听见了她走时还不停地咳嗽,我的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泪水打湿了棉被。早晨醒来,就听见洗衣服、扫地的声音,我知道那准是妈妈。妈妈给我们的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上。也许,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吃的每一顿早餐,穿的每一双洗的干净的鞋子、每一件洗的干净的衣服,每一句亲切的问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接受着一切,竟然不知道这一点一滴都是妈妈的用心与爱。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起
,让我们携起手来,与美同行,做美接班人吧!
春日里的阳光总是让心头荡起一丝幸福、甜蜜的感觉,与众不同的美丽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划出几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太阳高照的午后,我随父母到公园散步、晒太阳。春的景致让公园添了不少活力,很多人选择在这儿沐浴阳光,实在是一种享受。懒懒的太阳显不出一丝张扬;小湖上像金子般闪耀着;小树上又见枝头吐新芽;绿荫小道看起来有几分浪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人们悠闲地走着,手挽着手的恋人,快乐的一家三口,互相搀扶着的老人……似乎任何事物打破不了如此雅致的环境。
一个体型高大的男人懒散地靠着湖边的柳树,眯着眼喝着手中的饮料,一手拿着手机说着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就当我走到他跟前时,一个易拉罐扔到我脚下,是那个男人的,我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那个男人愤怒地关掉了手机,看着站在他眼前的我。我深呼一口气,礼貌地说:“叔叔,请您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好吗?”接着男人顺着我指的地方望去,然后不屑地看着我,嘴里和着烟味吐出几个字:“这我乐意啊,我当然是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说完从荷包里拿出了一根香烟。我压着嗓子说“您走几步不久成了嘛,这公园也是公共场合啊,您不能这样。”我斜视着那个刺眼的易拉罐。那个男人不耐烦地点燃了香烟,不再理会我……
这时,一个身穿红色连衣裙的女孩默默地走向那个易拉罐。弯腰、拾起,小跑到垃圾桶前扔了进去。似乎时间定格在小女孩身上,所有人惊喜地望着她。女孩羞涩地跑开,身边的这个男人尴尬地低下了头。一阵春风吹过,好暖。而我也陷入了沉思……
小女孩一个简单的动作成了公园里最美的风景,很美。
众里寻美千百度,蓦然回首,它却在平凡细节处!
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它常使我们沉溺而忘记了思考,沉溺在那万千中的美。
稼轩从大漠上走过,看到俊彩飞驰卢马的美;摩洁从大漠上走过,看到的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美;三毛从大漠上走过,看到的是坚韧甜蜜爱情的美;我们从大漠上走过,看到的是折折戟沉沙的美。不同的美就是一朵开在人们心中的娇艳的花,开的纷缤和烂漫各有不同。
故问古人故爱花,亦如菊花、又如莲花。不仅爱在花的美,更爱那花给人以精神的释放,能让人在啧啧称赞声中迷恋。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浓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花落英缤纷,很是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丽人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是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里的花幽思无力,那里的花楚楚动人,很是美。多少人能不被花的美所诱惑,这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礼物,多少时候我们在享受一种美的时候能让人为之沉静,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更能在无声中感动那种无声的美。
不仅花如此,人亦如此。
让我在静寂之中观赏那样的一幅画:一个纤细柔弱的女人伫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登上望江楼远眺,是她,那个终日凝眸、柔肠愁结的思妇,是易安,还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她欲说还休,这是一种感情的美,一种痴情真挚的爱情的美,这时的美是思想所不能触及的,是思想的力量所不能言说的。因为那“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伤神的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乡思闲愁的美;“载不动许多愁”的美是思想所不能表现的唯美的,这是源自内心,源自自然之情的美,如今物事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
人们喜爱为美的东西书写,但那却只限于文字上的表象的描述,真正的内在所蕴涵的美却是墨水无法浸染的画卷。
斯坦因率领骆铃队伍浩浩荡荡从王圆箓的手中轻易买走了凝聚千万年人类历史结晶的敦煌宝物,临走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残阳如血的天边和王道士那丑陋的容貌。数百年后的中国人不得不屈辱的讨要敦煌壁画的胶卷,借以文字叙述那世人垂涎的美。正如余秋雨所说:那样是不够的。真正的精髓是不能源自人类思想加工的啊!
追寻那万千的美,追寻那万千的自然的美,让那无穷的力量覆盖思想捏造,回归自然的美,让人从中感受纯朴的美,不需要任何思想的修饰,还美以无暇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