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回广州那天,我高兴及了,带着兴奋的心来到了广州,因为可以见到好久不见的姐姐和苗苗弟弟了。和以前一样,我一到广州或邵阳就和阳阳姐姐苗苗弟弟一起玩耍。阳阳姐姐告诉我,明天我们可以到长龙欢乐世界玩一整天。什么?明天能去长龙欢乐世界玩?那是什么地方?我好像没去过。我期待着明天的到来。第二天终于到了,我一大早就起来了,我们洗好脸刷好牙,就出发了。在长龙欢乐世界里,我们玩了许多又刺激又好玩项目,有飞龙...
作文《广州》
广州
8月9日回广州那天,我高兴及了,带着兴奋的心来到了广州,因为可以见到好久不见的姐姐和苗苗弟弟了。和以前一样,我一到广州或邵阳就和阳阳姐姐苗苗弟弟一起玩耍。阳阳姐姐告诉我,明天我们可以到长龙欢乐世界玩一整天。什么?明天能去长龙欢乐世界玩?那是什么地方?我好像没去过。我期待着明天的到来。第二天终于到了,我一大早就起来了,我们洗好脸刷好牙,就出发了。在长龙欢乐世界里,我们玩了许多又刺激又好玩项目,有飞龙...
广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生活在广州也有10年了。不知不觉间,我就与广州共同走过了一个10年。
所谓“食在广州”,在广州有许多美味的食物,常常使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叉烧包就是这里的特产之一。所以,来了广州,如果不试试这里的特色美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来过广州。
广州还有许多特色建筑,其中之一便是广州塔了。还有五羊雕塑、陈家祠等等,都是值得一去、一看的地方。
不知不觉间,广州在我心中的地位已经无法替代,他让我的生命很加多姿多彩,我爱广州。
刚刚送走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眼间2010的亚运会即将在五羊城——广州举行,这是一件值得令广州人骄傲的事情。所有居住在广州的人一齐同心协力迎接这激动的时刻。
我的心目中一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广州亚运。我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梦乡——我坐着时光机来到了2010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前五天,我一个人独自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在珠江边上散步,在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上游荡……看见了广州有了很大的变化。广州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绿色的存在;我在珠江边的石凳上,看着那清澈的江水,还有很多鱼;在马路上,我看见了很多交警,广州的交通好多了,不再有那些车辆乱停放的现象,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付出才有现在的交通状态;人民的文化素质也提高了,往日街上那些纸屑、果皮不见,我经过了解才知道:广州市政府搞了一个提高市民素养迎亚运的活动,改变了广州的面貌。看到这些既美丽又让人感动的景象后我不禁的感到骄傲。
我来到了开幕式前两天的广州体育馆等几个亚运会主要场馆,看着这些宏伟的建筑,我心中扬起了阵阵激动,里面的灯光设计更是了不得,甚至比北京奥运会的灯光设计还要美丽。
看见了这么多靓丽的景物后,是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民的踊跃配合,我开始赞叹不已……
哎!这是怎么回事。我眼前这美丽的景物突然消失了,眼前变成了黑乎乎的一片。哦!原来刚刚所看的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我发呆了一会儿,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梦,这是我对2010广州亚运会的一个期望,我相信亚运会开幕的时候会和我想象的一样,这才是广州人心目中亚运。
亚运,曾经在多少广州人心中燃烧过希望,在多少广州人的手中传递了梦想。因为这个梦想,有火热的情感、有奔涌的热血、有苦甜的汗水。每一个路标都刻下关于梦想的预言;因为这个梦想,用微笑迎接闪电,用坦然面对狂风,心底里不息的永远是那一炬炽热的火炬,激昂的火焰。
还有近几个月的时间,广州将会举行又一次举世瞩目的盛会——四年一届的亚运。我相信,在那时候,一定会有世界各地的友人来到广州,从而不仅使广州的外交能力和知名度迅速提高,还能促近中外之间的文化。经济交际,让广州这个古老的商业区更加繁华。
广州的亚运会有哪些标志性物品呢?例如,广州亚运的吉祥物取名乐羊羊,一套5种,为历届亚运会中数量最多的吉祥物。“五羊”是广州市最为知名的一个标志,以五只羊作为吉祥物,充分体现了东道国、主办城市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这五只羊有着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北京欢迎你”类似的名字,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也同时传达了本届运动会“和谐、激情”的理念。
在我的心目中,亚运是神圣的象征,代表着世界的和平和世界上每一位公民友好相处的热切愿望。亚运,代表着人类坚忍不拔的品格,激发了人性的顽强奋斗和为国争光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亚运的舞台上,各位运动健儿展现着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力量和坚毅精神,也展现出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强大与否。亚运,同样也孕育着每一位国民的梦想,在这里,虽然有辛酸,有奋斗的汗水,但是同样的也有胜利的喜悦和不败的意志,渐渐地萌发着,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在这里,不断刷新着记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以往的梦想不再是假设,而却变成了活生生的事实……亚运,使人们把最自信的一面表现出来,在国际的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人格的魅力和永不放弃的追求,而这感染着我们全中国的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会引以为豪,向大自然妈妈展现着我们人类的风采和气质。
亚运,是公平的,决不会歧视任何一类人种,因为他们都是兄弟,像密不可分的两兄弟一样永远并存着,都是源于自然,归于自然,都是生活于自然和同一片蓝天,在自然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广州亚运的建设献出一份力量,做好自己东道主的责任,以最美好的笑容去迎接亚运会吧!
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初三:梁伟杰
点评:亚运的主题有些宏大,比较难以驾驭,不妨从身边的小事着手,比较容易写,文章也能真切感人。
点评老师:陶流林
2010年,对我们广州人们而言,这是特别的一年,因为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我们每一位心系广州的人们都翘首以盼,等待亚运的光辉照耀在我们美丽的花城,照耀在我们的心中。
作为湛江市一位普通的小学生,我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仅能以我的想象刻画出2010的亚运会。我心中的亚运会,是美好的,是震撼人心的。也许这里不似昆明四季如春,不比蓬莱空气清新,没有更现代化的堪比香港的高级商城,但客人走进这历史悠久的古城就会被震撼。因为这里更加美丽!这有充满古风的老城区,老城区里小商贩在叫卖,他们热情的邀请路人来品尝古老又美味的小吃;又或者老邻居们在路边摇着大扇子闲话家常,偶尔又一阵大笑平添一些乐趣。亚运的到来,给市民添了更多的生意和话题,这是一种可感可见的祥和。怎能不令人震撼呢!!
这里更加美丽,也因为这有热闹的步行街和广场,它们是广州青春与活力的所在。当步行街上人来人往,各种人在其中穿行,有穿西装打领带的精英人士、有穿着流行的青年人士、也有身穿校服的学子,有独自行走的人、有成群结队的朋友、更有手牵手的青涩情侣。走在街上可以切实的感到什么是人山人海什么是摩肩接踵,现代化的进行时清晰的表现在眼前。
这里更加美丽,更因为这里的人们的淳朴和善良,对每一位人都报以真心的笑容,使每一位来参与盛会的人,都能感到这的美丽感到人们对此的骄傲,更能感到广州这如同家般的温暖,使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这里不仅美而且充满着前进的勇气,亚运会的到来为广州的人民注入了前进的力量。为展示这的美丽人们不断前进,就像即将来临的运动会中,运动员不断前行的精神。2010年时,亚运会在举行,运动员在不断拼搏前进,争取站上领奖台的光辉一刻,在万众瞩目下高举自己的荣耀接受众人的祝福。运动会举行前,人们在不断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想象未来亚运的成功,感受代表自己的荣耀。也许我与同学会在亚运期间,不求回报地为人们服务,为我们美好的广州服务,为亚运会服务,默默祝福着我们心系的广州,展示我们的广州最美好的一面。
这就是我心中的2010年,我心中的亚运会。也许我们这里没有鲜花满地,但是人们心中的花却永不凋谢,相信我们的亚运会会伴着这些心中的花,在2010年的广州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美丽!祝愿亚运会举办成功!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第九小学六年级:陈玉婵
亚运,曾经在多少广州人心中燃烧过希望,在多少广州人的手中传递了梦想。因为这个梦想,有火热的情感,有奔涌的热血,有苦甜的汗水。每一个路标都刻下关于梦想的预言;因为这个梦想,用微笑迎接闪电,用坦然面对狂风,心底里不息的永远是那一炬炽热的火炬,跳动的火焰里折射着生命的光辉。无数个风风雨雨的日子,无数次艰苦的磨练,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等待。终于到来了!2010年,梦将要实现了!广州亚运会——这个无比激情的梦想,把广州人埋藏在心里的梦游激发出来了。
广州亚运会会徽标识第一部分是位于最底层的文字部分“16 THASIANGAMES Guangzhou 2010”中间为一个经过简化的“五羊”标识,右上方是一个象征着亚奥理事会会徽的太阳图案,,其中“五羊”被设计成四条跑道,有作火焰状,意喻亚运圣火,一直延伸向天空中的太阳。该会徽设计,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
亚运会有一个城市承办。这个城市就是亚洲风貌的镜子、亚洲发展的缩影。广州亚运会无疑将要承担起展示亚洲发展新里程的历史任务。因而,筹备、组织工作应该着眼与体现新世纪的文明、进步、开放的社会环境,体现出“和而不同”的共同繁荣的发展观。也就是说,亚运会的筹备工作,应该树立起亚洲共同发展的大视野。
当亚奥理事会决定在广州举办2010年亚运会时,广州人民都欢呼起来,有的大声的喊叫,有的激动地流下了泪水,有的高兴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有的兴奋地昼夜未眠。体育健儿们为了让广州能增添光彩,艰苦训练,勇往直前,同时也为广州市民满足了愿望。
我想要做点什么,是基于对亚运的感情,对广州的热爱。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人民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办好亚运会,不仅能展示我们我们广州的文明和文化同时也展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对广州人来说,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必须做的大任务。亚运会就是加强全亚洲人民的沟通,表达“同一个亚洲,同一个梦想”的极好机会。亚运会就是这样一个让中华民族,让全广州人向全亚洲展示的最好舞台。
自从亚奥理事会把举办权交给广州的那一刻起,我们广州人都肩负起了一份责任和使命。为了迎接那一天的到来。我们作为亚运东道主,要积极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活动,培养我们的文明习惯,树立市民良好形象。要以火一般的热情来迎接这次盛会,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迎接美丽明天!要用自己的小双手建造一个绿色的家园,给四面八方的朋友们一个绿色的广州,一个绿色的亚运。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懂礼貌的小主人。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一定能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明天!
广州,一座国际化的现代大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在这座城市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风俗,我们就从“叹早茶”这种特色饮食文化说起吧!
广州人嗜好“饮早茶”,特别是老人家,每天早上一定要约上三五朋友去茶楼叹茶。其实,这种饮食特色早在清朝就形成了!广州的早茶历史悠久,百年不衰,至今的广州人还有“叹早茶”的习惯。
在广州,各式各样的茶楼是数不胜数。比如,有名的有广州酒家、泮溪酒家、南园酒家等,这些都是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茶楼。广州的茶楼都十分富丽堂皇、古色古香,走进茶楼就像踏进古代的宫殿,处处雕梁画栋,十分有韵味!让来这儿喝茶的人心旷神怡!
广州人喝早茶被视为一种交际,三三两两聚在一块,有的谈生意;有的业余消遣 ;还有的只是简单的朋友聚会。他们不仅吃饱了肚子,还联络了感情,或谈成一单生意。
广州人喝茶要吃点心。点心种类十分多,比如,有包类——叉烧包、小笼包、奶黄包……还有饼类——鸡仔饼、酥饼……更有甜口的糕点——马蹄糕、杂粮糕……以及各种特色美食——干蒸、云吞、肠粉与艇仔粥。其中,我最爱吃虾饺!虾饺皮白如冰、薄得如纸,吹弹可破,肉馅隐约可见,看起来十分诱人!吃起来爽滑鲜美,有一股鱼虾鲜味,可谓色味俱全!我除了最爱吃虾饺,还爱吃干蒸。干蒸是广东地区最受欢迎早点之一。干蒸以猪肉粒鲜虾为主馅料。它皮薄肉爽,别具一格,特别适合广东人口味!
广州早茶的“功夫茶”也十分重要。广州人偏爱喝普洱茶、乌龙茶、花茶等茶水。广州人喝茶要先“洗茶杯”,就是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入杯中,开头一两次回斟一下就倒掉,可能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洗洗杯子吧!
广州茶楼十分受人欢迎。常常是座无虚席,茶楼内人山人海。特别是在节假日,不少茶楼还要排队候位呢!尤其是夏天,人们都蜂拥而至茶楼消暑。
广州茶楼有那么多人去,必定在其中找到熟人或朋友。记得小时候,我每次去茶楼喝茶,都会巧遇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便聚在一块玩,在茶楼里乱蹦乱跳,躲进桌子底,有时还因为玩得太疯,一不小心撞上服务员姐姐,弄得她手上的点心掉到一地。我们闯祸后并不是道歉,而是逃进洗手间躲着,生怕服务员批评我们。而大人呢,则在桌上谈天说地,更本顾不上我们小孩。到买单时,大人们都争着买单,十分客气!
饮茶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叹早茶,不但为了喝茶吃点心,而且为了与朋友惬意聊天,在淡淡茶香中晾晒心情。在饮茶中,人们从紧张的工作中逃离,清闲地聊天;在饮茶中,人们从烦闷的生活中走出来,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沏一壶好茶,点几笼点心,与亲朋好友海阔天空地大侃一阵,岂不悠哉?
我的家乡在广州,那是一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广州有许多值得中外游人观赏的景点:西关大屋、上下九商业街、广州塔、海心沙、花城广场等等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广州塔是最令我赞叹汪已的啊!它座落在珠江边!从远处看,它好象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珠江边迎风翩翩起舞,傲气极了,象对人高调地说:“你们谁有我这高贵的身段!谁有我这么美!”我心里想:你漂亮也不用这么骄傲嘛,我们知道你美,你要低调一点嘛。嘿,她好象猜到我的心思一样,收起了那傲气。对嘛,这就是你本来的性格嘛,漂亮而不张扬。
来到广州塔的脚下,我抬头往上看,噢,根本就看不到广州塔的最顶,它就象一位高大威猛的巨人一样守护着---广州。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好渺小,好渺小的,就象在马路上的一只小蚂蚁一样。它还有一个美称“小蛮腰”。广州塔海拔六百米,大概到了中间部分六十六层左右那个位置,它变得象少女的腰一样纤细。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身上千千万万的霓虹灯就会发出色彩斑斓的灯光,美极了!它一会儿变成绿色,一会儿变成紫色,一会儿又就成蓝色,一会儿变成七彩色。五光十色令人有点应接不暇,眼花了乱。你看那辉煌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就象在说:“游客们,欢迎你们来到广州塔,你们觉我够美,够雄伟吗?”我真想大声地叫起来,你是我见过的建筑物最高大威猛的,你是好样的,你是我们广州人的骄傲。
我登上广州塔,站在一百零八层悬空走廊,那里的玻璃一尘不染,但看到外面迷迷朦朦的一片,我仿佛置位在云端之中,向下一看,嘿,那高楼大厦都跑那去啦,只看见一个个象小小的火柴盒一样的东西,细心看了看,噢,这不是火柴盒来的呀,是我们的高楼大厦哦!广州塔,你真的好高大威武呀!
我离开了广州塔,可我依然依然地回过头来看着广州塔,一不留神摔了个脚朝天,哟,我只能下次最来跟你相聚啦,再见了,广州塔!
六年级:陈铭
广州,这是我最熟悉的一个城市。我从小在这儿长大,学习;对于广州的一年四季,我并不陌生。但是在一伟四季中,我对广州的冬天更是情有独钟。
广州的冬天是特别有个性的,起码在我经历的12个冬天里,是连小雪也不下的,所以我至今也没见过大雪覆盖下的广州。当北风带着冬之王的马车驶来广州时,万物好像串通了似的。小草兄弟满怀斗志地打算抵抗北风的冲击,但北风一过,小草军队溃不成军,个个都黄了脸。北风打着胜鼓,继续冲向前方,前方的树木经过秋天的洗礼后,只剩下稀疏的树叶,已无力抵御猛虎般的北风了。北风乘虚而入,占领了广州,接着温度便降了下来,但冬天对广州是十分仁慈的,气温始终保持在20度以上。幸亏广州有这样的冬天,要是像哈尔滨那样,那我们可就过得没那么舒服了。
街上,人们的衣物增多了。风衣啦,毛衣啦等各种各样的衣物,都裹在身上,显得有些臃肿。但跟北方的城市比起来,这还是小巫见大巫呢!说来说去,广州的冬天还算是温暖的。它没有严寒,没有冰,没有雪,但广州的冬天是有着自己的特点的,所以我爱广州的冬天。
广州的冬天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大概都会觉得广州的四季没什么意思:春天没意思,夏天没意思,秋天没意思,冬天可就更没意思了。叶不落,花不凋,望不见那白雪皑皑的山,看不到那冷酷清凝的河冰。只那净寒的风夹着一点不合时宜的细雨,零零落落地留在街上,湿漉漉的,却也成不了气候。待到广州的风和着北方的雨来起哄,才顺势冷它几天。可毛衣还没洗几次,围巾还戴不了几天,春分就来了。广州人说,那冬天是糟蹋了自己,也糟蹋了春天,瞧不见那截然不同的更改,便也没有了去着意的心思。
北方的人都羡着广州冬天的暖,临行的时候披一件潇洒的外套,便可充当御寒的了。路上还有郁郁葱葱的树,不像北方,净是光秃秃的枝条,让人看了可怜。而广州的人却又盼着人家北方的雪,乍一看,这屋顶屋檐屋椽上全是雪。远看'一片茫然;再远看,还是一片茫然。可广州人说,那是干净,那是气势。但一如从北方带回广州的柿子,广州人初一吃,是要大赞特赞的,说是什么不像广州的水柿那样,净是水也没有什么肉感,'而且还不怎么甜。可是,待到这千里迢迢运回来的柿子被放得破了皮、发了霉,那才知道念着的还是水柿。于广州人来讲,那带着雪的北方的冬,那棉袄,那毡帽,那刺骨的风,那冻人的雪,兴许是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的。
广州的冬天向西方借来了一个圣诞,那样人们就有了借口把那些不冷的“雪花”洒在各自的窗台,而不至于遭北方人的笑话。从这样的窗子朝外望去,却也是一片朦胧,真煞似那北方窗棂上真正的雪。人们在颈上围一层厚厚的围巾,轻轻地呵着气,看着那婀娜而稀薄的烟雾从唇旁散到空中,又从空中散回自己的四周。然后静静地说上一句:这个圣诞可真是冷啊。这便也仿佛有了冬天的味道。
橘生淮南而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广州的冬天若是在北方播了种,也许就不是这么个冬了。如此看来,我们的冬还是值得好好收着、藏着,尽管它暖,尽管它湿,可在北方,它却是个珍宝。
听别人说,广州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开始的。在初八这天里,一些广州人买来各种不同的米或豆子,煮腊八饭、熬腊八粥,据说吃过腊八饭、腊八粥的人在这一天里可以使全身暖和起来,浑身有劲。
在除夕之前的日子里,广州人总要买一些瓜子和糖,准备好利市,好让小孩子们过年过得开开心心。除此之外,一些广州人还会自己做糖环、煎堆、油角、蛋散和年糕等等,这些东西大多数是脆脆的,甜甜的,老人和小孩都爱吃。
“年廿八,洗邋遢”,家家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买年画、春联,还有一盆甚至几盆的桔子或菊花。大多数店铺都在这天关门,回老家过年去了。
除夕这天,恐怕是广州人最繁忙,也最开心的时候了。早上的时候,家家都贴上了五花八门的年画,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在这天晚上,大家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老人和小孩最开心了:老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儿女们,孙子们,健健康康,有说有笑地吃着饭;小孩子们可以吃到丰盛的饭菜,和其他小孩子们一起玩,一起放烟花,笑得见牙不见眼。
广州的花市,体现出了“花城”——广州独有的风俗。花市通常在除夕结束,所以许多人一吃完团圆饭就直接去逛花市了。一般在花市开始的前一个星期,花街就已经搭建好了。花街一直伸展,像是几条花的长廊。花市一开始,人近距离地接触,近距离地欣赏,近距离地嗅着春天的气息。花街上张灯结彩,人山人海。花市结束后,几乎人人都挂满了笑容,人人都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我不得不感叹:鱼与水相融洽,人也能与花融洽!
正月初一,没有什么人出门拜年,都去寺庙里拜神,求神保佑全家平平安安,犯太岁的去求平安符了。我依稀记得,寺庙里放鞭炮是一串接着一串的,从不间断,快要烧完的时候,会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一烧完,另一串马上接着烧,山上的人在烧,山脚的也在烧,说话是完全听不清楚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互相拜年,主人家收了礼后,要用红纸或红绳捆扎的生菜、芹菜、葱和慈姑作为回礼。广州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舞狮采青的习惯。在“青”上放一封利市,“狮子”边舞边把挂在头上的“青”采下方可。
广州的元宵并不怎么热闹,只不过一些“老广州”摘一些新鲜的芒果叶,放上花生馅、芝麻馅的汤圆,煮出来的汤圆既有叶的清香,又有美味的花生或芝麻馅味,让人吃了还想吃。
一眨眼,春节在初十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忙的忙,不忙的慢慢腾腾在外面玩会儿。广州的春节虽然和其它地方的春节有相似之处,可依然过得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广州市天河区棠下小学六年级:潘晓莹
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新建筑,当是“大裤衩”。
广州最具代表性的新建筑不是“小蛮腰”,而是:广州歌剧院。它毫不起眼,不像“大裤衩”那样,在任何时候任何角度,都是路过者必须仰视并感叹的对象。尽管这种感叹以揶揄居多。
广州歌剧院,无论美学成就,还是国际声望,实际上都在“大裤衩”和“小蛮腰”之上。2010年建成的广州大剧院,2014年便被《今日美国》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但它完全淹没在珠江新城CBD栉比鳞次的高楼里。而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虽然只有半个蛋的极简造型,但周围的一切,都是围绕它而存在或失去存在。
“歌剧院”很是高大上,“广州歌剧院”则竭力融入众生。在这里,人们甚至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粤讴与粤剧。下雨了,附近少年宫、花城广场的孩子及游客,常常跑来这里躲避风雨。广州歌剧院留有大面积的室外公共空间,可庇天下寒士,这和广州骑楼文化异曲同工。
距离广州歌剧院不远处,有广东美术馆。从体量上来看,它还是小了。但这里,曾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今年,即使是只有一个展览,也足以让广东美术馆收获致敬,因为它举办了“赖少其诞辰百年作品展”。
赖少其是谁?
北京有黄永玉,天津有范曾,那可都是大得不得了的爷和腕儿。
通过广东美术馆的展览,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广州有个赖少其,他在艺术上的造诣,比黄永玉、范曾,大了许多。策展人认为赖少其能够厕身20世纪中国最伟大艺术家行列而毫无愧色。但赖少其一直默默无闻。黄永玉请教过钱钟书,人尽皆知;赖少其提携过黄宾虹,难以置信。我曾想:要是赖少其是黄永玉或范曾,那广州该就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中心了吧。后来我又想,要是赖少其是黄永玉或范曾,那就没有赖少其了。
广州不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中心。但中国幸有赖少其。
广州还有一个现代绘画大师曰王肇民者,和赖少其恰成双璧,同样默默无闻。但中国幸有王肇民。
国立中山大学牌坊和广东美术馆一江之隔。穿过牌坊,所行不远,就是中大校园里的陈寅恪故居。一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两层楼房。前不久,见叶嘉莹领一班学子,在故居阳台上,围炉夜话。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学人。
其实,艺术,比学术更需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为,艺术充满矛盾。它在当下可有可无,在历史上却必不可少;它理应超越名利,却最容易被人利用以攫取名利;它从来没有被正确理解,理解它甚至比理解宇宙还难,但艺术家都自觉掌握了艺术真理;艺术绝对存在,艺术家相对存在,故“不可一世而无能为力”最终成为艺术家的深痛……
至今,陈寅恪故居,只是学人朝拜的圣地。文艺式的探访,实不多见。要说广州的文艺地标,这里才是最酷的所在。但从建筑看过去,它实在是太不起眼了。知道这里的人,不多。在广州街头问问,估计也没几个知道陈寅恪的。但是,广州这座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却拥有着浓重的“独立”、“自由”的精神气质……
爱广州,爱文艺。广州有文艺,没范儿。这让人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