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读了《难忘的启蒙》这篇课文后,我深受启发,文章讲了曾在竺西小学上学的作者与他的启蒙老师发生的几件事,这使他默默难忘。特别是在演讲上,是老师偷偷在日本兵的监视下举办的;写作上,老师以风趣的批语严厉批评作者;写字课上,又以严肃的语气教训作者;而日语上却十分宽容。这些都是为了教导作者。看了文章后,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精心。在这里,我代表全世界的人向所有老师说声:“谢谢你们,是你们培养我们长大,使我们走...
作文《《难忘的启蒙》读后感》
启蒙
当我读了《难忘的启蒙》这篇课文后,我深受启发,文章讲了曾在竺西小学上学的作者与他的启蒙老师发生的几件事,这使他默默难忘。特别是在演讲上,是老师偷偷在日本兵的监视下举办的;写作上,老师以风趣的批语严厉批评作者;写字课上,又以严肃的语气教训作者;而日语上却十分宽容。这些都是为了教导作者。看了文章后,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精心。在这里,我代表全世界的人向所有老师说声:“谢谢你们,是你们培养我们长大,使我们走...
武师附小江林分校五年级郭倩倩
一说起启蒙老师,大多数人就会想起幼时的老师。而我要说的是教我六年级的郭老师。他个子高高的,脸很清瘦,衣着干净整洁。他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像一个“博士”。说他是我的“启蒙”老师,要从他的几个绰号谈起。
No.1球迷
每天早晨,我都看见了他和老爸俩在操场中心的篮球场上切磋球艺,他们打得难分难解,不分上下。有时,天下着小雨。我也看到他在篮球场龙腾虎跃,独自操练。不愧是一个球迷呀!一谈起NBA,他眼睛发光,头头是道:什么詹姆斯,什么科比……在他的启蒙下,昔日不爱运动的我也成了小球迷,有空的时候,我也会抓住篮球,跳投,三步上篮……
NO.2教授
一篇枯燥难懂的文章,他给你讲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一篇幼稚寻常的习作,他让它闪出理性的火花,耀人的光彩。
我原来一看见就头疼,更别提写了,现在在教授的启蒙下。我如鱼得水,对感兴趣了,写作技巧也更上一层楼。现在的我水平大有不同,这都归功于这位启蒙老师。
NO.3“书“痴
我说的不是“书迷“,而是他对书法情有独钟。一有时间,他就铺开白纸,挥毫练字,常常一练,几个钟头。有时竟忘记了吃午饭,班主任总是让我去叫他吃饭。在五年级时,我参加了书法培训班。当时教我们的就是郭老师。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他的启蒙下,我技艺突飞猛进。在省书法比赛中,我获得了三等奖。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郭熙河,我为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自豪!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听故事。后来上了小学识字了,妈妈给我买了许多故事书,其中就有《 365 夜国学启蒙故事》。
这本《 365 夜国学启蒙故事》汇集了《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史记》等多部经典蒙学。其中有好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启发我们勤动脑筋善于观察的:“田忌赛马”、“晏子使楚”和“钻木取火”;教育我们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负荆请罪”、“魏文侯改过”;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积极上进,用功读书的:“孔子韦编三绝”、“苏秦刺股勤学”和“路温舒的蒲草书”;让我们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回报的:“木兰从军”、“黄香温席”和“王祥卧冰”……
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木兰从军”。一次,朝廷要与邻国打仗,需要大量人马,地方官让木兰家派人参军。花木兰想:父亲年老体衰,弟弟还未到参军的年龄,怎么办呢?看着父亲愁眉不展,花木兰人偷偷将自己化装成一个小伙子,代父参军去了。战场上,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机智勇敢,骁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还被提升为大将军,直至带领大军胜利归来。花木兰衣锦还乡,却拒绝了受封。
我认为,花木兰不仅有着一颗孝心,同时,她还有着一颗爱国心,忠君报国,舍生忘死,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花木兰的原因,她的精神太令人钦佩与学习!
书中其他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常使我爱不释手。我知道这些故事都是几千年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的文明,颂扬了古人们的传统美德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人生哲理。
我从《 365 夜国学启蒙故事》中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了许多学习与做人的启发,它指引我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我在阅读中学会了成长!
她,时而温柔,时而严厉;她,工作专心,她,做事谨慎。她,就是我的启蒙老师——陈晓华老师。
陈老师在相貌上看十分温柔,微微内陷的眼睛,虽然十分的平凡普通,但是能够看穿学生的心。陈老师虽然个头小,但是浑身散发着的气质不得不令学生完全臣服于她。一头又长又卷的秀发散落在肩头,发夹挽成干净利落的马尾,让人见过就无法忘却。在教过我的那么多个老师之中,令我记忆犹新的也只有启蒙老师陈老师。
至于她是怎么成为我的启蒙老师的,说来话长……那是一个下午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内庭院尽情的玩耍,只有我孤零零的坐在阶梯上发呆。同学们来慰问,我依然一言不发。良久,陈老师下班从办公室走来教室,看见了孤零零的我,于是走了过来。这个时候正在神游的我浑然不知道老师向我这个方向来了,依旧低头发着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老师走近,一双高跟鞋进入眼帘,可我还是没有注意到。于是老师咳嗽了一声,我还是没有任何反应,老师轻笑着,接着用修长的手指点了点我的脑袋,我依旧没反应,老师用手掌拍了拍我的背,我仿佛受了惊吓般从地上窜起来,顿时把老师吓到了,我的脸上像火在烧般的红,停顿了几秒后,老师不禁轻笑出声:“老师怎么没发现原来你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啊,呵呵!”
我立刻说道:“老师对不起,吓到你了!”还不是的用眼睛瞟老师的脸色。老师又被我逗笑了,边笑边说:“我长得很可怕吗,那么怕我!”我也一改之前的畏惧,也放声的傻笑起来。过了一会儿,老师开口问道:“怎么不回家或者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啊,一个人坐在这。”我顿了顿,然后结结巴巴的开口说:“陈老师,我很苦恼,这次测验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复习,却还是考不到第一名,甚至连前三名都进不了,我是不是很没用啊?”老师看了看我然后用沉重的语气语重心长的说:“其实我们不需要事事都拿第一名的。”说完,也和我一样身坐在阶梯上。坐下以后,又接着说:“有的时候第一名也没有什么好的,往往是那些专门针对第一名的人学习的最累,最辛苦。你这样的成绩在老师眼里是很好的,不需要去争着次次都第一,你有这个心当然是好的,但是不要去针对第一名。至少你比大多数同学考的要好,要相信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才行啊!”那个时候我并不能完全听得懂老师说的话,但是大概意思是听懂了。当时老师严肃的神情令我记忆深刻。之后我听老师的话回家了。
这次对话后,我改变了很多很多,甚至不记得有多少了,至少不再是那个盲目追求第一的小女孩了。现在去回味这段话和那个严厉的眼神时,我十分感谢陈老师。现在老师已不在教我们了,我心里十分的落寞,那个时候距离现在已有四年了,眼间我将要离开母校,去探索我的中学之路了,我深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我永远都不会忘了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们,那些和我一起走过这六年的同学们,那些六年来酸酸甜甜的时光,更不会忘了您,我的启蒙老师——陈老师。
六年级:对暗号
记得六年前,稚气未脱的我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启蒙老师的怀抱里。启蒙老师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是启蒙老师把我们从无知孩童变成了一个个有知识,有理想的少年。回想起在母校的六年光阴,母校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起点,启蒙老师才是培育我们这一棵棵幼苗的园丁啊。
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我和一位同学说话,老师看见后,给我扣掉了十分。说实话,当时我真的特别特别狠老师,狠她给我把分扣掉了。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抚摸着我的额头说:“孩子,不是老师要扣你的分,而是你要知道,现在六年级了,学习任务重,上课要听讲,不能说话。你要知道,老师这样做也是为你好,还有十几天就要毕业了……”现在想一想,老师说的也对,她也是为了我好,她也想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啊,哪位老师不想桃李满天下呢?
还有十几天,我们就要挥着手,和老师作别了,也许毕业那天,我们会流泪,会哭着和老师说再见,尽管我们舍不得这一切,但是,这一切终究会来的。毕业那天,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不哭。
六年前的我们,是一群整天叽叽喳喳的小孩子,不是三个一群就是五个一伙,回想起这些,我的眼泪总是夺眶而出。的确,毕业了,就可以离开老师的唠叨,离开那些讨厌的同学了,但是,这六年的回忆也随之飘落了。
也许是要毕业了,我的心里突然涌出了许多舍不得:
舍不得老师那双时常提醒我的眼睛;
舍不得亲爱的同学们;
舍不得那片绿绿的植物园;
舍不得那块共同演绎我们快乐童年的舞台;
舍不得亲爱的启蒙老师们;
舍不得……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纪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我的启蒙学堂叫竺西小学,它坐落在江南小镇——宜兴周铁桥的北街外。我还依稀记得那狭窄的天井,晦暗的教室,和没有座位、只有一个石砌的小“舞台”的礼堂……记得在这个礼堂里我们有过的永生难忘的集会。那大概是1942年,沦陷时期的艰难岁月,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们曾组织全校的学生在这里举行过多次的抗日讲演比赛。我也登过台。讲演稿是级任老师冯先生写的,记得里面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的话。学校离北街外营桥边的日本兵炮楼很近,只二百来米。比赛时,专门有人在校门口放哨,见到日本兵或翻译官经过,就跑进来报告,讲演随即暂时停止,大家一起唱歌。
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来,当我知道日本侵略者是怎样残忍地虐杀中国的爱国者的时候,我对于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冯先生教国语,也教音乐。她爱穿青竹布的旗袍,有时套一件黑色的马甲,挺精神。小学的校歌就是她教的。校歌的词和调都很美。开头的几句是:“竺山屏于东,湖水环流永无穷。莘莘学子乐融融。术学不尚虚荣,为的是经世致用。……”大概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得“经世致用”的本事吧,老师们对我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严格到有点近乎严厉。那时还没有废止体罚,弄不好,老师会用戒尺打你的手心。我虚岁六岁就上学了,年纪小,上课时总很规矩地坐在前排,老师们都是蛮喜欢我的。他们无疑说过不少表扬我的话,只是这些我已经无从记忆了;可我还是免不了受到批评乃至惩戒,这方面的情景我倒是至今未曾忘却。在班上,作文和写大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闻得一阵桂花香,我们就一起到棠下村摘桂花去了。陈先生阅后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我不明白这批语的涵义,就去问。先生板着面孔对我说:“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是长着狗鼻子吗?”这话有点刺伤我,不过我还是感到羞愧,因为我确实没有闻到桂花香,开头那几句是凭想象编造出来的。有一次上大字课,老师在发本子时把我叫到讲台前,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次的成绩是丙,丙就是及格了,可对你来说,这是不及格,因为你本该得甲的。以后再这样,就要打手心了。当着全班的面这样说我,我感到有点难堪,不过我在心里还是服气的,因为那节大字课的前半堂我尽和临座的同学说悄悄话了,字确实写得很不尽心。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而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似乎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种道理。
抗战胜利那年,我小学毕业。祖父母相继去世了,父亲还在大后方,我于是随姑母去上海就读。上海的私立中学英文程度很高,初一就读开明书局的《活用英语》第五册。家乡的小学不上英语课,我自然跟不上班了。本来,一个乡下孩子在当时的上海,就是容易被人看不起的,更何况有的功课还不行!第二年父亲从大后方归来,我就转学到了宜兴和桥的彭城中学,并在那里做了住校生。父亲是个诗人,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很少关心孩子。是彭城中学的薛顺乾先生给了我从未享有过的父爱。记得先生是江阴人,瘦高的个子,爱穿一件灰色长褂,还戴着一副黑边眼镜。上夜自习时,他喜欢看我写作业;监考时,他总长时间地站在身后看我答卷子;他还经常把我带回他自己的宿舍,关心我的冷暖,请我吃他煮的青蚕豆之类。他那慈祥、亲切、信任的目光,温暖了我孤独的心,激发了我上进的勇气和力量。这一年,在全年级近一百名学生中,我竟然出乎意料地得了第一名。从此以后,我就重新建立起了对于自己的信心,并且把在上海时一度有过的自卑感永远地扫除了。
本课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文章重点回忆了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和抗日演讲比赛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六年级:张晓彤
回忆中我的启蒙老师跟别人的启蒙老师不一样。别人的启蒙老师是学校的老师。而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妈妈。我怀着感激之情回忆我的启蒙“老师”。
妈妈教导我:要有爱心、勤劳、勇敢、要爱国,做一个诚实、善良、有礼貌的孩子。虽然那些时光已在瞬间中闪过了,但妈妈的言行举止却深深地印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
小时候我的记忆力很好,所以妈妈常常教我背唐诗宋词、儿歌等等。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位客人,他们都要我背唐诗给他们听,但我却只顾着玩,没有去理睬他们。等那些客人回去后,妈妈并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而是教导我:不理别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小孩子应该要尊重长辈,不能爱理不理。从那次以后,每次家里来客人,我都会对他们/她们说:“阿姨叔叔好!”有时还会把我的零食给他们吃,每次客人离开时总不忘说:“这孩子真懂事啊!”由这句话可以看出这里有多少妈妈的心血啊!
有一次邻居的孩子被大人打,我天真的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不用被打啊?”妈妈说:“想挨打吗?”然后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做家长的要从小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不打人、不骂人,让自己的孩子长大也不打人、不骂人,跟别人和睦相处。”我谨记着妈妈的话,从没跟任何人发生过纠纷。
当我5岁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清晨的时候带我去散步,并时常跟我说: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独立自强、自信、坚持不懈,只有学会了这些才能取得胜利的果子。每次我总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次,幼儿园举办一次儿童短跑比赛,那次我也去参加了,妈妈也有去学校帮我加油。当比赛的枪声响起时,我就像离弦的箭似的冲向终点,当我跑了一半的时候,在我后面的人把我推开了,我摔得全身都是灰尘,胳膊和脚都被擦伤了,血一点点地滴在跑道上,渗入沙土里,妈妈跑过来把我扶起来,老师劝我别跑了,但我坚决要跑完,这时妈妈的眼眶里滚动着泪珠,我看着妈妈,然后站起来继续跑,我一瘸一拐地跑向终点,最后我得了第五名,虽然没有第一名,但我却得到了比第一名更重要的掌声和喝彩。
受到妈妈的教育后,我已经懂得比别人多了。我从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会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我第一张试卷就得了第一名,这使我小学的老师都很惊讶。在这第一名里面又加入了妈妈多少的心血。
启蒙,是生命的开始,是人生关键的一步,在一个人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的生命就好似一张白纸,启蒙就是这张白纸上的内容,画上什么就是什么,再也无法抹去。我在启蒙老师——妈妈的教育下,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了美丽的一幅画。
南凤学校六年级:ZMX5.11
我常常怀着感激之情回忆我的启蒙老师妈妈。是她教导我:要有爱心,爱祖国,爱人民,要勤劳、勇敢,做一个诚实、善良,有礼貌的人。虽然日子已在瞬间闪过了,但妈妈的言行举动仍然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
小时候,我的记忆力特别好,妈妈在我2岁时就教我背诵唐诗、儿歌,编应用题……,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些客人,他们让我给他们背几首唐诗。我只顾着玩,便理都没理。客人走后,妈妈没打我也没骂我,只是教导我:不理睬别人,那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小孩子从小应有教养,待人有礼貌。以后,家里来了客人,我总是说:“叔叔阿姨好!”然后把我的零食拿来给他们吃。在客人们笑着离开我家时,总不忘丢下一句:“这孩子真懂事。”
看到其他的小朋友经常被妈妈教训,我就问妈妈:“你为什么从来不打我骂我?”妈妈笑着:“想挨打呀”?然后一脸正色的说:“要想让孩子成为不打架不骂人的好孩子,做家长的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我谨记妈妈的话,从不打架骂人。
妈妈从小还要求我锻炼身体,从我3岁开始,妈妈和我每天六点钟起床,领着我出去跑步,然后做操、跳绳。一次幼儿园举行跳绳比赛,我跳了一千多下,得了第一名。随后的一个星期,我都是在人们的夸奖声中度过的。我知道,这全是妈妈的功劳。
妈妈还常教导我:要自信,自强,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取胜。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在秋季运动会上,我参加800米中长跑声一响,我便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这时身后的一位同学有意用双手将我狠狠的推了一下,我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有一双手将我扶了起来,是妈妈。我的脸上全是灰尘,胳膊,腿,多处擦伤,血在不停地往出渗,老师也跑了过来,劝我别跑了,我看到妈妈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我拖着受伤的腿一瘸一拐的向前跑去,这时同学们已经跑过了大半圈,我咬紧牙追了上去,一圈两圈三圈,我终于追上了并超过了她们,最后取得了第三名。这一次我终于明白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从我上一年级开始,妈妈就告诉我:学习要靠自觉自愿,老师和家长都代替不了。我记住了妈妈的话,学习从来不要妈妈和老师监督。但是在我做作业的时候,妈妈总会默默的陪在我的身边。在一次国庆节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中,我一下拿了五张奖状回来,老师们都感到吃惊,但我知道,这里面有妈妈多少心血。
启蒙,是生命的开始,是人生最关键的一步,在一个人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的生命就是一张白纸,启蒙就是这张纸上的内容,画成什么就是什么,再也无法抹去。我在启蒙老师妈妈的教导下,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了美丽的一幅画。
六年级:罗珠
时光匆匆,眼间就离开了我的母校。但始终逃不出我的启蒙老师范老师的五指山。
我的启蒙老师她姓范叫范炳,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目光能震住全场,个头稍矮,体型稍胖,走起路来无声无息,手中经常拿着一个大概三十厘米的教棍非常严肃的出现在同学们面前。由于范老师严格的管理与似乎有些不同寻常的言行举止,同学们就给范老师取了个外号叫“犯病老师”。
每次同学们在自习时间拉呱或是闹的时候都会被尽职尽责的范老师逮个正着。每次班里有一点风吹草动范老师都会无声无息的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有同学说大家都小心点不要把“犯病老师”给招惹来,要是想把她招惹来要提前准备好两个茶碗,准备接住“犯病老师”那两个炯炯有神的钢珠。刚说完这番话范老师就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了同学们面前,顿时,教室一片寂静。
范老师第一次很慈祥的对同学们说了一番话,她说每个人都不可以不屑,哪怕他/她的某一方面不如你,但总是有闪光点的,总有些地方,做得比你好。这要看你有没有认真对待每个身边的人,有没有善于观察和发现。每个人都有短处,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学会无时无刻去发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然后取长补短。并且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取决于每一位老师严格的管理与学生自身的自觉,你们现在的言行举止决定了你们以后的人生,每个人的成功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范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范老师在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学习上对我精心的培养,在思想上对我专业的教育。
范老师伴我走过我成长的路、学习的路。在我的成长之路中我的每一滴成功都离不开范老师的指点、支持与鼓励。
她对工作的认真、尽职尽责,对学生生活上的关爱,对学生学习上严格的管理,都让我学习了很多可贵的东西。现在我虽然已经离开了我的母校,却离不开范老师的教导、支持与鼓励。
她不但教我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而且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我的启蒙老师范老师她启蒙我文化学习的开始,启蒙我人生道路的起点。
范老师就是给予我指导、给予我关爱、给予我勇气、陪伴我成长的启蒙老师。
难忘的启蒙老师
每个人都会有令自己难忘的启蒙老师吧,当然我也不例外。;令我最难忘的启蒙老师就属我大班时的班主任了,那时她也是我的语文老师。
虽然离现在已经有六年了,但我仍然清楚地记着这位启蒙老师,六年过去了,老师的话仿佛还在我耳边回荡,许多难忘的事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之中,令我受益匪浅。
记忆中上课时,我总是规矩的坐在课桌上,老师很喜欢我,老师总是夸奖我,虽然我已淡忘了。老师很和蔼一般不批评大家,脸上总是爱挂着笑,,令我们感觉没有了距离,我对他很尊敬。老师不仅和蔼,教科还很有方法,对同学们还很关心呢?
记得有一次认字,要拿着课本让老师检查认的那天,不一会轮到我了。那天讲课我几乎一直在和同桌玩,没听多少课,我想一定有很多我不会的,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师一检查,我有十几个不会的字呢!我原以为老师会狠狠地教训我一顿,但没想到,老师居然没有教训我,反而又仔细给我解释了我不会的那些字,我羞愧极了,真后悔我没认真听课。从那以后,我认真地听起课来,到了下一次老师再让字时,我全部答对,老师真有办法!
老师很关心同学。有一回,放学后,我等了许久也没见爸妈的踪影,别提有多着急了。老师见了,就把我先带回她家玩,然后打电话给我妈,很快,老师便把帮我把妈妈叫来了。我很高兴,老师可真会关心同学呀!
老师可真好呀,真令我难忘呀,是您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我想我一定会让这颗种子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感谢您,我难忘的老师,我一定不会忘记您的,您是不是也会永远记住我呢?我难忘的启蒙老师。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几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耳边回荡。
我的启蒙学校叫黄埔小学,它建筑在一个繁华的都市的市内。——深圳!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明亮的教师,整齐的桌椅和那黑黝黝的黑板。不过,现在好象变得有些灰蒙蒙了。印象更深的是那个门槛,由于门经常被推来推去,地已经被刮出一道深深的痕迹了。
在班上,我的记忆力是数一数二的呢!
差不多看过的东西都能背,除了那些很长的。为此,我受过不少表扬的话,这些我已经淡忘了;可我还是免不了受到批评乃至惩戒,这方面的情景我倒是至今未曾忘却。
一次语文课上,临近下课之际。陈老师叫我们读一下《匆匆》这篇散文。“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在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教室里一片朗朗读书声。但是,惟独我跟他们有所不同。他们都是拿着书读,而我就这样摇头晃脑的读。陈老师见后,瞪了我一眼。暗示我拿起书来!我不以所然,照旧读起来。这时,老师有些生气了。走到我桌旁,问道:“你为什么不拿起书来读?”“老师,我都会背了。”我脱口而出。“会背了也要拿起来,要记住每一个字。”“老师,反正都会背了。何必多此一举!”我理直气壮的说道。他生气的走开了。
其实,陈老师被非那样冷漠无情。他真正的面貌是一位超级搞笑家。每当到语文课,我们班就笑声不断。
在这里,还有三个典故。
一次讲《课程探究》时,老师刚讲道粤这个字怎样组词时。李晟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举起了手。老师点了他!结果李晟达造了个十分离奇的词,粤B!可以这样组词吗?老师也很生气了,他说道:“李老太太今后可以改名了,因为他创造了个粤B神话。以后就叫他粤B呢。”全班哄堂大笑。
还有一次也是《课程探究》上的组词。膘字组词。黄馨仪的手倒举得很快。可她组的词也啊离谱至极!保膘,哪来的这个词。应该是这个‘保镖’吧!于是老师说:“谁知道粤B的下联?”“保膘!”一个机灵鬼脱口而出。全班笑破了肚皮。不过,我后来查过词典。真的有那个词,不过很少见。
白日放哥须种酒。练炯洁犯得一个超级错误。当陈老师看到练炯洁默写的诗时,气得要吐血。他生气的问道:“练炯洁,你是不是经常把你哥哥拉到外面埋在地里,然后独自一人在家喝酒。”“没有啊!”练炯洁都不考虑一下就回答出来。“看你写的诗!”陈老师说道。“啊,白放哥须种酒!”练炯洁惊叫道。同学们纷纷围过来看,笑死人了。
在这样一个嘈嘈杂杂的班级里,陈老师还能教得绘声绘色,真难得!为此,我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启发。
陈老师,低估了你。原以为你总是嘻嘻哈哈,很随便的教课。可实际上你也是煞费苦心。你,是胜者。我,是获益者。你,老谋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