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争吵
一天,在字典公公家发起了一场大风波.这场风波是标点符号引起的, 感叹号是这场风波的罪魁祸首,感叹号骄傲地说:"这文章是我表达的情绪最高,所以在文章中最少不了我了!小逗号是第一个不服气的,他用那瞧不起人的眼神看着感叹号说:"要不是我,人们就要一口气把一段话读完,那可要把读者读得断气呀!我才是真正的主角,谁也不能和我一争高下!"
"就你也想当主角,还早了几十年."问号笑着说"主角这种称呼你不配,我才是标点符号里最重要的,谁都不能和我争主角这个即宝贵又重要的称呼!" "不管是文章还是小说我都比其它的标点符号重要."句号大声地说"主角是非我莫属的!"
这时字典公公走了出来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一个都不行,要合作,这你们都不知道吗"
大家听了都羞红了脸,默不作声了!
中午,我写完作业后。突然,听见书柜里传来一阵阵争吵声,我走过去一看,哦!原来是我收集的小标点们在争吵呀!
挑起这场争吵的是感叹号,只见它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方步,洋洋自得地说“嘿!我在句子中太重要了。因为我表示感叹的意思,上次小主人把家乡的风景可真美啊后面写成感叹号才没有错。”
“呸!我才是真正的重要呢!”问号不服气地说“有许多的疑问还不是总是要加上我,再说科学家也有问别人的时候呀!”
就在这时,句号又神不知鬼不觉地跳出来,大声叫道:“你们别吵啦!反正你们再重要也不如我,小主人一般都会在一句话后面加上我的,并且我还是表示陈述和肯定的意思呢!”
这下又惹恼了最卖力的小逗号:“我表示语句中间的停顿符号,用得最多,如果没有我的话,哼!那些读者连气都会喘不过来哩!”
就这样,小标点符号们吵的声音越来越大,不可开交,把老态龙钟、知识丰富的字典爷爷给吵醒了,它用它那已经嘶哑的声音对小标点符号们说:“孩子们,你们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用处,怎么可能分出谁重要呢?”
就这样,大家似乎都在想一个问题:对呀,我们都有各自的本领,是分不出谁重要谁不重要的。
慢慢地,书柜里又没有了争吵声,又变安静了。
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快乐学作文的孩子们一起出去做早操,教室里静悄悄的。忽然,教室里响起了隐隐约约的争吵声……原来是作文书里的标点符号们吵了起来。它们找来词典公公,评论谁的功劳最大。
逗号像一只蝌蚪一样“游”上了讲台。它“站”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大声地说:“我的用处最大,要是一篇文章里没有我,你要一口气把文章读完,不憋死才怪!”词典公公点点头,说:“很有道理,你下去吧。”
句号摸着自己圆圆的肚子,站在讲台上大声说:“我的用处才大,要是没有我,那么一篇作文且不是要读不完呀!”“嗯。”词典公公再次点了点头。
问号弯着腰慢悠悠地走上讲台,咳了一声,说:“我的功劳才最大,要是科学家没了疑问,怎么会有发现?没发现怎么会有结论?”
词典公公笑着说:“你们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标点符号们点点头,又回到了书里。
一天,标点符号王国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首先领头的是骄傲的破折号。他自豪地说:“瞧!我身材多苗条,曲线多美丽啊!多么像一根小棍。我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本领还很大呢!比如要解释这个词的意思,用上我就可以解释,要是不用我,这篇文章就读不懂意思了。”这时,问号不服气地说:“我比你的本领还要大,提出问题的时候就用我,要是没有我提出问题怎么能让你来解释呢?再说,我长得也比你好看,就像一只耳朵,我还戴了一个耳环呢。”省略号也大声地说:“我的本领更大,要是没有我,句子就太罗嗦了。我长得也不错,就像六颗圆润的小珍珠闪闪发亮。”句号也生气地说:“你们都没我的本领大,要是没有我,句子就读不完了。而且我长得也比你漂亮,一个小小的圆圈,就像小朋友的最爱—足球。”小逗号也气冲冲地说:“谁都比不上我的本领,我要是不工作了,一个句子长长的读下来会憋死的。”突然,标点符号的国王—智慧老人走了过来,他说:“你们不要争吵了,作文里少了哪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行。”他们听了之后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一天,小主人去上学了,屋子里静悄悄的,突然,书柜里传出了细微的吵闹声,原来是标点符号们都在夸耀自己的作用大。
感叹号首先出场,只见它雄赳赳、气昂昂,迈着矫健的步伐:“人们要表达强烈的感情时,都得用我,上次小主人写了一篇作文《美丽的大自然》,其中就有几次用到我了呢!例如:‘大自然多美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看来,还是我的作用大!”说完,瞥了其它标点符号一眼。
问号弓着腰,拄着棍,一步窜到大家的面前,拍着胸脯,大声叫道:“ 感叹号,你就别逞能了!自以为是了!总是以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别人!你算什么啊?我的作用才是最大的!没有我,你们怎么提问题?即使是科学家也有问别人的时候啊?”说完问号使劲敲了几下棍子。
逗号个头小,像个豌豆,蹦跳起来:“哎!问号你的作用太小了,别自不量力了!还总弄什么反问句,有话就直说,干嘛拐弯抹角啊?我的作用才大呢!如果没有我,句子中间没有停顿,一口气读完,非把读者累死不可!人们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用我的次数都是最多的!”为表示自己的气愤,小逗号又使劲蹦跳了几下。
圆头圆脑的句号可不乐意了,它挺着个大肚子,愤愤不平地说:“‘小不点儿’,我们大人说话与你何干,一边玩儿去!如果没有我,那么句子就会长得永无止境,永远写不完!再说,人们无论做什么事不都总是说:“表演中总得有个句号,那么就让我当这个句号吧!”所以说,我的作用才是最大的 !哼!!!”说完,它像个圆球似的,使劲滚动了好几下。
省略号就像六个小娃娃,搭伴结成队,拉起手,一起走来:“胖句号,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和我们小孩争什么啊,你不懂得谦让啊?还是我们的学问最深奥,我不说,大家都知道。我意味深长,意犹未尽!”说完,六个小娃娃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双引号和冒号也不甘示弱,联合出场,异口同声道:“小省略号啊,你还好意思争呢!你表达时总是断断续续,人们都讨厌透了!如果没有我们,在文章里,人们就说不了话,也不那呐能提出问题,所以还是我们作用大!”双引号和冒号手拉手唱起了歌。
正在一旁观战的字典爷爷示意让它们停下来, 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都很重要,少了谁都不行,你们要各尽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听了字典爷爷的话,标点符号们握手言和了。
一天,我听见从书里传出来了吵闹声。我悄悄地走近它们,仔细地听了起来。原来,吵个不停的是一些标点符号。
感叹号拄着拐杖、跺着脚,首先发言:“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它的声音就像铜锣敲。小问号竖起耳朵一听,不同意了,连忙说道:“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么能引起读者们的思考啊?我才是最重要的呢!”小逗号听了它们的话后,把腰一扭,它和顿号一起反驳道:“要不是我们把句子断开,句子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一口气读完,会累死人的,我们才是最重要的呢!”省略号也急得连蹦带跳的:“我……”
它们都跑出来争第一,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谁也不让谁,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字典公公听到了它们的争吵声,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都很重要,文章里少了谁都不行,你们要团结起来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好文章啊!”标点们听了后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金笔作文三级
郭研孜
一天,标符号王国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首先领头的是骄傲的破折号。他自豪地说:“瞧!我身材多苗条,曲线多美丽啊!多么像一根小棍。我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本领还很大呢!比如要解释这个词的意思,用上我就可以解释,要是不用我,这篇文章就读不懂意思了。”这时,问号不服气地说:“我比你的本领还要大,提出问题的时候就用我,要是没有我提出问题怎么能让你来解释呢?再说,我长得也比你好看,就像一只耳朵,我还戴了一个耳环呢。”省略号也大声地说:“我的本领更大,要是没有我,句子就太罗嗦了。我长得也不错,就像六颗圆润的小珍珠闪闪发亮。”句号也生气地说:“你们都没我的本领大,要是没有我,句子就读不完了。而且我长得也比你漂亮,一个小小的圆圈,就像小朋友的最爱—足球。”小逗号也气冲冲地说:“谁都比不上我的本领,我要是不工作了,一个句子长长的读下来会憋死的。”突然,标点符号的国王—智慧老人走了过来,他说:“你们不要争吵了,作文里少了哪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行。”他们听了之后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山东菏泽郓城县金笔作文学校三年级:郭研孜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一场激烈的标点符号争吵赛正在字典公公家拉开了序幕。
“我的作用最大!别看我圆头圆脑圆肚皮,可惹人喜爱了。在句子中,如果没有我,那么句子就会长得无止境,。有了我,就会起到终止的作用!”句号得意地说道。逗号急得不行了,就跳出来说:“句号大哥,比本领你可比不过我!虽然你能结尾,不让文章长得像一条龙,但是,没有我,句子就会使人们读得上气不接下气!”在一旁的感叹号也不甘示弱,站了出来,嗓门就像铜鼓敲:“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小逗号又和顿号一起来反驳小问号:“要不是我们把句子隔开,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学问最深的要算省略号,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要讲我的作用么……哦,不说大家也知道。”这时,冒号和双引号兄弟出场了,说:“如果没有我们,在文章里,人们就说不了话了,也问不了问题了,所以我们才是文章里最有用的。”
大家争得不可开交了,最后,字典公公发表意见了:“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一个标点符号,我们的文章就没这样美妙。”终于,在字典公公的调和下,标点符号们平静了下来!
点评:文章把小标点们拟人化,让他们开口说话,进行争吵,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写出了各个标点的特点和作用,尤其精彩。
金碧小学四年级:zhuhongyu
作文评讲课上,张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李小东对黄丽说:“这些钱是爸爸、妈妈平时给我买糖果吃的,我没有花,把它悄悄装在储蓄罐里,现在作为我的心意捐给三峡工程多有意义啊“!
张老师写完这句话,转过头问大家:“同学们,这一句话末尾的感叹号应该点在引号里面,还是外面?“问题一出,同学们便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第一个举手发言的是赵昕:“感叹号应该点在引号里面。“接着他还举了个例子:彭总说:“一亩地才产八九百斤。就算我们下的功夫不够,加一倍,亩产两千斤,顶天了!“(《一分试验田》)田淼提了相反的意见:“这个标点符号可以点在引号的里面,也可以点在引号的外面。“他也举了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到底哪一种意见正确呢?张老师告诉大家。引文末尾的标点符号在引号的里面还是外面,是有讲究的。凡是对话或完整地引用别人的原话,末尾的标点符号应该加在引号里面。把引文作为作者某句话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引用的话很简短,而引文前面又末加冒号的末尾的标点一般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说到这里,张老师又指着黑板上的那句话问:“句末的这个感叹号应该点在引号的里面还是外面?“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应该点在引号的里面。
这只是文中的人物的评价
看帖的同志们你们认为呢?
老师手中的教鞭
像一个 “!”
我们作业本像小船
教鞭是她的船篙
老师手中的钢笔
像一个 “?”
习题中的错误是地雷
钢笔是她的探雷针
老师眼中的瞳仁
像两个 “。”
我们得到 100 像红果
瞳仁是她结出的微笑
……
教师踏出的脚印像
像一个 “……”
我们的笑像一串音符
脚印是她人生的奥妙
~~
老师额前的皱纹
是一个个 “~~”
我们成长踩出条条路
皱纹是她曲折的写照
=
老师眼中的目光
像一个 “=”
我们求知像辆列车
目光是她铺成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