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记
清明节似乎总是与雨分不开的。这个清明节便是一个不下雨的晴天。
那是周二的上午,阳光明媚的清晨丝丝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脸上美妙极了。
远足一直走到陈辉陵园。咦?我这个长跑历来不及格。体力超差的人怎么一点也不累?据说人沉思时不会累。那我呢?总在沉思陈辉吧?
天空中艳阳高照,可我的心却愈来愈低沉。静立在碑前,心想“为什么这革命烈士如此好的人,却没得好报呢?好人真的有好报吗?……”
台上的那位老师还在说着,不过语速越来越慢。我想那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影响,而是更深层的心理上的创伤。
回去的路上,阳光灿烂地直射我的眼,刺地我会不过神来。
蓦地回头,依稀还记得我身旁的阳光强烈而远处那痕痕丝线般的光线却轻轻抚摸着身旁的柳枝。柳枝刚刚长出嫩叶,但已颇为可爱。
猛然想起,“不是不报,时机未到”。陈辉烈士的好报也许还未开始?兴许报效祖国便是他的追求。
天空依旧万里无云,但我心中的甘雨却已在浸润我的心田。
清明时节雨,淋湿扫墓人。2014年4月5日,淅淅沥沥的冷冷细雨没完没了地下个不停。我们一家和各位亲戚驱车来到“观音山陵园”,给我去世多年的外公上坟扫墓。一下车,便听到有人拌起嘴来:“啷个噻?你刮到我的车子了!”“天雨路滑,不小心擦挂。”“好吧,大家都是扫墓人,算了算了。”没过多久,空气中的火药味渐淡了。今天是清明节,大家都去给逝去的亲人上坟扫墓,没这么多闲心在此扯皮拌嘴。小擦小挂在细风细雨中化解了。
忽然,姨妈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迈步走来,说道:“今天是清明节,爸爸该享受一把了。”拆开包来,一瞧,纸钱,香烛,竟还有一件唐装,这次外公可赚大了。不大一会儿,妈妈也提着一大包东西直奔此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把姨妈拿的东西和妈妈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西装+美元(天地银行冥币),香烟+白酒,扑克,iphone5+别墅,奔驰+宝马……样式之多,无奇不有。在外公坟前,外婆随着香烛的燃烧而婉婉道来:“你外公生前呀,可是一个大好人,脾气好,心地好,从来不与别人争吵,对儿女后辈的也都非常关爱,记得……”之后,我还现场特地为外公唱歌祭扫——唱《江南style》,因为它是当下最流行的网络流行歌曲,我想让外公也欣赏欣赏眼下的“时髦”。伴随着歌声,我们纷纷敬上贡品,默默地许下心愿——老人健康长寿,孩子聪明伶俐,女娃美丽漂亮,学生多考高分……
离别之际,我们一行人对着外公的坟前说道:“你在天堂里好好享受,保佑我们的子子孙孙平平安安。我们明年再来看你。”我的心里也默默地念道:“要是外公还活着的话,看到我们现在儿孙满堂的样子,那该多好啊!”在无限的遐想与追忆之中,我们离开了郁郁葱葱的“观音山陵园”。
祭扫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只留下一串串脚印,只留下对失去亲人的天堂祝福和我们那沉甸甸、湿漉漉的心情。却没留下一片片、一点点祭扫中的垃圾。并借助着清冽的雨滴将燃后的“纸钱”渐渐浇灭,免给山林灾火留下后患。
而后,我们来到了歌乐山龙洞度假村,在那里愉快的踏青、观景、赏花、探险,遥望青山,翠绿欲滴,好不惬意!我们还在山间湖畔冷食野餐(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倒也其乐无穷,流连忘返。而在踏青览胜的途中,我们只用手中的相机带走一张张绽放的笑脸、美丽的倩影,却没有带走绿野花海里的一枝一叶,一草一木。当然,我们也随身将如沐如洗的绿油油的心情,装入行囊,一并带走。浅浅的车印留在了身后,春天的气息在前方致意招手,又在不知不觉间从我们的身旁悄悄溜走……
清明时节雨纷纷,打湿踏青祭扫心。祭祖踏青归来,雨仍在淅淅沥沥的没完没了的下,星星点点,点点滴滴。此刻,我静坐桌前一鼓作气书写“清明时节雨”的小作文,窗外的点点雨滴,一如我这篇小作文中的一串串标点符号,洒落其间,;、:。……!
初二:张天翼
清明时节雨
周明珺
清明时节,阳光明媚,春江水暖,正是草木吐绿的时候,也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我们也有郊外春游的爱好,但得看你有没有那份心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正是,一首抒写清明时节伤感情怀的古诗。每当吟起这首诗,不禁都会想起,我亲爱的爷爷!人生无常,一场意外的疾病,不幸带走了我亲爱的爷爷。每逢清明时节,我们都要为他去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时日。按照习俗,扫墓时,我们都要带上酒食果品和纸钱香火。先将酒食果品供奉墓前,再把纸钱焚化清香点燃,而后叩头行礼祭拜。直到今日,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盛行如故。
今年的清明,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又来临了,我们也该去为爷爷扫墓了。据说,我们这儿,扫墓时还要带上清明馃,用来祭奠先人。于是,我捧上了自己亲手做的清明馃,带给我亲爱的爷爷吃。这也是,爷爷生前的最爱!
清明一到,气温骤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听奶奶唠叨,劳动人民还用清明节来安排农事活动呢,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一路上,但见田野中,长满了绿油油的麦苗儿,开满了金灿灿的菜花儿,到处是忙忙碌碌的农民在劳作……
清明节的风,哗啦啦地吹着,我和哥哥,牵着奶奶的手,紧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爷爷的大墓,还有亭台碑石,建在郊外的山坳,群峦环抱,依山傍水,风景独好!墓碑两旁,耸立的松柏和杨柳,发觉又比去年粗壮和茂盛了。亲爱的爷爷,如今已成一抔黄土,养育着郁郁葱葱的松柏和杨柳。我禁不住上前,伸手折下几缕柳枝,檫拭起爷爷的墓碑。爷爷对我的好,无以回报,无处倾诉,唯有以泪洗面……
接着,我把鲜艳美丽的菊花篮,还有香糯可口的清明馃,摆在了爷爷的碑前,希望爷爷能喜欢我送的菊花篮,能喜欢我亲手做的清明馃。
家人都到齐了,站满了爷爷的坟前。我们相互点上了香,在爷爷坟前拜了又拜,嘴里还不停地祈祷着自己的心愿。大家说的话不尽相同,大家想的事各不能猜,而我就很普通,悄悄地说道:“爷爷,希望你能保佑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保佑我,以后考上好学校……”
接着,我们都站到了一旁。爸爸和他的五个亲兄弟,就在爷爷坟前燃放烟花和爆竹,好让爷爷开心一点。烟花“嗖嗖嗖”地飞舞上了天,爆竹“嘭嘭嘭”地狂炸开了花。我和哥哥,还有一大群爷爷的孙儿孙女,都在念叨着亲爱的爷爷。爷爷用他不屈的生命,哺育了我们这么多鲜活的新生命,自己却英年早逝了宝贵的生命,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悲痛和惋惜……
不久,天空中灿若星辰。那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瓣,美丽动人,让我们哀伤的心绪,也随之飘飘荡荡……
偷偷地,我还瞧见奶奶和爸爸还有叔叔们,都在默默地流泪,我也情不自禁地再次潸然泪下。谁也分不清,每个人脸上流的,是泪,还是雨?
清明时节,凭吊亲人逝去,谁人不感同身受?谁人不痛哭流涕?
清明的风,迎来了鞭炮声,最后也送走了鞭炮声。清明的雨,迎来了祈祷声,最后又送走了祈祷声。
一连串的问候话语,让爷爷感受到了温暖。爷爷,祝你今后吃好喝好睡好,我们有空再来看你!
我为爷爷的墓碑捧上一掊新土,折几缕嫩绿的新枝插在了坟前。
夜幕降临,清明的雨把我们劝走了,劝回了家中。大家吃着清明馃,个中滋味各自尝。几多哀思,几多悲伤!清明节,来匆匆,去匆匆。一眨眼,清明节又将溘然而去……
义乌市宾王中学706班 周明珺
指导老师:周忠琦
邮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一年清明,心中再次泛起丝丝淡淡的哀伤,挥之不去,缠绕在我的心头。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再次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站在爷爷的坟前,向远处眺望,远处的山上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开得正艳,翠色欲滴,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肤色白里透红,静静地、悄然无息地开放出一树的美丽,一树饱满的生机,春风吹来,桃花轻轻摇摆,像要为迷人的春天献上一首鲜活的赞歌,一眼扫去,一大片无尽的桃红色把大山打扮地粉色的世界,花瓣被风吹下,在碧空中尽情舞蹈,心情飞扬!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把盛着香气的春天之美传递给每一个人,看到这副美不胜收的“春景图”,我心中那忧愁的思绪早已被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春天的味道,一种充满生机的味道。
我迎着春的气息信步走到河边。河边春意盎然,一排排的垂柳摇摆着嫩绿的柳条,像碧绿的长发,伸向水面,清澈而纯净的一湖春水像一面明镜,把春天的样子,展现的淋漓尽致,永远地定格,永远地铭记。柳絮迎风飘扬,小小的嫩绿的芽儿从柳条的枝节上抽出,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来年,它一定又会成长成一片片碧绿的柳叶。春天的气息,吸引了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似一位位轻盈的舞者,翩翩起舞,停歇在枝头,舞蹈在花丛中,动植物在这般美好的春天融合成了一体,绽放着春天生命的花朵,清明时节本是缅怀生命的时节,却有这样的生命在尽情绽放,尽情洋溢,或许古人把生命之美这般炫耀的时节定义为缅怀先人的清明节正是用心良苦,为了提醒后人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是通过对先人的哀思让人们明白这么深刻的道理。一时间,清明的节奏不再沉重,变得欢快起来,不知不觉中,雨停,阳光闪耀在天空中,温暖着我的心灵。
清明节,一个令人哀伤的日子,更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个伤感的节日。云,天,山,水,都是那么阴沉,都是那么令人销魂。滴滴的春雨犹如天的眼泪,流也流不完。
唉!满衣血泪与尘埃,踏过嫩绿的草地,但心中毫无生机欢乐。肆意飘洒的雨点终究会坠落在地上,人也终究会离别。举头遥望那绿绿的山冈,心中总有吐不尽的悲凉——已故的亲人永远安卧在山岗。一步步走向那大山,一下下清理坟墓,清明节为何让人如此忧伤?这细雨,这阴天,这离别的愁绪怎么也剪不断。田野间,嘈杂而烦乱的蛙鸣搅动我不宁的心绪。
这哀伤的雨!
这哀伤的泪!
清明是个祭祖的节日,更是个忧伤的节日。“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一声声晚辈对去者的哀悼,一滴滴思念的泪水,为什么现实如此残酷,总是充满离别与伤感?我曾来到疼爱我的太姥爷的坟前,一回顾往事,我总泪流不止。忧伤,痛苦,悲凉在刚入春天的我的心中交杂,爆发出来的是泪水和痛哭。啊!我是多么怀念那些已故的长辈,多想在与他团聚,谈心!
我并且我的家人们总是在清明登上山去,扫墓,放花。那太姥爷的墓旁有一株桃树,如今已高大。雨中,山上的每一处景物都显得朦胧,只能听见黄鹂鸟和青蛙的哀鸣声。那一声声,一阵阵,夹杂着其他人的哀号,像利剑,刺穿了每一个人的心,刺开了天,刺得整个世界都伤心,悲凉。在伤心中环顾,桃花在哭泣,草在哭泣,连山上的巨石也留下了那一滴滴感动的泪花。天也在哭,地也在哭,啊!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
清明就是祭奠过去的故人,清明节是个伤心的节日,清明也是个值得纪念的节日。因为传统的清明,我们上山怀念故人,我们能为故人忧伤。唉!离别是多么痛苦的事呀!清明节,我们在山上怀故,是多么忧伤,甚至以泪洗面。就让我们在清明的雨中悼念亲人!纪念亲人的善行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泪也纷纷……
雨,轻轻地弹,雾的气息充斥着空气,思绪飘飞的愁思惹得人淡淡哀伤。坟墓上的杂草疯狂的寂寞生长,石板上的青苔刻画过时间的皱纹。
吹面而来的杨柳风夹带着泥土的清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如其言,斜斜的微雨漫天飘洒,柳条的肩臂随之挥动,燕子双双轻快的飞过,唯恐打湿了它美丽的衣裳,可如此美的景色也只能让人更加哀愁。
脚步匆匆,各家带着家人与贡品去祭拜已逝的亲人,不知是什么原因,每到这时候,没有人敢大声喧哗,即使再悲伤也只是小声哽泣着,一切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显得格外寂静,也许是怕吵到已逝的亲人,或是扰了这一份难得的宁静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是谁又吟起了这首诗,远处,脚步匆匆——
时光匆匆,这寒冬腊月的冬天一转眼就到了细雨蒙蒙春天,一下子还真适应不过来。这年,广东的春天比以往的都明显些。以往冬天一过,这天就直奔夏天去了,对于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季节我是碰都没碰过,春天是啥样?——一无所知!只能独自叹息咯!
这年不同,春天总算到了!到处一片生机!这时间过着过着,又到了拜祭先人的时候了。清明节到了,广东这边全体去拜山,拜祭先人。这或许有些迷信,但怎么说这也是我国的传统,只能拜啦!在学校放学前,老师们对我们万分叮嘱,同学们最后喊了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要小心”。唉?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吗?我们的搞怪精神可真够“行”的!但这句话却应验在了我身上,成了清明节一笑事。
清明节我没去拜山,我老家在湖南,自然就拜不了啦!闷得很!脑子里突然想起了那句笑话,想想那是啥意思?……想了不知多久,烦了!不想了!就想出去玩玩。好!这天就开始戏弄我,从楼下出来,一下就来了个“开门红”。因为前几天下了雨,门口还有些水。自己只顾关门,没看路,摔了个半死,差点没叫出来!还真是撞邪了?疼!可是戏剧的事情陆续有来……
自己瞎逛到了个篮球场,有人在打,跑去凑凑热闹吧!
跟他们谈了半天,终于能一起玩了,我能不拼命吗?这天又开始玩恶作剧了,球好不容易到自己手,带球,上篮,进球,是不可能的!只听到一声惨叫!我又摔着了,啊!我躺在地下,身边的人在笑着,我却想哭。他们看我如此“LJ”,便把我“罚”下了场外,我一脸苦瓜相,肚子苦笑着!没这么灵吧!天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要小心。”我终于了解了,不知是不是清明节鬼魂出来捉弄,今天连续摔了几次。它只说在路上,在家就没事了吧?快走!
我以比刘翔还快的速度冲回家中,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气。哈!总算没事了。那鬼话,我才不信呢!到家里了,你奈何得了我吗?哈哈!现在我金刚护体,不怕你!
戏剧性总是在这些时候发生,我又摔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要小心。”长叹!
“你真的不回来了么?今天可是清明节。”
“唉,妈,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工作忙着呢!”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听着话筒那头的女儿极不耐烦地说道。
“可他毕竟是你的父亲阿,辛辛苦苦将你们养大的父亲。你不去看他,他在地下也不会安心的。”母亲依旧说着,似乎希望通过一些言语使女儿回心意。
“妈——我说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我没时间不回去啦!再说我前年不是刚回去过么?何况他死了三年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信那种迷信说法,人都死了怎会不安心?唉,您看看,都怪您,领导说我了,得得得!我挂电话了。”
母亲还待说些什么,然而听筒的那边已经传来冷酷的“嘟嘟——”声,母亲无奈地挂上了电话。这是第几次了?母亲已经不记得了。母亲一共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她总是一遍一遍地对着他们重复相同的话语,希望他们能够回来看看他们那已去世三年的父亲。然而,给予她的答复总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什么“工作忙啊”什么“没时间”之类的。
母亲彻底的失望了。她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出了邮局,为了这几个电话她是走了两里地才到的啊!
此时的天空阴沉沉的,飘洒着如泪般苦涩的细雨,焖的母亲有些喘不过气来。母亲的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拿着刚刚从路边买来的冥币,她尽量地把纸钱往怀里揣,以防被雨水淋湿。母亲没有带伞,并不是她忘记拿,只是她真的再也没有手能腾出来去握那把伞。
母亲直向坟场走去,孩子们父亲的坟地与邮局各占村中的一角。一东一西足足有五里的路程。母亲就这样颤巍巍地一步一步的走着,累了便靠在路边的大石头歇息一小会儿,然后再走。这样也不知要走多久。
母亲走在脏兮兮的泥土中,她不由自主地微微蹙眉,喃喃自语道“唉,也难怪他们不回来,这破地方荒山野地的换作是谁也不爱来。”“可是……他毕竟是他们的父亲……唉,不知我死后他们是否也会这样待我。”这个想法一涌上母亲的心头,母亲的双眸不禁湿润了,两行热泪纵然如断了线的珠子滑落母亲那褶皱的脸庞。
母亲走了半日才到达坟地,母亲倚靠在孩子们父亲的墓碑上,望着那些瞬间火化成灰的纸币,神色有些恍惚。过了很久只听她喃喃道“他爹,真对不住。今年我又没把孩子们叫来。他们五个现在有出息了,都在城里工作。但是依旧孝顺的很啊,前几天还给我拍电报和我说要来看您,可我硬没答应。他们现在的工作忙,我也不想再给他们施加压力,呵呵,他爹,你不介意吧?”
母亲对着墓碑絮絮叨叨了很久。黄昏即将来临,母亲蓦地起身,手中的纸钱也早已烧完。她在此望了望那孤零零的墓碑,似乎有些不舍。只听她道“他爹,今个儿时候不早啦,我现在就得回去了,明个儿我再来看你。”说完便身,又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了。
回家的路上,雨突然大了起来,铺天盖地,似乎把路边的白桦树都打得弯了腰。雨把母亲的全身都淋透了,母亲的腿脚本来就不好,下了这么大的雨心中也急。于是步伐加快了起来。然而,母亲却被一块石头绊倒了。
母亲被绊倒了,躺在泥泞之中,母亲想起来继续走,可是母亲却怎么也起不来了。天越来越黑,母亲只好这样躺着,任狂风暴雨击打着她那瘦小的身子。在如此漆黑的雨夜,有谁会知道一位母亲躺在泥泞之中呢?谁也不知道……
翌日,有乡人发现了躺在泥泞中的母亲,可是已经晚了,母亲早就断了气,右腿也已骨折。神色无比凄凉……
三日后,母亲的孩子们回来了,来为母亲举办丧失。在前往坟地的路途中遇见两个玩耍的孩童。男孩子对着女孩子得意的说“我教你唱歌好不好?”女孩子受好奇心驱使,忙点了点头。
于是男孩子大声地歌唱,歌声传遍了整个山村……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
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
吻干我那脸上的泪花
温暖我那幼小的心
妈妈的吻甜蜜的吻
叫我思念到如今
……”
这歌声似乎也拨动了五个人的心弦,终于,五个人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声甚是凄凉,远传千里。
乡人们见了,都说他们五个孝顺,还要给他们评什么“乡孝子”,然而五个人都纷纷地拒绝了。乡人们还和家人道“看人家那孩子孝顺的,母亲刚死怎么也不肯光荣的接受那奖”……
说来也怪,第四日,五个孩子都做了同一个梦,在梦里,白发苍苍的母亲学着孩子们的口气埋怨地说“哭什么哭!人都死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渲染了迷蒙黯然的气氛,给人带来忧愁和悲伤。我和爸爸妈妈因为思念家乡,便一起到美丽的乡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绚丽,生机盎然。让我们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郁郁葱葱的树林绿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呈现出一片白色。山间到处鸣响着鸟儿欢快清脆的叫声,蒙蒙的细雨如烟似云,轻轻地飘洒着,这真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啊!我们欣赏着美景,兴致勃勃地前进着。这时,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他们在路边追逐打闹,在和煦的东风中放起了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吟诵诗句,这两个活泼的孩子给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几分生机。
我们又来到田野,真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田野上长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荣,又一度繁荣,春风吹来,它们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充满了生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田野无边无际,一阵清风吹过,草儿低伏下去,显现出成群的牛羊,给静寂的田野增添了无限乐趣!
今天,清明踏青让我体会到了农村简朴而富有乐趣的生活,农村是多么的美好,四月的乡村,到处呈现着别样的风景。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沉了下去。空气异常的凝重,像积满了灰尘的古屋,凝重、凄清、幽暗。微风在树枝上缠绕着,像是淘气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叶瑟瑟发抖。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拥挤的街道,门前的自行车,悬挂的条幅,还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们。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里说的那样:“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们传递着一种清冷的气息
六年级:簽約芐站2001宇bin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牧描写清明时节时的景象。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位于仲春宇暮春之间,每年都在四月五日左右。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是人们纪念已故亲人而进行一些祭祀活动的节日。还记得语文课本上一篇叫《寒食节的由来》的课文,晋文公重耳在十九年逃亡中,有一次重耳一行人来到野地里,他们一点儿粮食都没了。由于几天没吃东西,再加上几天几夜马不停蹄地赶路,重耳竟被饥饿和疲惫折磨得昏死过去。介子推为了营救主公,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汤给重耳喝。介子推死后,晋文公为了纪念这位忠心的大臣,就把这天命名为寒食节,要求全国上下所以人们在每年的这天不许点灯做饭,以慰藉亡者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