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与小孩
在大人的眼中,世界是复杂、残酷的;在小孩眼中,世界却是精彩、美好的。小孩的世界里,藏着许多幻想及不可思议,拥有梦想,充满希望,是大人无法造访之境。以前,许多小孩总是希望能变成大人,因为大人可以不受拘束。但却不明白大人的权利与自由,其实比小孩少。
大人只在乎数字,如果你告诉他们隔壁的房子又大又漂亮,他们只会不耐烦的挥挥手;但如果你告诉他们隔壁的房子有多少坪、有多贵,他们的眼睛反而会为之一亮!大人们总爱讲陈腐的大道理,告诉小孩:“永远不要放弃梦想。”但放弃梦想的往往都是大人。小孩喜欢斤斤计较,即使是小事也要与人争辩、比较。大人也爱比较,比谁的小孩聪明伶俐,谁家的小孩亭亭玉立。
大人常过度保护小孩,不让他们看清这世界残酷的真面目。在小孩眼中,大人一身是胆,而大人眼中,小孩只是面镜子,喜欢装模作样。大人和小孩却也有一样的地方:他们都爱说谎。大人,怕没面子而说谎,小孩则因为怕被骂而说谎。小孩火大时,大人要保持冷静,大人火大时,小孩要赶快逃命,因为大人常把小孩骂得狗血淋头、体无完肤。
大人的世界永远和小孩不同,永远少了那份想像力与笑容,但现在,小孩的世界愈来愈像大人,愈来愈复杂。不过,只要心灵还没被真实世界污染,就会永远留住童年的单纯、美好。
大人是什么?是一个除了工作就是学习的人,不工作就没饭吃,没饭吃就不能生存。是一个没法抽出时间做他们喜欢的事。大人就是学。
小孩是什么?是一个正好跟大人相反的人,整天无忧无虑,做完作业就玩。是一个喜欢“窜”的人,“闹”是他们的的本性,总想在上课时搞点小动作。小孩就是玩。
如果小孩不玩,他就不是小孩,他没有了小孩的本质。那些想多学、多写的小孩,也不是小孩,他们没有小孩的本质。最真正的、纯真的小孩就是一个想去玩,不想学的人。他们才是最纯真的小孩。
大人不知道小孩为什么这么闹,因为他没有想象自己的童年,而是拿那他们的标准与小孩衡量。小孩不知道大人为什么一天都可以不动,因为他们不知道大人又多么辛苦,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体会大人。
大人们应该想一下他们的童年,那也是一种享受,那也是一种回味。可以拿一个小板凳,放到篮球场边上。一放学,看着他们打篮球的样子,想一下自己的童年,自己打篮球的样子。那些拿大人的标准衡量小孩的标准的人应该好好地想一想,他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小孩想着大人,大人想着小孩,互相帮助,才能达到和谐。
小孩 ,就是被人们称为无知的人。而大人,就是被人们称作聪明的人。可我却不这么认为,那是因为我在我的侄子身上发现了太多太多......
“姚逸杨,姚逸杨。”侄子满心欢喜地叫着。我并不感到惊奇,那是因为我每次到他家时,他都会这样叫。我听到了他的叫声,便连忙跑进屋,对他说:“淼淼!”然后,我们就在一起蹦啊跳啊,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你们在干什么?”妈妈怒吼道,“快把家里收拾好。”我和淼淼就遵命了,当我们把一切收拾停当时,我们开始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这是,淼淼爸爸回来了,要知道,我可是最讨厌他的。不过,碍于面子,我还是没有说。可这时,淼淼爸爸无事找事的用他的臭脚在我身上蹭来蹭去,我生气了,便不顾淼淼怎么哭闹也不与他玩耍了,淼淼看我不与他玩了,便哄我开心,他拿来篮球在地上拍,以为这样,我就会高兴,就会陪他玩了。一时,他没站稳,一屁股摔在了地上,篮球也滚走了,他跑去拣篮球,不想又摔了一跤,不过他没有放弃,而是爬起来去追篮球,当他拣到篮球时,又过来拍球。看到这儿,我顿生感慨。是啊!一个小孩为了他的目标,不怕困难,努力的去完成,他全然不顾别人笑他傻,其实,他只要向他的妈妈求情,我就会陪他玩的。可是他放弃了这个机会,而是靠自己去努力。这在大人们中是少有的,大人为了升官,便去向领导送礼,没有谁会想过用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他们只是怕困难,怕阻碍,怕经受到磨练。
在大人与小孩中,我宁愿当小孩,当一个“无知”的小孩,而不去理会那些自作聪明的大人。
大人与小孩,他们没什么不一样:大人小时候就是小孩;小孩长大了就是大人。只不过,当小孩长大成了大人,他们就失去了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纯洁,多了成熟和稳重。 大人希望能回到童年,回到那个天真、活泼,充满童趣的世界,让自己在笑声的海洋里尽情玩耍,忘记工作上的一切不愉快……可他们也知道,返老还童不可能,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所有的童真都寄托在小孩身上。
可小孩永远不会理解、明白这一切,他们只会这样生活,混日子。有时还会发点脾气,流点眼泪。觉得大人既有“权”,又“轻松”——每天就上一会儿班,既有了工资,又没有作业。哪里像那小孩——交了学费才能进学校学,每天还有厚厚一堆作业。而且家长总说,学生唯一的使命就是要学习!然后就报一大堆的补习班,填满每个周末。所以,小孩就想着快快长大,摆脱父母、老师和作业的控制。 在大人的心目中,小孩有时顽皮,有时可爱,有时又净惹麻烦。但他们纯真、无邪的笑脸让全天下的父母都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孩子天真,他们思考问题不像大人那样深思熟虑,看世界有双好奇的眼睛,总能从平常事中发现不同的、神奇的地方。
在小孩的心目中,大人是琢磨不透的。有时好得不能再好,有时又严厉得无人能比,有时说着话,能前半句生气,后半句开心,变得比风还快。 大人与小孩的关系,谁也绕不清——大人想变成小孩,小孩又想快快长大,变成大人,真奇怪啊!
刚刚看完了这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一时间心里涌出很多感想…。.有感动,也有反思…
本片主要讲述了一个五口之家---爸爸妈妈是工作达人,大儿子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小儿子是懵懂的孩童,还有奶奶。父母忙于工作,疏忽了孩子。每当面对做错事的孩子,身心疲惫的父母只有非打即骂。孩子跟父母之间渐渐的衍生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父母为孩子创造多么好的物质生活都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就这样,家里不是温馨的,学校里老师也只是一味的责备,冰冷的语言浇熄了学生心中所有的希望。还有另一个单亲家庭,下岗的父亲带着儿子生活,不善表达爱意的父亲,用拳头打散了亲情……一系列的问题发生之后,人们(父母,老师)恍然大悟---原来"好"孩子仅仅需要多一点的爱,耐心,鼓励和宽容。影片中老师把"不争气"的学生叫做没用的"烂苹果",末尾有这样一幕:医院里,校长跟一个老师看见一个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把烂掉的苹果扔掉,因为用刀削去烂掉的部分,苹果一样可以吃,但是扔掉了,就浪费了,不会再有机会!就像学生,就像孩子,当他们犯错时,老师和父母的打骂是对他们的否定,是对他们的放弃……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现在是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哥。以前,爷爷照料我的时候,我调皮,不懂事,整天又哭又闹。爷爷连睡午觉的时间都没有。当爷爷把眼睛合上。砰!一声,我把碗打碎了,爷爷只好起来把破碎的碗扫到垃圾桶去。
后来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我上学了,但是有些撒娇,经常性哭鼻子。有一次周末,我没有注意听讲,没有听清老师到底布置了什么作业,同学们都背着书包回家了,也没有问其他同学。我一回到家就拼命的写,连续写了二个小时都没写完,为此我就哭了整整一个下午。奶奶看我哭得这么伤心,就叫爷爷去学校问老师。好在那是学校不远,爷爷到学校后问老师:“我孙子怎么这么多作业?”老师把事情说明后,爷爷回到家跟我说:“你老师说只要看一看书就可以了,谁叫你不听讲?以后要认真啊?!”。啊,原来是这样?真怪我分心!
我还记得,那时我可是在学校弹玻璃球出了名的,连哥哥都佩服我。现在我长大了,不再玩这些小朋友玩的游戏。
时间慢慢过去,我不再是小孩子了,不过我却很想念童年的事情。以前我总爱吃糖果,吃得牙齿都坏了;我在草堆和伙伴打架,和小伙伴们一起喧闹,那时感到自由和快乐,仿佛没有重压似的,可以因为小而不负责任,现在我大了,有了自己的天地和责任,不能再任性而为了,所以多了很多的拘束。我现在姑姑买糖给我吃,我也不要,留给弟弟和妹妹吃。
不过有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那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了。每当妈妈看到我去游泳时,都说穿多点衣服,我总说不要:“我长大了,不用你担心了,妈妈。”妈妈听了我的话,觉得我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我想让妈妈放心的不仅是我的话吧,还是因为我会帮家里做家务了,懂事了,把以前的坏习惯改掉了,变得更加勇敢了。
时间飞快过去了,我渐渐长大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想不到时间这么快,我已经十几岁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调皮的孩子。个头也渐渐和爸爸齐高了,看来我得慢慢把爸爸肩头的担子接过来,让他轻松一点。
小孩子是天真的,然而孩子的天真缺造就了他们的不懂事,但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懂事,才造就了他们在我们眼中的可爱。
陈褚在这次放假中的一天受到他妈的命令去带小孩,他去了之后那两个小孩吧他给闹得那真是没法说,但小孩也有可爱的一面。
我个弟弟就经常在放暑假或寒假的时候带小孩,小孩有时说话不经大脑思考,说出来的话特别好笑、搞笑。比如有一次,我弟弟在带他大婶的孙子时,一不小心在他玩时让他当成真的了,侄子就追着我弟弟跑,但是侄子才三岁,不可能追上我那十二岁的弟弟,当他非常累时,他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我们笑了好久,他说的是:“奶奶的小畜生,给我站住,不然一会儿我追上你的时候,老姨拿棍子打烂你屁股,你信不信。”我们都知道,这是他妈在他犯错后逃跑时说的,没想到被他学来了。
还记得有一次,他对正在说他的爷爷说了一句影响不好的台词:“你这个老不死的。”不过从他嘴力说出来后就完全变味了,根本就是在讲幽默故事。
小孩子的不懂事是常有的,但是正是因为他们不懂事才更让人们觉得他们可爱,所以我非常不认可陈褚说小孩子真可怕这个观点。
我的家中有九位成员,大家都很亲切。我有一个慈祥和蔼的妈妈,一个健康开朗的爸爸,一个诚恳老实的爸爸,一个念高中的哥哥,一个被退学的二哥,还有一个正在考虑休学还是堕胎的大姐,一个还不知道性别的外甥。其实还有奶奶,但是奶奶在跑路,爷爷在坐牢,都不在。
我想奶奶比较长寿,因为老年人总是要多多运动比较好,不要一直坐着。爷爷,你说是吗?
妈妈平常喜欢讲电话,因为她在家上班可以经营色情电话专线。爸爸甲喜欢假日养花种草,但是最近收成的作物都被警方查获销毁了。喜欢种种罂粟花、大麻难道有错吗?这阵子他都不太开心,爸爸乙就会安慰爸爸甲:“时机不好,不如来公司上班。”
爸爸乙喜欢替大家煮宵夜,他每天很晚才去上班,就是去做午夜牛郎。
大哥常常玩电脑,替收保护费的班级名单建档管理,在南区他是第一个,我以大哥为荣。二哥想去爸爸乙的公司上班,爸爸乙觉得等他大一点再来。大姐的兴趣是收集火柴盒,到目前收集了九百九十多个,她说她的目标是有一天要把这个家烧掉。
我最敬佩警察伯伯,每天都埋伏在我家附近,让我们感到安全感,况且每天来我家问我:“爸爸回来了没有?”警察伯伯太让我感动,主动关切家中成员,所谓警民一条心,所以我们要尊敬警察伯伯。
我的家庭气氛很和谐,打扫得也干净,找不到一颗弹壳。爸爸特别交待我,他的手枪、冲锋枪、手榴弹每次用完后,必须如何保养,让我从中体会,东西用完一定要好好爱惜保养,否则用时会后悔不及。爸爸告诉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这么美满的家庭,我要努力用功读书,才不辜负家人对我的爱护。
“孩子,南区的地盘将来统统是你的!”来自家庭的鼓励,永远温暖我的心!
三年级:吕鸿瑶
几乎所有大人都认为小孩子是最没有烦恼的,最无忧无虑的。殊不知,小孩子也有很多烦恼的,尤其是在成长中,烦恼更是多啊!
有爸爸的朋友来家里玩,本是件很开心的事,可是,一聊总会聊到双方小孩的成绩。如果你考的好吧,说出去还有面子,但如果你没考好,爸爸就会拿你和别人家的小孩比较,说别人多好多好,那时候,你会很烦恼,为什么自己就比不上别人呢、怎么自己就学不好呢?
一到放暑假,好不容易能好好玩了,却还要补课,一补就是两个月,不想补课却又不行,爸爸妈妈就会说你就知道玩,再玩成绩都要掉到后面了,补课还是玩,要玩以后就别上学了,要么你就像别人一样,不用补课,成绩也名列前茅,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了,没办法,只得听从父母的命令。放寒假时间短,原本以为不用补课可以开心的玩了,没想到,练习卷又是大把大把买回来做,真希望自己脑袋可以变得聪明,这样就能省很多事了,还可以轻松的玩。
在班上,烦恼就更多了。回答问题答错了还好,你也算是回答了,要是你像个木头愣在那,老师又要说,为什么别人会的东西你不会呢。我总是会在心里说道:我也想回答出来啊,可就是不会啊,能有什么办法呢~~作业粗心大意错掉时,重则被拍一下,轻则骂几句,唉,为什么老师也这么暴力呢。女孩子还好,一般不会犯太多错,男孩子就不行了。总是会打架,有时追逐嬉戏被老师看见,免不了挨一顿骂啊,严重时就是几个巴掌了,男孩子们也希望能够听话一点,可这是他们的天性呀!!
所以,大人们,可千万别说小孩没有烦恼哦。
在一个城市里,生活着幸福的唐海美一家人。唐海美的爸爸做工,妈妈料理家务。但在有一次事故中,爸爸为了救工友被机器卷断了的一只手。爸爸的事迹登报了,可爸爸的公司只给爸爸700元的补偿费。爸爸失去了劳动能力,又要花钱治疗,妈妈因此狠心地扔下了这个家。爸爸连自己都养不活,就把小海美送到了乡下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以捡破烂为生。小海美刚会走路说话的时候奶奶就带她去捡破烂。天天跟着奶奶在三楼层高的垃圾堆里爬上爬下地收破烂,她总是跟着别的孩子,等他们喝完饮料才跑过去拾起他们丢下的易拉罐。她能一口气说出几十种饮料的名字,但她却从来没有尝过一种。到了上学的年龄,爸爸有位朋友愿意资助小海美上学。可到四年级的时候,失去了朋友资助小海美又回到了乡下爷爷奶奶家。又跟着奶奶开始捡破烂了。上学的时候海美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同学们都嘲笑她是个“捡破烂的孩子”,小海美很生气,想去打这个同学,可是因为营养不良,个头很小,反被那个同学扑在地上。最终还是老师来解了小海美的围。回到家里小海美哭着告诉奶奶这件事。奶奶说:“我们一不靠抢,二不靠偷,靠自已的劳动养活自己,不丢人。”小海美记住了奶奶的话。再也不为这种事而生气了。小海美不仅靠捡破烂还清了爸爸治病的钱,自己还发奋读书,考取了大学。在找到工作后,她建立了一个基金,专门资助贫困孩子。唐海美在2005年在当地被评为“我身边最感动的人物”之一
这是我在广播里听到的“国旗下的讲话”。我一定要向唐海美学习她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