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篇关于

悲惨的一幕

的作文
您是不是在找:悲惨的命运

悲惨的一幕

六年级|日记|900字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刚等我睁开眼睛时。其它的家燕可能是受惊了,都陆陆续续地飞走了,当我把目光向那只被车压过的家燕,只见它不停地颤抖着可是不一会儿,这只家燕就停息下来,一动也不动地躺在马路上,它死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淌着,过了好久,又飞来了一只家燕,它可能是死去家燕的父亲,它飞到它孩子的身旁,一动也不动地盯着孩子。接着,他又慢慢地挨近,似乎都不相信这一切,自己的孩子竟然躺在了血泊之中。孩子的羽毛参差不齐,小脑袋挂在一边。然后那只家燕父亲,围着孩子打量,突然,飞上前来,拍打着翅膀,看来父亲不相信孩子死了吧,他认为,他的孩子只是睡着,或者太累晕了过去,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可是,过了好久,他发现,他的孩子还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头还是挂着的,羽毛仍然参差不齐。于是,父亲便悲伤和急促起来:“孩子,你别再耍我了,你和我不是说好去北方玩玩,看看那高大的‘山峰’呢。你不是说,回南方的时候和我一起来看看大海吗”任凭他的呼喊嘶声竭力,可是,他的孩子仍然没有动弹。“孩子呀,你别耍我了,你快起来,瞧,马路上的车子来来往往的,我们还是先离开吧!”家燕依旧一动不动,眼睛紧闭,“它死了,它死了……”家燕的父亲呆呆念着。

父亲绝望了,可是他还是决定要带走他的孩子,把抱回巢里或者给他一个安放灵魂的去处!他使劲地抱着孩子,可是抱不动,马路上车水马龙,就是把儿子移到路边也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它奋力拍打着孩子,甚至用嘴啄它的羽毛,可孩子他连一动也不动。鸟父亲绞尽脑汁,还是十分的无奈。

最后,父亲真的绝望了,彻底的绝望了。为了不让它自己不要和它自己的孩子有同样的下场,他一步三回头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眼里含着泪珠,嘴巴里发出悲惨地鸣叫,好像在说:“人类啊,你们知道吗我们家燕一年吃20多万只虫子,夏天,我们吃180千虫子,这些虫子排起队来一共有一千米长,人类呀,你们现在用农药来治虫,吃了那些粮食,你们会多么不健康!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但是你们却用可怕的车轮,无情地刀枪将我们杀害。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尊重,彼此爱护呢!什么时候我们一起来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啊

为这对父子,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悲惨的一幕

四年级|日记|400字

1937年8月28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让许多中国人都历历在目,终生难忘。这天,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爆炸声,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那一刻,天地“颤抖”,紧接着,窜起了一朵大大的蘑菇云。刹那间,上海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

铁路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坐在上面,他看到这番情景,惊呆了,不禁一下子大哭起来。他四处看看,无助地在茫茫废墟里寻找自己的父母。地上的炸弹碎片阻挡了他的脚步,到处弥漫着战火的硝烟,头上飞过嗖嗖的子弹。在无数的尸骸里,他该怎样找到自己的父亲、母亲呢 唉,他哪知道,自己的父母已被这巨大的灾难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他害怕,他无助。他的未来是什么?

小男孩的命运是残酷的,他可能会饿死,可能会病死,也可能会在街头流浪,一辈子受不到父母的疼爱。不,不,不!小男孩是无辜的,是战争,对,是战争,是无情的战争抢走了他的一切!

小男孩的命运是不公的,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但我们不能再让一个个的小男孩受到同样的命运。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可是世界上还是有一些地方存在战争,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共同制止战争,让和平之花永驻人间!

悲惨的一幕

四年级|记叙文|600字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的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随着一声惨叫的消失,我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一只小燕子躺在马路上,身下一片鲜血,尾巴上的羽毛被鲜血染红了。看到这幅景象后,我难过的流下了眼泪,同时,心里也画下了许多问号:大货车为什么要超速行驶?小燕子的惨祸是不是可以避免?

另一只小燕子赶忙飞过来,看样子像是它的妈妈。这只燕子仿佛在大喊:“孩子,你醒醒呀!你怎么了?说话呀!快醒一醒呀!”

可是,数分钟后,小燕子仍然没有醒来。燕子妈妈好像觉察出什么,它展开翅膀,拼命地发出一声声呼唤:“ 我可爱的孩子,你不要死啊!妈妈还要带你去捉虫子,去唱歌呢!你快睁开眼睛呀!”

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无情的冷风吹来,燕子妈妈用双爪抓住孩子,张开翅膀奋力拍打,它试图叫醒孩子,一次,两次,三次……但是没有成功, 燕子妈妈的声音喊哑了,眼泪流干了,可小燕子再也听不到妈妈的呼唤了,它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燕子妈妈伤心地依偎在小燕子身边,它轻轻地抚摸着小燕子湿漉漉的羽毛,悲痛欲绝。

燕子妈妈筋疲力尽了,最后它迈着沉重的步子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走到半路时,又回过头深情地望了望小燕子,它真不愿离开自己的孩子,可她又有什么办法改变这残酷的现实呢?

我回到家,趴在床上想:为什么人们要超速行驶呢?人们不是经常说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吗?可又为什么要伤害这些无辜的小动物呢?为什么?!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多天,但小燕子那悲惨的一幕却像烙印一样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久久不能忘却。

悲惨的一幕

三年级|日记|350字

今天,我看到了一张已经有点泛黄的照片。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侵华战争年七月七日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母亲到了上海火车站去乡下看望外婆。上海火车站虽然简陋,但还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忽然,一阵阵剧烈的爆炸声在耳边响起,人们都被“火海”围困住了那位孩子的母亲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孩子放到了安全的地方,母亲离开时也被炸死了。我仿佛可以感受到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人们的呻吟声。

这一场战争后小男孩非常的恐惧因为他不知道母亲死了没有。他不知道这里还有没有人。他过着乞讨的生活。一天,他看到了一位大叔,这位大叔收养了他。时间过得飞快,眼间以前的那个小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位年轻小伙子了。他知道那位大叔是一位作家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那位作家就把这历史的惨痛载入史册。

们痛恨战争我们要维护和平,珍惜生命,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的美好。

悲惨的一幕

六年级|记叙文|500字

“不!”这一声喊出了我心中的悲伤,眼球中的泪水。就在那一瞬间,悲惨的一幕发生了!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是一个快乐的星期六。早晨,我与妈妈去晨读英语叮呤呤!”手机铃响了,应该去锻炼了。嗨哟!嗨哟!我在玩跑步机, 一只调皮蛋小狗飞奔而来,淘气地舔了舔我的书,又跑了。“小小!”一位姥姥喊道,那只淘气的小狗居然乖乖地跑了过来,摇头晃脑的围着姥姥圈子。

“小狗真可爱!”“是啊,我养了十三年了,可听话了!”“是吗!”

正在我妈妈和姥姥谈话时,不知是什么,把一句话推在了小狗身上:是祸躲不过

一场飞来横祸降临了。姥姥正在喊:“小小过来!”小狗回来了10米后,一辆卡车疾速驶来,刚开过小狗身边。不知为什么,可能小狗以为卡车在跟它比赛跑步,飞一般的冲了上去……“不!”就在那一瞬间,小狗被压伤了。我以为它只是一点轻伤,但上前一看,小狗脑袋周围一摊血,动弹不得。那情景真是……看看姥姥,她脸上却毫无伤感。我想哭,哭泣那可怜的小狗;我想哭,哭泣那主人与小狗十三年的感情是那样的淡薄;我想哭,哭泣那小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主人也不及时送医院去。我更想哭泣那姥姥只知道蛮无道理地让司机赔钱,哭泣那些大人忙着争吵,小狗却扔在一边没人管。一辆辆汽车从小狗身边呼啸而过,我只怕小狗再一次被压伤……

终于,小狗被清洁工人安安静静的拖到了草坪上,再也没车子吵它了,再也没人烦它了,永远永远……

悲惨的一幕

三年级|叙事|300字

一幕,一幕,一幕幕,几千幕都在我的眼前一闪而过,而有一次我看见的那悲惨的一幕仍令我后怕。

那是前几年发生的事。我和爸爸妈妈去舅舅家,舅舅家在和睦新村。当我们坐车回来时,对面的路非常平,所以我能看到很远有一辆车开来,以为这是晚上,那辆车开着大灯,所以我看到大灯越来越近,判断出那辆车的行驶速度很快。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突然,以为女子正准备骑自行车过马路,那女子已经踩下了脚踏板自行车正在前进,来不及了!我真替她捏了把冷汗。那辆车的司机并未看到这位女子,车仍像电影里的那种样子,速度极快,惊险极度!当司机看到女子时已经来不及了,“呲——”一声,车子刹车刹住了,可是那位女子还是被撞到在地,但伤势不是太大。

我后怕,每当想起这件事,脑子里浮现出当时的镜头,还是“后怕”这两个字。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不要拿生命开玩笑,遵守交通规则,别开快车。

悲惨的一幕

四年级|叙事|400字

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细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的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禁不住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

当我再次睁开双眼时,顿时,让我为之一震,啊!一直家燕被撞了,看着它奄奄一息的样子,我真想过去帮它,可是在我刚刚迈出脚步的时候,只看见又有一只较大的家燕飞来了,它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受伤的家燕并扑腾着翅膀用力想把它带走,还用嘴不停地轻轻地啄它,它似乎在说:“你快起来呀,我们快走吧!”那受伤家燕仿佛听到了它的话,它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头仰起,却又一次无力的倒下了,再也没有抬起……

家燕绝望了,它静静依偎在同伴的身边,像一座雕塑,任凭细雨打湿它的羽毛,一辆辆汽车从它身边呼啸而过,它似乎忘记了死亡的危险。不知过了多久,它对着天空长啸一声,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我仿佛看到它的眼神里充满了痛苦和苍凉……

如果那辆大货车司机能慢一点开车,给家燕一个提醒,也许就不会发生这场事故了,这样一条小生命就不会被车祸给夺走了。这次事故让我有了惨痛的教训,提醒驾驶员以后一定要开车慢一点啊!

悲惨的一幕

三年级|叙事|450字

在我们的语文书上,有一张旧照片。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绪就久久难以平静,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段令所有中华儿女不忍回首的历史……

这件事发生在1937年8月28日的上海。这天,小强的爸爸妈妈准备带着小强到内地逃难。

火车站站台上挤满了人群,吵嚷声,尖叫声,抱怨声,充满了整个火车站。爸爸为了不让小强被挤到,就把小强举到了自己的肩膀上。正当人们焦急地等待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飞机的隆隆声,接着又听见炸弹的呼啸声。

人们惊惶失措,个个东奔西跑,但是他们还是被炸弹给炸死了。小强的爸爸用身体为小强挡住了炸弹。妈妈顾不上悲痛,赶紧抱起小强,把他藏进了垃圾桶,自己却遇难了。

事后,火车站弥漫着死亡的沉寂。小强慢慢地爬了出来,忽然他看见了自己的妈妈,他直往妈妈那爬。他以为妈妈睡着了,可是过了很久很久,妈妈并没有醒,小强才知道妈妈已经死了,他猛一扑在了妈妈的身上,妈妈的血迹沾满了他整件衣服。小强坐在妈妈的身旁,放声大哭……

一位记者把这令人悲愤的一幕拍了下来。

纵然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历史会被人类慢慢地忘记,但是这一幕却永远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每当沉寂时,我们依旧能听到那绝望的哭声……

假如有一天,我们能让所有的冤鬼从坟墓里出来申冤,最冤的会是谁呢?

肯定不是窦娥,关汉卿早就给她申冤了。中国历史上冤假错案太多,蒙冤受屈的人也太多,但大多都在后世昭雪。而有三个比窦娥还冤的女人,躺在地下几千年了,一直在接受着人世间的各种脏水,而且水质越来越差。她们的名字叫(音“墨”)喜、妲己、褒姒(音“寺”)。如果不是她们的名字对于现代人来说非常难认、难记,她们的名气可能会更大。

我说这三个女人最冤,是因为她们被指责的罪过最大:使中国最早的三个王朝—夏、商、(西)周灭亡。

明末的程登吉编过一部《幼学琼林》,清朝嘉庆年间的邹圣脉作过一些补充。从此,这本书就相当于今天的统编教材风行各种私塾,供孩子的启蒙教育。别看只一本书,却包括了相当于今天的思想品德、百科知识、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部教材写到“三代亡国,夏桀以喜,商纣以妲己,周幽以褒姒”。我们的祖宗乃至到我们,一直按这样的教科书在学习历史,而不管它是不是真的。

喜、妲己、褒姒的“劣迹”非常相似,几乎是一个故事的翻版和演绎。我觉得最早的故事尽管年代更久远,反而应该更接近于真实。

所以我们先把喜的事情弄明白。

夏朝在桀当领导人时,四处征伐。桀是他死后给他的谥号,意为暴虐,他爹给他起的原名叫履癸(音“鬼”),其实他未必比其他的一把手更坏。

喜是夏朝有施国(今山东滕州附近)的少女,长相妩媚。

当夏桀准备要灭有施时,有施国君打听到夏桀好美色,于是在国内进行选美,但并没有说明是要作为性贿赂产品送给有权势的上级。喜经过300进50、50进8、8进3的层层PK,过关斩“妹”最后胜出。就这样,夏桀带着这位大奖赛的冠军罢兵而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一、夏桀爱美色胜于爱江山。在原始年代,女人只是繁衍生育的工具,子宫和卵巢的功能远比脸蛋和身段重要得多,这时只有女“性”没有女“人”,所以我把它称之为妇女的“工具时代”;而夏桀近乎狂热地热爱美色,证明他已经开始把女性当“人”看了—从女性的下半身到了上半身,他不仅在审美意识上比前人有了巨大的跃进,而且在###理念上也产生了飞跃。可以说,从夏桀始,中国进入“女人时代”。

二、喜爱国家胜于爱自己,更可敬。尽管夏桀“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算是猛男,但喜与他并不是自由恋爱,完全是要救自己的国家才勇敢献身的。就是我们现代人,能有此觉悟的也不多。

可惜,关于这位舍身救国的奇女子事迹,史书记载很少,《尚书》《史记》均阙如。《史记》仅在集解中讲过,但那是引后人的记述。

西汉的学者刘向在《列女传》中说,夏桀在娶喜后,“美于色,薄于德,乱孽无道,女子行丈夫心,佩剑带冠。桀既弃礼义,淫于妇人。置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但《列女传》是根据之前的史料拼凑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进行道德教化,算不上信史。而且我也不明白刘向他老人家为什么看不惯喜。这里除了毫无事实的空洞道德谴责外,只讲了一个细节,就是夏桀爱让喜坐在自己腿上。在一个既无美人榻更无旋转沙发的年代,这也有错吗?即使有错,跟喜有什么关系?难道刘向与他的夫人就没有隐私生活?

晋代学者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倒是实在得多,说夏桀“日夜与喜及宫女饮酒,常置喜于膝上。喜好闻裂缯(音“增”)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这又给喜添了一个嗜好:喜欢听撕绸子的声音。这些史实的出处不可考,但皇甫谧显然是把它作为喜劳民伤财的怪癖来想象的。如果都是想象,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喜当成一个服装设计师呢?因为整日要撕丝绸制作服装(也许就是打扮夏桀呢),所以养成爱听撕绸子声音的职业病。这种想象也许更合理一些。

不过,不论怎样,夏桀对喜肯定是十分喜爱的,至于闺房里的事情,色也好,淫也罢,只能说明喜是有些女人味和小手段的。夏桀对她言听计从(也许是好言良计呢)、疏于朝政,即使有,也是夏桀的问题,与喜无关。

但中国男人不仅肾虚,还一贯自私,暗下追求风情女子却怕别人也学去,于是表面上对一切女人的风情举止都是大加挞伐,其实是只想自己偷着乐;中国的广大妇女因为相貌平平、不解风情,怕被自己家的男人甩了,所以更是容不得同类有美貌的,对于喜这样的女人恨不得骂死。于是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在喜头上,什么夏桀为她建倾宫啊(“倾”是高的意思,不是建筑质量有问题盖成了“斜宫”)、筑瑶台呀,甚至包括夏桀杀忠臣关龙逢这样的事,都附会成了喜的挑唆。

除了小说家言,喜被列入史册的所谓罪状无外乎有四:一是爱撒娇(坐在夫君的腿上),二是爱喝饮料(当时的酒相当于今天的可口可乐),三是爱听撕绸子的声音(说不定还是职业病),四是爱唠叨(夏桀爱听她说话)。一个女人就这点事居然让人骂了几千年,还酿成了历史教科书事件,我真不知道现在的女子还怎么活。如果这样一个女子就能导致一个王朝崩覆,那我们现在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喜亡夏的说法,见于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史书《国语》,这是一部当年的历史文集汇编,成书于战国时代,应该是可信的。《国语·晋语一》记载:“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这里涉及到的伊尹,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关于他的记载很多,但多有矛盾之处。简单些说,伊尹是有莘(音“申”)氏人,原名叫挚。年少有志,被当时的大诸侯国—商国的国君汤看上了,聘请他去当官,他不去。伊尹烧得一手好菜,被选为有莘国君的大厨。商汤想出一计,要娶有莘国君的女儿,但必须把大厨伊尹做陪嫁。有莘国君能攀上商汤这样的保护伞,自然乐得屁颠屁颠。这样伊尹就以奴隶身份到了商国,由于他有“烹小鲜”的经验,商汤很快就要他“治大国”了,从厨子坐火箭蹿到了“尹”(宰相)的位子。当时夏桀气数将尽,商汤欲与他争天下,可又不敢贸然行动。于是伊尹便成了商汤的间谍,被派到首都所在的中央政府当卧底,探听中央的情报。据说他曾经五进五出夏朝。无疑,在中央工作时,伊尹结识了第一夫人喜。

但是喜怎么就“与伊尹比而亡夏了呢”?扑朔迷离!

这里的“比”字用得既模糊又暧昧,让人一头雾水。“比”古音读“必”,是亲密的意思,可以引申出挨着、顺从、亲近、偏爱、袒护、勾结等等多种意思,放在这个句子里也都能解释得通,但意思完全不同。如果根据《说文解字》中“二人为从,反从为比”的象形字解释,那喜与伊尹的欢爱动作就比坐在夏桀腿上过分多了!

那么,为什么喜与伊尹要“比”呢?直到公元281年(西晋太康三年),从战国古墓中出土了一部竹简书,这段缺失的史实才算补齐。古代学者认为这部《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史书,通过它订正了很多史书的错误。

《竹书纪年》称,夏桀一次派一个叫阿“扁”的将军侵略岷山国。那岷山国君抵挡不住,也学习有莘国君的做法,献出两个美女,一个叫琬(音“晚”),一个叫琰(音“演”)。这两个川妹子端的可爱,夏桀找了两块美玉,刻上她们的名字,至于山东妹子、他的元妃也就是大老婆喜早被忘到爪洼国去了。喜只好在洛水边首都的倾宫瑶台里独守青灯。在这种情况下,喜才与伊尹结识。

这下总算明白了。那夏桀是遗弃了喜,而这喜是平时跟男人撒娇耍小性子惯了的风情女子,此时又当壮年,还是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哪里耐得住寂寞,干些出轨的事我以为是可能的。而且我敢肯定,喜犯生活作风问题完全是伊尹用“美男计”的勾引。

说伊尹是带着阴谋勾引喜的,有一定道理;说喜要报复夏桀,也讲得通。但要说伊尹这个间谍从喜那能得到有价值的情报,我以为不可能。道理很简单,喜既已被冷落,那么她就不可能经常见到夏桀,见不到夏桀,她从哪了解军事情报去。而且,喜与伊尹偷情时,肯定不能在夏桀居首都期间,那地方不同今天的北京,屁大点地方说不定会撞个满怀。既然夏桀都不在,喜又能知道什么!

伊尹对灭夏起了决定性作用,他掌握的情报肯定也很有价值,但不会是喜泄露的国家机密。伊尹之于喜,不过是间谍战之余占了点小便宜而已,甚至喜对他的身份是否了解都未可知。

《吕氏春秋·慎大》中却记载了一段“暗战”:“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于喜。喜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

后人以此作为喜通敌的依据,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这最多只能说明喜盼着商汤能胜利而已,一副算命先生的架势,哪里是情报。而且我认为,喜希望夏桀失败,是以为他只有不当领袖才有可能回到自己身边。她依然深爱着那个伸开腿让她坐的男人啊!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商汤破夏后,没有杀掉夏桀,而是把他流放到南巢(今巢湖边)。随同他一起流放的,就有喜,而夏桀喜欢的川妹子琬、琰,却离他而去。最后,夏桀跳山自尽,跟随他的,还是喜。

被中国人骂了几千年的红颜祸水喜,原来是这样一个女人。

读《悲惨世界》有感

高三|读后感|1200字以上

我深深地熟悉故事的章节,它就在我心中敲击,它是强烈的,深到无底,它是沉默的,像无梦的睡眠。

书中的柯赛特,马吕斯是美好的,他们是那里最为真实的象征。每个人都有伪装,那伪装下的心正是当时社会的颜色——黑暗。可他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具有着真诚与善良。我也只是在阐述,阐述着故事,而深深铭刻在心的,是冉阿让这个高大的形象。其实,很敬佩他,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对他肯定的赞美。

当时统治的社会,是那么得惨不忍睹,冉阿让被迫无奈在面包铺里偷了一块面包,却被判了五年苦役,四次越狱都得不到自由,而是十九年的苦役。冉阿让进去的时候,青春年少,出来的时候,老气横秋。这是怎样的一种社会,他是如何挨过了这么多年的折磨,苦役生活使他灵魂一面上升,一面堕落。也许,改变他的正是那个主教,他偷了主教的东西,而主教却没有责备他,还送了他东西。主教说,他赎的是冉阿让的灵魂。十九年来冉阿让第一次流下眼泪。

正是这样,那个囚犯冉阿让消失了,乐善好施的马德兰出现了。经市民推选,他成了市长。他的改变,他的坚持,却是那位主教非凡的宽厚,惊人的慈爱让他受到了巨大的震动。他的形象,在这一刻,成为了书中最为光辉的亮点。

冉阿让不断地帮助一个又一个人,可在他遭遇劫难的时候真正帮助过,关心过他的人,竟还没有寥寥数人!透过冉阿让,让我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诗:“我想我将为你忧伤,还将用金色的诗歌铸成你孤寂的形象,供养在我心里。”

故事里,我看到了“寂寞”这两个字的影子,它不论何时都夹杂在里,那种压抑的感觉让我心口窒息。不是觉得冉阿让在那种美好而欢乐的气氛中逝去,不是最好的结局,而是觉得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让人更加沉湎于悲痛之中。他虽然是安详平静地逝去了,可他的内心还在孤独着,寂寞着,周围的一切,都是幸福而安逸,可他毕竟还是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心灵上的枷锁锁住的并不是观看幸福的双眼,真正封锁住的,是人内心的寂寞,把寂寞藏匿在心底,就永远都得不到了释放——

《悲惨世界》中没有提到一个“悲”字,可全书却处处被一层似有若无的悲伤笼罩着,看似平静简单的语言,却让人心头所凉,这种情感从书的一开始就有。

是真的,寂寞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可怕的东西,它是魔鬼手中用来交换青春的咒符。书中的冉阿让可以在自己苍老的身躯上背负起一个受伤的年轻人,穿过整个巴黎市区的下水道。那个时候,他健康得可以再活上一个六十年。他把柯赛特视为自已的女儿,让他这个,从没爱过,孤身一人,从未领略过父亲,朋友的感情的人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柯赛特成了他生命中的唯一亮光,唯一给他过欢乐,幸福,温暖的人。可是,当柯赛特与马吕斯结婚后,他却经受不住寂寞的侵袭,在那样舒适,富足,美好的家中迅速地衰老,逝去——

真正催人老的不是无情的岁月,而是吞噬人灵魂的寂寞。

所以说,当我们用心来观察周围的人时,是不是也突然觉得该给他们送与温情与安慰。往往是在人老的时候耐不住寂寞,耐不住安静,喜欢热闹,即便是不长时间,也让他们觉得满足。卞之琳有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何其不是,身在其中,自会感觉出与亲人之间的快乐,亲近于亲人,以欢笑送与他们,便是幸福。

老人需要陪伴,还是那句‘常回家看看吧”。多陪陪你身边的人,趁他们正在的光阴,努力把欢笑传染给他们。

其实,也并不是到了老的时候才会觉得寂寞,主要是那颗心,是经历的太多,痛苦的太久,才会饱受沧桑,才会越发寂寞。冉阿让不就是吗?他应该很早以前就觉得孤独了吧,只是熬到了晚年。什么叫风烛残年,这便是事实。

久而久之,我们更要好好地充实自己的生活,让生命点亮。

许昌学院高三:周苏芳

相关介绍

作文大全为您找到悲惨的一幕作文共10篇,其中包含悲惨的一幕600字,400字,500字等文章。您还可以找到读《悲惨的世界》后感,读《悲惨世界》后有感,《悲惨世界》读后感等等相关作文。

相关作文:
悲惨的命运
热门推荐:
冰火姐妹 毕业随想 扳手腕比赛 帮助同学 北京之旅 不乱扔果皮 不眠之夜 捕蝴蝶 把根留住 薄荷苦茶 白桦林 本周趣事 杯水人生 被搁浅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