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人生
我们都曾经从儿童时代走过,我们每个人都理解儿童,理解那分永无止境的好奇,理解那漫无边际的憧憬与勾勒,理解那种朦胧而懵懂的世界,但是当我们早已脱离儿童的世界在成人的天空下奔波忙碌时,又有多少人会偶尔地逃离紧张与繁忙,独自一人躲在僻静的空间里认真思考一下童年的梦与现实的差别呢?把童年的记忆尘封固然是一种悲哀,但是真正认真思考过的人会感到更加沮丧:在对比中你会发现那个多年来完美而崇高的梦早已破碎的无影踪,呈现在眼前的是另一个与想象完全背道而驰的世界,这里不是有花有草有自由的仙境,这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淘汰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罪恶与肮脏的社会,这是一个麻木而残酷的世界。于是你又开始惊异于自己的接受能力。这些年来,现实早就把你的梦想一步步的往反向推的很远,在我们来不及防备的意识里,在我们浑浑噩噩的生活中,好无挽留,好无惋惜。当距离已经大到无可挽回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早已失去了呐喊与哭泣的意识。这个社会不会去凭吊任何无可挽回的事物,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悲哀的牺牲品。
很多年后我回过一次阔别已久的故乡,当我触摸着班驳的房门时,一滴泪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滑落在落满灰尘的锁眼上,我轻轻地擦拭着,一遍一遍,我在徒劳而固执地想回到过去,寻找那个充满美丽幻梦的时代,望着门外,想起童年时多少个日夜,父亲曾牵着我的手走过那早已荒草丛生的石板路。父亲用宽阔的掌心抚摩着我的脸,温柔的,慈祥的,粗糙的,幸福的。我终于知道在物是人非的今天,我失去了一种呵护与信赖,所以我才必须作茧自缚地将自己束缚,我不能在用明亮的目光天真无邪地凝望周围的一切,早已沧桑的东西是永远不可能摆脱时间的痕迹了。望着窗外一只孤雁迟疑的飞过,我看到了我的影子,在喧嚣的尘世,独自固执地逃离生活的旋律,躲藏在一个被世界一起的角落,挖出一些早已被时间埋藏的东西,为一些符合生命规律却不符合自己唯美主义的往事感伤。我知道这是愚昧的,一个人心灵越成熟,他就越能够理解残缺的意义,甚至是美丽。
我终于意识到人间没有天堂,沉沦假象,只会更加沮丧,勇敢的接受这个残缺是理所当然的世界,将记忆尘封,勇敢的面对未来。
只有经得起磨练的生命才能领略美好,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是锻炼我们的关卡。风雨永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然而,这些引人深思的道理是从一位朋友身上看到的……
在小学理结识了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对于我们两个而言没有什么秘密。她平时活泼大方,很爱交朋友,这样一个活泼,天真的女孩,也许不会让人联想到她会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吧!
她曾告诉过我,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已经出现了分歧。每一天,从她们家传出的不是吵闹声就是玻璃破碎的声音。她的父母吵得越厉害,她内心的恐惧越不能阻止,因为她好怕父母会离婚……
但是,不想发生的事终归发生了——那一天她坐在教室中上课,父母一路吵闹着要去离婚。当放学铃响起时,她父母的离婚手续已经办好,抚养权在爸爸手里。知道这件事后,她欲哭无泪,因为她早已哭得不想再哭了。
我问过她,没有妈妈的日子不会伤心吗?没想到她竟笑着爽朗地告诉我,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父亲和她在一起过的和和睦睦,很是幸福。妈妈也经常去看她,她并不是缺少母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她的父母现在非但不吵了,而且还相敬如宾,她看到这一景象,不知有多开心呢!我又问:“难道你从未悲伤过?”她依然笑着:“悲伤是人生堕落的方向,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它会变得无比快乐呢!”我听后,会心地点了点头。
从这位朋友身上,我看到了许多闪光点,也许我们也可以照亮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让生命处处绽放光彩;让我们人生中的不愉快化作前进的动力。在我看来,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承载着无数的喜怒哀乐,难走的路也无处不在。但是,我希望这列火车永远不要开到尽头,要一直地开下去,开下去……
生命因为短暂而变得弥足珍贵。在这短暂又珍贵的生命中,我们要快乐地活过,就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不要因为悲伤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让我们学会用坚强的一面来面对人生,勇往直前,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湖泊,把握青春年少!
当问世已经化为尘埃,当理智为莽撞所侵蚀,当不解与误会代替友谊。当友善的春风充斥的恶毒的沙。当偏见与傲慢刮的嗖嗖的冷风。
我所尊敬的我期望的都献出狰狞的獠牙,当昨日只有秋水的回忆,朋友远离,身旁尽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情归何处,曾经是乐园。我哭了,你们酣畅淋漓,那么的痛快。想返璞归真,回忆爱是什么,回忆朋友的亲密无间,回忆儿时谆谆教诲,回忆母亲的皱纹与老茧。
哭是罪幸福的事,哭有时也是信念。我爱过所爱之人以离去,祝福在心中,孤独在心中。
我知道直面人生,我知道无论怎样落魄,良知要存。我要做幸福的人,用泪水浇灌干渴的花朵。
米兰·昆德拉说过:“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面对人生中的事物,永远不要逃避,我们的选择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每一步都是自己选定的未来。
莎士比亚有言;“生存,或者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若是选择了生存,就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逃避,逃避是弱者的借口,而面对才是强者的风范。曾有人问霍金:“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他的回答是:“我的手指还能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面对残酷的命运,他依然能乐观开朗,面对现实的考验,他从不退缩,毅然决然的勇往前行。很多人都说:幻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即使是残酷的现实,让人身心交瘁,我们也永远不能逃避,鲁迅曾有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贝多芬是勇士,因为他扼住命运的咽喉,敢与命运斗争。
你是勇士,还是懦夫?你要做敢于担当,直面人生的勇士,还是要做只会逃避,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夫?
在困厄面前,不要逃避,我们要学会迎难而上,因为无论你站着还是跪着,命运的风暴都会到来。其实有很多事,不是因为困难重重,我们心生畏惧,而是因为我们心生畏惧,所以事情变得困难重重。在“逃避”的世界里,只有无穷的绝望,而在“面对”的世界里总是充满希望。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刚毅的希望,只有面对才有希望,有了希望,才能成功。如若是一直逃避,一直否定自己,终是一事无成。泰戈尔说过这么一句话:“可能”问“不可能”:“你住在什么地方?”不可能回答说:“在那无能为力的梦境里。”只要勇于面对,凡事都会变得有可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如林肯,乔丹,面对困境,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勇于直面人生,最终都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每个选择,都有可能改变最后的结局,人生在世,必须善处境,直面人生的考验,切莫躲在黑暗的角落,只有勇于面对,才能拥有未来。
得意不一定是生活的动力,失意也不一定是生活的羁绊。敢于直面人生的人才是生命最有意义与价值的人。
为此,我要说:挫折也是一笔财富。
没有海伦凯勒的双目失明,就没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国际文坛上享誉盛名。
没有贝多芬的双耳失聪,就没有《第九交响曲》响彻人间。
没有封建统治者的听信谗言,就没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名句永世流传。
记忆的雾气蒸腾,弥漫,氤氲,很快将我完全覆盖,眼前出现一道道水幕,透过望去,那竟是幼时的我在学习骑自行车,几经挫折和失败,我没有就此倒下,而是挺胸向前,终于已遍体鳞伤为代价掌握了骑车的技巧。
不禁想起某位哲人曾经说过:看着前面的灯光,你才会忽略身边的黑暗;盯住远方的目标,你才会漠视脚下的坎坷;路再远,再难,我们都要无所畏惧的走过。
下意识的我向记忆深层的海洋走去。在那里,我看到了才刚刚远去的我。那时的我备受打击,接连数次的考场失利令我难以承受。这时,一张字条在我的面前慢慢展开……之后的我如同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充满着力量与勇气。必胜的信念爆发了我的小宇宙,无限的动力推动我勇往直前,终于,在经历重重打击后的我,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取得了一次次的辉煌。
那张字条上的字眼如珍珠般闪烁在我的眼前: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能不直面挫折,直面人生。
或许是因为腊梅讨厌严冬的寒冷和白寂,却依旧在寒冬绽放以成全生命的真谛;或许是鱼儿讨厌波涛的狰狞和去依然与其为伴以点缀生命的色彩。物亦此,人为什么不能如此呢?所以面对挫折路我应该直面人生。
人生其实就像我们搭车的过程,有人选择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也有人选择道路曲奇的乡间小路。或许你会选择高速路,因为它不会颠簸。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高速路太快无法享受窗外美丽的风景,虽然说乡间小路曲奇和颠簸,但我仔细的享受美丽风景。人生就是一个充满挫折的路,挫折就是颠簸曲奇。而你认定了充满挫折的路,那挫折就送给了你爽心悦目的美景。难道不是吗?“三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的路,他能直面人生挫折,是如此的自信;“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郑板桥的路,他能阔达人生,是如此的坚毅。“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越王勾践的路,他能蔑视人生挫折,是如此的坚强。面对着古人如此多的事例,难道我们遇挫还不坚强的面对吗?如果只会一味的逃避,我们就如活在这个精彩世界的行尸走肉,没有精神的空壳。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成为挫折的奴隶。其实翻开史册,百世沧桑,也不知道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就如视屈原为偶像的贾谊,屈于长沙而天天吐血,最后郁郁而终。。。。。。人世千年,更不知道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而意志消沉;就如屈原因得不到楚王的宠幸而抱怨投河。万古旷世,又不知道有多少内心懦弱之人因受挫折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就如因遭受不了周王夺取天下的痛而不接受周之粟粒采薇而死。面对着这些人的路我们不禁伤感,为什么就不能直面挫折呢?或许一个坦荡就能使他们更加的流芳于世,而不是只听到后人惋惜的声音。对此难道我们还不直面人生挫折路吗?
也许,危险的外衣包着一层糖衣,同样的,胜利的外衣以同样裹着一层苦衣。而这层苦正需要我们用坚毅努力不畏将其剥开,最终得到成功的甜蜜胜利的喜悦。而逃避就不能品尝到这个糖果。所以在在遭受挫折时,我们不仅要迎难而上,或许你可能会失败,但是至少你努力了,因为你对得起你自己了。
人生如一次漫长的旅程。从出生的那刻起,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我们就开始在这条路上寻觅与探索。途中,也曾迷茫也曾失落甚至痛苦。千奇百怪的人生路上充满了悲欢离合,洋溢着喜怒哀乐。万丈红尘中我们的确不知道我们想要追求的是什么,直到我们得到它;但是,也不知道我们所拥有的是什么,直至再一次我们失去它。人活就应该有一种直立的姿态,直面这世界的风风雨雨。其实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也许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是一种灾难祸害,因为我们也只能等现实的生活上演后,我们才能做出一种抗争和应对。所以当苦难来临时,我们只有正视而不是逃避;也许苦难的本身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惧,而是我们在苦难面前低了头,本能的恐惧把我们变成苦难的牺牲品。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幸运的,少了面对社会的动荡波及,少了国家贫弱的无奈叹息,少了社会淋淋的鲜血斗争。但我们要记住,只有敢于直面人生的磨难,才会真正的使自己成长起来。
人是感性动物,思想在不断的改变,心若改变态度也会改变,面对许多事情的态度也会改变。不必用一成不变的思想看问题,要随其自然。生命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这条河有许多转弯的地方,人的命运就在每一个转弯处迂回周折起伏跌宕,然后重新积蓄力量流向更远的地方。遇到急弯险滩的时候,紧走几步就过了,徘徊纠结又如何?在平缓处慢行的时候,记得欣赏路边的风景,许多景色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生命,是一个不停运转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损耗的过程;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逐渐长大成熟,这也就意味着他在走向另一个极端——衰老和死亡。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生命的真谛本来就是这样简单与纯粹,所有复杂皆出自人为,只是人们身不由己,只是大家在俗世中停不下来。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出于本能有一份渴望,并曾为之努力过,奋斗过。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或因为压力,或因为惰性,或因为其它种种消极因素,对这种内心的渴望越来越淡漠,渐行渐远甚至遗忘或者背道而驰。从而过着一种毫无激情的生活,得过且过,习惯成自然。不再在乎自己的渴望,每天无所事事终此一生。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无奈却仍然继续,明知道唯有简单的生活才最珍贵。只能把真实坚持为一种活着的原则,厌恶自己所厌恶的,快乐自己所快乐的。
生活是一种态度,这并不是一句空乏的漂亮词藻。当生活的寻常在平平淡淡的生活轨迹里来来回回时,对生活的热情就可能被平淡逐渐的磨平甚至是磨灭。只有对平淡的生活常常抱有不平凡的追求,心灵有着对生活的一种激情向上,才会把当下活出精彩来。对于生活的苦难,只有做一种超越苦难本身的恐惧的挑战,才可能不会被生活的困难所打败。直面人生,也许惨淡但是知足;也许平凡却也快乐!人活一世,生活是一辈子的事情你无法逃离生活,如果你不生活那么上帝也无法使你成为人。也许你无法改变人生的轨迹,但你可以决定生活的态度;也许你无法预测实事的风雪,你可以选择活着的姿态。莫问前尘得失和后事胜败,唯求今生无怨无愧。谁都可以这么说,但有多少人能超然物外,真正做到闲坐庭前看云卷云舒呢?到目前为止,我还不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观,我依然热爱真实的生活与人生。因为我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我也有必要让自己体验生活的美好,不用想得太多,每天开开心心才是最重要!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要尝遍酸甜苦辣,欢乐与痛苦同样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是人性达到一种高状态的表现。记得宋人咏梅词中有这样一句“爱他风流忍他寒”。此句一语道破了人生哲理。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君不见负重之下的小草,荡涤而下的山涧流泉,若不是它们对生活有一颗向往的心,怎么会有一个全新的生命之旅?只有这种不惜“忍他寒”的精神,才能拥有一个灿烂的人生,才能经得住生活的磨难和打击。不经历风雨如何能见到彩虹,但有时经历风雨后依然见不到彩虹,那就只能面对一切现实给予的困惑与痛苦,因为你面前除了面对你还是面对,只有不断的痛苦才会有多彩而丰富、成熟与深刻的人生。人活着,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其实人活着就是一种希望,这种希望又源于对美好的向往。如果人完全的活在当下,或者是完全满足于眼前,对于未来又没有一点点的憧憬,那么他只能平平淡淡的活着。虽然这也是一种生活,但人的一生何其漫长,这样的追求是否也太过简单。
理想可以让我们不停止于自满的虚荣心态。理想是一种飞跃的姿态,可以使人超越自己。年轻的时候,总会好高骛远,一时兴起乘风破浪,怀揣着美好憧憬的梦想,坚信自己能够驶向成功的彼岸,可正踌躇满志时,一旦遇到重重困难,经不起千锤百炼的打击就会半途而废。每个人如果不经历痛苦,就永远不会成熟长大。当岁月的风暴突然将你卷入一个陌生而又严酷的生活困境中的时候,泪光闪烁中那个哭泣的自己,脆弱的不堪一击,感觉周围的人眼里充满了鄙视和嘲笑,但我仍然坚强的用微笑回报这一切。夏天很美,但如果不是那份力求生存而具有顽强的萌动,那么春天还会有几分色彩呢?我们只有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抓牢这握在手心里的幸福,用良好平和的心态经营好当下的生活,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个今天,那么你才能够从容不迫地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
生命,是一个不停运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损耗的过程;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逐渐长大成熟,这也就意味着他在走向另一个极端——衰老和死亡。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既然,生命是一次性的消费,这对于我们的每一个人来说是如此的宝贵和奢华,那就容不得我们去铺张浪费,更容不得我们去随意践踏。所以,直面人生,活在当下,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且意义非凡。
一个人不管曾经怎样的叱咤风云、功勋卓著,那也只能证明他曾经付出艰辛和努力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而如果他一昧地躺在功劳薄上沉浸在昨天的辉煌里不能自拔,忘却了今天职责和使命,那他只能坐吃山空,留下的将是一个苍白无奈的明天,最终只能徒增一份失落和伤感。我们只有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抓牢这握在手心里的幸福,用良好平和的心态经营好当下的生活,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个今天,那么你才能够从容不迫地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
一个人不管曾经怎样的一败涂地、狼狈不堪,那也只是他生命中一个伤痛的烙印,而不是他颓废、不思进取的理由。如今只有把失败和痛苦踩在脚底,作为踏向成功的垫脚石;只要吃一堑,长一智,把昨天的教训化作今天开拓进取的动力,那他能仍能把握住一个精彩而美好的明天。如果他一昧地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那他不但输掉了昨天还要输掉明天,那他的一生注定是涂满悲剧色彩。
一个人不管拥有多么的年轻资本,也不管他怎样的踌躇满志,胸怀怎样的雄心壮志,把未来规划得怎样的繁花似锦,但如果现在不付出实际行动,不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那未来的一切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我们只有抓住年轻的时光经营好当下,潜心地学习,勤奋地工作,踏实地做人处事,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谋得更多的生存技能,为今后的人生路积蓄丰厚的内涵和底蕴,那么明天的腾飞肯定指日可待。
总之,一个人不管曾经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也不管将来会是灿烂辉煌或者暗淡无光,但昨天已成历史,明天永是未知,唯有今天就在眼前。我们只有直面人生,活在当下,把握住今天,你才能过得心安理得踏实从容,你才可能赢得绚丽多姿的明天。
正如闻名世界的越南高僧一行禅师《一步一莲花》中写道:
生命的意义只能从当下去寻找。
逝者已矣,来者不可追,
如果我们不反求当下,
就永远探触不到生命的脉动。
来吧,还等什么,当下这个片刻,对于生活,你品味到什么。
近日,我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文中的内容十分引人入胜,捧起这本书,真使人欲罢不能。
鲁滨孙是个英国人,他喜欢航海与冒险,希望走遍天涯与海角。他很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知道海上很危险,还要去冒险,由此可见他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
有一次鲁滨孙去南美洲,不巧遇上了大风,船翻了,除了他以外的船员全都遇难了,只有他被海浪冲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为了生存,鲁滨孙不得不去捉山羊,种麦子。天长日久,鲁滨孙在荒岛上拥有了成群的山羊和大片的麦子。鲁滨孙靠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战胜了饥饿、寒冷、寂寞,独自在孤岛上生存了二十六年。
一天,鲁滨孙收养了一个被同伴追杀的野人,教他干活,学会说话,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两个在岛上过着愉快的生活。
后来野人发现了一艘英国船,从船长口中得知他们被手下反叛绑了起来。在鲁滨孙的帮助下船长重新夺回了船,鲁滨孙和野人一起乘船回到了英国。
一个人,在毫无生存条件的情况下,整整生存了二十六年,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个勇敢的人!这是一个直面人生的人!一个打不倒摧不垮的人!鲁滨孙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个人!
指导老师:汪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