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圆明园
8月11日,我有幸游览了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是清朝鼎盛时期建造的着名皇家御园。它占地347万平方米,全园四分之三都是湖。湖面上飘着巨大的浮萍,浮萍外沿向上竖起,活像一个个翡翠仙盘。湖水静的像一面镜子,湖中央各种争奇斗艳的荷花一朵赛过一朵,如婀娜多姿的仙女那般秀丽。园中刚刚还举办过全国第一届“荷花节”呢!
穿过鉴碧亭,就来到了有名的残桥。它是英法联军烧毁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桥。园子里原有200多座拱桥,但大多数已经被烧毁。后来慈禧觉得太丢人,就命人全部拆除,唯一保留了这座残桥。她希望后世子孙记住这个耻辱。今天,硝烟已经远去,但还警醒人们时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沿残桥北走东拐就来到了惨不忍睹的西洋楼遗址。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所有楼台的花纹都精雕细刻,却被英法联军砍成几堆,成为名符其实的废品;有的是无价之宝,却被那些贪财如命的小人全部搬走;有的巨型石碑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无法搬走,狠心的联军用大炮断成两节,就连环形椅也不放过,几刀便砍成破烂;还有人砍累了,干脆把建筑物的支撑点砍下,让奢华无比的宫殿自己摔个粉碎,大门也被破坏。我真不知道侵略者为何如此残忍,要把一个世界着名的“万园之园”彻底毁掉。
玩了几个小时,我和妈妈在狮子林乘船来到了绮春园宫门,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圆明园。
四年级:葛雨豪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与家人第二次来到北京,但我却是头一回来到圆明园遗址开辟的福海公园。
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还记得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去似的。继续往里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有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还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丛林,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赛过珍珠的湖光水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提到元旦,我不得不想起我五岁那年的元旦了。那年有那么一个传说,元旦的时候圆明园要对外免费游玩,于是我们就去圆明园一探究竟了。
听说为了迎新年,圆明园免费对外开放博物馆,我们一大早就来到这里。看着长长的领票队伍,我有点失望了,恨自己怎么不早点起床?我和妈妈等了很久,终于领取一张门票。便迫不及待地进入馆内。
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这尊石像迷住了。这是一座想象的雕像,一条长龙和一条大蛇相互盘绕,那五爪尖利,样子凶恶的长龙盘卧在柱子上,正用牙齿撕 咬着蛇的皮肉,十分逼真!石像旁边立着一面石雕墙,上面刻着许多与襄樊有关的历史人物:宋玉、伍子胥、刘秀、诸葛老师等人物,这些人物为人们所知,为历史留 下永久的足迹。
来到二楼展厅,这里摆放着历史文物,它们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由远古时期一直到元明清时代,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从距今二十万年前的 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砍砸器、砍削器等,它们全都是大小不等,长短不一,厚度不同的石头做成的。到了新石器时代的工具,人们也越来越聪明 了,发明了石斧,看上去扁平锋利,与现在使用的斧头样子十分相似,石刀又长又细,上面还有一个小圆洞,恐怕是为了悬挂方便吧。石铲与石镰更与我们现在用得 相象,真是现代工具的雉形。
接下来的陶器,陶盆、陶杯、陶瓮和陶鼎摆满展台,形状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久远,出土时已破碎,经专家们的修复,才得以相见。所以有些陶器明显看 出身上的裂纹。有的陶器实在无法复原,就做出了复制品。从它们中可以看出,古人们制作的陶器有的小巧玲珑,做工精细,有的奇形怪状,形态万千,真可谓手艺 高超。古人不仅把陶土用来做各种容器,还能制作乐器。展台上放着一个个圆圆的泥丸子,身上还开了几个小孔,这就是古人做的响器,可以吹奏出美妙的声音。
原始人是住洞穴的,直到后来,他们学会造房,住上了茅草屋。为了抵御寒冷,他们还用葛、丝和毛进行编织衣服。这时,我们来到远古时代的仿真大厅,这里模拟出了远古人及他们住的茅草屋,还有他们圈养的牲畜和家禽。仿佛我真的来到了远古时代,看到他们的生活习性。
随着历史变迁,人们开始冶炼,制作的青铜器同样也摆满了展台。铜鼎、铜镜,铜剑、车饰等,五花八门,器物上的花纹精雕细琢,有的还闪闪发光,耀 眼夺目。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套编钟,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还配有七个小锤,看着这套编钟,我真想亲自敲击钟体,一定会发出悦耳的音乐来。
去年的元旦我们过的最开心了,因为能免费玩了一趟圆明园。
今年的十一长假,我随妈妈和姐姐去北京旅游了。短短的四天旅程,北京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北京城很大,马路非常宽阔,那里车水马龙,这代表着这座城市非常的繁华和现代化。我们玩了鸟巢、水立方、长城、十三陵、颐和园、圆明园等,我们还去前门吃了全聚德的北京烤鸭,不过,最让我影响深刻的还数圆明园了。
去圆明园的这一天,阳光明媚,太阳火辣辣的照在身上,几乎没有秋高气爽的感觉。在路上,妈妈对我们说:“据历史上记载,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清朝咸丰十年被英军所烧,第二次是在清朝光绪二十六年被由英、法、德、意、俄、日、美、奥匈帝国组成的八国联军所烧。”我们要去的西洋楼遗址就是被八国联军烧毁的地方。在那里,我们看见了横七竖八的石柱子倒在地上,那些石柱上还雕刻着龙图和一些字,依稀能看见这里以前是供皇上和皇宫贵族休息、消遣的园林,也是皇上处理公务之所。我们对这些倒塌的断垣残壁感到深深的遗憾,美丽神圣的皇宫园林被外国侵略者糟蹋成这样,实在令人心寒。
今天中国强大了,外国侵略者再也不敢来欺负我们了但这段历史我们要牢牢地记住。我的北京之旅收获太大了,既能游山玩水、观光名胜,又能学到中国的历史,真是一举数得。
游玩了颐和园,我们又兴冲冲地来到了圆明园。一进大门,就让我大失所望。门里面有一座只剩下几块大石头拼成的石桥,据说以前整个圆明园有一百多座漂亮的石桥,但是,由于英法联军攻打,现在只剩下这半座残破的石拱桥了。只有旁边的几枝红梅还树立在那里,显出几份喜气。
接着,我们走进了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公园,只见一头雕刻精美的雄师,现在只剩下半个身体,倒在了地面上;介绍中原来美丽绝伦的喷泉,现在只剩下一个底座;雕满花纹的石梯,现在已五马分尸……满目苍凉的公园,已是一片废墟了,而听导游介绍,圆明园一直号称是“万园之园”。
我想: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侵略者抢夺了无数珠宝文物,杀害了无数中国人民,并烧毁了美丽的圆明园,真所谓“国弱被人欺”啊,这是中国人永远的耻辱。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国效力,让中国变得更加富强昌盛。
这是我第一次来圆明园,但它却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它历史悠久,还遭到外国人的侵略。这就让我对它印象深刻。
它始于1709年,有着长远的历史,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清朝皇帝创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散发着清香的花朵。往下走,我与妈妈来到了一座长桥上水中还有许多的小睡莲。在不远处还有一座不完整的断桥,这个断桥是外国人烧毁的,这让我们中国人永远的记住了这一刻。然后,我和妈妈又来到了一条很热闹的商品街,这里有五花八门的小玩意,看的我眼花缭乱,最终我还是挑了一个形状是马的纪念品。接着我们走进了一书画展览馆,这里有很多着名画家画的孔雀的、荷花、葡萄、马······每一幅都栩栩如生。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湖边,这里的水很清,还有很多小鱼;旁边的一个台子上有很多花盆,每一个花盆中的有很多荷花,各有特色,每一朵都是那么的纯洁,“出淤泥而不染”它当之不愧。这也体现出了现在社会上的人有的品德高尚如荷花一般,有的却行为低等。
圆明园之旅就到这了,这次来圆明园我又知道了更多关于中国历史的知识。知识总是在源源不断的增加,就好像积土成山。
假期里,我们一家人去北京游玩,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游览了故宫,攀登了长城,做了回好汉,还玩赏了四大园林之一——颐和园,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圆明园了。
进了圆明园,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堆废墟,使我想到了英法联军轰炸圆明园时的景象,我立刻义愤填膺,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以前的中国像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呢?
我们又来到了黄花阵,我一看,来劲儿了,为什么呢?原来黄花阵就是个大迷宫。这时导游说道:“黄花阵是仿建的一处欧式迷宫外砌长方形,迷阵方阵南北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多米,墙高约1.2米,又叫做‘万花阵’,大家可以进去走一走。”话刚说完,我便迫不及待从左入口冲了进去,可是,没过多久,我便知道了往左走是走不通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回到入口处,从右入口走了进去,果然不出我所料,不一会儿,我就到了黄花阵的中心和妈妈他们会合了,我们又原路返回,很快就站在了黄花阵的大门口。
过了黄花阵就到了大水法,它也没有幸免于难,唉!都怪以前的中国太懦弱无能了,才搞得许多西方列强都来欺负我们中国。
从圆明园出来后,我的心里波涛起伏,久久不能平静。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了,我坚信几百年前的历史决不会重演。
“五一”放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万园之园”——圆明园游玩。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一进圆明园,就能看到极其美丽的景色,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或人工栽植、或野地盛开的花开的正艳,长在草丛中,长在绿树上,为这历史长园点缀着美丽。圆明园中常常能见到已快凋谢的桃花,在深绿的树上一片粉。树、草也随处可见,翠绿、嫩绿,层层由浅入深。垂柳和松树最常见,时时彰显蓬勃的活力。圆明园树多、花多,水也多,湖面清澈而不见底,“海岳开襟”后的湖就很美,水面平静,倒映着岸边树草扶风的美景。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圆明园里约49/50的宫殿建筑被毁坏,这的建筑大多没有,如:宝相寺、泽兰堂、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这些景致都只有一块石碑显示它们曾经存在。存留的遗址,也只有“西洋楼遗址区”了。这里的石质建筑已经坍塌,石块堆积在一起,有的断了,有的倒了,可从那些勉强还剩下的垒起的石建筑中仍然能看出它曾经的辉煌和宏伟。“西洋楼遗址区”中有许多遗址,从一个个有大有小的石块上的浮雕,足以看出古代工匠们的精细的工艺。有花型、有圆形,还有三角形、扇形等等,哪怕只是很矮的石台,也细致入微的雕上了曲线和鱼鳞。
看到这样的断壁残垣,就总是不免想到造成这样场面的英法联军,是他们火烧圆明园,抢夺了无数金银瑰宝,毁了一座难以想象的“梦中园林”,毁了民族文化和历史,毁了清朝人们的心血,毁了这伟大的圆明园。但,他们毁不了民族气节,毁不了爱国之心,梅花之魂,毁不了中国人不服输、不低头,维护国家的赤子热情!
圆明园,历史园,中华园。这样一座极为宏伟的园林,代表着中国的耻辱,代表着中国的气节,中华魂!
六年级:仝欢
在这个细雨蒙蒙,凉风袭人的4月17日里,我与同学们一同去春游,游玩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全世界的中华瑰宝。如今,已成了伤痕累累的废墟。
我随着大部队来到南门,前往大水法举行退队入团的活动。一路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美景,小草换上了嫩绿的新装,钻出地面来;矮矮的灌木,挺立在土地上;花朵绽放出灿烂的微笑;笼罩在薄雾中的垂柳,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一样,微风拂过,摆动着绿色的连衣裙。看看远处的湖泊,是那么的平静,似乎这惨痛的历史,从未发生过似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还有牡丹园中的牡丹,大片大片的各色的花朵儿,浓重的色彩都已沉淀下来,嫩绿的叶子上还留着晶莹剔透的水滴。
来到大水法,我们先参加了庄严的退队入团仪式。我们摘下了陪伴自己多年的红领巾,将迈向一个新的开始,前进。一些同学成功地进入了共青团,很遗憾,我并没能进入共青团。接着,我们为圆明园的工作人员演唱了《感恩有你》,为此表以感谢。
我与同学们来到“迷宫”,这里像一个小小的迷宫一样,甚是有趣。我细细地摸索它的纹理,好似1860年10月6日就在昨日,英法联军的残暴就在眼前,他们洗劫我国无数的奇珍异宝,焚毁我们的圆明园,愤怒之火不由得涌上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可以轻易打败我们如此宏伟、美丽的圆明园?没错!是因为落后、懦弱!这圆明园的遗址以及历史的遗迹仿佛都在告诉我们:“落后了就要挨打!”
勿忘国耻。所以我们作为国家的新一代,我们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为伟大的祖国作出非凡的贡献!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初一:陌丶沫
今天是我在北京的最后一站——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着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屈辱和痛苦。
许多年前,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任意践踏中华国土,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圆明园的亭台楼阁,毁坏了圆明园的奇花异草,为掩饰罪行,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
我会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时刻提醒自己——让中国更强大。